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植物精化甘油及其制备方法.pdf

  • 上传人:a2
  • 文档编号:7075457
  • 上传时间:2019-09-23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319.58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056262.6

    申请日:

    20110309

    公开号:

    CN102165974A

    公开日:

    2011083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D9/04

    主分类号:

    A23D9/04

    申请人:

    刘云昆

    发明人:

    刘云昆

    地址:

    650041 云南省昆明市东华小区稻香里5栋1单元202号

    优先权:

    CN201110056262A

    专利代理机构: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徐玲菊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植物精化甘油及其制备方法,由下列质量比的组份组成:乳化棕榈油65~80%,果糖9~17%,改性剂5~7%,单甘酯1~2%,转化酶1~2%,山梨醇3~5%,稳定剂1~2%。除含有丙三醇外,还含有酯类、葡萄糖等还原糖,属于多元醇类甘油,本发明产品除了具有与传统甘油相同的保湿、保润的物理特性外,还具有高活性,高抗氧化性,高效促醇化的特性,可广泛用于卷烟、食品、饮料、酒、果品、肉干、含水份的中西面点、中成药等产品中。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植物精化甘油,其特征在于由下列质量比的组份组成:乳化棕榈油        65~80 %果糖              9~17  %改性剂            5~7   %单甘酯            1~2   %转化酶            1~2   %山梨醇            3~5   %稳定剂            1~2  %。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精化甘油,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剂为低聚麦芽糖、麦芽糖醇、木糖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精化甘油,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化酶为葡萄糖酶、木聚糖酶、酰胺酶、胺酞酶、纤维素酶、木瓜蛋白酶中的一种或几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精化甘油,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为六偏磷酸钠、焦常素中的一种或两种。 5.一种植物精化甘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下列步骤:A、按下列配方备料:乳化棕榈油        65~80 %果糖              9~17  %改性剂            5~7   %单甘酯            1~2   %转化酶            1~2   %山梨醇            3~5   %稳定剂            1~2   %B、将乳化棕榈油搅拌加温至100~120℃,加入转化酶,并在100~120℃温度下搅拌20~40分钟,静置反应至温度为70—80℃;C、在B步骤的物料中加入果糖,并搅拌加温至90~100℃时,加入单甘酯,并在90—100℃温度下搅拌20~40分钟,静置反应至温度为70—80℃;  D、将C步骤所得物料按常规进行压滤,得滤液;E、将D步骤滤液搅拌加温至50~70℃,加入改性剂,搅拌混合15~30分钟,加入山梨醇,搅拌混合30~50分钟,加入转化酶,搅拌混合45~80分钟,静置反应45~80分钟;F、在E步骤的物料中加入稳定剂,搅拌混合45~80分钟,调整pH值为5.5~6,自然冷却至室温,得植物精化甘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植物精化甘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C、E、F步骤的搅拌是在常规搅拌容器中完成的,并通过常规蒸汽加热控制物料温度。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植物精化甘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步骤的压滤是在常规的带高密度滤布的板框压滤机上进行循环压滤的,其压力控制不高于lkg。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甘油,尤其是一种植物精化甘油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添加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甘油的化学名称为丙三醇〔C3H5(OH)3〕,因其具有吸湿性、保温性、高粘度、水溶性、无毒、有甜味、微生物易分解、有三个羟基可制成一些衍生物等特性,是一种重要的轻化工原料,在涂料、炸药、塑料、牙膏、化妆品、食品、烟草、化工、医药等方面都有着十分广泛的用途。由于我国主要是从肥皂生产中回收获得天然甘油,随着洗衣机的普及,洗衣粉的用量增加,肥皂产量的下降,甘油产量还会进一步下降。再则,由于我国合成甘油生产成本高,设备腐蚀性大,产量上不去,故产需矛盾短期内很难解决。而甘油的市场需求却逐年上升,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特别是天然甘油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烟草等行业具有的优势和用量上的增加,也使甘油市场价格逐年上涨。

    甘油通常的制取方法有:一)油脂皂化水解法——即从天然油脂皂化生产肥皂的副产品中获得,另外还有少部分是从油脂水解的副产品中获得;二)化学合成法——即通过环氧氯丙烷法、丙烯醛法、环氧丙烷过醛酸法合成甘油;三)发酵法——即利用粮食质原料转化发酵制取甘油。化学合成法生产的为合成甘油,其它为天然甘油。为缓解甘油紧张状况,不少地方利用酒糟生产“复合甘油”,但专家们提出: ①“复合甘油”是否能完全代替天然甘油使用,目前还说法不一,如果不能,则其用量不会很大; ② 如果复合甘油能出口,则市场前景乐观,否则市场前景不妙;③ 生产复合甘油,原料易得,工艺简单,投资少,见效快,利润大。新一代甘油代替产品——赛甘油,日前由安徽歙县宏大化工厂和中国科技大学精细化学品公司共同研制成功,它的性能和用途与甘油相似,它的抗冻性、涂展性、保温性、抗粘性、紫外线吸收率、断裂强度等均优于甘油,可调行也大于甘油。为满足世界甘油的需求,近年来国内外利用资源丰富的淀粉原料发酵生产甘油越来越受到重视。这种方法是将粮食转化为葡萄糖,再发酵产生粗甘油,最后提纯为精品甘油,不含砷及重金属物质,是一种天然甘油,可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及烟草等行业,是合成甘油不可比拟的。

    随着产需矛盾的不断加大,还将导致甘油价格的升高,行家们分析,其主要原因是:第一, 皂化甘油的生产成本上升。随着粮价上扬,迅速反映在油脂价格上,牵动甘油成本上升,甘油销价也相应提高。 第二, 合成甘油产量不会增加(或增加不大)。合成甘油是通过环氧氯丙烷(ECH)水解而得,现在ECH价格高达1.6~1.7万元/吨,原料价格与产品价呈倒挂,生产厂家无积极性。另外,天然甘油的“天然”优越性也影响合成甘油的发展。 第三,市场需求量的增加。基建扩大使涂料需求不断增加,卷烟、医药、化妆品、造纸、橡胶等工业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第四, 国际市场甘油货源短缺价格上涨。我国目前还需要进口甘油,进口成本的增加必然以销价的提高而反映出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不仅具有保湿、保润性能,更具有活性高,抗氧化性好,促醇化性能优越的植物精化甘油,以满足市场需求。

    本发明提供的是这样一种植物精化甘油,其特征在于由下列质量比的组份组成:

    乳化棕榈油        65~80 %

    果糖              9~17  %

    改性剂            5~7   %

    单甘酯            1~2   %

    转化酶            1~2   %

    山梨醇            3~5   %

    稳定剂            1~2  %。

    所述改性剂为市购的食品级低聚麦芽糖、麦芽糖醇、木糖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转化酶为市购的食品级葡萄糖酶、木聚糖酶、酰胺酶、胺酞酶、纤维素酶、木瓜蛋白酶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稳定剂为市购的食品级六偏磷酸钠、焦常素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乳化棕榈油、果糖、单甘酯、山梨醇均为市购食品级产品。

    本发明提供的植物精化甘油的制备方法经过下列步骤:

    A、按下列配方备料:

    乳化棕榈油        65~80 %

    果糖              9~17  %

    改性剂            5~7   %

    单甘酯            1~2   %

    转化酶            1~2   %

    山梨醇            3~5   %

    稳定剂            1~2   %

    B、将乳化棕榈油搅拌加温至100~120℃,加入转化酶,并在100~120℃温度下搅拌20~40分钟,静置反应至温度为70—80℃;

    C、在B步骤的物料中加入果糖,并搅拌加温至90~100℃时,加入单甘酯,并在90—100℃温度下搅拌20~40分钟,静置反应至温度为70—80℃;

    D、将C步骤所得物料按常规进行压滤,得滤液;

    E、将D步骤滤液搅拌加温至50~70℃,加入改性剂,搅拌混合15~30分钟,加入山梨醇,搅拌混合30~50分钟,加入转化酶,搅拌混合45~80分钟,静置反应45~80分钟;

    F、在E步骤的物料中加入稳定剂,搅拌混合45~80分钟,调整pH值为5.5~6,自然冷却至室温,得植物精化甘油。

    所述B、C、E、F步骤的搅拌是在常规搅拌容器中完成的,并通过常规蒸汽加热控制物料温度。

    所述D步骤的压滤是在常规的带高密度滤布的板框压滤机上进行循环压滤的,其压力控制不高于lkg。

    采用上述方案,使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本发明提供的天然植物精化甘油,除含有丙三醇外,还含有酯类、葡萄糖等还原糖,属于多元醇类甘油,因而本产品除了具有与传统甘油相同的保湿、保润的物理特性外,还具有高活性,高抗氧化性,高效促醇化的特性,可广泛用于卷烟、食品、饮料、酒、果品、肉干、含水份的中西面点、中成药等产品中。用在卷烟生产中,不仅能保持烟丝的色泽、香气,还能有效防止烟丝脆化、虫蛀或/和霉变,并能降低烟丝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焦油,在不改变卷烟原有的香气下,更能增进卷烟的香醇味,提高卷烟品质,用在酒类产品中,能有效分解酒中的单宁物质,解决酒类产品难于克服的苦涩味,改善口感,增加醇厚香味,提高酒产品的品质;用在果脯产品中,能够迅速抑制果脯中的单宁异性增生,改善果脯的适口性,增进果脯的自身香味,提高果脯的档次,增加果脯的鲜甜度,保持果脯的光润、亮丽外观,锁住成品果脯中应有的水份,并能有效的延长保质期;用在腌腊肉、香肠制品中能提高产品口感、色泽、香味,能延长该产品的保质期;用在中成药中,能延长中药和各类糖浆的保质期,并具有滑肠、润肠,防止便秘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的植物精化甘油的制备方法经过下列步骤:

    A、按下列配方备料:

    乳化棕榈油        65 kg

    果糖              17 kg

    低聚麦芽糖         7 kg

    单甘酯             2 kg

    葡萄糖酶           1 kg

    木聚糖酶           1 kg

    山梨醇             5 kg

    六偏磷酸钠         2 kg

    B、将65kg市购的乳化棕榈油放入搅拌器中搅拌加温至100℃,加入1kg市购葡萄糖酶,并在100℃温度下搅拌40分钟,静置反应至温度为70℃;

    C、在B步骤的物料中加入17kg市购果糖,并搅拌加温至100℃时,加入2kg市购单甘酯,并在100℃温度下搅拌20分钟,静置反应至温度为70℃;

    D、将C步骤所得物料送入带高密度滤布的板框压滤机上,在lkg压力下进行循环压滤,得滤液;

    E、将D步骤滤液搅拌加温至70℃,加入7kg市购低聚麦芽糖,搅拌混合15分钟,加入5kg市购山梨醇,搅拌混合50分钟,加入1kg市购木聚糖酶,搅拌混合45分钟,静置反应45分钟;

    F、在E步骤的物料中加入2kg市购六偏磷酸钠,搅拌混合45分钟,调整pH值为5.5,自然冷却至室温,得植物精化甘油。

    实施例2

    本发明提供的植物精化甘油的制备方法经过下列步骤:

    A、按下列配方备料:

    乳化棕榈油        80  kg

    果糖               9  kg

    麦芽糖醇           5  kg

    单甘酯             1  kg

    木聚糖酶          0.5 kg

    纤维素酶          0.5 kg

    山梨醇             3  kg

    焦常素             1  kg

    B、将80kg乳化棕榈油搅拌加温至120℃,加入0.5kg木聚糖酶,并在120℃温度下搅拌20分钟,静置反应至温度为80℃;

    C、在B步骤的物料中加入9kg果糖,并搅拌加温至90℃时,加入1kg单甘酯,并在90℃温度下搅拌20分钟,静置反应至温度为80℃;

    D、将C步骤所得物料送入带高密度滤布的板框压滤机上,在0.8kg压力下进行循环压滤,得滤液;

    E、将D步骤滤液搅拌加温至50℃,加入5kg麦芽糖醇,搅拌混合30分钟,加入3kg山梨醇,搅拌混合30分钟,加入0.5kg纤维素酶,搅拌混合45~80分钟,静置反应80分钟;

    F、在E步骤的物料中加入1kg焦常素,搅拌混合80分钟,调整pH值为6,自然冷却至室温,得植物精化甘油。

    实施例3

    本发明提供的植物精化甘油的制备方法经过下列步骤:

    A、按下列配方备料:

    乳化棕榈油          70 kg

    果糖                15 kg

    木糖醇               3 kg

    低聚麦芽糖           3 kg

    单甘酯               2 kg

    酰胺酶               2 kg

    山梨醇               3 kg

    六偏磷酸钠           2 kg

    B、将70kg乳化棕榈油搅拌加温至110℃,加入1kg酰胺酶,并在110℃温度下搅拌30分钟,静置反应至温度为75℃;

    C、在B步骤的物料中加入15kg果糖,并搅拌加温至95℃时,加入2kg单甘酯,并在95℃温度下搅拌30分钟,静置反应至温度为75℃;

    D、将C步骤所得物料送入带高密度滤布的板框压滤机上,在0.9kg压力下进行循环压滤,得滤液;

    E、将D步骤滤液搅拌加温至60℃,加入3kg木糖醇和3kg低聚麦芽糖,搅拌混合20分钟,加入3kg山梨醇,搅拌混合40分钟,加入1kg酰胺酶,搅拌混合60分钟,静置反应60分钟;

    F、在E步骤的物料中加入2kg六偏磷酸钠,搅拌混合60分钟,调整pH值为5.8,自然冷却至室温,得植物精化甘油。

    关 键  词:
    植物 甘油 及其 制备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植物精化甘油及其制备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07545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