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横截面面积增大的排气管的真空吸尘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具有横截面面积增大的排气管的真空吸尘器.pdf(11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2786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9.25 CN 103327867 A *CN103327867A* (21)申请号 201180052561.0 (22)申请日 2011.09.01 61/379,212 2010.09.01 US A47L 9/16(2006.01) (71)申请人 创科地板护理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英属维尔京群岛托尔托拉岛 (72)发明人 SV马卡洛夫 DM鲁卡维娜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83 代理人 施娥娟 黄志兴 (54) 发明名称 具有横截面面积增大的排气管的真空吸尘器 (57)。
2、 摘要 一种真空吸尘器包括气旋室, 其包括用于引 入围绕气旋室中心轴线流通的气流的入口。过滤 室位于气旋室的下游并具有壁。过滤器位于过滤 室内。排气管沿着中心轴线延伸到气旋室内。排 气管包括接收来自气旋室的气流的入口部和朝向 过滤室和过滤器引导气流的出口部。过滤器紧靠 出口部。出口部的横截面面积在下游方向上增大 以便减少气流通过进入到过滤室内的速度, 以及 以便使得通过出口开口的气流横跨过滤器均匀分 布。 (30)优先权数据 (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3.04.28 (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US2011/050144 2011.09.01 (87)PCT申请的公布数。
3、据 WO2012/031077 EN 2012.03.08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27867 A CN 103327867 A *CN103327867A* 1/2 页 2 1. 一种真空吸尘器, 其包括 : 气旋室, 其包括用于引入围绕气旋室中心轴线流通的气流的入口 ; 过滤室, 其位于气旋室的下游并具有壁 ; 位于过滤室内的过滤器 ; 以及 沿着中心轴线延伸到气旋室内的排气管, 所述排气管包括接收来自气旋室的。
4、气流的入 口部和朝向过滤室和过滤器引导气流的出口部, 过滤器紧靠出口部, 其中出口部包括位于 过滤器上游的过滤室壁上的出口开口, 其中所述出口部的横截面面积在下游方向上增大以 便减少气流通过进入到过滤室内的速度, 以及以便使得通过出口开口的气流横跨过滤器均 匀分布, 并且其中排气管沿其长度的一部分限定大体上恒定的直径。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真空吸尘器, 其中在所述壁和过滤器之间限定间隙距离, 并 且其中所述间隙距离为直径的至少 5。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真空吸尘器, 其中所述间隙距离在直径的 5和 50之间。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真空吸尘器, 其中所述间隙距离在直。
5、径的 5和 25之间。 5.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真空吸尘器, 其中所述间隙距离在直径的 5和 10之间。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真空吸尘器, 其中所述出口部由围绕所述中心轴线旋转的弧 形壁限定, 以及其中所述弧形壁限定至少为直径 15的半径。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真空吸尘器, 其中所述半径在直径的 15和 50之间。 8.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真空吸尘器, 其中所述半径在直径的 15和 25之间。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真空吸尘器, 其中所述出口部从所述直径增大到位于壁上的 出口开口直径, 出口开口直径约为所述直径的两倍。 10.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真。
6、空吸尘器, 其中所述壁和所述排气管一体形成为单一的 模制部件。 11.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真空吸尘器, 其中所述壁为过滤器壳体的底部壁, 以及其中 过滤室包括向上定向的侧壁, 其中过滤器的周边由侧壁支撑在底部壁的上方, 以便在底部 壁和过滤器底部之间提供间隙。 12. 根据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真空吸尘器, 其中所述底部壁、 侧壁、 和排气管一体形成为 单一的模制组件。 1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真空吸尘器, 还包括第一阶段气旋室, 以及其中所述气旋室 为第一阶段气旋室下游的第二阶段气旋室。 1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真空吸尘器, 还包括配置成形成气流的马达驱动的风扇, 过 。
7、滤器位于马达驱动风扇的上游。 1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真空吸尘器, 其中所述排气管的入口部包括为叶片交叉形 式的流道矫直器。 16. 一种真空吸尘器, 其包括 : 壳体, 所述壳体具有中心轴线以及从第一端延伸到第二端的外壁, 外壁限定第一端和 第二端之间的空气入口 ; 盖组件, 其可选择性地、 可拆卸地联接到第一端, 壳体和盖组件至少部分地限定污物收 集室 ; 护罩, 其设置于壳体内。护罩和外壁至少部分地限定第一气旋分离区域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327867 A 2 2/2 页 3 气旋分离器主体, 其至少部分地设置于护罩内, 且气旋分离器主体至少部分地限定第 二气旋分。
8、离区域 ; 排气组件, 其联接到第二端, 所述排气组件包括 : 入口部, 其延伸到第二气旋分离区域内且接收来自第二气旋分离区域的空气, 入口部 具有大体上均一的横截面面积 ; 以及 出口部, 其在入口部的下游, 出口部在下游方向上具有增大的横截面面积 ; 盖部件, 其联接到出口部下游的排气组件上, 盖构件和排气组件限定过滤室 ; 过滤构件, 其设置于过滤室内, 且通过空气间隙与排气组件出口部间隔开, 过滤构件接 收来自排气组件出口部的大体上均匀分布的气流。 17. 根据权利要求 16 所述的真空吸尘器, 其中所述排气组件入口部包括为叶片交叉形 式的流道矫直器。 18. 根据权利要求 16 所述。
9、的真空吸尘器, 其中所述护罩、 气旋器主体、 和排气组件沿着 中心轴线大体上同轴布置。 19. 根据权利要求 18 所述的真空吸尘器, 其中所述出口部由围绕中心轴线旋转的弧形 壁限定。 20. 根据权利要求 16 所述的真空吸尘器, 还包括配置成形成气流的马达驱动的风扇, 过滤构件位于马达驱动风扇的上游。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327867 A 3 1/4 页 4 具有横截面面积增大的排气管的真空吸尘器 0001 相关申请 0002 本申请要求于 2010 年 9 月 1 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 61/379, 212 号的优先 权, 其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0003。
10、 本发明涉及用于真空吸尘器的污物杯, 以及更具体地涉及用于气旋分离室的排气 管。 0004 气旋分离是从由真空吸尘器所吸入或抽取的气流中分离出污物和碎屑的一种常 用方法。在气旋室内进行气旋分离。通向气旋室的空气入口启动气旋室内的旋转或气旋气 流。污物和碎屑在径向向外的方向上受到引导, 从而从相对清洁的从径向向内的位置从气 旋室排出的空气中分离出来。在一些真空吸尘器中, 空气由从气旋室的顶部且沿着气旋室 的中心轴线向下延伸的排气管排出。 发明内容 0005 在一方面, 本发明提供一种真空吸尘器, 其包括气旋室、 过滤室、 和排气管。 气旋室 包括入口, 用于引入围绕气旋室的中心轴线流通的气流。 。
11、过滤室位于气旋室的下游, 并包括 壁。过滤器位于过滤室内。排气管沿着中心轴线延伸到气旋室内, 并包括接收来自气旋室 的气流的入口部和朝向过滤室和过滤器引导气流的出口部, 过滤器紧靠出口部。出口部的 横截面面积在下游方向上增大以便减少气流通过进入到过滤室内的速度, 以及以便使得通 过出口开口的气流横跨过滤器均匀分布。 0006 在另一方面,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括壳体的真空吸尘器, 所述壳体具有中心轴线以 及从第一端延伸到第二端的外壁。外壁限定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空气入口。盖组件可选 择性地、 可拆卸地联接到第一端。壳体和盖组件至少部分地限定污物收集室。护罩设置于 壳体内。护罩和外壁至少部分地限定第。
12、一气旋分离区域。气旋分离器主体至少部分地设置 于护罩内, 且至少部分地限定第二气旋分离区域。排气管联接到第二端。排气管包括入口 部和出口部。入口部延伸到第二气旋分离区域内且接收来自第二气旋分离区域的空气。入 口部具有大体上均一的横截面面积。出口部在入口部的下游, 且在下游方向上具有增大的 横截面面积。盖部件联接到出口部下游的排气组件。盖构件和排气组件限定过滤室。过滤 构件设置于过滤室内, 且通过空气间隙与排气组件出口部间隔开。过滤构件接收来自排气 组件出口部的大体上均匀分布的气流。 0007 通过考虑下面的详细描述和附图,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方面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0008 图 1 是。
13、真空吸尘器的透视图。 0009 图 2 是图 1 所示真空吸尘器的污物杯组件的分解视图。 0010 图 3 是图 2 所示污物杯组件的侧视图。 说 明 书 CN 103327867 A 4 2/4 页 5 0011 图 4 是沿图 1 的线 4-4 所取的污物杯组件一部分的剖视图。 0012 在对本发明的任何实施例进行详细解释说明之前, 应该理解本发明在其应用方面 并不限于在以下说明中所述或在以下附图中所示的组件结构和布置的细节。 本发明还可有 其它实施例, 且可以各种方式来实践或实施。 此外, 还应该理解本文所用的措辞和术语是为 了说明的目的而并不应该被视为是限制性的。 具体实施方式 001。
14、3 图 1 示出了真空吸尘器 10, 其包括可拆卸地固定到主体 14 的污物杯组件 12, 包括 吸嘴 18 的底座 16, 把手 20, 和抽吸源 22。抽吸源 22 可以是用于形成真空的马达、 风扇组件 或其它合适的结构。真空吸尘器 10 示出为直立式气旋真空吸尘器。此外, 真空吸尘器 10 可为其它类型的, 包括罐式真空吸尘器, 中央真空吸尘器, 和手持式真空吸尘器。 0014 如图 2 所示, 污物杯组件 12 包括圆柱形容器 24, 盖 26, 盖嵌入件 28, 过滤器 30, 排 气管 32, 气旋分离器组件 34, 以及底部盖 36。容器 24 包括开放的顶端 38, 开放的底端。
15、 40, 内表面 42, 外表面 44, 切向空气入口 46, 杆 48, 以及由延伸到容器 24 内的锁定孔 52 所形成 的锁定唇缘 50。杆 48 包括致动器 54 且沿着形成于外表面上的轨道 56 滑动。弹簧 58 将杆 朝向顶端 38 偏压。优选地, 容器 24 由大体上上透明的塑料制成。备选地, 容器 24 可为其 它形状。 0015 盖 26 可拆卸地固定到容器 24 的顶端 38。盖 26 通过扭转锁定或其它合适的方式 固定于容器 24 上。盖 26 包括把手 60 与带有锁定用突起部 64 的释放开关 62。释放开关 62 将污物杯组件 12 可拆卸地固定到主体 14 上。当。
16、释放开关 62 处于锁定位置时, 锁定用 突起部 64 接合主体 12 上的相应锁定唇缘 (图中未示出) 。在解锁位置, 锁定用突起部 64 不 与锁定唇缘接合, 从而允许污物杯组件 12 从主体 14 拆卸下来。盖 26 联接到盖嵌入件 28, 其包括向下远离盖 26 延伸以便接触过滤器 30 顶表面的散热片 66。盖 26 还限定空气出口 68, 其离开盖 26 和通向马达和风扇组件 22。 0016 排气管 32 联接到容器 24 的开放的顶端 38 且沿着气旋分离器组件 34 的中心轴线 A 伸入到气旋分离器组件内。排气管 32 包括用于接收来自气旋室的气流的入口部 70 和用 于将气。
17、流朝向过滤器 30 引导的出口部 72, 过滤器 30 紧靠出口部 72 设置。入口部 70 包括 为叶片交叉形式的流道矫直器, 其有助于减少通过排气管 32 内的气流的湍流。出口部的横 截面面积在下游方向上增大以便减低通过进入到过滤器 30 内的气流的速度, 及均匀分布 通过出口开口并横跨过滤器 30 的气流。在过滤器 30 和出口部 72 之间不存在任何结构, 因 此对于出口部 72 以及进入过滤器 30 的气流不存在造成物理干扰。排气管 32 沿其长度的 一部分限定大致恒定的直径 D1。出口部 72 由绕中心轴线 A 旋转的弧形壁限定。弧形壁限 定半径 R, 其为直径 D1 的至少 15。
18、。在一些实施例中, 半径 R 在直径 D1 的 15和 50之 间, 以及还在其它实施例中, 半径 R 在直径 D1 的 15和 25之间。 0017 出口部 72 从直径 D1 增大到位于排气管 32 上部壁 76 上的具有直径 D2 的出口开 口 74。出口开口的直径 D2 是直径 D1 的大约两倍。排气管 32 还包括设置于上部壁 76 上 的向上延伸的侧壁 78。过滤器 30 的周边 80 由侧壁 78 支撑, 这样在上部壁 76 和过滤器 30 的底部之间提供间隙 82。间隙 82 具有的距离 D3 至少为直径 D1 的 5且小于直径 D1 的 5 倍。在一些实施例中, 间隙距离 D。
19、3 在直径 D1 的 5和 50之间, 在其它实施例中, 间隙距 说 明 书 CN 103327867 A 5 3/4 页 6 离 D3 在直径 D1 的 5和 25之间, 以及还在其它实施例中, 间隙距离 D3 在直径 D1 的 5 和 10之间。 0018 过滤室 84 位于气旋室的下游侧, 并且由排气管 32 的上部壁 76 (即过滤室 84 的底 部壁) 、 排气管 32 的侧壁 78(即过滤室 84 的侧壁) 和盖嵌入件 28(即过滤室 84 的顶部壁) 限定。如上述的那样, 过滤器 30 位于过滤室 84 内。包括流道矫直器、 上部壁 76 以及侧壁 78 的排气管 32 一体形成。
20、为单一的模制组件。 0019 盖 36 通过位于底端附近的铰链 86 而枢转地连接到容器 24。盖 36 绕铰链 86 在闭 合位置 (图 3 中所示) 和多个开放位置之间枢转。此外, 可使用其它铰链结构将盖 36 可枢转 地连接到容器 24。 0020 如图 2 至图 4 中所示, 气旋室组件 34 包括截头圆锥形的气旋分离器 88、 护罩 90、 裙部 92 和支撑管或管 94。护罩 90 固定在容器 24 的顶端 38 或其附近。护罩 90 的下部固 定到管 94 的上部。裙部 92 从管 94 的上部径向向外延伸。护罩 90 包括位于裙部 92 上的 穿孔部 96。气旋分离器 88 嵌。
21、套于护罩 90、 裙部 92 和管 94 构成的组件内。气旋分离器 88 包括空气入口 98 和污物出口 100。管 94 包括内表面 102 和外表面 104。备选地, 气旋分离 器组件可包括多个彼此串联或并联布置的气旋分离器。在另一替代方案中, 气旋分离器组 件可包括环绕排气管的带有整体形成护罩的单个气旋分离器。 0021 如图 3 所示, 第一污物收集室至少部分地由处于闭合位置的盖 36、 管 94 的外表面 104、 和容器 24 的内表面 42 限定。第二污物收集室至少部分地由处于闭合位置的盖 36 和 管 94 的内表面 102 限定。 0022 如图 3 和图 4 所示, 盖 3。
22、6 通过闩锁 106 固定在闭合位置。在锁定位置 (在图 3 中 示出) , 闩锁 106 接合以防止盖 36 绕铰链 86 枢转。在解锁位置, 闩锁 106 还未接合以及盖 36 可自由地绕铰链 86 枢转。为了将闩锁 106 解锁, 将杆 48 向下推到下降位置, 其中致动 器 54 推动闩锁 106 使闩锁 106 从锁定位置移动到解锁位置。弹簧 58 使得杆 48 返回升高 位置 (在图 3 中所示) 。通过使得盖 36 绕铰链 86 枢转直到闩锁 106 卡扣到锁定位置而将盖 36 重新固定到闭合位置。 0023 在真空吸尘器 10 的使用过程中, 抽吸源 22 通过吸嘴 18 将脏。
23、空气抽吸到容器 24 中的切向空气入口 46。脏空气通过切向空气入口 46 进入到污物杯组件 12 内, 并以气旋的 方式在容器 24 的内表面 42 和气旋分离器组件 34 之间旋转。该气旋动作将较大的污物颗 粒从脏空气中分离出来。这些较大的污物颗粒被收集在第一污物收集室内。部分清洁的空 气流动通过护罩90的穿孔部96到达气旋分离器空气入口98。 部分清洁的空气以气旋的方 式在气旋分离器 88 内旋转。该气旋动作将较小的污物颗粒从部分清洁的空气中分离出来。 这些较小的污物颗粒通过污物出口 100 离开气旋分离器, 且收集在第二污物收集室内。清 洁的空气通过排气管 32、 过滤器 30 和空气。
24、出口 68 到达抽吸源 22, 并最终从真空吸尘器 10 排出。 0024 为了清空污物杯组件 12, 通过将开关 62 从锁定位置滑动到解锁位置而将污物杯 组件 12 从主体 14 释放。然后, 将污物杯组件 12 从主体 14 上拆卸下来。接着将污物杯组 件 12 放置到垃圾桶或其它废物容器的上方, 打开盖 36 以便将收集在第一污物收集室中和 第二污物收集室内的污物清空到垃圾桶内。污物杯组件 12 被清空之后, 使得盖 36 返回到 闭合位置以及将污物杯组件 12 固定到主体 14。 说 明 书 CN 103327867 A 6 4/4 页 7 0025 本发明的各个特征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中提出。 说 明 书 CN 103327867 A 7 1/4 页 8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327867 A 8 2/4 页 9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327867 A 9 3/4 页 10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327867 A 10 4/4 页 11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327867 A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