《单软辊玉米摘穗辊总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软辊玉米摘穗辊总成.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369159.5 (22)申请日 2016.04.28 (73)专利权人 河南田冠农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地址 461500 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长社路 东段高速路口东100米路南田冠机械 (72)发明人 王国征 (51)Int.Cl. A01F 11/06(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单软辊玉米摘穗辊总成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机部件技术领域, 名称是 单软辊玉米摘穗辊总成, 包括安装板, 在安装板 上安装。
2、两个摘穗辊, 所述的摘穗辊是两个伸出 棒, 伸出棒后面有传动齿轮、 前面是摘穗部位, 两 个摘穗辊包括外侧的第一摘穗辊和里侧的第二 摘穗辊, 所述的第二摘穗辊后面是一段轴头, 轴 头后面有转动齿轮, 第二摘穗辊的摘穗部位里面 是多根钢筋, 钢筋的长度方向是摘穗辊的轴心方 向, 多根钢筋固定在轴头前面, 在钢筋外面是橡 胶层, 橡胶层的外部具有凸起。 这样的玉米摘穗 辊总成安装在玉米收获机上, 可以减少对玉米穗 的损伤、 保证摘穗效果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CN 205694407 U 2016.11.23 CN 205694407 U 1.单软辊玉米摘穗辊总成, 包括安。
3、装板, 在安装板上安装两个摘穗辊, 所述的摘穗辊是 两个伸出棒, 伸出棒后面有传动齿轮、 前面是摘穗部位, 两个摘穗辊包括外侧的第一摘穗辊 和里侧的第二摘穗辊, 其特征是: 所述的第二摘穗辊后面是一段轴头, 轴头后面有转动齿 轮, 第二摘穗辊的摘穗部位里面是多根钢筋, 钢筋的长度方向是摘穗辊的轴心方向, 多根钢 筋固定在轴头前面, 在钢筋外面是橡胶层, 橡胶层的外部具有凸起。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694407 U 2 单软辊玉米摘穗辊总成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机部件技术领域, 具体地说是涉及玉米摘穗辊总成。 背景技术 0002 玉米收获机上具有摘穗辊。
4、总成, 摘穗辊总成包括安装板, 在安装板上安装两个摘 穗辊, 所述的摘穗辊是两个伸出棒, 伸出棒后面有传动齿轮、 前面是摘穗部位; 现有技术中, 两个摘穗辊的主体都是铁制的, 这样的摘穗辊往往会将玉米穗压碎, 影响摘穗的效果。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缺点, 提供一种安装在玉米收获机上, 减少对玉 米穗损伤的玉米摘穗辊总成单软辊玉米摘穗辊总成。 0004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单软辊玉米摘穗辊总成, 包括安装板, 在安装板 上安装两个摘穗辊, 所述的摘穗辊是两个伸出棒, 伸出棒后面有传动齿轮、 前面是摘穗部 位, 两个摘穗辊包括外侧的第一摘穗辊和里侧的第二摘穗。
5、辊, 其特征是: 所述的第二摘穗辊 后面是一段轴头, 轴头后面有转动齿轮, 第二摘穗辊的摘穗部位里面是多根钢筋, 钢筋的长 度方向是摘穗辊的轴心方向, 多根钢筋固定在轴头前面, 在钢筋外面是橡胶层, 橡胶层的外 部具有凸起。 000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这样的玉米摘穗辊总成安装在玉米收获机上, 可以减 少对玉米穗的损伤、 保证摘穗效果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06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07 图2是图1中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0008 图3是图2中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 0009 其中: 1、 安装板 2、 传动齿轮 3、 第一摘穗辊 4、 第二摘穗辊 5、 轴头 6。
6、、 钢筋 7、 橡胶层 8、 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0011 如图1、 2、 3所示, 单软辊玉米摘穗辊总成, 包括安装板1, 在安装板上安装两个摘穗 辊, 所述的摘穗辊是两个伸出棒, 伸出棒后面有传动齿轮2、 前面是摘穗部位, 两个摘穗辊包 括外侧的第一摘穗辊3和里侧的第二摘穗辊4, 其特征是: 所述的第二摘穗辊后面是一段轴 头5, 轴头后面有转动齿轮, 第二摘穗辊的摘穗部位里面是多根钢筋6, 钢筋的长度方向是摘 穗辊的轴心方向, 多根钢筋固定在轴头前面, 在钢筋外面是橡胶层7, 橡胶层的外部具有凸 起8。 0012 这样由于里侧的第二摘穗辊采取具有一定弹性的摘穗部位, 具有减少对玉米穗的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5694407 U 3 损伤, 第一摘穗辊采取现有技术的铁制结构, 具有一定的牢固性, 保证了摘穗效果。 001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并不限于此, 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 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 专利范围内。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5694407 U 4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5 CN 205694407 U 5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6 CN 205694407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