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钓鱼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悬钓鱼钩.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100636.4 (22)申请日 2016.09.30 (73)专利权人 张静 地址 232001 安徽省淮南市舜耕中路128号 水利局 (72)发明人 张静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41 代理人 王菊珍 (51)Int.Cl. A01K 83/00(2006.01) A01K 93/00(2006.01) A01K 95/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悬钓鱼钩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悬钓鱼钩, 包括。
2、鱼 线, 鱼线上安装有鱼钩、 铅坠以及鱼浮, 鱼线的一 端固定在鱼竿的端部, 另一端设有铅坠, 铅坠穿 在鱼线的末端上, 并可沿鱼线滑动, 鱼线在铅坠 的两端处分别设有用以固定铅坠的可以沿鱼线 滑动的塑料太空豆, 鱼线在铅坠的上方设有鱼 钩, 且在鱼钩的上方设有可沿鱼线滑动的鱼浮, 在将鱼钩沉入水下时, 铅坠沉入水底的地表, 鱼 线在铅坠和鱼浮的作用下绷紧, 而鱼钩设在鱼浮 与铅坠之间的位置, 使鱼钩能够悬浮在水体中, 这样一来, 就能够使饵食固定于地面以上的水 中, 从而提高了饵食被鱼发现的几率。 而且由于 鱼钩是设在鱼浮与铅坠之间, 因此在鱼吃饵食时 能够立刻牵动鱼浮, 从而提高了鱼浮的灵。
3、敏度。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206453036 U 2017.09.01 CN 206453036 U 1.一种悬钓鱼钩, 包括鱼线(1), 所述鱼线(1)上安装有鱼钩(2)、 铅坠(3)以及鱼浮(4), 其特征在于: 所述鱼线(1)的一端固定在鱼竿的端部, 另一端设有铅坠(3), 所述铅坠(3)穿 在鱼线(1)上, 并可沿鱼线(1)滑动, 鱼线(1)在铅坠(3)的两端处分别设有沿鱼线(1)移动的 塑料太空豆(5), 鱼线(1)在铅坠(3)的上方设有鱼钩(2), 且在鱼钩(2)的上方设有可沿鱼线 (1)滑动的鱼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钓鱼钩, 其特征在于:。
4、 所述鱼钩(2)设有一个或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钓鱼钩, 其特征在于: 所述鱼钩(2)位于水面以下的任意高 度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钓鱼钩, 其特征在于: 所述鱼线(1)在靠近铅坠(3)的一端端 部设有防止铅坠(3)从鱼线滑落的阻止结。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453036 U 2 一种悬钓鱼钩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渔具, 特别涉及一种悬钓鱼钩。 背景技术 0002 通常, 鱼线与鱼钩都是一体化设置, 即直接在鱼线的一端端部固定鱼钩, 鱼线另一 端直接拴在鱼竿上, 而铅坠则设在鱼钩的上方。 采用这种方式设置的鱼钩, 在鱼钩沉入。
5、水底 时, 鱼钩则附在水底的地表上, 位置太低, 不易被鱼发现, 如果遇到浑浊的水底, 则容易导致 鱼钩被浑浊物覆盖, 也会减少鱼发现饵食的几率。 而且即使饵食被鱼吃掉, 也需要等待鱼将 鱼钩拖动铅坠后, 鱼浮才会有反应, 也就是说鱼浮的灵敏度不高, 这样就容易导致钓鱼成功 率下降的现象。 而鱼钩悬浮于地面以上的水中, 饵料更容易被鱼发现和吞食, 鱼浮的灵敏度 会更高, 悬钓鱼钩会使钓鱼的效率更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悬钓鱼钩, 该鱼钩的使用, 能够提高 鱼浮的灵敏度, 而且能够提高饵食被鱼发现的几率。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
6、的技术方案: 一种悬钓鱼钩, 包括鱼线, 所 述鱼线上安装有鱼钩、 铅坠以及鱼浮, 所述鱼线的一端固定在鱼竿的端部, 另一端设有铅 坠, 所述铅坠穿在鱼线上, 并可沿鱼线滑动, 鱼线在铅坠的两端处分别设有用以固定铅坠、 可以沿鱼线滑动的塑料太空豆, 鱼线在铅坠的上方设有鱼钩, 且在鱼钩的上方设有可沿鱼 线滑动的鱼浮。 0005 优选的, 鱼钩可以设有一个或两个。 0006 优选的, 鱼钩位于水面以下的任意高度的位置。 0007 优选的, 鱼线在靠近铅坠的一端端部设有防止铅坠滑落的阻止结。 0008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在将鱼钩沉入水下时, 铅坠沉入水底的地表, 鱼线在铅坠和鱼 浮的作用下绷紧,。
7、 而鱼钩设在鱼浮与铅坠之间的位置, 使鱼钩能够悬浮在水体中, 这样一 来, 就能够避免水底地表的浑浊物覆盖住饵食, 从而提高了饵食被发现的几率。 而且由于鱼 钩是设在鱼浮与铅坠之间, 因此在鱼吃饵食时能够立刻牵动鱼浮, 从而提高了鱼浮的灵敏 度。 附图说明 0009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下面结合附图, 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11 如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一种悬钓鱼钩, 包括鱼线1, 鱼线1上安装有鱼钩2、 铅坠3以 及鱼浮4, 鱼线1的一端固定在鱼竿的端部, 另一端设有铅坠3, 铅坠3穿在鱼线1上, 并可沿鱼 说 明 书 1/2。
8、 页 3 CN 206453036 U 3 线1滑动, 鱼线1在铅坠3 的两端处分别设有沿鱼线1移动的塑料太空豆5, 鱼线1在铅坠3的 上方设有鱼钩2, 且在鱼钩2的上方设有可沿鱼线1滑动的鱼浮4, 鱼线1在靠近铅坠3的一端 端部设有防止铅坠3滑落的阻止结, 通过调节铅坠3与鱼线1端部的距离以及鱼浮4与鱼钩2 之间的距离, 实现鱼钩2在水体中的位置。 通过调节作用, 鱼钩2可以固定在距离水底地表以 上的任意高度的水中, 从而实现鱼钩2悬浮在水体中。 0012 本实用新型的鱼钩2可以设有两个, 也可以设一个。 0013 本实用新型在将鱼钩2沉入水下时, 铅坠3沉入水底的地表, 鱼线1 在铅坠和鱼。
9、浮4 的作用下绷紧, 而鱼钩2设在鱼浮4与铅坠3之间的位置, 使鱼钩2能够悬浮在水体中, 这样一 来, 就能够避免水底地表的浑浊物覆盖住饵食, 从而提高了饵食被发现的几率。 而且由于鱼 钩2是设在鱼浮4 与铅坠3之间, 因此在鱼吃饵食时能够立刻牵动鱼浮4, 从而提高了鱼浮 4 的灵敏度。 0014 本实用新型也不同于现有的, 因为悬钓时, 现有的鱼浮连同鱼钩下方没有固定的 铅坠, 所以鱼浮被风吹时就会移动, 鱼钩也会随之移动, 悬钓不能实现定位垂钓。 0015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 这些都属 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6453036 U 4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5 CN 206453036 U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