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综合培育三系杂交水稻不育系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综合培育三系杂交水稻不育系的方法.pdf(1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949136.6 (22)申请日 2016.10.26 (71)申请人 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 地址 641000 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花园滩 路401号 (72)发明人 陈勇 肖培村 张仁 谢从简 孙泽武 袁驰 黄湘 梁永霞 李泽铭 曾莉 郑灵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246 代理人 夏艳 (51)Int.Cl. A01H 1/02(2006.01) A01H 1/0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综合培育三系杂交水。
2、稻不育系的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培育三系杂交水稻 不育系的方法, 所述综合培育三系杂交水稻不育 系的方法利用地理远缘育种亲本材料杂交, 综合 运用四早同步多环境定向胁迫选育技术和方法, 培育获得高千粒重、 高配合力、 高异交率、 稻米品 质优、 综合农艺性状优和稻瘟病抗性强的三系不 育系; 采用优质优质、 优质抗病育种亲本材 料之间的杂交来实现品质、 产量和抗性的同步改 良, 选育目标性状突出、 综合性状优良的三系杂 交香稻不育系。 本发明综合运用 “四早同步” 多环 境定向胁迫选育技术和方法; 育成的不育系具有 主要品质指标达国标3级, 有香味; 千粒重30克以 上; 稻瘟。
3、病抗性较强; 繁殖制种产量高; 能配制多 个杂交稻组合通过审定。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4页 附图1页 CN 106508663 A 2017.03.22 CN 106508663 A 1.一种综合培育三系杂交水稻不育系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综合培育三系杂交水 稻不育系的方法利用地理远缘育种亲本材料杂交, 综合运用四早同步多环境定向胁迫选育 技术和方法, 培育获得高千粒重、 高配合力、 高异交率、 稻米品质优、 综合农艺性状优和稻瘟 病抗性强的三系不育系; 采用优质优质、 优质抗病育种亲本材料之间的杂交来实现品 质、 产量和抗性的同步改良, 选育目标性状突出、 综合性状优良的三系杂交香。
4、稻不育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培育三系杂交水稻不育系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利用地理远 缘杂交对杂种优势选育高产量配合力不育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培育三系杂交水稻不育系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采用优质 优质导入香味基因和中低直链淀粉含量基因, 并在高温伏旱条件下胁迫定向选择低垩白 率、 低垩白度和高整精米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培育三系杂交水稻不育系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采用优质 抗病导入抗性基因, 通过人工接种和自然诱发结合筛选抗病性强的株系; 利用自然高低温 进行耐高、 低温抗逆性选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培育三系杂交水稻不育系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采。
5、用性状互 补进行株叶型改良, 以适当延长生育期、 增加植株高度来提高营养生长期和生物学产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培育三系杂交水稻不育系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选择带云南 糯稻软香米亲缘的材料与自育的优质、 大粒、 抗病性强的1521B、 N7B优良保持系亲本材料杂 交, 复交, 回交。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培育三系杂交水稻不育系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四早同步多 环境定向胁迫选择技术和选育方法包括: 建立稻米品质早代筛选评价体系: 从早代在正季与异地、 田间与室内选育相结合进 行早代品质鉴定; 建立抗病抗逆早代鉴定评价; 、 建立早代测交回交选育评价: 、 建立早代BC2测交优势。
6、鉴定评价: 早代BC2测交: 从成对回交2代BC2开始选择标准测 配恢复系做手工测交F1种, 进行中选株系杂种优势筛选, 加大配合力选育力度; 标准测配恢 复系选择: 明恢63、 多系1号、 中恢8006、 蜀恢527等多个知名恢复系作测验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综合培育三系杂交水稻不育系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建立稻米品 质早代筛选评价体系包括: 香味筛选鉴定: 田间嫩苗搓揉法、 谷粒黄熟米粒咀嚼法和实验室KOH溶液浸泡法鉴定香 味; 从制保杂交组合自交早代分离世代连续3代在苗期、 成熟期选择优良单株进行香味筛选 鉴定, 有香味的株系为目标株系; 外观品质筛选鉴定: 连续3年多代在四川内。
7、江、 海南陵水对中选香味单株在室内用出糙 机碾成糙米, 选择外观完整, 无垩白或基本无垩白, 透明度好的糙米播种。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综合培育三系杂交水稻不育系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建立抗病抗 逆早代鉴定评价包括: 稻瘟病抗性早代鉴定, 从早代分离世代连续3年选择外观品质优、 有香味的优良单株进 行稻瘟病多菌系混合人工接种鉴定, 定向胁迫选择抗性强的单株; 每年9月底前完成中选材 料的播种, 10月中旬完成4次人工接种鉴定, 11月中下旬完成抗稻瘟病鉴定, 获得抗性一致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6508663 A 2 的材料; 耐高、 低温抗逆性早代鉴定, 利用内江。
8、7月下旬8上旬的高温伏旱, 定向胁迫筛选中选株 系对高温的忍耐力, 以结实率的高低和成熟时群体落色好坏为指标; 利用稻瘟病抗性鉴定 完后拆去大棚的自然低温定向胁迫筛选中选株系苗期对低温的忍耐力, 在同一时间鉴定, 以群体枯死的程度大小为指标。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综合培育三系杂交水稻不育系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建立早代 测交回交选育评价程序: 从制保杂交组合自交早代分离世代多株系选择有香味优良单株进行测交、 成对回交, 连续3代对中选株系进行花粉败育镜检, 利用高温伏旱对不育系育性的定向胁迫选择压力, 镜检在高温伏旱环境中进行分化的幼穗, 筛选败育彻底的株系; 在各成对回交选育世代, 同。
9、时进行不育系花时、 午前花比例、 柱头活力、 异交结实率等 不育系综合具备的优良性状, 同时考察保持系系花时、 柱头活力、 散粉通畅度、 自交结实率 性状。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6508663 A 3 一种综合培育三系杂交水稻不育系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水稻育种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综合培育三系杂交水稻不育系的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水稻是我国播种面积最大、 总产最多、 单产最高、 消费人群最广、 消费量最大的粮 食作物, 担负着保障我国口粮安全和粮食安全的重任。 上世纪90年代, 我国杂交水稻生产面 临产量徘徊不前和稻米品质普遍偏差两大挑战,。
10、 究其主要原因是育种材料遗传基础狭窄, 配合力未有大的突破; 广泛应用于生产的不同胞质的三系不育系珍汕97A、 V20A、 冈46A、 K17A、 -32A等普遍存在垩白米率偏高和胶稠度偏硬等限制因素, 菲改A、 中9A、 金23A等少 数不育系能配制出米质较优的品种, 但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和消费者对稻米品质的需求。 进 一步分析杂交稻稻米品质差的原因, 其主要原因的是不育系所致, 母本对稻米品质的比父 本的影响更大, 因此, 要实现杂交水稻的优质化, 优质不育系的选育是关键。 虽然较多的新 不育系陆续选育成型, 但大面积应用于生产的不多, 主要原因是这些不育系仅在品质、 配合 力、 抗稻瘟病性。
11、、 异交结实率等性状中某一个或某二个性状较突出, 缺少多个优良性状聚合 的突破性新不育系。 同时也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培育优质抗病三系杂交香稻不育系的方 法。 现有选育不育系的主要方法为系谱法, 多数育种单位在保持系杂交后代选单株至F5、 F6 代群体基本稳定才测交不育株, 回交转育不育系, 并且在综合控制选育不育系的手段和方 法不多, 存在选育不育系的年限长, 单一性状突出, 综合优良性状聚合不够, 在生产上不能 大面积应用等缺陷。 0003 综上所述, 现有选育不育系方法存在选育不育系的年限长, 单一性状突出, 综合优 良性状聚合不够, 在生产上不能大面积应用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
12、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综合培育三系杂交水稻不育系的方法, 旨在解决现有 选育不育系方法存在选育不育系的年限长, 单一性状突出, 综合优良性状聚合不够, 在生产 上不能大面积应用的问题。 0005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综合培育三系杂交水稻不育系的方法, 所述综合培育 三系杂交水稻不育系的方法利用地理远缘育种亲本材料杂交, 综合运用四早同步多环境定 向胁迫选育技术和方法, 培育获得高千粒重、 高配合力、 高异交率、 稻米品质优、 综合农艺性 状优和稻瘟病抗性强的三系不育系; 采用优质优质、 优质抗病育种亲本材料之间的杂 交来实现品质、 产量和抗性的同步改良, 选育目标性状突出、 综合性状优良。
13、的三系杂交香稻 不育系。 0006 进一步, 利用地理远缘杂交对杂种优势选育高产量配合力不育系。 0007 进一步, 采用优质优质导入香味基因和中低直链淀粉含量基因, 并在高温伏旱 条件下胁迫定向选择低垩白率、 低垩白度和高整精米率。 说 明 书 1/14 页 4 CN 106508663 A 4 0008 进一步, 采用优质抗病导入抗性基因, 通过人工接种和自然诱发结合筛选抗病 性强的株系; 利用自然高低温进行耐高、 低温抗逆性选择。 0009 进一步, 采用性状互补进行株叶型改良, 以适当延长生育期、 增加植株高度来提高 营养生长期和生物学产量。 0010 进一步, 选择带云南糯稻软香米亲。
14、缘的材料与自育的优质、 大粒、 抗病性强的 1521B、 N7B优良保持系亲本材料杂交, 复交, 回交。 0011 进一步, 四早同步多环境定向胁迫选择技术和选育方法包括: 0012 建立稻米品质早代筛选评价体系: 从早代在正季与异地、 田间与室内选育相结 合进行早代品质鉴定; 0013 建立抗病抗逆早代鉴定评价; 0014 建立早代测交回交选育评价: 0015 建立早代BC2测交优势鉴定评价: 早代BC2测交: 从成对回交2代BC2开始选择标 准测配恢复系做手工测交F1种, 进行中选株系杂种优势筛选, 加大配合力选育力度; 标准测 配恢复系选择: 明恢63、 多系1号、 中恢8006、 蜀恢。
15、527等多个知名恢复系作测验种。 0016 进一步, 建立稻米品质早代筛选评价体系包括: 0017 香味筛选鉴定: 田间嫩苗搓揉法、 谷粒黄熟米粒咀嚼法和实验室KOH溶液浸泡法鉴 定香味; 从制保杂交组合自交早代分离世代连续3代在苗期、 成熟期选择优良单株进行香味 筛选鉴定, 有香味的株系为目标株系; 0018 外观品质筛选鉴定: 连续3年多代在四川内江、 海南陵水对中选香味单株在室内用 出糙机碾成糙米, 选择外观完整, 无垩白或基本无垩白, 透明度好的糙米播种。 0019 进一步, 建立抗病抗逆早代鉴定评价包括: 0020 稻瘟病抗性早代鉴定, 从早代分离世代连续3年选择外观品质优、 有香味。
16、的优良单 株进行稻瘟病多菌系混合人工接种鉴定, 定向胁迫选择抗性强的单株; 每年9月底前完成中 选材料的播种, 10月中旬完成4次人工接种鉴定, 11月中下旬完成抗稻瘟病鉴定, 获得抗性 一致的材料; 0021 耐高、 低温抗逆性早代鉴定, 利用内江7月下旬8上旬的高温伏旱, 定向胁迫筛选中 选株系对高温的忍耐力, 以结实率的高低和成熟时群体落色好坏为指标; 利用稻瘟病抗性 鉴定完后拆去大棚的自然低温定向胁迫筛选中选株系苗期对低温的忍耐力, 在同一时间鉴 定, 以群体枯死的程度大小为指标; 0022 进一步, 建立早代测交回交选育评价程序: 0023 从制保杂交组合自交早代分离世代多株系选择有。
17、香味优良单株进行测交、 成对回 交, 连续3代对中选株系进行花粉败育镜检, 利用高温伏旱对不育系育性的定向胁迫选择压 力, 镜检在高温伏旱环境中进行分化的幼穗, 筛选败育彻底的株系; 0024 在各成对回交选育世代, 同时进行不育系花时、 午前花比例、 柱头活力、 异交结实 率等不育系综合具备的优良性状, 同时考察保持系系花时、 柱头活力、 散粉通畅度、 自交结 实率性状。 0025 本发明提供的综合培育三系杂交水稻不育系的方法, 利用地理远缘育种亲本材料 杂交, 创新性建立了三系杂交水稻不育系 “四早同步” 多环境定向胁迫选育技术和方法, 通 过在早代(F2)进行稻米品质、 抗病抗逆、 回交。
18、转育和测优势(回交F2), 结合高温伏旱品质鉴 说 明 书 2/14 页 5 CN 106508663 A 5 定、 稻瘟病菌接种抗性筛选、 自然低温耐寒性鉴定、 异地异季适应性鉴定、 田间与室内综合 性状聚合等多环境定向胁迫选择技术, 培育目标性状突出、 综合性状优良的三系不育系的 方法; 具体地说, 选择含有云南高原糯稻血缘的优质亲本材料为母本与大粒、 优质、 抗病的 保持系亲本杂交, 从保持系自交F2代(早代)同步进行稻米品质、 抗病抗逆、 回交转育和回交 F2测优势鉴定, 在多环境下增大胁迫选择压力, 定向进行多优良基因聚合、 多优良农艺性状 选择, 培育 “三高” (高千粒重、 高配。
19、合力、 高异交率)、“两优” (稻米品质优、 综合农艺性状优) 和 “一抗” (稻瘟病抗性强)的三系不育系。 本发明所述的地理远缘亲本材料要求带有云南糯 稻血缘的保持系材料,“四早同步” 多环境定向胁迫综合控制培育方法育成的不育系具有以 下特征特性: 不育系主要品质指标达国标3级, 有香味; 千粒重30克以上; 稻瘟病抗性较强; 繁殖制种产量高; 能配制多个杂交稻组合通过审定。 采用该方法培育水稻新不育系具有方 便, 可操作性强, 缩短育种年限等优点, 在提升不育系的品质指标, 从而提高优质杂交水稻 选育的成功率, 为水稻增产做出了贡献。 0026 本发明利用地理远缘育种亲本材料杂交, 综合运。
20、用 “四早同步” 多环境定向胁迫选 育技术和方法, 培育得到 “三高” (高千粒重、 高配合力、 高异交率)、“两优” (稻米品质优、 综 合农艺性状优)和 “一抗” (稻瘟病抗性强)的三系不育系, 并成功应用于生产; 选择云南高原 糯稻血缘的优质亲本材料为母本与大粒、 优质、 抗病的保持系亲本杂交, 回交, 测交; 综合运 用 “四早同步” 多环境定向胁迫选育技术和方法; 育成的不育系具有主要品质指标达国标3 级, 有香味; 千粒重30克以上; 稻瘟病抗性较强; 繁殖制种产量高; 能配制多个杂交稻组合通 过审定。 0027 本发明利用地理远缘杂交对杂种优势有益贡献的基础上, 选育高产量配合力。
21、不育 系来实现产量目标性状的突破; 在稻米品质上, 采用 “优质优质” 导入香味基因和中低直 链淀粉含量基因, 并在高温伏旱条件下胁迫定向选择低垩白率、 低垩白度和高整精米率; 抗 性抗逆方面, 采用 “优质抗病” 导入抗性基因, 通过人工接种和自然诱发结合筛选抗病性 强的株系; 利用自然高低温进行耐高、 低温抗逆性选择; 综合农艺性状上, 采用性状互补进 行株叶型改良, 以适当延长生育期、 增加植株高度来提高营养生长期和生物学产量, 从而提 高经济产量; 在穗粒结构上, 适度增加粒重, 穗粒数与粒重兼顾, 库源流协调解决品种的高 产稳产性。 附图说明 0028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综合培。
22、育三系杂交水稻不育系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实施例, 对本发明 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 并不用于 限定本发明。 0030 本发明的方法是利用地理远缘育种亲本材料杂交, 综合运用 “四早同步” 多环境定 向胁迫选育技术和方法, 培育获得 “三高” (高千粒重、 高配合力、 高异交率)、“两优” (稻米品 质优、 综合农艺性状优)和 “一抗” (稻瘟病抗性强)的三系不育系, 并成功应用于生产。 通过 利用地理远缘杂交对杂种优势有益贡献的基础上, 采用 “优质优质” 、“。
23、优质抗病” 等知 说 明 书 3/14 页 6 CN 106508663 A 6 名育种亲本材料之间的杂交来实现品质、 产量和抗性的同步改良, 选育目标性状突出、 综合 性状优良的三系杂交香稻不育系的育种思路。 003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详细的描述。 0032 如图1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综合培育三系杂交水稻不育系的方法包括以下 步骤: 0033 S101: 利用地理远缘杂交对杂种优势有益贡献的基础上, 选育高产量配合力不育 系; 0034 S102: 采用 “优质优质” 导入香味基因和中低直链淀粉含量基因, 并在高温伏旱 条件下胁迫定向选择低垩白率、 低垩白度和高整精米率。
24、; 0035 S103: 采用 “优质抗病” 导入抗性基因, 通过人工接种和自然诱发结合筛选抗病 性强的株系; 利用自然高低温进行耐高、 低温抗逆性选择; 0036 S104: 采用性状互补进行株叶型改良, 以适当延长生育期、 增加植株高度来提高营 养生长期和生物学产量, 从而提高经济产量; 0037 S105: 在穗粒结构上, 适度增加粒重, 穗粒数与粒重兼顾, 库源流协调解决品种的 高产稳产性。 0038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综合培育三系杂交水稻不育系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39 1、 地理远缘亲本材料的挖掘: 云南作为亚洲栽培稻起源中心之一, 水稻生物多样 性较高, 仅次于广东、 广。
25、西。 选择带云南糯稻软香米亲缘的材料与自育的优质、 大粒、 抗病性 强的1521B、 N7B等优良保持系亲本材料杂交, 复交, 回交。 0040 2、 创新性建立了 “四早同步” 多环境定向胁迫选择技术和选育方法, 并综合运用该 方法培育三系杂交水稻不育系。 0041 建立稻米品质早代(F2)筛选评价体系: 从早代(F2)在正季与异地、 田间与室内 选育相结合进行早代品质鉴定, 显著提高了品质选择效率。 0042 香味筛选鉴定: 田间嫩苗搓揉法、 谷粒黄熟米粒咀嚼法和实验室KOH溶液浸泡法鉴 定香味。 从制保杂交组合自交F2分离世代连续3代在苗期、 成熟期选择优良单株进行香味筛 选鉴定, 有香。
26、味的株系为目标株系。 0043 外观品质筛选鉴定: 0044 连续3年多代在四川内江、 海南陵水对中选香味单株在室内用出糙机碾成糙米, 选 择外观完整, 无垩白或基本无垩白, 透明度好的糙米播种。 充分利用内江7月下旬8上旬的高 温伏旱, 定向胁迫选择外观品质和碾米品质, 确保综合农艺性状优良与理想的稻米品质相 结合。 0045 建立抗病抗逆早代(F2)鉴定评价技术 0046 稻瘟病抗性早代鉴定 0047 从F2分离世代连续3年选择外观品质优、 有香味的优良单株进行稻瘟病多菌系混 合人工接种鉴定, 定向胁迫选择抗性强的单株。 每年9月底前完成中选材料的播种(内江大 棚病圃), 10月中旬完成4。
27、次人工接种鉴定, 11月中下旬完成抗稻瘟病鉴定, 获得抗性一致的 材料。 0048 耐高、 低温抗逆性早代鉴定: 0049 充分利用内江7月下旬8上旬的高温伏旱, 定向胁迫筛选中选株系对高温的忍耐 说 明 书 4/14 页 7 CN 106508663 A 7 力, 以结实率的高低和成熟时群体落色好坏为指标。 充分利用稻瘟病抗性鉴定完后拆去大 棚的自然低温定向胁迫筛选中选株系苗期对低温的忍耐力, 在同一时间鉴定, 以群体枯死 的程度大小为指标。 0050 、 建立早代(F2)测交回交选育评价程序: 0051 从制保杂交组合自交F2分离世代多株系选择有香味优良单株进行测交、 成对回 交, 连续3。
28、代对中选株系进行花粉败育镜检, 充分利用高温伏旱对不育系育性的定向胁迫选 择压力, 镜检在高温伏旱环境中进行分化的幼穗, 筛选败育彻底的株系。 0052 在各成对回交选育世代, 同时进行不育系花时、 午前花比例、 柱头活力、 异交结实 率等不育系综合具备的优良性状, 同时考察保持系系花时、 柱头活力、 散粉通畅度、 自交结 实率等性状。 0053 、 建立早代(回交2代: BC2)测交优势鉴定评价程序: 0054 早代(回交2代: BC2)测交: 从成对回交2代(BC2)开始选择标准测配恢复系做手工 测交F1种, 进行中选株系杂种优势筛选, 加大配合力选育力度。 0055 标准测配恢复系选择:。
29、 明恢63、 多系1号、 中恢8006、 蜀恢527等多个知名恢复系作 测验种, 手工成对测交进行配合力跟踪选择。 保证了目标株系具有优良的配合力。 0056 3、 多环境定向胁迫选择增强适应性 0057 高温伏旱逆境: 在选育过程中, 我们充分利用在内江稻区的高温伏旱逆境进行不 育系亲本和所组合育性、 品质、 结实率、 耐热性筛选鉴定。 0058 自然低温逆境: 充分利用秋季稻瘟病接种完后的自然低温加大育种材料的耐低温 特性的选择压力, 增强不育系亲本材料和所配组合的适应性。 0059 稻瘟病菌接种鉴定: 进行稻瘟病多菌系混合人工接种鉴定, 定向胁迫选择抗性强 的株系, 筛选不育系亲本材料和。
30、所配组合的。 0060 不同生态环境筛选: 将中选株系在四川内江海南陵水南繁北育, 往返穿梭育种, 选择在迥然不同生态区都适应的株系。 南繁北育1年可实现中选株系繁殖23代, 加快育种 进程, 缩短育种年限。 0061 田间室内结合鉴定: 通过田间育种材料直观的综合农艺性状观察、 标记、 记载、 选 择, 到实验室内数据分析、 归纳、 汇总等, 将所需优良目标性状和优良基因聚合于一体, 筛选 获得进入下一季的目标株系。 0062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的描述。 0063 实施例1 0064 优质大粒高配合力抗病香型不育系内香2A 0065 1997年冬季, 在海南陵水用综。
31、合农艺性状优良、 异交习性好、 抗病、 大粒的1523B为 母本, 与优质、 香味材料宜香1B杂交配组。 1998年夏季以宜香1B为母本再次杂交, 1998年秋 季在海南种植复交组合F1, 1998年冬季在F2代中筛选出优质、 有香味、 叶缘紫色的优良单株 与自育高原粳型胞质材料 “88A” (以万恢88/内恢92-4” 组合F2中分离的不育株与N7B等保持 系测交回交转育而育成)测交。 1999年夏季起, 从测交后代中选败育株连续回交, 在回交转 育过程中,同时加强对株系的败育株率及败育度、 稻米品质、 抗病性及抗逆性、 可恢性和配 合力的选择, 多环境加大定向胁迫选择压力, 控制变异方向,。
32、 聚合优良基因。 2002年稳定成 型, 冠名为 “内香2A” 。 2003年8月上旬通过四川省技术鉴定。 具体选育过程如表1所示。 说 明 书 5/14 页 8 CN 106508663 A 8 0066 表1内香2A选育流程图表 0067 0068 0069 实施例2优质大粒高配合力抗病香型不育系内香5A 0070 1997年冬季在海南陵水用自育的高异交率、 高生物学产量、 高千粒重、 稻瘟病抗性 较强的N7B(原NJ7B)为母本, 与优质、 有香味的宜香1B杂交, 1998年正季在内江种植F1, 1998 年秋季在海南陵水种植F2代, 筛选出综合农艺性状优良、 优质、 有香味、 紫色柱头。
33、单株与自 育的高原粳型胞质88A测交。 在每代回交转育过程中,同时加强对株系的败育株率及败育 度、 稻米品质、 抗病性及抗逆性、 可恢性和配合力的选择, 多方面定向胁迫选择控制变异方 向, 聚合优良基因。 经多年在内江和海南连续回交转育和保持材料自交加代选育, 同步与恢 复系明恢63、 多系1号、 内恢99-14等多个恢复系测交。 到2002年正季, 10085A/10085B株系综 合农艺性状优良, 群体整齐一致, 测交F1杂种优势强, 手工扩繁、 小制种, 进一步测定其杂种 优势和配合力。 2004年正季内江扩繁小制种, 暂冠命为 “内香5A” 。 2005年8月通过四川省技 术鉴定, 2。
34、006年通过广东省技术鉴定。 具体选育过程如表2所示。 0071 表2内香5A选育流程图表 说 明 书 6/14 页 9 CN 106508663 A 9 0072 0073 实列共同的特征 0074 1、 综合农艺性状优良 0075 在内江调查了内香2A等6个供试不育系的株、 穗、 叶、 生育期等14项的形态特征表 明(见表3), 内香不育系的综合农艺性状优良。 内香不育系都有较长的营养生育期, 为提高 生物学产量和繁殖制种产量奠定了基础。 0076 表3内香2A、 5A不育系主要性状的特征特性 0077 说 明 书 7/14 页 10 CN 106508663 A 10 0078 0079。
35、 内香2A属迟熟不育系, 分蘖力较强, 株型紧凑, 茎杆粗壮, 叶色浓绿。 与其他不育系 比较, 剑叶叶片较宽, (保持系)穗平着粒170粒, 千粒重高, 达30.0克。 内香5A属中熟不育系, (保持系)穗平着粒135140粒, 千粒重高, 30.0克, 与内香2A同属于大粒型不育系。 0080 2异交习性优良 0081 2.1不育性稳定, 败育彻底 0082 通过6个不育系的花粉育性及套袋自交结实观察表明(表4), 内香2A、 内香5A育性 稳定, 败育彻底, 败育特性与珍汕97A、 冈46A相似, 优于宜香1A和-32A。 0083 内香2A等不育系的不育株率100, 不育度100; 败。
36、育花粉中, 以典败花粉为主, 占91.898.2, 少量圆败花粉, 占1.87.3, 仅内香2A有极少量染败花粉, 占1.1; 套袋自交结实率仅内香2A为0.02, 此结果与四川省品审办组织专家对内香不育系的技术 鉴定结果一致。 0084 表4内香不育系的花粉败育性与套袋自交结实 0085 说 明 书 8/14 页 11 CN 106508663 A 11 0086 2.2柱头外露高, 包颈粒率低 0087 柱头外露率研究结果表明(表5), 内香2A、 5A不育系的柱头外露率在65.29 70.43, 却显著高于宜香1A、 冈46A和珍汕97A。 0088 表5内香不育系的柱头外露率和包颈率 。
37、0089 0090 申请单位邀请国内同行专家对内香2A、 内香5A繁殖及其组合的制种产量进行了验 收(表6), 亩产在213.06公斤302.0公斤, 证明内香不育系是高异交结实率的香型不育系。 0091 表6内香2A、 内香5A繁殖及其组合的制种验收产量 0092 0093 2.3内香不育系稻米品质优良 0094 经农业部稻米测试中心测定(杭州): 内香不育系相应保持系品质测试结果表明, 内香A不育系综合品质特性优异, 低垩白和高整精米率突出, 明显优于同期使用川香29A等 主要不育系的保持系(表7)。 主要表现在具有中低直链淀粉含量(12.515.3), 且垩白 率、 垩白度、 胶稠度和整。
38、精米率等重要品质指标全部达到国颁优质稻谷2级标准, 是外观、 加 工、 蒸煮、 食味等品质性状结合的最好香型不育系之一。 0095 表7内香B及主要保持系的稻米品质 说 明 书 9/14 页 12 CN 106508663 A 12 0096 0097 0098 2.4内香2A、 5A不育系优质遗传特性强 0099 至2014年, 内香2A目前已配制11个组合通过审定, 其中内香2550稻米品质指标达 国标2级, 内香18号、 内香2924、 内2优6号、 内2优111、 内优2016等5个组合稻米品质指标达国 标3级标准。 内香5A目前已配制20个组合通过审定, 其中内5优5399、 内5优。
39、39稻米品质指标 达国标2级, 内香8518、 内5优8015、 内5优317、 内5优306等7个组合稻米品质指标达国标3级 0100 表8通过审定达国标3级以上的内香组合(数据来源: 国家、 省区试汇总资料) 0101 0102 2.5稻瘟病抗性较强 0103 利用四川常年流行的稻瘟病菌系对生产上常用的不育系接种田间鉴定结果(表 9), 其中内香2A、 内香5A的保持系叶瘟57级, 颈瘟57级, 明显优于对照珍汕97A和- 32A。 0104 表9内香不育系的稻瘟病抗性鉴定评级结果单位: 级 说 明 书 10/14 页 13 CN 106508663 A 13 0105 0106 2.6耐。
40、寒性较强 0107 利用每年秋季稻瘟病叶瘟鉴定完成后的自然低温胁迫对生产上常用不育系进行 苗期耐寒性田间鉴定表明(表10), 内香不育系对低温的耐寒性比同期使用的不育系强, 其 中内香2A、 内香5A苗期耐寒性为57级, 田间耐寒性表现较对照珍汕97A和-32A强。 0108 表10内香不育系及常用不育系耐寒性 0109 0110 2.7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高 0111 内香2A在株高(0.35)、 穗着粒(2.96)、 着粒密度(2.65)和千粒重(8.22)等性状表 现一般配合力效应为正效应, 其中千粒重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在所有参试不育系中最高, 为8.22。 0112 内香5A在有效穗(0。
41、.51)、 株高(0.21)、 穗长(0.68)、 穗实粒数(1.04)、 结实率 (6.35)、 千粒重(3.31)、 单株产量(6.53)等7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为正效应, 表明内香5A是 一个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比较突出的不育系, 容易配制产量突出的杂交稻组合。 0113 表11内香不育系主要农艺性状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值 0114 0115 备注: 内香2A、 内香5A、 内香6A、 内香7A、 内香9A、 内香10A、 川农1A、 冈46A和II-32A 作为母本, 分别用Al、 A2、 A3、 A4、 A5、 A6、 A7、 A8和A9代表。 0116 2.7.1千粒重一般配合。
42、力高 0117 对产量构成因子的配合力比较分析(表11), 内香2A、 内香5A的一般配合力效应为 说 明 书 11/14 页 14 CN 106508663 A 14 正效应, 其中内香2A、 内香5A千粒重的一般配合力尤为突出, 分居9个不育系的第1、 第2位。 内香2A亲本千粒重达30.0克, 其配组的组合千粒重一般为27.632.5克, 平均达30.5克, 其 中内优2016千粒重达32.5克, 品质达国标3级; 内香2550千粒重达31.9克, 品质达国标2级。 0118 表12内香2A审定组合有效穗、 穗粒数、 结实率、 千粒重(数据来源: 区试汇总资料) 0119 0120 01。
43、21 内香5A亲本千粒重达30.0克, 分析通过审定的23个次内香5A组合千粒重一般为 28.532.3克, 平均达30.1克, 其中内5优8015千粒重达32.0克, 品质达国标3级, 内5优39千 粒重达29.0克, 品质达国标2级。 0122 表13内香5A审定组合有效穗、 穗粒数、 结实率、 千粒重(数据来源: 区试汇总资料) 0123 说 明 书 12/14 页 15 CN 106508663 A 15 0124 0125 2.8内香2A、 内香5A配制多个组合通过国家、 四川等省市审定 0126 0127 说 明 书 13/14 页 16 CN 106508663 A 16 0128 0129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和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14/14 页 17 CN 106508663 A 17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18 CN 106508663 A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