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生带壳播种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花生带壳播种方法.pdf(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830611.2 (22)申请日 2017.09.15 (71)申请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 物研究所 地址 530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 塘区大学东路174号 (72)发明人 唐秀梅 陈元 韩柱强 贺梁琼 钟瑞春 蒋菁 熊发前 黄志鹏 吴海宁 唐荣华 罗赛云 陈庆政 毛玲莉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340 代理人 韦玲双 (51)Int.Cl. A01C 1/00(2006.01) A01C 1/08(200。
2、6.01) A01G 1/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花生带壳播种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花生带壳播种方法, 属于 花生栽培技术领域。 本花生带壳播种方法包括如 下步骤: (1)花生种子预处理, 利用浸种液对带壳 花生进行适温浸种和变温浸种; (2)播种, 包括整 地、 起垄、 施基肥、 播种、 后处理。 本发明使用的浸 种液由福美双、 ABT和钼酸铵组成。 在浸泡液中加 入苦楝叶粉末和辣蓼粉末, 经过浸泡后的花生可 在出芽后期抗菌防病, 对茎腐病、 根腐病、 叶斑 病、 花生锈病等常见花生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 果; 本发明在基肥中拌入浸种液滤渣, 在花生点 播后的。
3、花生穴撒施浸种液的滤渣, 对花生病害和 虫害的有效防治, 能提高花生的产量及品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CN 107371462 A 2017.11.24 CN 107371462 A 1.一种花生带壳播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花生种子预处理: A、 适温浸种: 将浸种液装入容器中, 加入苦楝叶粉末和辣蓼粉末, 搅拌加热至60-80, 再加入挑选好的带壳整荚花生, 迅速搅动降温, 使浸种液温度达到50-55, 完成适温浸种; B、 变温浸种: 将经过适温浸种后的带壳花生全部浸入50-55浸种液中, 置于空气中自 然冷却, 直至浸种液温度降至常温, 置于常温。
4、中继续浸种, 浸泡6-8小时后, 捞出花生即可播 种; 将浸种液过滤, 取滤渣烘干备用; (2)播种: a、 整地: 花生地耕作深度25-30cm, 播种前1-2天旋耕, 做到地平、 土细; b、 起垄: 垄距80-90cm, 垄面宽40-50cm, 垄高20-25cm; c、 施基肥: 每亩用15-20kg复合肥和50-55kg钙镁磷肥混合作基肥, 取步骤(1)烘干冷却 后的10-15kg滤渣加入基肥中搅拌均匀后撒施于花生地的畦面上; d、 播种: 播种规格为每垄开2行种植沟, 种植两行花生, 行距为25-30cm, 穴距为15- 17cm, 点播花生, 每穴1枚整荚花生; e、 后处理: 。
5、花生点播后, 在花生种植沟施撒步骤(1)烘干冷却后的滤渣, 每亩施撒10- 15kg。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生带壳播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 所述浸种液的配置 方法如下: 在清水中加入福美双、 ABT和钼酸铵, 搅拌溶解均匀即可, 其中, 每L清水中加入的 福美双为20-30mg, ABT为10-20mg, 钼酸铵为5-10mg。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生带壳播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1)的A中, 所述苦楝叶粉 末和辣蓼粉末分别由苦楝叶和辣蓼的茎、 叶经过烘干后粉碎, 过10目筛制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生带壳播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1)的A中, 加入的。
6、苦楝叶 粉末、 辣蓼粉末和浸种液的质量比为1: 1-2: 10-1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生带壳播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1)的A中, 把挑选好的带 壳花生加入68浸种液中, 迅速搅动降温, 使浸种液温达到5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生带壳播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迅速搅动降温是浸种液的 温度从60-80降低至50-55所需的时间为3-5min。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生带壳播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1)的B中, 浸种液温度降 至常温后继续浸种, 浸泡时间为6小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生带壳播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2)的c中, 每亩所用的复 合肥为18。
7、kg, 钙镁磷肥为52kg, 滤渣为13kg。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371462 A 2 一种花生带壳播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花生栽培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花生带壳播种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花生为豆科作物, 又名 “落花生” , 在全国各地均有种植, 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 人们在种植花生的过程中, 通常采用传统的播种方式, 一般都是将花生剥壳后, 利用花生仁 作种子, 但是剥壳后的花生种仁易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 花生种仁和空气接触, 极易吸收 水分,增强呼吸作用和酶的活动, 也会降低花生种仁的活力, 从而降低或者失去发芽能力。 用花生种仁。
8、进行播种的方式不仅操作过程复杂, 而且容易导致花生的出苗率低, 芽势弱, 出 苗不整齐、 大小苗现象严重, 花生苗成活率低, 在花生成长期间抗虫性不高, 经长时间害虫 的破坏, 导致花生最后的产量降低。 0003 花生带壳播种优点很多, 不但可以节约劳动力和时间, 而且出芽率高, 出苗整齐, 生产健壮。 另外, 还能提早成熟, 一般可提前一周左右成熟, 空壳率低, 可有效减轻病害, 有 利于增产。 花生带壳播种根据花生果的处理方式不同可分为半壳播种和整荚播种, 半壳播 种是把花生果掰成两段, 然后用水浸泡后播种, 目前在生产上应用较多。 而整荚播种方式相 对于半壳播种方式, 由于有花生壳这层保。
9、护膜的存在,更能保护花生种仁不易受高温、 高湿 等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有利于增强种仁的活力, 提高花生产量, 并且简单省工, 操作方便。 0004 整荚播种方式与半壳播种方式相比, 更能为播下的花生提供一个稳定的萌发环 境, 并且操作方便, 简单省工。 生产上为了保证整荚播种花生早发芽和出苗整齐, 通常需要 对花生进行浸种。 整荚播种的花生因外部包裹花生壳, 浸种速度缓慢, 处理时间一般超过60 小时, 一方面影响花生及时播种, 耽误农时; 另一方面, 长时间浸种也会使浸种液变质, 影响 浸种效果。 因此, 整荚播种方式浸种时间太长的问题, 是影响本项播种技术推广的重要原 因。 0005 另外。
10、, 花生在播种时容易忽视对花生常见病害和虫害的防治, 导致花生播种后会 出现各种病害, 如茎腐病、 根腐病、 叶斑病、 花生锈病等, 花生发病后会导致花生植株矮小甚 至死亡, 进而影响花生的产量。 花生播种后常见虫害如蚜虫、 地老虎、 蛴螬等, 上述害虫出现 后不仅危害期长而且危害严重, 常造成缺苗断垄现象, 是目前影响花生产量的最主要的虫 害。 因地下害虫常在地下活动, 隐蔽性强, 所以防治困难, 影响花生发芽、 坐果、 结荚、 产量以 及品质, 在整个生长发育期均可危害。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提供一种花生带壳播种方 法, 本方法能提高带壳花生。
11、出芽率和出芽速度, 缩短带壳花生的播种时间, 还能对真菌和细 菌引起的多种植物病害及常见虫害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杀菌、 防病、 防虫、 助长、 增产 的效果明显。 0007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说 明 书 1/6 页 3 CN 107371462 A 3 0008 一种花生带壳播种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9 (1)花生种子预处理: 0010 A、 适温浸种: 将浸种液装入容器中, 加入苦楝叶粉末和辣蓼粉末, 搅拌加热至60- 80, 再加入挑选好的带壳整荚花生, 迅速搅动降温, 使浸种液温度达到50-55, 完成适温 浸种; 0011 B、 变温。
12、浸种: 将经过适温浸种后的带壳花生全部浸入50-55浸种液中, 置于空气 中自然冷却, 直至浸种液温度降至常温, 置于常温中继续浸种, 浸泡6-8小时后, 捞出花生即 可播种; 将浸种液过滤, 取滤渣烘干备用; 0012 (2)播种: 0013 a、 整地: 花生地耕作深度25-30cm, 播种前1-2天旋耕, 做到地平、 土细; 0014 b、 起垄: 垄距80-90cm, 垄面宽40-50cm, 垄高20-25cm; 0015 c、 施基肥: 每亩用15-20kg复合肥和50-55kg钙镁磷肥混合作基肥, 取步骤(1)烘干 冷却后的10-15kg滤渣加入基肥中搅拌均匀后撒施于花生地的畦面上。
13、; 0016 d、 播种: 播种规格为每垄开2行种植沟, 种植两行花生, 行距为25-30cm, 穴距为15- 17cm, 点播花生, 每穴1枚整荚花生; 0017 e、 后处理: 花生点播后, 在花生种植沟施撒步骤(1)烘干冷却后的滤渣, 每亩施撒 10-15kg。 0018 进一步地, 步骤(1)中, 所述浸种液的配置方法如下: 在清水中加入福美双、 ABT和 钼酸铵, 搅拌溶解均匀即可, 其中, 每L清水中加入的福美双为20-30mg, ABT为10-20mg, 钼酸 铵为5-10mg。 0019 进一步地, 步骤(1)的A中, 所述苦楝叶粉末和辣蓼粉末分别由苦楝叶和辣蓼的茎、 叶经过烘。
14、干后粉碎, 过10目筛制得。 0020 进一步地, 步骤(1)的A中, 加入的苦楝叶粉末、 辣蓼粉末和浸种液的质量比为1: 1- 2: 10-15。 0021 进一步地, 步骤(1)的A中, 把挑选好的带壳花生加入68浸种液中, 迅速搅动降 温, 使浸种液温达到55。 0022 进一步地, 所述迅速搅动降温是浸种液的温度从60-80降低至50-55所需的时 间为3-5min。 0023 进一步地, 步骤(1)的B中, 浸种液温度降至常温后继续浸种, 浸泡时间为6小时。 0024 进一步地, 步骤(2)的c中, 每亩所用的复合肥为18kg, 钙镁磷肥为52kg, 滤渣为 13kg。 0025 本。
15、发明所述的ABT是生根粉, 它通过强化、 调控花生内源激素的含量、 重要酶的活 性, 促进生物分子的合成, 调节植物代谢作用强度, 达到提高育苗成活率及生长量的目的。 0026 辣蓼是一种野草, 分布于我国南北各省区, 它也是一味很好的药材, 具有祛风利 湿, 散瘀止痛, 解毒消肿, 杀虫止痒之功效。 常用于痢疾, 胃肠炎, 腹泻, 风湿关节痛, 跌打肿 痛, 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病症的治疗; 外用于毒蛇咬伤, 皮肤湿疹。 辣蓼中含有的丁香酚可以 抑制花生部分病菌孢子的发芽和生长, 能有效防治花生植株的各种病害。 0027 苦楝, 为楝科常见植物, 落叶乔木, 全株有毒, 有毒, 有杀虫、 疗癣之。
16、效。本草纲目 中对苦楝的医用价值作了详细描述, 认为其是一种清热解毒、 去肝火、 止痛、 治疝、 疥、 驱虫 说 明 书 2/6 页 4 CN 107371462 A 4 之良药。 苦楝中含有多种四环三萜类杀虫有效成分, 苦楝中的川楝素对害虫有明显的胃毒 活性, 苦楝还具有抗菌活性。 0028 有益效果: 0029 1、 常规的花生浸种为冷水浸泡或者最高不超过50的温度浸泡, 浸种速度缓慢, 处理时间一般超过60小时, 而本发明采用适温浸种与变温浸种相结合的方式, 加速了浸种 液的渗透率, 浸种时间比常规浸种方法大大减少。 0030 2、 本发明的浸种液加入的福美双, 能消毒灭菌, 对花生常见。
17、病害有预防作用; 加入 的ABT能提高育苗成活率及生长量; 加入的钼酸铵可以加快带壳花生的出芽时间, 并使花生 出苗强壮、 整齐; 三者相互配合, 能提高花生出芽率和出芽速度。 本发明在浸种液中还加入 了苦楝叶粉末和辣蓼粉末, 经过设置的适温浸种, 一方面能使花生壳软化, 保证后续浸种过 程中花生能吸足浸种液; 另一方面适当的温度能使苦楝叶粉末和辣蓼粉末的有效成分浸 出, 经过浸泡后的花生可在出芽后期抗菌防病, 对茎腐病、 根腐病、 叶斑病、 花生锈病等常见 花生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同时能省去花生种子包衣步骤, 减少工 艺和药剂使用, 降低花生种植成本。 0031 3。
18、、 本发明的花生播种前种子处理简便, 节省种子剥壳处理时间和用工量。 使用本 方法进行浸种后的带壳花生, 可以提前播种, 快速发芽, 并且能延长花生生长时间, 提高产 量。 0032 4、 本发明在基肥中拌入浸种液滤渣, 在花生点播后撒施浸种液的滤渣, 滤渣中含 有防虫和抗菌的有效成分, 能在花生发芽生长过程中进行真菌和细菌性病害的提前防治, 对于花生的植物病害进行有效防治, 同时能防治花生播种后受地下害虫的危害, 避免种子 不能正常的出苗或幼苗出土后枯死, 对苗期发生的蚜虫、 蓟马等地上害虫也有较好的兼治 作用。 本方法能对花生病害和虫害进行有效防治, 能减少农药和杀虫剂的使用, 降低成本的。
19、 同时减少残药的留在花生果中, 能提高花生的产量及品质, 提高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34 实施例1 0035 一种花生带壳播种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6 (1)花生种子预处理: 0037 A、 适温浸种: 0038 浸种液的配置: 在100L清水中加入2.5g福美双、 1.6g ABT和0.9g钼酸铵, 搅拌溶解 均匀即可。 0039 苦楝叶粉末和辣蓼粉末的制备: 分别将苦楝叶和辣蓼的茎、 叶经过烘干后粉碎, 过 10目筛制得。 0040 将制得的浸种液装入容器中, 再加入10kg苦楝叶粉末和10kg辣蓼粉末, 搅拌加。
20、热 至68, 再加入挑选好的带壳整荚花生, 迅速搅动降温, 3min后, 使浸种液的温度从68降 低至55, 完成适温浸种。 0041 B、 变温浸种: 将经过适温浸种后的带壳花生全部浸入55浸种液中, 置于空气中 自然冷却, 直至浸种液温度降至常温, 置于常温中继续浸种, 浸泡6小时后, 捞出花生即可播 说 明 书 3/6 页 5 CN 107371462 A 5 种; 将浸种液过滤, 取滤渣烘干备用。 0042 (2)播种: 0043 a、 整地: 花生地耕作深度25-30cm, 播种前2天旋耕, 做到地平、 土细; 0044 b、 起垄: 垄距80-90cm, 垄面宽40-50cm, 垄。
21、高20-25cm; 0045 c、 施基肥: 每亩用18kg复合肥(N: P2O5: K2O15: 15: 15)和52kg钙镁磷肥混合作基 肥, 取步骤(1)烘干冷却后的13kg滤渣加入基肥中搅拌均匀后撒施于花生地的畦面上; 0046 d、 播种: 播种规格为每垄开2行种植沟, 种植两行花生, 行距为25-30cm, 穴距为15- 17cm, 点播花生, 每穴1枚整荚花生; 0047 e、 后处理: 花生点播后, 在花生种植沟施撒步骤(1)烘干冷却后的滤渣, 每亩施撒 12kg。 0048 实施例2 0049 一种花生带壳播种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50 (1)花生种子预处理: 。
22、0051 A、 适温浸种: 0052 浸种液的制备: 在100L清水中加入3g福美双、 2g ABT和1g钼酸铵, 搅拌溶解均匀即 可。 将浸种液装入容器中, 再加入7kg苦楝叶粉末和9kg辣蓼粉末, 搅拌加热至65, 再加入 挑选好的带壳整荚花生, 迅速搅动降温, 4min后, 浸种液的温度降低至50, 完成适温浸种; 所述苦楝叶粉末和辣蓼粉末的制备通实施例1。 0053 B、 变温浸种: 将经过适温浸种后的带壳花生全部浸入50浸种液中, 置于空气中 自然冷却, 直至浸种液温度降至常温, 置于常温中继续浸种, 浸泡7小时后, 捞出花生即可播 种; 将浸种液过滤, 取滤渣烘干备用; 0054 。
23、(2)播种: 0055 a、 整地: 花生地耕作深度25-30cm, 播种前1天旋耕, 做到地平、 土细; 0056 b、 起垄: 垄距80-90cm, 垄面宽40-50cm, 垄高20-25cm; 0057 c、 施基肥: 每亩用20kg复合肥(N: P2O5: K2O15: 15: 15)和50kg钙镁磷肥混合作基 肥, 取步骤(1)烘干冷却后的15kg滤渣加入基肥中搅拌均匀后撒施于花生地的畦面上; 0058 d、 播种: 播种规格为每垄开2行种植沟, 种植两行花生, 行距为25-30cm, 穴距为15- 17cm, 点播花生, 每穴1枚整荚花生; 0059 e、 后处理: 花生点播后, 。
24、在花生种植沟施撒步骤(1)烘干冷却后的滤渣, 每亩施撒 15kg。 0060 本花生带壳播种方法在研究过程中, 用不同的温度对整荚花生进行浸种处理, 选 用水作为浸种液进行室温浸种做空白组, 浸种时间与实施例1相同; 浸种后的带壳花生用常 规方法进行播种, 其他后期管理与实施例1相同, 分别用不同温度浸种花生种子及实施案例 1、 实施案例2做对比试验, 期间记录的具体数据见表1、 表2和表3。 0061 表1为不同温度处理的整荚花生随播种时间延长的出苗率分析。 0062 表1 说 明 书 4/6 页 6 CN 107371462 A 6 0063 0064 由表1可以看出, 100的高温浸种已。
25、完全损伤到花生种子, 出苗率为0; 空白组即 室温浸种的方法, 花生播种后的出苗率较差; 在40-50的温度范围浸种, 花生播种后不仅 出芽所需的时间长, 而且出芽率相对较低; 而在60-70的温度范围浸种, 花生播种后出芽 时间早, 且出芽率较高; 到了80的浸种温度, 则出苗率明显下降, 90的高温浸种损伤了 部分花生种子, 造成出苗率很低; 而实施例1和实施例2是利用适温浸种+变温浸种相结合的 浸种方式, 并且使用特殊配方调制的浸种液, 能大大缩短花生播种后的出苗时间, 有效的提 高出苗率, 在播种后的9d即可达到50以上的出苗率, 在播种11-13d后基本全部出苗, 相比 空白对照组播。
26、种17d才达到50以上的出苗率, 时间缩短了8天, 满足了当前生产实践中的 浸种时间短、 出苗齐而快的需求。 0065 表2为不同温度处理的整荚花生随播种21d后的平均苗高。 0066 表2 0067 0068 由表2可以看出, 整荚花生播种21d后的平均株高, 除100的高温浸种处理的没有 出苗外, 空白组的平均芽长只有3.5cm, 说明清水室温浸种方法的出苗效果不理想; 在70 的温度浸种, 平均苗高较长; 实施例1和实施例2因为使用适温浸种+变温浸种相结合的浸种 方式, 以及根据花生特性进行配置的浸种液, 有助长的作用, 所以平均苗高最长, 效果最好。 0069 表3为不同温度处理的整荚。
27、花生播种后的产量对比。 0070 表3 说 明 书 5/6 页 7 CN 107371462 A 7 0071 处理506070实施例1实施例2 每亩产量(kg)265302327348356 0072 经过选择出苗效果较好的50-70温度范围的处理与实施例进行对比发现, 虽然 50、 60和70处理的花生种子出苗率均较高, 但是花生采收时的产量却远不及本发明 的实施例1和实施例2。 这是因为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花生种子经过了本发明专门配置的浸 种液进行适温和变温浸种, 本发明所使用的温度并不是出苗率最好的70, 这是考虑到浸 种液的有效成分能浸出且不会挥发丢失, 保证有效成分能发挥到最大作用。
28、, 确保浸种液能 够很好的渗透到花生种子内部, 使花生种子吸收到的营养多, 长的健壮, 且抗病能力强。 0073 另外, 实施例1和实施例2在花生播种时通过撒施浸种液的滤渣进行防病和防虫, 滤渣中含有苦楝叶粉末和辣蓼粉末, 在花生的发芽、 生长、 结荚等时期均能够有效的抵抗各 种真菌和病菌, 同时能防治虫害, 保证了花生的正常生长, 促进荚果的正常发育,进而提高 了花生产量。 0074 因为实施例1和实施例2在后期的花生生长过程中对病害和虫害的用药较少, 而作 为对比的50、 60和70处理的花生与实施例使用相同的施肥、 防虫、 防病等管理方法, 所以用药也较少。 0075 在试验过程中经过观。
29、察, 花生播种后的病害主要有: 1、 茎腐病, 苗期子叶黑褐色, 干腐状, 后沿叶柄扩展到茎基部或主侧枝处生水浸状病斑、 黄褐色后为黑褐色, 地上部萎蔫 枯死; 茎腐病主要以种子带菌为主; 2、 根腐病, 茎基部水浸状, 黄褐色, 植株较矮, 叶片自下 向上干枯, 主侧根变褐腐烂, 后期只剩褐色干缩的主根; 3、 叶斑病, 包括褐斑病和黑斑病, 褐 斑病病斑圆形, 暗褐色, 较大, 病斑外缘有黄色晕圈, 后期有灰色霉状物, 黑斑病病斑圆形, 黑褐色, 病斑周围无黄色晕圈, 病斑比褐斑病小; 4、 花生锈病, 底叶最先开始发生, 叶片产生 黄色疱斑, 小形, 周围有很窄的黄色晕圈, 表皮裂开后散出铁锈色粉末, 严重时叶片发黄, 干 枯脱落。 花生播种后的虫害主要有蚜虫、 地老虎、 蛴螬, 这些害虫严重影响花生发芽、 坐果、 结荚、 产量以及品质。 作为对比的50、 60和70处理的花生播种后出现了上述各种病害 和虫害, 进而严重影响到了花生的最终产量。 0076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 然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任何本领域技 术人员,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 当可做些许的修改和完善, 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 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说 明 书 6/6 页 8 CN 107371462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