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一种利用微电流促进石珊瑚生长的装置.pdf

  • 上传人:a2
  • 文档编号:7089250
  • 上传时间:2019-09-24
  • 格式:PDF
  • 页数:10
  • 大小:467.10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406328.8

    申请日:

    20160505

    公开号:

    CN205658207U

    公开日:

    2016102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K63/00

    主分类号:

    A01K63/00

    申请人:

    广东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深圳市碧海蓝天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肖宝华,杨小东,廖宝林,张武财,谢子强,朱鸣

    地址:

    524088 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海大路1号

    优先权:

    CN201620406328U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张月光;林伟斌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微电流促进石珊瑚生长的装置,包括供电部件、低压通电网圃、珊瑚固定器、石墨棒或钛网;其中低压通电网圃采用可导电材料制成,低压通电网圃与供电部件的正输出端电连接;石墨棒或钛网设置在低压通电网圃的上方,石墨棒或钛网与供电部件的负输出端电连接;珊瑚固定器安装在低压通电网圃上。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利用微电流促进石珊瑚生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部件、低压通电网圃、珊瑚固定器、石墨棒或钛网;其中低压通电网圃采用可导电材料制成,低压通电网圃与供电部件的正输出端电连接;石墨棒或钛网设置在低压通电网圃的上方,石墨棒或钛网与供电部件的负输出端电连接;珊瑚固定器安装在低压通电网圃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电流促进石珊瑚生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通电网圃呈矩状,其外周由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第四连接件首尾依次连接而成,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第四连接件为镀锌铁条或不锈钢条;形成的矩状低压通电网圃内,横向设置有若干条连接条,连接条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接件、第四连接件连接,连接条与相邻的连接条之间,留有间距,珊瑚固定器镶嵌在连接条与相邻连接条的间距内;所述连接条为镀锌铁条或不锈钢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微电流促进石珊瑚生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通电网圃的正上方,设置有一支架,所述支架的形状面积与低压通电网圃的形状面积一致;所述支架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五连接件、第六连接件、第七连接件、第八连接件;其中所述第五连接件通过第一支撑脚、第二支撑脚与第一连接件连接;第六连接件通过第三支撑脚、第四支撑脚与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七连接件通过第五支撑脚、第六支撑脚与第三连接件连接;所述第八连接件通过第七支撑脚、第八支撑脚与第四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五连接件、第六连接件、第七连接件、第八连接件为PVC管;石墨棒或钛网的数量为四份,分别设置于第五连接件、第六连接件、第七连接件、第八连接件的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微电流促进石珊瑚生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石墨棒或钛网设置在PVC管内,且PVC管相应的位置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利用微电流促进石珊瑚生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部件包括太阳能供电模块、时控防水控制模块、电压电流调制模块、蓄电池、电流传输模块,其中太阳能供电模块的正输出端、负输出端通过时控防水控制模块与蓄电池的正输入端、负输入端连接,蓄电池的正输出端、负输出端依次通过电压电流调制模块、电流传输模块后分别与低压通电网圃、石墨棒或钛网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微电流促进石珊瑚生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供电模块包括多块串联、并联组装的太阳能板,其正输出端、负输出端通过时控防水控制模块分别与蓄电池的正输入端、负输入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微电流促进石珊瑚生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电流调制模块包括可调速直流电机泵和可调降压稳压电源模块,蓄电池的正输出端、负输出端依次通过可调速直流电机泵、可调降压稳压电源模块、电流传输模块后分别与低压通电网圃、石墨棒或钛网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微电流促进石珊瑚生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传输模块包括第一电缆线、第二电缆线,第一电缆线、第二电缆线的输入端分别与电压电流调制模块的正输出端、负输出端连接,第一电缆线、第二电缆线的输出端分别与低压通电网圃、石墨棒或钛网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利用微电流促进石珊瑚生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缆线、第二电缆线包埋于PVC管内。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珊瑚培育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利用微电流促进石珊瑚生长的装置

    背景技术

    珊瑚礁是一种特殊的海洋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和初级生产力,向人类社会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但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珊瑚礁生态系统出现了明显衰退,有研究预测在今后几十年内仍有继续退化的趋势,保护珊瑚礁已经迫在眉睫。面对珊瑚礁资源退化难题,国际通用的珊瑚礁生态修复方法主要有珊瑚移植、Gardening珊瑚人工培育、人工珊瑚礁、基底稳固、幼体附着等。其中珊瑚移植被看作是最有效的方法,但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可移植珊瑚“源”,自然珊瑚礁无法承受大规模获取珊瑚“源”所带来的压力,而且不同形态造礁石珊瑚生长缓慢,Gardening珊瑚人工培育仍无法满足当前需求,大大阻碍了珊瑚礁生态修复的工作进展,因此研究促进珊瑚生长的技术,对退化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难题,提供了一种利用微电流促进石珊瑚生长的装置,使用该装置能够将海水电解为氢气和两个OH-,珊瑚枝块周围的负离子增加,使得水体中游离的Ca2+、Mg2+与OH-、HCO3-在珊瑚枝块处结合生成霰石CaCO3和镁石Mg(OH)2,提高了石珊瑚的组织延伸率和骨骼钙化率,同时加速石珊瑚与底质间的黏合连接,使石珊瑚尽快从移植压力中得到恢复,分配更多能量用于修复破损的组织和继续生长,从而增加了移植石珊瑚的存活率。

    为实现以上实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利用微电流促进石珊瑚生长的装置,包括供电部件、低压通电网圃、珊瑚固定器、石墨棒或钛网;其中低压通电网圃采用可导电材料制成,低压通电网圃与供电部件的正输出端电连接;石墨棒或钛网设置在低压通电网圃的上方,石墨棒或钛网与供电部件的负输出端电连接;珊瑚固定器安装在低压通电网圃上。

    上述方案中,低压通电网圃与供电部件的正输出端电连接,石墨棒或钛网与供电部件的负输出端电连接,装置开始工作后,低压通电网圃、与石墨棒或钛网 之间形成微电流,微电流将海水电解为氢气和两个OH-,且由于低压通电网圃带正电,所以珊瑚枝块周围的负离子增加,使得水体中游离的Ca2+、Mg2+与OH-、HCO3-在珊瑚枝块处结合生成霰石CaCO3和镁石Mg(OH)2,这提高了石珊瑚的组织延伸率和骨骼钙化率,同时加速石珊瑚与底质间的黏合连接,使石珊瑚尽快从移植压力中得到恢复,分配更多能量用于修复破损的组织和继续生长,从而增加了移植石珊瑚的存活率。

    优选地,所述低压通电网圃呈矩状,其外周由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第四连接件首尾依次连接而成,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第四连接件为镀锌铁条或不锈钢条;形成的矩状低压通电网圃内,横向设置有若干条连接条,连接条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接件、第四连接件连接,连接条与相邻的连接条之间,留有间距,珊瑚固定器镶嵌在连接条与相邻连接条的间距内;所述连接条为镀锌铁条或不锈钢条。

    优选地,所述低压通电网圃的正上方,设置有一支架,所述支架的形状面积与低压通电网圃的形状面积一致;所述支架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五连接件、第六连接件、第七连接件、第八连接件;其中所述第五连接件通过第一支撑脚、第二支撑脚与第一连接件连接;第六连接件通过第三支撑脚、第四支撑脚与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七连接件通过第五支撑脚、第六支撑脚与第三连接件连接;所述第八连接件通过第七支撑脚、第八支撑脚与第四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五连接件、第六连接件、第七连接件、第八连接件为PVC管;石墨棒或钛网的数量为四份,分别设置于第五连接件、第六连接件、第七连接件、第八连接件的中部。

    优选地,石墨棒或钛网设置在PVC管内,且PVC管相应的位置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供电部件包括太阳能供电模块、时控防水控制模块、电压电流调制模块、蓄电池、电流传输模块,其中太阳能供电模块的正输出端、负输出端通过时控防水控制模块与蓄电池的正输入端、负输入端连接,蓄电池的正输出端、负输出端依次通过电压电流调制模块、电流传输模块后分别与低压通电网圃、石墨棒或钛网电连接。其中,太阳能供电模块、时控防水控制模块、电压电流调制模块、蓄电池设置在陆上,太阳能供电模块用于采集太阳能,然后经过时控防水控制模块转换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并将电能存储在蓄电池内,装置在运行的时候,蓄电池内的电能通过电压电流调制模块将输出电流、输出电压转换成所需的 大小,然后将输出电流、输出电压通过电流传输模块传输至低压通电网圃、石墨棒或钛网,从而促进石珊瑚的生长。

    优选地,所述太阳能供电模块包括多块串联、并联组装的太阳能板,其正输出端、负输出端通过时控防水控制模块分别与蓄电池的正输入端、负输入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压电流调制模块包括可调速直流电机泵和可调降压稳压电源模块,蓄电池的正输出端、负输出端依次通过可调速直流电机泵、可调降压稳压电源模块、电流传输模块后分别与低压通电网圃、石墨棒或钛网电连接。所述可调速直流电机泵用于对蓄电池输出电流的大小进行调整,可调降压稳压电源模块用于对蓄电池输出电压的大小进行调整。

    优选地,所述电流传输模块包括第一电缆线、第二电缆线,第一电缆线、第二电缆线的输入端分别与电压电流调制模块的正输出端、负输出端连接,第一电缆线、第二电缆线的输出端分别与低压通电网圃、石墨棒或钛网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缆线、第二电缆线包埋于PVC管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能够使珊瑚组织延伸较快,缩短了珊瑚断枝恢复生长阶段,降低了培育前期石珊瑚断枝受病原体感染的几率,提高了珊瑚断枝培育的存活率。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能够使珊瑚骨骼钙化速率更快,加快了后期生长速率,缩短了珊瑚枝块培育时间,短期内可获得大批量的、健康饱满的珊瑚源,可被用于珊瑚礁受损海域的珊瑚移植,为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修复及保护提供有效的解决途径。

    附图说明

    图1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低压通电网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供电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装置包括供电部件1、低压通电网圃2、珊瑚固定器3、石 墨棒4或钛网5;其中低压通电网圃2采用可导电材料制成,低压通电网圃2与供电部件1的正输出端电连接;石墨棒4或钛网5设置在低压通电网圃2的上方,石墨棒4或钛网5与供电部件1的负输出端电连接;珊瑚固定器3安装在低压通电网圃2上。

    上述方案中,低压通电网圃2与供电部件1的正输出端电连接,石墨棒4或钛网5与供电部件1的负输出端电连接,装置开始工作后,低压通电网圃2、与石墨棒4或钛网5之间形成微电流,微电流将海水电解为氢气和两个OH-,且由于低压通电网圃2带正电,所以珊瑚枝块周围的负离子增加,使得水体中游离的Ca2+、Mg2+与OH-、HCO3-在珊瑚枝块处结合生成霰石CaCO3和镁石Mg(OH)2,这提高了石珊瑚的组织延伸率和骨骼钙化率,同时加速石珊瑚与底质间的黏合连接,使石珊瑚尽快从移植压力中得到恢复,分配更多能量用于修复破损的组织和继续生长,从而增加了移植石珊瑚的存活率。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低压通电网圃2呈矩状,其外周由第一连接件21、第二连接件22、第三连接件23、第四连接件24首尾依次连接而成,第一连接件21、第二连接件22、第三连接件23、第四连接件24为镀锌铁条或不锈钢条;形成的矩状低压通电网圃2内,横向设置有若干条连接条25,连接条25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接件22、第四连接件24连接,连接条25与相邻的连接条25之间,留有间距,珊瑚固定器3镶嵌在连接条25与相邻连接条25的间距内;所述连接条25为镀锌铁条或不锈钢条。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低压通电网圃2的正上方,设置有一支架6,所述支架6的形状面积与低压通电网圃2的形状面积一致;所述支架6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五连接件61、第六连接件62、第七连接件63、第八连接件64;其中所述第五连接件61通过第一支撑脚67、第二支撑脚68与第一连接件21连接;第六连接件62通过第三支撑脚65、第四支撑脚66与第二连接件22连接;所述第七连接件63通过第五支撑脚、第六支撑脚与第三连接件23连接;所述第八连接件64通过第七支撑脚、第八支撑脚与第四连接件24连接;所述第五连接件61、第六连接件62、第七连接件63、第八连接件64为PVC管;石墨棒4或钛网5的数量为四份,分别设置于第五连接件61、第六连接件62、第七连接件63、第八连接件64的中部。石墨棒4或钛网5设置在PVC管内,且PVC管相应的位置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通孔101。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供电部件1包括太阳能供电模块11、时控防水控制模块12、电压电流调制模块13、蓄电池14、电流传输模块15,其中太阳能供电模块11的正输出端、负输出端通过时控防水控制模块12与蓄电池14的正输入端、负输入端连接,蓄电池14的正输出端、负输出端依次通过电压电流调制模块13、电流传输模块15后分别与低压通电网圃2、石墨棒4或钛网5电连接。其中,太阳能供电模块11、时控防水控制模块12、电压电流调制模块13、蓄电池14设置在陆上,太阳能供电模块11用于采集太阳能,然后经过时控防水控制模块12转换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并将电能存储在蓄电池14内,装置在运行的时候,蓄电池14内的电能通过电压电流调制模块13将输出电流、输出电压转换成所需的大小,然后将输出电流、输出电压通过电流传输模块15传输至低压通电网圃2、石墨棒4或钛网5上,从而促进石珊瑚的生长。

    其中,太阳能供电模块11包括多块串联、并联组装的太阳能板,其正输出端、负输出端通过时控防水控制模块12分别与蓄电池14的正输入端、负输入端连接。

    电压电流调制模块13包括可调速直流电机泵和可调降压稳压电源模块,蓄电池14的正输出端、负输出端依次通过可调速直流电机泵、可调降压稳压电源模块、电流传输模块15后分别与低压通电网圃2、石墨棒4或钛网5电连接。所述可调速直流电机泵用于对蓄电池14输出电流的大小进行调整,可调降压稳压电源模块用于对蓄电池14输出电压的大小进行调整。

    电流传输模块15包括第一电缆线、第二电缆线,第一电缆线、第二电缆线的输入端分别与电压电流调制模块13的正输出端、负输出端连接,第一电缆线、第二电缆线的输出端分别与低压通电网圃2、石墨棒4或钛网5电连接。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深圳市大鹏新区大澳湾海域洲仔头岛内湾边缘架设2块并联200W单晶太阳能板(单个尺寸1580×808×40mm),单晶太阳能板的输出端通过时控防水控制器(12V/24V、20A)转换稳压电流至2块并联车载蓄电池内(12V、100AH),蓄电池容量可确保低压通电网圃供电72h;可调速直流电机泵(工作电压6V-90V,最大电流15A)和可调降压稳压电源模块(最大电流10A,输入电压:DC3.5-30,输出电压:DC:0.8-29)控制蓄电池持续向低压通电网圃输出低电压6-12V、微电流1.5-2A。

    本实施例用防水接头使150m铜芯2×4m2电缆线一端分别连接蓄电池正负极,另一端分别连接低压通电网圃、石墨棒,直径为6mm钢丝绳两端分别连接岸上和海底电极附近锚定点,呈一倾斜角度保持悬空、紧绷状态,电缆线与钢丝绳间隔捆绑,且包埋于PVC管内,防止电缆线受海浪冲刷和礁石磨损。

    本实施例使用304不锈钢条制成边长为1200×2000mm、横向隔条间距100mm的低压通电网圃作为阴极,每一横向隔条上间隔100mm,嵌入的珊瑚固定器用于枝状珊瑚和块状珊瑚的移植;

    本实施例用4条直径30mm、长度300mm圆柱形石墨棒作为阳极,石墨棒表面积约为0.3m2,通过直径2mm铜芯线9首尾串联,但不连接形成回路,同时各自分别包埋于直径为32mm的PVC管制作的支架四条边的中间位置,避免石墨棒受物理损伤而发生断裂,包埋位置间隔50mm均匀打水交换孔使石墨棒与海水充分接触;

    基于以上装置,本实施例提供的促进生长方法具体为:

    第一步、珊瑚枝块采集:在深圳市大鹏新区大澳湾海域珊瑚礁区由经过培训的专业潜水员在珊瑚体边缘位置或者多级分枝上采集有限的单枝,单枝高度不超过4cm,同时采集直径相对较大的块状体,实验室进一步分解为直径2-4cm的小块,获得分枝型、圆块型、叶片型、表覆型形态珊瑚各60株。

    第二步、将珊瑚枝块浸水转运至规格为2400×1200×1000mm的珊瑚养殖池内暂养,暂养海水直接从珊瑚礁区引入,经冷暖机稳定水温26℃±0.5,每天换水一次,换水量30%,水处理维生系统循环水流速度6t/h,保持水体稳定。每个养殖池左右两侧配备两组造浪泵,间歇式运转造浪。珊瑚枝块种植到海域之前放置在水流速0.12t/h、直径15cm、PVC材质的半圆形过流槽内5min,期间从过流槽上游以每秒3滴不断添加50ppm碘溶液进行消毒。

    第三步、将经过暂养和消毒的珊瑚枝块浸水转运至选定的投放海域,将珊瑚枝块固定在珊瑚固定器上,然后将珊瑚固定器固定在低压通电网圃上;

    第四步、将低压通电网圃投放至选定的海域,然后开启供电部件,使装置开始工作。

    第五步、后期监测:监测周期为1年,前三个月间隔1个月监测一次,后期间隔三个月监测一次,发现低压通电网圃范围内石珊瑚单位面积叶绿素含量和虫黄藻密度上升,光合作用能力加强,为石珊瑚钙化提供更多能量,使珊瑚组织延伸率和骨骼钙化率升高,同时网圃范围内海水pH上升0.2-0.3个单位,文石饱和度(Ω文石)上升0.3-0.5,水质透明度增加,进一步改善了珊瑚生长环境,使石珊瑚 生长率由对照组0.15mm/d升高至0.28mm/d。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徐闻珊瑚礁自然保护区实验区水深6m处(低潮期)打桩架设4块并联100W单晶太阳能板(单个尺寸1190×540×30mm),通过时控防水控制器(12V/24V、20A)转换稳压电流至2块并联车载蓄电池(12V、100AH),蓄电池容量可确保低压通电网圃供电72h。可调速直流电机泵(工作电压6V-90V,最大电流15A)和可调降压稳压电源模块(最大电流10A,输入电压:DC3.5-30,输出电压:DC:0.8-29)控制蓄电池持续向低压通电网圃输出低电压6-12V、微电流1.5-2A;

    本实施例使用防水接头使铜芯2×4m2电缆线一端分别连接蓄电池正负极,另一端分别连接阴阳电极,电缆线包埋于PVC管,且与铁桩捆绑,防止电缆线受海浪冲刷。

    本实施例用镀锌铁制成边长为1000×1000mm、横向隔条间距100mm的低压通电网圃作为阴极,每一横向隔条上间隔100mm,嵌入珊瑚固定器用于珊瑚枝块的移植;同时本实施例用4片长度300mm、宽度100mm钛网作为阳极,各自分别包覆于直径32mm PVC给水管制作的承载装置四条边上,且位于每条边中间位置,钛网丝径0.9mm,网孔为5×10mm,单个钛网表面积约0.03m2。

    基于以上装置,本实施例提供的促进生长方法具体为:

    第一步、珊瑚枝块采集:在徐闻珊瑚礁自然保护区实验礁区由经过培训的专业潜水员在珊瑚体边缘位置或者多级分枝上采集有限的单枝,单枝高度不超过3cm,同时采集直径相对较大的块状体,实验室进一步分解为直径2-3cm的小块,获得分枝型霜鹿角珊瑚、短指鹿角珊瑚、圆块型澄黄滨珊瑚各80株。

    第二步、将采集的珊瑚枝块浸水转运至规格1600×1200×900mm珊瑚养殖池内暂养,暂养海水直接从珊瑚礁区引入,经冷暖机稳定水温26℃±0.5,每天换水一次,换水量30%,水处理维生系统循环水流速度4t/h,保持水体稳定。每个养殖池左右两侧配备两组造浪泵,间歇式运转造浪,珊瑚枝块种植到海域之前放置在水流速0.10t/h、直径15cm、PVC材质的半圆形过流槽内5min,期间从过流槽上游以每秒3滴不断添加60ppm碘溶液进行消毒。

    第三步、经驯养和消毒的分枝珊瑚和块状珊瑚浸水转运至海域,采用水下黏合剂逐个粘附于珊瑚固定器上;

    第四步、后期监测:监测周期为1年,前三个月间隔1个月监测一次,后期 间隔三个月监测一次,发现低压通电网圃范围内石珊瑚单位面积叶绿素含量和虫黄藻密度上升,光合作用能力加强,为石珊瑚钙化提供更多能量,使珊瑚组织延伸率和骨骼钙化率升高,同时网圃范围内海水pH上升0.2-0.3个单位,文石饱和度(Ω文石)上升0.3-0.5,水质透明度增加,进一步改善了珊瑚生长环境,使石珊瑚生长率由对照组0.13mm/d升高至0.25mm/d。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一种 利用 电流 促进 珊瑚 生长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利用微电流促进石珊瑚生长的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08925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