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籽制茶籽油及副产物茶籽饼粕提取茶多酚方法和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茶籽制茶籽油及副产物茶籽饼粕提取茶多酚方法和设备.pdf(1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02804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1.04.27 CN 102028042 A *CN102028042A* (21)申请号 201010524732.2 (22)申请日 2010.10.28 A23D 9/02(2006.01) C07G 99/00(2009.01) C07J 63/00(2006.01) C07H 15/256(2006.01) C07H 1/08(2006.01) (71)申请人 福建省尤溪县沈郎食用油有限公司 地址 365100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经济开发 区埔头园 2 号 (72)发明人 邱祥权 胡凤翔 胡燕燕 柯美英 李金。
2、桦 (74)专利代理机构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代理人 王义星 (54) 发明名称 油茶籽制茶籽油及副产物茶籽饼粕提取茶多 酚方法和设备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油茶籽制茶籽油及副产物茶 籽饼粕提取茶多酚方法和设备, 所述方法, 包括如 下步骤 : 筛选 ; 烘干 ; 剥壳破碎分离、 粉碎出油茶 籽粉料 ; 油茶籽粉料蒸煮 ; 包饼 ; 茶饼压榨成茶籽 油及副产物茶籽饼粕 ; 副产物茶籽饼粕提取茶多 酚、 皂素, 其特点为用石油醚或 6 号溶剂油浸提茶 籽饼粕, 得到茶籽油产品 ; 其次是用甲醇或乙醇 溶液提取脱脂茶籽饼粕, 浓缩液用乙酸乙酯萃取, 萃取液蒸发回收溶剂后,。
3、 得到茶多酚产品 ; 所用 的专用设备, 包括烘干机、 剥壳机、 蒸煮机和压榨 机以及茶籽饼粕粉粹机 ; 通过专用的剥壳机达到 较好的仁壳分离, 通过专用的蒸煮机能很好地控 制油茶籽粉料的蒸煮熟度 ; 通过专用的茶籽饼粕 粉粹机使粉碎效率更高, 设备使用寿命更长。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8 页 附图 4 页 CN 102028043 A1/2 页 2 1. 一种油茶籽制茶籽油及副产物茶籽饼粕提取茶多酚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1) 筛选 ; 2)烘干 ; 3)剥壳破碎分离、 粉碎出油茶籽粉料 ; 4)油茶。
4、籽粉料蒸煮 ; 5)包饼 ; 6)茶饼压榨成 茶籽油及副产物茶籽饼粕 ; 7) 副产物茶籽饼粕提取茶多酚、 皂素, 所述的副产物茶籽饼粕 提取茶多酚、 皂素的步骤包括茶籽饼粕粉粹, 其特征在于 : A)将茶籽饼粕粉碎成2080目粉末, 加入石油醚或6号溶剂油, 使原料与溶剂的重量 体积比为 1 4 10, 在 50 80下连续浸提 1 6 小时, 过滤得滤液, 滤液蒸发和回收 溶剂后, 得到浸提毛油, 再用 70 90乙醇溶液洗涤 2 3 次, 得到产品茶籽油, 以及过 滤渣为茶籽饼粕粉末 ; B) 将上述经步骤 A) 脱脂后的茶籽饼粕粉末加入 60 90甲醇或乙醇溶液, 使茶籽 饼粕粉末原料。
5、与溶剂的重量体积比为 1 4 10, 在 40 70下浸提 1 2 次, 每次 1 4 小时, 过滤, 合并浸提液, 浸提液经蒸发和回收溶剂后得浓缩液, 浓缩液用 1 3 倍的乙酸 乙酯萃取 2 4 次, 合并乙酸乙酯萃取液, 萃取液经蒸发和回收溶剂后, 真空干燥得到产品 多酚 ; C) 将上述步骤 B) 经乙酸乙酯萃取后所留下的浓缩液加入 0.5 1 H2O2进行脱色 处理, 在 60下搅拌反应 1 小时后, 真空或喷雾干燥, 得到产品茶皂素。 2. 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油茶籽制茶籽油及副产物茶籽饼粕提取茶多酚方法中所用 的设备, 依次包括烘干机、 剥壳机、 蒸煮机和压榨机以及茶籽饼粕粉。
6、粹机, 其特征在于 : 1)所述的剥壳机, 包括动力系统、 传动机构、 风机(14A)、 打壳叶轮(3A)和进料口, 进料 口(1A)外接进料斗(2A) ; 在风机(14A)的出风口连接一个横向设置的横向分离台(4A), 横 向分离台 (4A) 尾端连接有竖向分离柱 (5A), 竖向分离柱 (5A) 的出口为出壳口 (6A) ; 在横 向分离台 (4A) 的底板上设有斜向上导风片 (7A) ; 在横向分离台 (4A) 的位于斜向上导风片 (7A) 背面下的底板上设置有出料口 (9A), 在位于出料口之后的横向分离台 (4A) 的下面设 有敞口, 所述敞口正对着一个能移动的输料带 (10A) ;。
7、 所述的输料带由动力系统驱动经传 动机构带动传送 ; 所述的输料带的移动方向是向着出料口方向移动 ; 在位于横向分离台的 顶板上设置有斜向下导风片 (8A) ; 2) 所述蒸煮机, 包括蒸料筒 (1B), 蒸料筒 (1B) 的上部设有进料口 (2B), 在蒸料筒 (1B) 底部设有蒸汽加热装置 (3B), 在蒸汽加热装置上部的蒸料筒内设有多孔的蒸网 (4B), 蒸汽 加热装置 (3B) 的蒸汽能经蒸网 (4B) 的孔洞对置于蒸网上的油茶籽粉料进行加热蒸煮, 在 蒸料筒 (1B) 侧壁上设有出料口 (5B), 在蒸料筒 (1B) 中设有搅拌装置 (6B), 在蒸料筒 (1B) 内的上中下位置各设。
8、置有温度传感器 (7B), 所述的蒸汽加热装置为内部能通蒸汽的螺旋形 盘管, 在螺旋形盘管上设有对着蒸网 (4B) 的通汽孔 (8B), 在蒸料筒的底部侧壁上设有进蒸 汽口 (9B), 进蒸汽口 (9B) 与蒸汽加热装置的螺旋形盘管相连通, 温度传感器外接温度控制 器 (10B) ; 3) 所述的茶籽饼粕粉粹机, 包括动力系统、 传动机构和机体 (1C), 机体 (1C) 上设有进 料口 (2C), 机体 (1C) 内腔装有能转动的锤片 (3C), 在位于锤片下方设置有出料口 (8C), 所 述的锤片(3C)的周缘上设有锤头(4C) ; 在位于锤片的上方或/和侧面设置有反锤片(5C) ; 在反。
9、锤片 (5C) 与锤片上的锤头 (4C) 之间设置有间距, 在位于出料口与锤片 (4C) 之间处设 有过滤筛网 (9C)。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在位于横向分离台(4A)的中后部位置之下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028042 A CN 102028043 A2/2 页 3 的敞口以及与其相邻接的输料带 (10A) 分别与外界之间为密闭连接或几乎密闭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在出壳口外接一个除尘缓冲间 (15A)。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在出料口位置处接一吸尘管, 所述 吸尘管 (13A) 一端接到风机的进料口。
10、 (1A) 处或其附近位置上, 吸尘管 (13A) 的另一端对着 出料口 (9A) 设置。 6. 根据权利要求 2 或 3 或 4 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反锤片 (5C) 连接一调节间隙装 置。 7. 根据权利要求 2 或 3 或 4 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在进料口 (2C) 处或靠近进料口 (2C)处的机体内腔内设置有防退片(10C), 防退片(10C)的上部连接在机体内腔的顶部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间隙装置包括摆动杆(6C)和导向 调节杆 (7C), 摆动杆 (6C) 一端转动连接在机体 (1C) 的内面上, 摆动杆 (6C) 另一端与反锤 片 (5C。
11、) 连接, 导向调节杆 (7C) 一端连接在摆动杆 (6C) 上、 另一端穿过机体的相应处开有 的通孔后通过螺母限位。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028042 A CN 102028043 A1/8 页 4 油茶籽制茶籽油及副产物茶籽饼粕提取茶多酚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 0001 本发明属于油茶籽制备茶籽油和副产物及其提取物的方法和设备领域, 尤其属于 一种油茶籽制备茶籽油、 副产物茶籽饼粕以及副产物茶籽饼粕提取茶多酚的方法, 以及在 这些制备中所采用的专用设备。 背景技术 : 0002 油茶树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 也是世界上四大木本食用油源树种之 一。 茶籽油是 “唯一可以。
12、与橄榄油相媲美、 世界上最健康的食用油之一” 。 茶籽含油脂26 39, 据粗略统计, 目前全国茶籽年产量约为120万吨, 但年产毛茶籽油仅1518万吨。 油 茶籽油生产加工有两大工艺, 一为压榨工艺, 二为浸出工艺。 目前广泛使用的压榨取油后茶 籽饼、 茶籽饼粕, 残油量一般在 5 9。而目前茶籽 ( 以下又称油茶籽 ) 制备茶籽油及 副产物茶籽饼粕提取茶多酚、 皂素方法的方法以及其中要用的设备如下 : 0003 1) 筛选 : 油茶籽在生产加工前要进行油茶籽鲜果筛选, 筛选可用吹风机和人工筛 选相结合, 筛选时去掉杂质、 虫蛀和霉烂果。 0004 2) 烘干 : 油茶籽鲜果经过晒干筛选后,。
13、 进入烘干工序, 烘干房温度控制在 100 度左 右, 烘干时间的长短要根据原料干湿度而定, 烘干度在达到 98后即可出炉, 进入下述剥壳 破碎程序。 0005 3) 剥壳破碎分离、 粉碎出油茶籽粉料 : 出炉的油茶籽待冷却后, 即可进行剥壳破 碎, 剥壳破碎可用剥壳机达到仁、 壳分离, 然后将油茶籽仁粉碎成油茶籽粉料。目前我国常 用的剥壳机一股为圆盘式、 齿辊式、 锤击式等, 这几种剥壳机体积大, 结构较复杂, 动力消耗 较大即加工成本较高。由于油茶籽较其它常规油籽的外壳坚硬度大得多, 且大小一般也不 均匀, 利用目前市场已有的剥壳机进行剥壳, 剥壳率及后续的仁、 壳分离效果都不够理想。 粉。
14、碎步骤所用的粉碎机为现有设备。 0006 4) 油茶籽粉料蒸煮 : 将粉碎的油茶籽粉料装入蒸笼进行蒸煮, 蒸煮熟透后, 即可 包饼。油茶籽粉蒸煮, 以破坏油茶籽粉中的自由基, 使茶籽油容易榨出, 但目前的油茶籽粉 蒸煮装置没有控温装置, 不能保证油茶籽粉在最佳蒸煮温度下蒸煮, 造成局部过热, 从而导 致油茶籽粉通过油榨机榨成茶籽油的出油率不高, 并且还浪费了大量的过分加热而浪费能 量。 0007 5) 包饼 : 将蒸熟的油茶籽粉料填入已备好的铁圈包成饼状, 放入压榨机进行压 榨。 0008 6) 茶饼压榨 : 当茶饼装满压榨机后, 即可开车压榨, 压榨时首先开低压阀进行压 榨, 当低压阀行程满。
15、格时, 即可打开高压阀, 压榨时要顺序渐进, 根据出油情况不断增压, 最 高压力可达 100 吨以上。茶饼压榨获得茶籽油, 以及压榨副产物茶籽饼粕。 0009 7) 副产物茶籽饼粕提取茶多酚、 皂素等产物 : 茶饼经榨油后的副产物茶籽饼粕中 含有 10 15左右的茶多酚、 皂素, 榨油后的茶籽饼粕是提取茶多酚、 皂素的最佳原料。 茶皂素是一类糖苷化合物, 基本结构由三萜皂苷、 结构糖、 结构酸组成, 是一种天然非离子 说 明 书 CN 102028042 A CN 102028043 A2/8 页 5 型的优良表面活性剂, 具有乳化、 分散、 湿润、 发泡以及稳泡等多种表面活性。 在茶籽通过油。
16、 榨机榨成茶籽油时留下了众多的茶籽饼粕, 这些茶籽饼粕可以提取茶多酚、 皂素等, 但茶籽 饼是块状的物体, 必须粉碎才能使用, 而目前使用的粉碎机大都是锤筛式或龙破式结构, 它 们的最大缺点是待粉碎物料进入机体后, 不管粉碎颗粒大小都从出料口出料, 也不管颗粒 大小有时还进行多次反复的锤打、 磨压, 这样必定需要较大动力, 损耗大量能源 ; 其次, 现有 的锤片粉碎机在粉碎运转工作中, 在锤片强大的运转动力作用下, 部分粉碎物料由进料口 外甩、 呛出的现象经常出现, 甩出的颗粒大, 极容易伤及操作人员, 若细小颗粒大量喷出, 工 作间的粉尘浓度增大, 工作环境将极为恶劣。 0010 茶多酚、 。
17、皂素还有抗渗、 消炎、 镇痛等药理作用, 并且有灭菌杀虫和刺激某些植物 生长的功能。 因此, 茶皂素广泛应用于日用化工、 纺织、 医药、 农药、 食品工业及建筑等行业, 开发潜力很大, 估计可开发出 180 多种产品。提取完茶皂素的余粕, 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 淀粉和木质素、 矿物质元素, 稍作加工即可作为禽、 畜、 鱼饲料, 实现余粕的增值增效。 0011 因此, 对压榨取油后茶籽饼粕的残油和茶多酚、 皂素的提取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 对于提高附加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0012 目前, 常规的茶多酚、 皂素提取方法是水提取法, 该法所得到的茶多酚、 皂素纯度 低, 含水溶性杂质多, 颜色呈深褐色。
18、, 在提取过程中水使茶籽中的大量淀粉糊化、 蛋白质胶 体化, 造成固液分离困难, 而且产品吸水性很强, 有粘性, 要求干燥温度高, 往往会使茶多 酚、 皂素变质分解, 颜色加深, 用此方法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 001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油茶籽制茶籽油及副产物茶籽饼粕提取茶多酚方 法和设备, 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能很好地获取茶籽油, 以及从副产物茶籽饼粕提取茶多酚、 皂 素, 采用本发明制备工艺中所用的专用设备, 使得本发明制备工艺更容易实现, 且能获得较 高产量的茶籽油。 0014 ( 一 )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 所述的油茶籽制茶籽油及副产物茶籽饼粕提 取茶多酚方法, 包括。
19、如下 : 1) 筛选 : 油茶籽在生产加工前要进行油茶籽鲜果筛选, 筛选可用 吹风机和人工筛选相结合, 筛选时去掉杂质、 虫蛀和霉烂果 ; 0015 2) 烘干 : 油茶籽鲜果经过晒干筛选后, 进入烘干工序, 烘干房温度控制在 100 度左 右, 烘干时间的长短要根据原料干湿度而定, 烘干度在达到 98后即可出炉, 进入下述剥壳 破碎程序 ; 0016 3) 剥壳破碎分离、 粉碎出油茶籽粉料 : 出炉的油茶籽待冷却后, 即可进行剥壳破 碎, 剥壳破碎可用剥壳机达到仁、 壳分离, 然后将油茶籽仁粉碎成油茶籽粉料 ; 0017 4) 油茶籽粉料蒸煮 : 将粉碎的油茶籽粉料装入蒸笼或蒸料筒进行蒸煮,。
20、 蒸煮熟透 后, 即可包饼 ; 0018 5) 包饼 : 将蒸熟的油茶籽粉料填入已备好的铁圈包成饼状, 放入压榨机进行压 榨 ; 0019 6) 茶饼压榨 : 当茶饼装满压榨机后, 即可开车压榨, 压榨时首先开低压阀进行压 榨, 当低压阀行程满格时, 即可打开高压阀, 压榨时要顺序渐进, 根据出油情况不断增压, 最 高压力可达 100 吨以上。茶饼压榨获得茶籽油, 以及压榨副产物茶籽饼粕 ; 说 明 书 CN 102028042 A CN 102028043 A3/8 页 6 0020 7) 副产物茶籽饼粕提取茶多酚、 皂素等产物, 包括茶籽饼粕粉粹, 上述的步骤 1)-6) 为现有领域的常规。
21、技术, 其特征在于 : 0021 A)将茶籽饼粕粉碎成2080目粉末, 加入石油醚或6号溶剂油, 使原料与溶剂的 重量体积比为 1 4 10, 在 50 80下连续浸提 1 6 小时, 过滤, 滤液经蒸发回收溶 剂后, 得到浸提毛油, 浸提毛油再用 70 90乙醇溶液洗涤 2 3 次, 得到产品茶籽油 ; 0022 B) 将上述经步骤 A) 脱脂后的茶籽饼粕粉末加入 60 90甲醇或乙醇溶液, 使 原料与溶剂的重量体积比为 1 4 10, 在 40 70下浸提 1 2 次, 每次 1 4 小时, 过滤, 合并浸提液, 浸提液经蒸发回收溶剂后获得浓缩液, 浓缩液用 1 3 倍的乙酸乙酯萃 取 2。
22、 4 次, 合并乙酸乙酯萃取液, 乙酸乙酯萃取液经蒸发回收溶剂后, 真空干燥得到产品 多酚。 0023 C) 将上述步骤 B) 的乙酸乙酯萃取后剩下的浓缩液加入 0.5 1 H2O2进行脱 色处理, 在 60下搅拌反应 1 小时后, 真空或喷雾干燥, 得到产品茶皂素。 0024 ( 二 )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 本发明所述的油茶籽制茶籽油及副产物茶籽 饼粕提取茶多酚方法中所用的专用设备, 包括烘干机、 剥壳机、 蒸煮机和压榨机以及茶籽饼 粕粉粹机, 其结构特点为 1) 所述的剥壳机, 包括动力系统、 传动机构、 风机、 打壳叶轮和进 料口, 其特征在于进料口外接进料斗 ; 在风机的出风。
23、口连接一个横向设置的横向分离台, 横 向分离台尾端连接有竖向分离柱, 竖向分离柱的出口为出壳口 ; 在横向分离台的底板上设 有斜向上导风片 ; 在横向分离台的位于斜向上导风片背面下的底板上设置有出料口, 在位 于出料口之后的横向分离台的下面的敞口正对着一个能移动的输料带 ; 所述的输料带由动 力系统驱动经传动机构带动传送 ; 所述的输料带的移动方向是向着出料口方向移动。 0025 上述的剥壳机, 其特征在于在横向分离台位于中部或中前部的底板上设有斜向上 导风片, 相应地在位于中部或中前部的横向分离台的顶板上设置有斜向下导风片。 0026 上述的剥壳机, 其特征在于在横向分离台的中后部位置之下的。
24、敞口以及与其相邻 接的输料带分别与外界之间为密闭连接或几乎密闭连接。 0027 上述的剥壳机, 其特征在于在出料口位置处接一吸尘管, 所述吸尘管一端接到风 机的进料口处或其附近位置上, 吸尘管的另一端对着出料口设置。 0028 上述的剥壳机, 其特征在于在出壳口外接一个除尘缓冲间。 0029 2) 所述的蒸煮机, 包括蒸料筒, 蒸料筒的上部设有进料口, 在蒸料筒底部设有蒸汽 加热装置, 在蒸汽加热装置上部的蒸料筒内设有多孔的蒸网, 蒸汽加热装置的蒸汽能经蒸 网的孔洞对置于蒸网上的油茶籽粉进行加热蒸煮, 在位于与蒸网平行位置的蒸料筒侧壁上 设有出料口, 其特征在于在蒸料筒中设有搅拌装置, 在蒸料。
25、筒内的上中下位置各设置有温 度传感器, 所述的蒸汽加热装置为内部能通蒸汽的螺旋形盘管, 螺旋形盘管上设有对着蒸 网的通汽孔, 在蒸料筒的底部侧壁设有进蒸汽口与蒸汽加热装置的螺旋形盘管相连通, 温 度传感器外接温度控制器。 0030 3) 所述的茶籽饼粕粉粹机, 包括动力系统、 传动机构和机体, 机体上设有进料口, 机体内腔装有能转动的锤片, 锤片通过动力系统、 传动机构带动转动, 在位于锤片下方设置 有出料口,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锤片的周缘上设有锤头 ; 在位于锤片的上方或 / 和侧面设置 有反锤片 ; 在反锤片与锤片上的锤头之间设置有距离, 在出料口与锤片之间处设有筛网。 0031 上述的茶籽。
26、饼粕粉粹机, 其特征在于反锤片连接一调节间隙装置。 说 明 书 CN 102028042 A CN 102028043 A4/8 页 7 0032 上述的茶籽饼粕粉粹机, 其特征在于在进料口处或靠近进料口处的机体内腔内设 置有防退片, 防退片的上部连接在机体的内腔顶部上。 0033 上述的茶籽饼粕粉粹机, 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间隙装置包括摆动杆和导向调节 杆, 摆动杆一端转动连接在机体的内壳面上, 摆动杆另一端与反锤片连接, 导向调节杆一端 连接在摆动杆上、 另一端穿过机体相应处开有的通孔后通过螺母限位。 0034 本发明的优点 : 0035 1) 本发明所用的剥壳机是把现有的风机结构进行改进,。
27、 将风机其中的进风口改 造成进料口, 进料口外接一个进料漏斗, 从而方便进料, 风机的风叶改成打壳叶轮, 打壳叶 轮具有风机原来风叶的功能又有打壳功能, 因而风机改造成既具有风机功能又具有剥壳功 能 ; 在风机的出风口连接一个横向设置的横向分离台, 横向分离台尾端连接有竖向分离柱, 竖向分离柱的出口为出壳口, 本发明利用横向分离台和有竖向分离柱, 通过风力作用使比 重不同的仁和壳达到有效的分离 ; 在横向分离台位于中部或中前部的底板上设有斜向上导 风片, 相应地可在位于中部或中前部的横向分离台顶板上设置有斜向下导风片, 斜向上导 风片和斜向下导风片均具有使风机出来的风不直接对着出料口吹, 只吹。
28、横向分离台的未分 离的壳及仁, 使出料口已分离的仁保持较干净 ; 在位于横向分离台的出料口的后部位置之 下正对着一个能移动的输料带, 使得经风机的打壳叶轮敲分开的仁、 壳混合物经出风口吹 到横向分离台的中后部位置之下正对着一个能移动的输料带上, 以及从竖向分离柱落下的 仁也落在输料带, 通过输料带移动到出料口, 方便出料 ; 还可在出料口位置接一个吸尘管, 把出料口所出的料中存在的粉尘被吸尘管经进料口吸入风机 ; 在出壳口可以外接一个除尘 缓冲间, 便于把壳及粉尘在此沉降, 达到除尘, 具有环保特点。 0036 2) 本发明所用的蒸煮机, 由于在油茶籽制茶籽油及副产物茶籽饼粕提取茶多酚、 皂素。
29、方法和设备中的蒸料筒中安装有搅拌装置且在蒸料筒的上中下位置各安装有温度传 感器, 通过温度传感器监测蒸料筒内的上中下部位的油茶籽粉料的蒸煮温度, 以使其最佳 保持在 70下蒸煮, 已获得最佳的油榨出油率。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 耐用, 使用方便等特 点。 0037 3) 本发明所用的茶籽饼粕粉粹机, 由于在锤片的上方或 / 侧面设有反锤片, 从而 使锤片、 反锤片共同锤击诸如茶籽饼、 茶籽饼粕等物料, 还能使物料在锤片、 反锤片之间进 行磨压, 从而达到更好的锤打、 磨压效果, 使颗粒均匀 ; 本发明还在设于锤片下方的出料口 与锤片之间设有筛网, 通过筛网过滤进行出料, 使符合细度要求的颗粒从筛。
30、网经出料口出 料, 未筛出的颗粒通过锤片旋转的旋风或锤片上的锤头带出再进行与反锤片的磨压, 达到 符合细度要求的颗粒筛出出料。 本发明还可在在进料口处或靠近进料口处的机体内腔内设 置有防退片, 防退片的上部可以连接在机体内腔顶部上, 达到防止部分粉碎物料从进料口 处外甩、 呛出。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 耐用, 使用方便等特点。 0038 4) 本发明所述的从茶籽饼粕中提取茶籽油、 茶多酚和茶皂素的方法, 由于首先是 用石油醚或 6 号溶剂油浸提茶籽饼粕, 浸提液蒸发回收溶剂后, 得到茶籽油产品 ; 其次是用 甲醇或乙醇溶液提取脱脂茶籽饼粕, 提取液蒸发回收溶剂后, 浓缩液用乙酸乙酯萃取, 萃取 。
31、液蒸发回收溶剂后, 得到茶多酚产品 ; 第三是将乙酸乙酯萃取后的浓缩液加入 H2O2 进行脱 色处理, 脱色后的浓缩液干燥后得到茶皂素产品。 本发明工艺简单, 操作方便, 生产成本低, 溶剂可回收重复使用, 而且可获得茶籽油、 茶多酚和茶皂素等三种产品。 说 明 书 CN 102028042 A CN 102028043 A5/8 页 8 附图说明 : 0039 图 1A 为本发明的剥壳机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0040 图 2A 为图 1 的截面图。 0041 图中 : 进料口 1A, 进料斗 2A, 打壳叶轮 3A, 横向分离台 4A, 竖向分离柱 5A, 出壳口 6A, 斜向上导风片 7A,。
32、 斜向下导风片 8A, 出料口 9A, 输料带 10A, 前滚轮 11A, 后滚轮 12A, 吸 尘管 13A, 风机 14A, 除尘缓冲间 15A。 0042 图 1B 为本发明的蒸煮机的结构示意图。 0043 图2B为本发明图1B中的蒸汽加热装置采用内部可以通蒸汽的螺旋形盘管的结构 示意图。 0044 图中 : 蒸料筒1B, 进料口2B, 蒸汽加热装置3B, 蒸网4B, 出料口5B, 搅拌装置6B, 温 度传感器 7B, 通汽孔 8B, 进蒸汽口 9B, 温度控制器 10B。 0045 图 1C 为本发明的茶籽饼粕粉粹机的结构示意图。 0046 图 2C 为图 1 中的筛网的结构示意图。 。
33、0047 图 3C 为图 2 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48 图中 : 机体 1C, 进料口 2C, 锤片 3C, 锤头 4C, 反锤片 5C, 摆动杆 6C, 导向调节杆 7C, 出料口 8C, 筛网 9C, 防退片 10C, 螺母 11C。 具体实施方式 : 0049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 0050 实施例一 0051 ( 一 ) 本发明所述的油茶籽制茶籽油及副产物茶籽饼粕提取茶多酚、 皂素方法中 所用的专用设备, 包括烘干机、 剥壳机、 蒸煮机和压榨机以及茶籽饼粕粉粹机, 其结构特点 如下 : 0052 1)如图1A、 图2A所示, 本发明所述的剥壳机, 包括动力系。
34、统、 传动机构和电气控制 部分, 动力系统可以采用马达作为动力系统, 当然也可采用其它动力作为动力系统, 传动机 构为现有技术, 本发明特点是把现有的风机结构进行改进, 将其中风机的进风口改造成进 料口 1A, 进料口外接一个进料斗 2A, 从而方便进料, 风机的风叶改成打壳叶轮 3A, 打壳叶轮 既具有风机原来风叶的鼓风功能又有茶籽剥壳功能, 本发明也可应用于其它有仁有壳的带 壳原料仁壳分离应用, 打壳叶轮的形状见图 2, 在风机的出风口连接一个横向设置的横向分 离台4A, 横向分离台4A尾端连接有竖向分离柱5A, 竖向分离柱5A的出口为出壳口6A, 这里 的横向分离台 4A 一般是水平设置。
35、, 当然设置时歪一些或斜一些也都是属于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 同理竖向分离柱 5A 一般是竖向设置, 当然设置时歪一些或斜一些也都是属于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 ; 在横向分离台 4A 位于中部或中前部的底板上设有斜向上导风片 7A, 相应地可 在位于中部或中前部的横向分离台的顶板上设置有斜向下导风片 8A, 斜向上导风片 7A 和 斜向下导风片 8A 均具有使风机出来的风导向而不直接对着出料口吹, 只吹横向分离台 4A 的位于出料口后面的未分离的壳及仁, 使出料口已分离的仁保持较干净, 在横向分离台 4A 的位于斜向上导风片 7A 背面下的底板上设置有出料口 9A, 在位于出料口 9A 之后的横向分。
36、 离台 4A 的下面设有敞口 ( 即长形开口 ), 敞口正对着一个能移动的输料带 10A, 使得经风机 说 明 书 CN 102028042 A CN 102028043 A6/8 页 9 的打壳叶轮敲开的仁、 壳混合物经出风口吹到横向分离台 4A 的中后部位置之下敞口所正 对着的能移动的输料带 10A 上, 此时大部分的仁经分离落在输料带上, 小部分的仁以及壳 进入竖向分离柱 5A 进行分离, 分离后的仁或碎仁也落入输料带中输送到出料口进行出料, 所述的输料带10A可设置在敞口中或者敞口略下位置均可, 但横向分离台4A的中后部位置 之下的敞口与相邻接的输料带 10A 是处在一个较密闭或密闭的。
37、外围空间内, 可以采用帆布 等与外界隔离但要保证输料带 10A 在敞口中或敞口略下位置处移动, 也就是说, 横向分离 台4A的中后部位置之下的敞口及与其相邻接的输料带10A与外界较好地隔离或几乎隔离, 使得风力不易从此处的缝隙流失, 一方面使风力能从竖向分离柱 5 的出壳口出来, 达到最 佳的仁壳分离又能节约风能, 另一方面也能防止粉尘从上述的缝隙飞出, 免去污染环境。 所 述的输料带由马达经传动机构带动传送, 传动机构包括前滚轮 11 和后滚轮 12, 滚轮可以采 用链式滚轮或辊轮均可, 输料带置于前后滚轮上, 通过马达经传动机构带动滚轮使输料带 移动, 所述的输料带是向着出料口移动见图中箭。
38、头方向, 在向出料口对着风向移动时通过 风力达到较好的仁和壳分离, 分离后的仁经输料带送到位于斜向上导风片 7A 背面下所设 置的出料口出料, 滚轮还可采用所有现有技术的结构、 只要能带动其上的输料带移动即可, 输料带可采用摩擦力较大的材料制成, 如尼龙帆布类、 软塑料布类、 聚乙烯帆布类等 ; 为了 环保, 可设置吸尘管13A, 一吸尘管13A一端接到风机的进料口1A处或其附近位置上(具体 位置以达到安装方便为宜 ), 吸尘管 13A 的另一端是对着出料口 9A 设置, 靠近出料口 9A 近 些吸尘效果会好、 但避免妨碍出料, 这样出料口 9A 所出的料中存在的粉尘被吸尘管 13A 经 进料。
39、口 1A 吸入风机 14A 内, 再经横向分离台 4A 和竖向分离柱 5A 从出壳口吹到一个与出壳 口外接的除尘缓冲间 15A 中, 进行沉降, 达到除尘。 0053 本发明工作时, 茶籽从进料斗倒入, 经风机 14A 的进料口 1A 进入风机, 通过风机 14A的打壳叶轮3A的旋转打壳, 达到壳和仁剥开, 通过风机的分力作用, 吹入横向分离台4A 进行分离, 达到大部分的仁和壳分离, 分离的仁经输料带输送到出料口出料, 壳和余下未分 离的仁经竖向分离柱 5A 充分分离, 使仁也落入输料带经输送从出料口出料, 达到仁核完全 分离。壳从出壳口出料, 可作为燃料使用, 它可以先在一个除尘缓冲间 1。
40、5A 中缓冲沉降, 避 免粉尘飞扬。 0054 本发明未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比如 : 上述未述的电气控制部分, 为现有技术。 0055 2) 如图 1B 和图 2B 所示, 本发明所述的蒸煮机, 包括蒸料筒 1B, 蒸料筒 1B 的上部 设有进料口2B用于进油茶籽粉料, 在蒸料筒1B底部设有蒸汽加热装置3B, 在蒸汽加热装置 上部的蒸料筒内设有蒸网 4B, 蒸网为多孔的, 蒸汽加热装置 3B 的蒸汽经蒸网 4B 的孔洞对 置于蒸网上的油茶籽粉料进行加热蒸煮, 在蒸料筒 1B( 优选在位于与蒸网平行位置之上一 点 ) 的侧壁上设有出料口 5B, 其结构特点为在蒸料筒 1B 中设有搅拌装置 6B,。
41、 搅拌装置 6B 包括叶轮、 转动轴和电动机, 电动机带动设有叶轮的转动轴转动而带动叶轮转动, 达到搅拌 油茶籽粉料目的, 在蒸料筒 1B 内的上中下位置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7B, 所述的蒸汽加热装 置可以为内部可以通蒸汽的螺旋形盘管, 螺旋形盘管下面有保温层, 螺旋形盘管上设有通 汽孔 8B, 在蒸料筒的底部侧壁设有的进蒸汽口 9B 与蒸汽加热装置的螺旋形盘管相连通, 温 度传感器外接温度控制器 10B, 当温度传感器感应到蒸料筒内的油茶籽粉料温度高于设定 值时, 使温度控制器工作, 温度控制器可以包括报警器、 微处理器、 手动蒸汽开关和电动蒸 汽开关, 温度控制器一方面可以通过一报警器报警。
42、, 人们可以通过人工手动关掉手动蒸汽 说 明 书 CN 102028042 A CN 102028043 A7/8 页 10 开关使蒸汽不能进入蒸汽加热装置的螺旋形盘管中, 温度控制器还可以通过内置的微处理 器及其控制程序直接控制电动蒸汽开关, 使之自动关闭外来的蒸汽不能进入蒸汽加热装置 的螺旋形盘管中, 从而达到不加热蒸料筒内的油茶籽粉料目的, 使油茶籽粉料保持设定温 度下蒸煮, 达到更好的油茶籽粉料油榨出油率。 0056 本发明未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比如 : 上述未述的温度控制器部分, 为现有技术。 0057 3) 如图 1C、 图 2C 和图 3C 所示, 本发明所述的茶籽饼粕粉粹机, 。
43、包括动力系统、 传 动机构和机体 1C, 机体 1C 上设有进料口 2C, 机体 1C 内腔装有能转动的锤片 3C, 锤片 3C 通 过动力系统、 传动机构带动转动, 动力系统可以采用马达作为动力系统, 当然也可采用其它 动力作为动力系统, 传动机构为现有技术, 本发明的结构特点是所述的锤片 3C 的周缘上设 有锤头 4C, 一般可在锤片 3C 的周缘上设置有 3-5 个锤头, 视具体要求而定 ; 在位于锤片的 上方或 / 和侧面设置有相间适宜距离的反锤片 5C, 反锤片 5C 与锤片上的锤头 4C 的相间 距离可按所要求锤击的茶籽饼、 茶籽饼粕颗粒大小而定, 间距大锤击后的颗粒就大, 反之就。
44、 小。最差的方法是反锤片 5C 固定在锤片的上方或 / 和侧面上 ( 如连接一个固定杆固定在 相应位置的机体的内壳面上, 此时实际应用时锤片和反锤片容易损坏 ), 最佳的方式是 : 反 锤片 5C 连接一调节间隙的装置, 即反锤片 5C 可以通过调节间隙装置来调节反锤片 5C 与锤 片上的锤头 4C 的相间距离, 调节间隙装置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的结构, 也可采用本发明的结 构, 这样反锤片 5C 与锤片可以根据受撞击额的物体大小调节其间间隙, 使大物体先撞击成 小物体, 小物体撞击成颗粒, 本发明的调节间隙装置的具体结构包括摆动杆 6C 和导向调节 杆7C, 摆动杆6C一端转动连接在机体1C的内。
45、面上, 摆动杆6C另一端与反锤片5C连接, 导向 调节杆 7C 一端连接在摆动杆 6C 上、 另一端穿过机体相应处开有的通孔后通过螺母 11C 限 位, 通过旋动螺母可调节反锤片 5C 与锤片上的锤头 4C 的相间距离, 通过受撞击的茶籽饼、 茶籽饼粕的压力也可使导向调节杆 7C 在通孔内来回移动, 达到自动调节反锤片 5C 与锤片 上的锤头 4C 的相间距离, 达到保护反锤片 5C 与锤片不受到致命撞击而导致损坏。在位于 锤片下方设置有出料口 8C, 在出料口 8C 与锤片 4C 之间设有筛网 9C, 筛网 9C 的孔径按需而 定, 所述的筛网 9C 与锤片的距离是适宜的, 太靠近容易被颗粒。
46、撞坏, 太远则在筛网上还未 筛出的颗粒不易被锤片旋转的旋风或锤片上的锤头 4C 带出再进行与反锤片的磨压, 达到 符合要求的颗粒。本发明为了防止部分粉碎物料从进料口处外甩、 呛出, 则在进料口 2C 处 或靠近进料口 2C 处的机体内腔内设置有防退片 10C, 防退片 10C 的上部可以连接在机体内 腔顶部上, 一般是以转动方式连接在靠近进料口 2C 处的机体内腔顶部上, 但转动的灵活性 不要太好, 只要能有点转动即可, 若转动灵活性太好, 有时防退片 10C 容易打开, 则粉碎物 料会较易从进料口处外甩、 呛出。 0058 本发明未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比如 : 上述未述的电气控制部分, 为现。
47、有技术。 0059 实施例二 0060 ( 二 ) 本发明所述的油茶籽制茶籽油及副产物茶籽饼粕提取茶多酚、 皂素方法, 包 括如下 : 1) 筛选 ; 2) 烘干 ; 3) 剥壳破碎分离、 粉碎出油茶籽粉料 ; 4) 油茶籽粉料蒸煮 ; 5) 包 饼 ; 6) 茶饼压榨成茶籽油及副产物茶籽饼粕 ; 7) 副产物茶籽饼粕提取茶多酚、 皂素等产物, 具体步骤包括茶籽饼粕粉粹, 上述的步骤 1)-6) 为现有技术的常规技术, 其特征在于 : 0061 称取茶籽饼粕 200g, 粉碎至 40 目, 置索氏萃取器中, 加入 600mL 石油醚, 在 70 水浴中回流提取 4 小时后, 石油醚提取液减压回。
48、收溶剂后, 得到浸提毛油, 用 80乙醇溶液 说 明 书 CN 102028042 A CN 102028043 A8/8 页 11 20mL 洗涤浸提毛油 2 次, 得到 9.0g 淡黄色清亮的茶籽油, 茶籽油得率为 4.5。 0062 将脱脂后 ( 即上述去掉茶籽油后 ) 的茶籽饼粕粉末置于 1500mL 圆底烧瓶中, 加入 70乙醇溶液 800mL, 在 60水浴中回流提取 2 小时, 过滤, 滤渣加入 70乙醇溶液 400mL, 重复提取 1 次, 过滤, 合并二次提取液, 减压浓缩回收溶剂后, 得到 200mL 浓缩液。 0063 将浓缩液用乙酸乙酯萃取 2 次, 每次 200mL,。
49、 合并乙酸乙酯萃取液, 减压回收溶剂 后, 真空干燥, 得到 2.8g 棕黄色的多酚, 纯度为 45.2, 多酚得率为 1.4。 0064 将乙酸乙酯萃取后剩下的浓缩液加热至 60, 在搅拌条件下加入 0.5 H2O2溶液 反应 1 小时, 脱色后的浓缩液在 80烘箱中干燥 10 小时, 粉碎后得到 26.4g 淡黄色的茶皂 素, 纯度为 78.6, 提取得率为 13.2。 0065 上述的均指重量百分比。 说 明 书 CN 102028042 A CN 102028043 A1/4 页 12 图 1A 图 2A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028042 A CN 102028043 A2/4 页 13 图 1B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028042 A CN 102028043 A3/4 页 14 图 2B 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