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继发性痛风的食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抗继发性痛风的食品.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3021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10.02 CN 103330210 A *CN103330210A* (21)申请号 201310297295.9 (22)申请日 2013.07.16 A23L 1/29(2006.01) A23L 2/02(2006.01) A61K 36/888(2006.01) A61P 19/06(2006.01) A61K 31/375(2006.01) (71)申请人 西南大学 地址 400716 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 216 号 (72)发明人 钟耕 唐军 (74)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50。
2、209 代理人 周韶红 (54) 发明名称 一种抗继发性痛风的食品 (57) 摘要 一种抗继发性痛风的食品, 每 15g 该食品 中含有纯化魔芋微粉 2 6g, 维生素 C1000 1500mg, 超微粉碎芡实粉 8 12g。该食品中还可 以加入用于调味目的的添加物, 如添加甜味剂 (甜 菊糖、 麦芽糖醇、 赤鲜糖醇) 、 风味剂 (水果香精) 等 调味。 食用后 5 8 小时, 痛风症状可得到明显缓 解, 对人体无任何副作用。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10)申请公布号。
3、 CN 103330210 A CN 103330210 A *CN103330210A* 1/1 页 2 1. 一种抗继发性痛风的食品, 其特征在于每 15 g 该食品中含有纯化魔芋微粉 2 6g, 维生素 C 1000 1500mg, 超微粉碎芡实粉 8 12g。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抗继发性痛风的食品, 其特征在于 : 纯化魔芋微粉满足 NYT494-2010 中的对应项质量要求 ; 维生素 C 符合 GB 14880-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 ; 芡实粉满足 2010 版中国药典质量标准, 照麸炒法炒至微黄色, 然后经低温 0 -5粉 碎, 过 。
4、300 目筛的筛下物。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330210 A 2 1/3 页 3 一种抗继发性痛风的食品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抗继发性痛风的食品。 背景技术 0002 痛风 (metabolic arthritis) 分布在世界各地, 受种族、 饮食、 饮酒、 职业、 环境和 受教育程度等多因素影响。饮食结构与痛风的关系早在几千年前的中医理论中就已经明 确。元代的医学家朱丹溪指出 :“痛风者, 大率因血受热, 已自沸腾, 其后寒凉外搏, 热血得 寒, 汗浊凝滞, 所以作痛, 夜则痛甚, 行于阳也。 ” 明代的著名医学家张景岳也指出 :“痛。
5、风, 内由平素肥甘过度, 湿壅下焦 ; 寒与湿邪相结郁而化热, 停留肌肤。 ” 这些论述之中,“热血” 、 “汗浊” 、“肥甘过度” 、“湿壅” 贴切的说明了我国古代中医早已对痛风病的致病原因有了非常 到位的认识。 现代痛风病学研究也确认, 痛风的发病与日常饮食有直接的关系, 痛风病的根 源在于体内尿酸过高, 而大多数人尿酸过高的原因都与饮食习惯有关, 终日宴请、 喜食生猛 海鲜的人群是痛风发病率最高的。 0003 欧美地区痛风的患病率为 0.2%1.7%。在我国,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 人们食物消 费结构的变化, 近年来痛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我国普通人群患病率约 1.14%, 其中台湾 。
6、和青岛地区是痛风高发区, 18 岁以上台湾土著居民患病率约 11.7%。痛风的发生与性别和 年龄相关, 多见于中老年人, 约占 90%, 发病高峰年龄为 4050 岁, 男女比例约为 20:1。痛风 依病因不同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痛风指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基础上, 由于 先天性嘌呤代谢紊乱和 ( 或 ) 尿酸排泄障碍所引起 ; 继发性痛风指继发于肾脏疾病或某些 药物所致尿酸排泄减少、 骨髓增生性疾病及肿瘤化疗所致尿酸生成增多等。 0004 痛风是一种因嘌呤代谢障碍, 使尿酸累积而引起的疾病, 属于关节炎的一种, 又称 代谢性关节炎, 由于尿酸在人体血液中浓度过高, 在软组织如关节膜或。
7、肌腱里形成针状结 晶, 导致身体免疫系统过度反应 ( 敏感 ) 而造成痛苦的炎症。一般发作部位为大拇趾关节 (这种情况称为podagra) , 踝关节, 膝关节等。 长期痛风患者有发作于手指关节, 甚至耳廓含 软组织部分的病例。急性痛风发作部位出现红、 肿、 热、 剧烈疼痛, 一般多在子夜发作, 可使 人从睡眠中惊醒。痛风初期, 发作多见于下肢。当血中尿酸浓度长期高于 7.8 毫克 /100CC, 医学上就称为 “高尿酸血症” , 高尿酸血症是引起痛风的主因。 近年的大型流行病学研究发 现, 痛风与饮酒 (尤其是啤酒) 及肉类 (尤其是内脏) 和海产摄取有关, 亦有研究指出碳酸饮 料及果糖也可。
8、能导致痛风。痛风常伴腹型肥胖、 高脂血症、 高血压、 2 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病 等。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是高尿酸血症。正常成人每日约产生尿酸 750mg, 其中 80% 为内 源性, 20% 为外源性尿酸, 这些尿酸进入尿酸代谢池 (约为 1200mg) , 每日代谢池中的尿酸约 60% 进行代谢, 其中 1/3 约 200mg 经肠道分解代谢, 2/3 约 400mg 经肾脏排泄, 从而可维持体 内尿酸水平的稳定, 其中任何环节出现问题均可导致高尿酸血症。 0005 目前痛风的治疗, 西医大多以秋水仙碱、 别嘌醇、 痛风利仙等西药为首选药物, 虽 见效快, 但其药理作用尚不明确, 且多副作用,。
9、 如头痛、 恶心、 腹泻及转氨酶升高、 白细胞减 少等。中医治疗痛风的原则是以清热利湿、 活血通络为法, 加之中药中所含的一些生物成 说 明 书 CN 103330210 A 3 2/3 页 4 分, 促进尿酸的排泄。 急性期辨证为湿热内蕴, 治宜清热利湿为主 ; 缓解期辨证为瘀血阻络, 治宜活血通络为主。目前治疗痛风的中成药主要有清痹通络药酒和复方伸筋胶囊。继发性 痛风大多是饮食结构所引起的, 传统中医学讲究 “医食同源” , 但到目前为止尚未见有关抗 继发性痛风食品的研究报道。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继发性痛风的食品, 以食物材料和营养补充剂为原 料, 科学组合, 消。
10、除痛风对人体带来的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和行动的不便, 提高和改善人们 的生活质量。 0007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抗继发性痛风的食品, 每 15 g 该食品中含有纯化魔芋微粉 (葡 甘聚糖含量 8%, 干基) 2 6g, 维生素 C 1000 1500mg, 超微粉碎芡实粉 (过 300 目筛) 8 12g。该食品中还可以加入用于调味目的的添加物, 如添加甜味剂 (甜菊糖、 麦芽糖醇、 赤鲜糖醇) 、 风味剂 (水果香精) 等调味。 0008 纯化魔芋微粉满足 NYT494-2010 中的对应项质量要求。 0009 维生素 C 符合 GB 14880-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
11、准。 0010 芡实粉满足 2010 版中国药典质量标准, 照麸炒法炒至微黄色, 然后经低温 0 -5粉碎, 过 300 目筛的筛下物。 0011 所有原料水分含量要求 5%。 0012 上述原料经称量后, 统一经搅拌机混合均匀, 即得到所述的抗继发性痛风的食品。 0013 该食品可以以粉状固体冲剂热水冲调或加工成饮料形式使用, 不能以糖果片剂、 硬胶囊或以添加到其他食品如面条、 面包的形式食用, 否则效果不理想。 0014 该食品每天食用量不少于 15g, 一天可食用两次, 早晚各 1 次, 每次 15g。 0015 本发明的优点是, 食用后 5 8 小时, 痛风症状可得到明显缓解, 对人体。
12、无任何副 作用。 0016 采用氧嗪酸钾盐法建模, 用本发明产品置制的饲料饲喂大鼠后, 血尿酸水平下降 , 从空白组大鼠血尿酸水平为 (52.31.3) mg/L, 下降为 3h 大鼠血尿酸水平为 (24.12) mg/ 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实施例 1 : 15.000g 一袋的小包装产品, 纯化魔芋微粉 2.000g, 超微芡实粉 11.5 g, 维生素 C 1.5g, 计量后充分混合均匀, 以袋装密封成为固体冲剂, 用 200 300mL 温热水冲调搅匀成 黏稠的糊液食用。每天食用 2 次, 早晚餐前各 1 次, 每次食用一袋。食用后 5 8 小时, 痛 风症。
13、状明显缓解。 0018 实施例 2 : 15.000g 一袋的小包装产品, 纯化魔芋微粉 6.0g, 超微芡实粉 8.0g, 维生素 C 1.0g, 计 量后充分混合均匀, 以袋装密封成为固体冲剂。用 500 600mL 温热水冲调搅匀成黏稠的 糊液食用。每天食用 2 次, 早晚餐前各 1 次, 每次食用一袋。食用后 5 8 小时, 痛风症状 明显缓解。本配方对痛风严重者可优先考虑。 说 明 书 CN 103330210 A 4 3/3 页 5 0019 实施例 3 : 15.000g一袋的小包装产品, 纯化魔芋微粉4.000g, 超微芡实粉9.8 g, 维生素C 1.2g, 计量后充分混合均匀, 以袋装密封成为固体冲剂。用 400 500mL 温热水冲调搅匀成黏稠 的糊液食用。每天食用 2 次, 早晚餐前各 1 次, 每次食用一袋。食用后 5 8 小时, 痛风症 状明显缓解。 说 明 书 CN 103330210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