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特色作物南方薇菜孢子第二段苗大田培育的方法,属于特色作物 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南方薇菜孢子第二段苗大田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薇菜学名紫萁(OsmundajaponicaThunb.),是蕨类植物中的一种,属紫 萁科紫萁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俗名蓝茎苔、毛耳蕨等。在每年春季初生嫩叶柄在 拳卷期时采集嫩叶柄加工而成的山野菜,商品名为薇菜。薇菜是一种药食同源的 特色蔬菜,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嫩叶干制品含有多种氨基酸,其中存 8种是人体必须的,同时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 物质,因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风味独特、且采自山野,被誉为“山珍”和“山 菜之王”。除可以用做蔬菜外,还可以开发出医药、饲料类产品,如利用初生嫩 叶上生长的绒毛开发止血贴及止血药物添加成分,利用薇菜干精加工时所留下的 下脚料提取紫萁多糖、紫萁膳食纤维,秋末地上部分割除后通过生物工程技术生 产蛋白饲料等。野生薇菜主要分布在灌木林地、坎边、疏林地,资源十分分散, 由于多年的开发,近几年来价格的不断上涨,现每吨毛菜价格已达到了10万元 从上,已形成掠夺式的采摘,对野生资源破坏严重,又随着天保工程、退耕还林 等林业政策的实施,适宜薇菜生长的空间越来越小,使其产量逐年减少,全国薇 菜干总产量最高年产达到过2000吨左右,近几年每年约减产200吨以上,总产 量已不足1000吨,仅日本每年就需从我国进口1000吨以上。因此,实现野转 家人工栽培对提高产量和质量、保护野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满足市场需求、 出口创汇、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企业效益、拓宽政府税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是,要实现野转家人工大面积栽培,形成产业,首先是要解决种苗来源的问题。
目前,薇菜种苗的来源有四种:一是采挖野生种苗;二是采用薇菜孢子三段 育种苗;三是采用薇菜孢子二段育种苗;四是采用薇菜组织培育种苗。在自然状 态下薇菜繁殖力很低,采挖野生苗实行人工栽培,不能直接增加薇菜的数量,同 时对野生资源还会形成一定的破坏。采用薇菜孢子三段式育苗由于育苗周期需要 3年以上,且管理麻烦育苗成本高,不易形成规模,生产中很难推广。采用薇菜 组织培育种苗设施投入大,育苗成本高,大规模生产也难以推广。而本发明进一 步降低了育苗成本,可实行规模化育苗,满足大田规模化种植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行的不足进行改进,提供一种南方薇菜孢子第 二段苗大田培育方法。
本发明一种南方薇菜孢子第二段苗大田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 骤:
a.育一段孢子苗:利用温室或温棚,采用漂浮式的方法通过一年时间育好 第一段苗备用;
b.大田苗床准备:小苗移栽前耕地,开厢把土整细;
c.一段苗移栽:当一段苗长到2叶以上,苗高2cm以上开始移栽,移栽后及 时浇足定根水;
d.苗床遮阳:厢面搭小拱,再用遮阳网遮阳;
e.苗床管理:扯草:移栽1月后及时拔除苗床杂草;施肥:移栽成活1月 后第一次施稀沼液,当年11月施一次沼液1000kg/667㎡,次年5月中旬、7月 上旬分别施一次沼液1200kg/667㎡;防病:在高温高湿情况下出现白粉病中心 病株时用15%粉锈灵500倍喷雾防治,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防渍、防旱:开好三沟防渍,出现干旱时人工浇水抗旱;拣苗:在移栽大田进行 高产栽培前1月揭遮阳网拣苗,当单苗长到3叶以上,株高15cm以上可以定 植大田。
本发明一种南方薇菜孢子第二段苗大田培育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育一段孢子苗:利用温室或温棚,采用漂浮式的方法通过一年时间育好 第一段苗备用;
b.大田苗床准备:小苗移栽前用耕整机械耕地,再用人工1.5m开厢,厢沟 0.3m,厢面宽1.2m,用锄头把土整细,确保厢面细土0.1m深以上;
c.一段苗移栽:当一段苗长到2叶以上,苗高2cm以上开始移栽,株行距8 ×10cm,每蔸1苗,移栽后及时浇足定根水;
d.苗床遮阳:用2m长的竹片插到厢面两边搭成小拱,再用2m宽的遮阳网 遮阳,边栽边遮阳;
e.苗床管理:扯草:移栽1月后及时拔除苗床杂草,防止草荒;施肥:移 栽成活1月后第一次施原液兑水50%的稀沼液1000kg/667㎡,当年11月施一 次沼液1000kg/667㎡,次年5月中旬、7月上旬分别施一次沼液1200kg/667㎡; 防病:在高温高湿情况下出现白粉病中心病株时用15%粉锈灵500倍喷雾防 治,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防渍、防旱:开好三沟防渍,出现干旱 时人工浇水抗旱;拣苗:在移栽大田进行高产栽培前1月揭遮阳网拣苗,当单苗 长到3叶以上,株高15cm以上可以定植大田。
本发明在原来发明的“一种薇菜孢子漂浮式两段育苗方法”中的第二段室内 培育技术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研究,发明了室外大田培育第二段薇菜孢子苗的技 术,降低了育苗成本,实现规模化育苗。
本发明与其他薇菜育苗方法相比有如下优点:
1、薇菜孢子第二段苗的育苗方法更加简单。是把室内漂浮式一段小苗直接 栽入大田苗床上,通过一年的培育出圃的二段孢子苗完全达到了大田高产栽培苗 的标准,比三段苗缩短了一年育苗周期。
2、节省了第二苗的育苗成本。一是节约了原发明的二段苗需温室投资的成 本,本发明只需遮阳网和竹片插到厢面两边搭成小拱;二是节省了管理成本,本 发明只需在移栽时浇足定根水后,只要不出现长期干旱就不需人工浇水,省去了 温室长期浇水的成本,单株苗成本可控制在0.3元以内,这是其他育苗方式暂时 都达不到的成本。
3、发明了在苗床上使用不同浓度的沼液培育二段孢子苗,不需使用其他商 品肥,使孢子苗生长健壮。
4、本发明更加适用薇菜孢子规模化育苗,为真正实现薇菜产业化打下了坚 实的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发明一种南方薇菜孢子第二段苗大田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育一段孢子苗:利用温室或温棚,采用漂浮式的方法通过一年时间育好 第一段苗备用;
b.大田苗床准备:小苗移栽前用耕整机械耕地,再用人工1.5m开厢,厢沟 0.3m,厢面宽1.2m,用锄头把土整细,确保厢面细土0.1m深以上;
c.一段苗移栽:当一段苗长到2叶以上,苗高2cm以上开始移栽,株行距8 ×10cm,每蔸1苗,移栽后及时浇足定根水;
d.苗床遮阳:用2m长的竹片插到厢面两边搭成小拱,再用2m宽的遮阳网 遮阳,边栽边遮阳;
e.苗床管理:扯草:移栽1月后及时拔除苗床杂草,防止草荒;施肥:移 栽成活1月后第一次施原液兑水50%的稀沼液1000kg/667㎡,当年11月施一 次沼液1000kg/667㎡,次年5月中旬、7月上旬分别施一次沼液1200kg/667㎡; 防病:在高温高湿情况下出现白粉病中心病株时用15%粉锈灵500倍喷雾防 治,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防渍、防旱:开好三沟防渍,出现干旱时 人工浇水抗旱;拣苗:在移栽大田进行高产栽培前1月揭遮阳网拣苗,当单苗长 到3叶以上,株高15cm以上可以定植大田。
实施例2:本发明一种南方薇菜孢子第二段苗大田培育方法,2011年9月1 日在燕子镇油坪村薇菜种苗研究基地人工整地5m长,1.5m宽开厢,沟宽0.3m, 厢面宽1.2m,厢面整细土0.1m,共2厢,当天在薇菜孢子育苗大棚内拔一段苗 (2叶以上,苗2cm以上),株行距按8×10cm移栽小苗,每厢栽苗744株,移 栽后用洒水壶浇足定根水,接着用2m长的竹片插到厢面两边搭成小拱,再用2m 宽遮阳网履盖遮阳,10月2日拔除苗床杂草,当日施沼液22.5kg兑水22.5kg 洒施,11月15日施22.5kg沼液,5月15日施沼液27kg,7月1日施沼液27kg, 8月20日揭2厢遮阳网拣苗,9月20日拔二段苗移栽到油坪大田进行高产栽培, 现已进入采摘期,二段苗调查结果为:8月分揭遮阳网的2厢共拔苗1210株, 成苗率为81.3%,平均苗高18.9cm。
实施例3:2012年9月2日在太平镇四坪村薇菜种苗繁育基地人工整地330 ㎡,1.5m宽开厢,沟宽0.3m,厢面宽1.2m,厢面整细土0.1m,当天在薇菜孢子 育苗大棚内拔一段苗(2叶以上,苗2cm以上),株行距按8×10cm移栽小苗, 共移栽小苗32700株,移栽后用洒水壶浇足定根水,接着用2m长的竹片插到厢 面两边搭成小拱,再用2m宽遮阳网履盖遮阳,10月2日拔除苗床杂草,10月3 日施沼液495kg兑水495kg洒施,11月15日施495kg沼液,2013年5月15日 施沼液594kg,7月1日施沼液594公斤,8月20日揭厢遮阳网拣苗,9月20 日拔二段苗移栽到龙潭村大田进行高产栽培,2016年进入采摘期,二段苗调查 结果为:共拔苗26500株,成苗率为81.0%,平均苗高18.5厘米。
实施例4:2013年9月5日至7日在太平镇四坪村薇菜种苗繁育基地人工整 地4000㎡,1.5m宽开厢,沟宽0.3m,厢面宽1.2m,厢面整细土0.1m,3天在 薇菜孢子育苗大棚内拔一段苗(2叶以上,苗2cm以上),株行距按8×10cm移 栽小苗,共移栽小苗396800株,移栽后用洒水壶浇足定根水,接着用2m长的竹 片插到厢面两边搭成小拱,再用2m宽遮阳网履盖遮阳,10月2日至3日拔除苗 床杂草,10月4日施沼液6000kg兑水6000kg洒施,11月15日施6000kg沼液, 2014年5月15日施沼液7200kg,7月1日施沼液7200公斤,7月5日发现白 粉病,6日用15%粉锈灵500倍喷雾防治,21日再喷一次,8月20日揭厢遮阳 网拣苗,9月20日至21日拔二段苗移栽到龙潭村大田进行高产栽培,2017年进 入采摘期,二段苗调查结果为:共拔苗318500株,成苗率为80.3%,平均苗高 18.4厘米。
实施例5:2014年9月4日至7日在太平镇四坪村薇菜种苗繁育基地人工整 地10000㎡,1.5m宽开厢,沟宽0.3m,厢面宽1.2m,厢面整细土0.1m,3天在 薇菜孢子育苗大棚内拔一段苗(2叶以上,苗2cm以上),株行距按8×10cm移 栽小苗,共移栽小苗992000株,移栽后用洒水壶浇足定根水,接着用2m长的竹 片插到厢面两边搭成小拱,再用2m宽遮阳网履盖遮阳,10月2日至5日拔除苗 床杂草,10月6日至7日施沼液1000kg/667㎡兑水1000kg/667㎡洒施,11月 15日施1000kg/667㎡沼液,2015年5月15日至16日施沼液1200kg/667㎡, 7月1日施沼液1200/667㎡,7月8日发现白粉病,9日用15%粉锈灵500倍 喷雾防治,24日再喷一次,8月20日揭厢遮阳网拣苗,9月20日至25日拔二 段苗移栽到龙潭村、四坪村进行大田进行高产栽培,2018年进入采摘期,二段 苗调查结果为:共拔苗794000株,成苗率为80.0%,平均苗高18.3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