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一种自助分蜂器.pdf

  • 上传人:bo****18
  • 文档编号:7081662
  • 上传时间:2019-09-24
  • 格式:PDF
  • 页数:8
  • 大小:297.72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427137.X

    申请日:

    20160511

    公开号:

    CN205694985U

    公开日:

    2016112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K47/06

    主分类号:

    A01K47/06

    申请人:

    陈忠良

    发明人:

    陈忠良

    地址:

    322100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江北街道华店社区陈店033号

    优先权:

    CN201620427137U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张金刚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助分蜂器,包括底板,底板与入蜂箱左板和入蜂箱右板连接,入蜂箱前端和后端为空,入蜂箱前端设有若干留王杆,留王杆前方的底板为跑道;入蜂箱通过连接杆与集蜂器连接,入蜂箱与集蜂器之间设有散热纱,入蜂箱后端处的散热纱底部与分蜂箱体连接,集蜂器内设有分蜂连接部,分蜂连接部侧边为蜂王通道。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便宜、分蜂简单实用、效率高、使用效果好及经济效益高等特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自助分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底板与入蜂箱左板和入蜂箱右板连接,入蜂箱前端和后端为空,入蜂箱前端设有若干留王杆,留王杆前方的底板为跑道;入蜂箱通过连接杆与集蜂器连接,入蜂箱与集蜂器之间设有散热纱,入蜂箱后端处的散热纱底部与分蜂箱体连接,集蜂器内设有分蜂连接部,分蜂连接部侧边为蜂王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助分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有固定螺栓;留王杆呈横向均匀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助分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留王杆处的底板上设有助力跑道,助力跑道呈倾斜设置;助力跑道与水平面呈15~35°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助分蜂器,其特征在于:相邻留王杆之间的距离为2~6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助分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蜂连接部为一块整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助分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蜂连接部为若干集蜂留王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助分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王通道的宽度为10~1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助分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蜂器外部设有用于与方箱连接的方形连接部,集蜂器内设有与桶形箱连接的圆形连接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蜂技术,具体来说是一种自助分蜂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采用各种木制蜂箱,还不能适应中华蜜蜂的生活习性,蜂群的蜂势小于原始壁洞、桶式饲养,产量提高也不大,并且中国蜜蜂不适宜转地放养。所以,原始壁洞,桶式饲养数量占90%,属于我国中华蜜蜂饲养方式的主流。由于壁洞,桶式饲养的蜂群,蜂脾与桶、洞相连,无法取出,无法查找封王,蜂蜜分蜂不能采用人工分蜂法,只能等蜂蜜自然分蜂,收捕飞出巢外的蜂群;但蜜蜂自然分蜂,蜂群没有固定的停留场所,无法控制,常常远飞,无法找到,

    造成损失;故现有技术中会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1)、分蜂困难;

    (2)、效率低下;

    (3)、使用效果不佳;

    (4)、经济效益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便宜、分蜂简单实用、效率高、使用效果好及经济效益高的自助分蜂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助分蜂器,包括底板,底板与入蜂箱左板和入蜂箱右板连接,入蜂箱前端和后端为空,入蜂箱前端设有若干留王杆,留王杆前方的底板为跑道;入蜂箱通过连接杆 与集蜂器连接,入蜂箱与集蜂器之间设有散热纱,入蜂箱后端处的散热纱底部与分蜂箱体连接,集蜂器内设有分蜂连接部,分蜂连接部侧边为蜂王通道。

    所述底板上设有固定螺栓;留王杆呈横向均匀设置。

    所述留王杆处的底板上设有助力跑道,助力跑道呈倾斜设置;助力跑道与水平面呈15~35°角。

    相邻留王杆之间的距离为2~6mm。

    所述分蜂连接部为一块整板。

    所述分蜂连接部为若干集蜂留王杆。

    所述蜂王通道的宽度为10~15mm。

    所述集蜂器外部设有用于与方箱连接的方形连接部,集蜂器内设有与桶形箱连接的圆形连接部。

    上述自助分蜂器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入蜂箱后端处的散热纱底部与分蜂箱体连接,位置在于分蜂箱出蜂堰上方的箱体上;集蜂器与上部分蜂箱连接;

    (2)、蜂王带动群蜂往外爬动,到达入蜂箱内;

    (3)、由于设置了若干留王杆,蜂王不能从入蜂箱前端出去,蜂王向上爬动,别的蜂向四周分散开;

    (4)、蜂王通过蜂王通道进入到上部分蜂箱内,群蜂通过留王杆进入到入蜂箱内,然后通过蜂王通道进入到上部分蜂箱内;

    (5)、分蜂完成,取走上部分蜂箱,继续放入下一个上部分蜂箱进行分蜂。

    所述步骤(3)中的留王杆处的底板上设有助力跑道,助力跑道呈倾斜设置;助力跑道与水平面呈15~35°角;分蜂连接部为一块整板或为若干集蜂留王杆;集蜂器外部设有用于与方箱连接的方形连接部,集蜂器内设有与桶形箱连接的圆形连接部。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底板与入蜂箱左板和入蜂箱右板连接,入蜂箱 前端和后端为空,入蜂箱前端设有若干留王杆,留王杆前方的底板为跑道;入蜂箱通过连接杆与集蜂器连接,入蜂箱与集蜂器之间设有散热纱,入蜂箱后端处的散热纱底部与分蜂箱体连接,集蜂器内设有分蜂连接部,分蜂连接部侧边为蜂王通道,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便宜、分蜂简单实用、效率高、使用效果好及经济效益高等特点。

    2、本实用新型中的底板上设有固定螺栓;留王杆呈横向均匀设置;设计目的在于便于连接固定,能使群蜂顺利跑出入蜂箱,不会过度拥挤在一起。

    3、本实用新型中的留王杆处的底板上设有助力跑道,助力跑道呈倾斜设置;助力跑道与水平面呈15~35°角;设计目的在于,使分蜂箱中的蜂能顺利的爬出,有助于分蜂,使用效果好。

    4、本实用新型中的分蜂连接部为若干集蜂留王杆;群蜂能快速的进入到上部分蜂箱内,速度快,效果好。

    5、本实用新型中的集蜂器外部设有用于与方箱连接的方形连接部,集蜂器内设有与桶形箱连接的圆形连接部;有利于分蜂使用。

    6、本实用新型中的结构和方法,能使养蜂人自助快速的进行分蜂,使用效果好,产品造价低廉,充分考虑到蜂的生理特性而设计。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自助分蜂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分蜂连接部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与名称如下:

    1 底板 2 入蜂箱左板 3 入蜂箱右板 4 留王杆 5 连接杆 6 集蜂器 7 散热纱 8 分蜂连接部 9 蜂王通道 10 方形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自助分蜂器,包括底板,底板与入蜂箱左板和入蜂箱右板连接,入蜂箱前端和后端为空,入蜂箱前端设有若干留王杆,留王杆前方的底板为跑道;入蜂箱通过连接杆与集蜂器连接,入蜂箱与集蜂器之间设有散热纱,入蜂箱后端处的散热纱底部与分蜂箱体连接,集蜂器内设有分蜂连接部,分蜂连接部侧边为蜂王通道。

    本实施例中的底板上设有固定螺栓;留王杆呈横向均匀设置;相邻留王杆之间的距离为2mm。

    本实施例中的留王杆处的底板上设有助力跑道,助力跑道呈倾斜设置;助力跑道与水平面呈15°角。

    本实施例中的分蜂连接部为一块整板;蜂王通道的宽度为10mm。

    本实施例中的集蜂器外部设有用于与方箱连接的方形连接部。

    上述自助分蜂器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入蜂箱后端处的散热纱底部与分蜂箱体连接,位置在于分蜂箱出蜂堰上方的箱体上;集蜂器与上部分蜂箱连接;

    (2)、蜂王带动群蜂往外爬动,到达入蜂箱内;

    (3)、由于设置了若干留王杆,蜂王不能从入蜂箱前端出去,蜂王向上爬动,别的蜂向四周分散开;

    (4)、蜂王通过蜂王通道进入到上部分蜂箱内,群蜂通过留王杆进入到入蜂箱内,然后通过蜂王通道进入到上部分蜂箱内;

    (5)、分蜂完成,取走上部分蜂箱,继续放入下一个上部分蜂箱进行分蜂。

    所述步骤(3)中的留王杆处的底板上设有助力跑道,助力跑道呈倾斜设置;助力跑道与水平面呈15°角;分蜂连接部为一块整板;集蜂器外部设有 用于与方箱连接的方形连接部。

    采用上述结构和方法,能使养蜂人自助快速的进行分蜂,使用效果好,产品造价低廉,充分考虑到蜂的生理特性而设计。

    本实用新型利用了蜜蜂分蜂过程中群体情绪向外和向上不可逆的蜂性,并依据这一蜂性特点开发设计了自助分蜂器,结束了自古来分蜂不可控现状;集蜂器内设有更大面积的留王栅,便于蜜蜂拥出,集蜂器内留王栅的一侧开设蜂王专用通道,整个分蜂过程蜂王通道关闭,分蜂完成后,打开蜂王通道,连接顶部和分出群的新居箱(桶),再次利用蜜蜂的向上和趋暗习性而使蜜蜂自动从集蜂器上行至新居箱(桶),而后分离自助分蜂器和分出群新居箱(桶),再把分出群移往新址,分蜂结束。

    分蜂群经过前期分蜂准备,在分蜂发动时刻,约二分之一的蜜蜂拥出原蜂巢,在原蜂巢附近的上空盘旋飞行,蜂王在中途跟出,由于受入蜂箱前端的留王栅阻隔,蜂王上行经散热纱至集蜂器,至此,蜂王只能滞留在集蜂器的留王栅里面,在上空盘旋的蜜蜂寻找蜂王无果后,纷纷返回原蜂巢,在集蜂器留王栅处得到蜂王信息后随即全部集结于集蜂器内。到此,自助分蜂器目的达到。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相邻留王杆之间的距离为6mm;助力跑道与水平面呈35°角;分蜂连接部为若干集蜂留王杆;蜂王通道的宽度为15mm;集蜂器内设有与桶形箱连接的圆形连接部(未示意出)。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能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定,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所做的改变或其它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一种 自助 分蜂器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自助分蜂器.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08166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