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悬崖菊组织培养方法.pdf

  • 上传人:Y948****062
  • 文档编号:7068544
  • 上传时间:2019-09-23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279.25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1239270.8

    申请日:

    20171130

    公开号:

    CN107896992A

    公开日:

    2018041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H4/00

    主分类号:

    A01H4/00

    申请人:

    金华市铁骑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全盈园

    地址:

    322300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白龙桥镇高桥社区666号

    优先权:

    CN201711239270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李静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悬崖菊组织培养方法,包括:灭菌、诱导、增殖、移栽,取悬崖菊茎尖部位消毒后切成小块,将悬崖菊茎尖小块置于含有粉状活性炭的MS培养基中诱导,然后将健壮茎尖组织接入含有生长素的MS培养基中进行增殖培养,将培养出的幼苗经炼苗后进行移栽。有益效果为:活性炭有助于诱导与分化愈伤组织,提高逾伤组织活力;炼苗可以使幼苗迅速适应栽培基质的土质环境,可以缩短缓苗时间,增强对低温、大风等的抵抗能力,使悬崖菊迅速成活成长,植株健壮,长势旺盛,完成组培阶段。

    权利要求书

    1.悬崖菊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悬崖菊组织培养方法包括:灭菌:取悬崖菊茎尖部位,用中性洗涤剂漂洗5-8分钟,再用流水冲洗30-45分钟,然后用酒精灭菌,无菌水冲洗2-3遍,再用氯化汞溶液灭菌,无菌水冲洗2-3次,将悬崖菊茎尖切成小块;诱导:将海绵用蒸馏水洗净并在体积分数为70-75%的酒精中浸泡20-30分钟,再用蒸馏水洗净备用;将一块海绵卷成中空的筒状体,底部固定一块圆形海绵,筒状体下部的海绵条插入装有MS培养基的罐头瓶中,培养基上放置粉状活性炭,以玻璃棒插8-10个小孔至基质底部,在每个小孔中垂直插入1-2片茎尖小块,培养8-12天;增殖:取新鲜的MS培养基,遮光条件下依次加入蔗糖、蜂蜜、维生素B1、(R)-(-)-2,2-二苯基环戊醇、6-苄氨基腺嘌呤、萘乙酸、吲哚乙酸、赤霉素混合成培养液,将经诱导培养产生的健壮茎尖组织接入培养基中培养15-18天;移栽:将生根良好的增培苗移出培养室并置于室温下炼苗2-3天,然后向瓶内加少许水刚没过培养基,继续炼苗1-2天,小心取出小苗,冼净基部培养基,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稀释液与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7-9分钟,取出在阴凉处晾10-15分钟后移栽到栽培基质中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崖菊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步骤中酒精的质量分数为75-95%,灭菌时间为15-30秒;氯化汞的质量分数为0.08-0.12%,灭菌时间为8-12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崖菊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步骤中,海绵的长度为13-15cm,宽度为13-15cm,厚度为0.4-0.7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崖菊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步骤中,粉状活性炭的厚度为0.3-0.5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崖菊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步骤中,培养温度为22-24℃,光照时间为12-16小时,光照强度为2500-3000lx。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崖菊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殖步骤中,蔗糖的添加量为25-28g/L,蜂蜜为20-22g/L,维生素B1为0.1-0.15g/L,(R)-(-)-2,2-二苯基环戊醇为0.012-0.022g/L,6-苄氨基腺嘌呤为1.0-1.2mg/L,萘乙酸为0.6-0.8mg/L,吲哚乙酸为0.6-0.8mg/L,赤霉素为0.03-0.05mg/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崖菊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殖步骤中的培养添加为:光照12-14小时、光照强度2500-3500lx、温度24-26℃,黑暗10-12小时、温度15-1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崖菊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栽过程中所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稀释倍数为1500-2000倍液,高锰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为0.022-0.025%。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培养领域,尤其是涉及悬崖菊组织培养方法。

    技术背景

    悬崖菊是小菊的一种整枝形式。通常选用单瓣型、分枝多、枝条细软、开花繁密的小花品种,仿效山间野生小菊悬垂的自然姿态,整枝成下垂的悬崖状。栽培的关键是用竹架诱引主干向前及适时摘心。鉴赏的标准是花枝倒垂,主干在中线上,侧枝分布均匀,前窄后宽,花朵丰满,花期一致,并以长取胜。经人工艺术加工培养而成。一棵理想的悬崖菊应该是后宽前窄、呈等腰三角形且繁花密集向一面悬垂,长度要达3-4米。悬崖菊培植一般用扦插繁殖,栽培需一年时间方能体现悬崖菊的艺术魅力。花开时,鲜花缀满枝头,绿叶相间,远看形如蛟龙探海,近观似菊花瀑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悬崖菊组织培养方法,本组织培养方法简单易行,悬崖菊组织诱导分化速度快,幼苗成活率较高,适合批量规模化培养。

    本发明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悬崖菊组织培养方法,包括:灭菌、诱导、增殖、移栽,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灭菌:取悬崖菊茎尖部位,用中性洗涤剂漂洗5-8分钟,再用流水冲洗30-45分钟,然后用75-95%酒精灭菌15-30秒,无菌水冲洗2-3遍,再用0.08-0.12%氯化汞溶液灭菌8-12分钟,无菌水冲洗2-3次,将悬崖菊茎尖切成小块;外植体灭菌可以灭杀悬崖菊茎尖部位携带的有害微生物,避免将有害微生物引入培养基质中造成污染,同时也可以避免微生物对培养基质的吸收利用,为茎尖细胞提供充足的营养成分供其分化;

    诱导:选长13-15cm、宽13-15cm、厚0.4-0.7cm的海绵,将海绵用蒸馏水洗净并在体积分数为70-75%的酒精中浸泡20-30分钟,再用蒸馏水洗净备用;将一块海绵卷成中空的筒状体,底部固定一块圆形海绵,筒状体下部的海绵条插入装有MS培养基的罐头瓶中,培养基上放置0.3-0.5cm厚的粉状活性炭,以玻璃棒插8-10个小孔至基质底部,在每个小孔中垂直插入1-2片茎尖小块,在温度为22-24℃、光照时间为12-16小时、光照强度为2500-3000lx的培养条件下培养8-12天;活性炭有助于调节基质的容重、总孔隙度、通气孔隙、持水孔隙和气水比,同时活性炭还有助于降低茎尖的褐化率,在仅添加活性炭的MS培养基上较容易诱导愈伤组织,愈伤诱导率达99%以上,愈伤分化也较容易,愈伤分化率达98%以上,愈伤的生长情况好,质地疏松,活力旺盛;

    增殖:取新鲜的MS培养基,遮光条件下依次加入蔗糖25-28g/L、蜂蜜20-22g/L、维生素B1 0.1-0.15g/L、(R)-(-)-2,2-二苯基环戊醇0.012-0.022 g/L、6-苄氨基腺嘌呤1.0-1.2mg/L、萘乙酸0.6-0.8mg/L、吲哚乙酸0.6-0.8mg/L、赤霉素0.03-0.05mg/L混合成培养液,将经诱导培养产生的健壮茎尖组织接入培养基中,在光照12-14小时、光照强度2500-3500lx、温度24-26℃,黑暗10-12小时、温度15-17℃的条件下培养15-18天;6-苄氨基腺嘌呤、萘乙酸、吲哚乙酸能够作用于细胞,可刺激形成层细胞分裂,刺激根细胞生长,促进木质部、韧皮部细胞分化,促进逾伤组织发根、调节愈伤组织的形态建成,赤霉素有助于灭菌,可以防止愈伤组织腐烂,(R)-(-)-2,2-二苯基环戊醇能够与萘乙酸、吲哚乙酸发生络合反应,从而可以防止它们被光氧化分解为醛与吲哚而失去调节作用,在适当条件下,生长素可以经由解络合反应而转变为游离型,经运输转移到作用部位起作用;

    移栽:将生根良好的增培苗移出培养室并置于室温下炼苗2-3天,然后向瓶内加少许水刚没过培养基,继续炼苗1-2天,小心取出小苗,冼净基部培养基,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与0.022-0.02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7-9分钟,取出在阴凉处晾10-15分钟后移栽到栽培基质中即可;通过炼苗并消毒后,幼苗可以迅速适应栽培基质的土质环境,可以缩短缓苗时间,增强对低温、大风等的抵抗能力,使悬崖菊迅速成活成长,植株健壮,长势旺盛,完成组培阶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活性炭有助于调节基质的容重、总孔隙度、通气孔隙、持水孔隙和气水比,同时活性炭还有助于降低茎尖的褐化率,在仅添加活性炭的MS培养基上较容易诱导愈伤组织,愈伤诱导率达99%以上,愈伤分化也较容易,愈伤分化率达98%以上,愈伤的生长情况好,质地疏松,活力旺盛;

    2)(R)-(-)-2,2-二苯基环戊醇能够与萘乙酸、吲哚乙酸发生络合反应,从而可以防止它们被光氧化分解为醛与吲哚而失去调节作用,在适当条件下,生长素可以经由解络合反应而转变为游离型,经运输转移到作用部位起作用;

    3)通过炼苗并消毒后,幼苗可以迅速适应栽培基质的土质环境,可以缩短缓苗时间,增强对低温、大风等的抵抗能力,使悬崖菊迅速成活成长,植株健壮,长势旺盛,完成组培阶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悬崖菊组织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悬崖菊茎尖部位,用中性洗涤剂漂洗5分钟,再用流水冲洗30分钟,然后用75%酒精灭菌15秒,无菌水冲洗2遍,再用0.08%氯化汞灭菌8分钟,无菌水冲洗2次,将悬崖菊茎尖切成小块;2)选长13cm、宽13cm、厚0.4cm的海绵,将海绵用蒸馏水洗净并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中浸泡20分钟,再用蒸馏水洗净备用;将一块海绵卷成中空的筒状体,底部固定一块圆形海绵,筒状体下部的海绵条插入装有MS培养基的罐头瓶中,培养基上放置0.3cm厚的粉状活性炭,以玻璃棒插8个小孔至基质底部,在每个小孔中垂直插入1片茎尖小块,在温度为22℃、光照时间为12小时、光照强度为2500lx的培养条件下培养8天;3)取新鲜的MS培养基,遮光条件下依次加入蔗糖25g/L、蜂蜜20g/L、维生素B1 0.1g/L、(R)-(-)-2,2-二苯基环戊醇0.012g/L、6-苄氨基腺嘌呤1.0mg/L、萘乙酸0.6mg/L、吲哚乙酸0.6mg/L、赤霉素0.03mg/L混合成培养液,将经诱导培养产生的健壮茎尖组织接入培养基中,在光照12小时、光照强度2500lx、温度24℃,黑暗10小时、温度15℃的条件下培养15天;4)将生根良好的增培苗移出培养室并置于室温下炼苗2天,然后向瓶内加少许水刚没过培养基,继续炼苗1天,小心取出小苗,冼净基部培养基,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与0.022%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7分钟,取出在阴凉处晾10分钟后移栽到栽培基质中即可。

    实施例2:

    悬崖菊组织培养方法,包括:灭菌、诱导、增殖、移栽,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灭菌:取悬崖菊茎尖部位,用中性洗涤剂漂洗8分钟,再用流水冲洗45分钟,然后用95%酒精灭菌30秒,无菌水冲洗3遍,再用0.12%氯化汞灭菌12分钟,无菌水冲洗3次,将悬崖菊茎尖切成小块;外植体灭菌可以灭杀悬崖菊茎尖部位携带的有害微生物,避免将有害微生物引入培养基质中造成污染,同时也可以避免微生物对培养基质的吸收利用,为茎尖细胞提供充足的营养成分供其分化;

    2)诱导:选长15cm、宽15cm、厚0.7cm的海绵,将海绵用蒸馏水洗净并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中浸泡30分钟,再用蒸馏水洗净备用;将一块海绵卷成中空的筒状体,底部固定一块圆形海绵,筒状体下部的海绵条插入装有MS培养基的罐头瓶中,培养基上放置0.5cm厚的粉状活性炭,以玻璃棒插10个小孔至基质底部,在每个小孔中垂直插入2片茎尖小块,在温度为24℃、光照时间为16小时、光照强度为3000lx的培养条件下培养12天;活性炭有助于调节基质的容重、总孔隙度、通气孔隙、持水孔隙和气水比,同时活性炭还有助于降低茎尖的褐化率,在仅添加活性炭的MS培养基上较容易诱导愈伤组织,愈伤诱导率达99%以上,愈伤分化也较容易,愈伤分化率达98%以上,愈伤的生长情况好,质地疏松,活力旺盛;

    3)增殖:取新鲜的MS培养基,遮光条件下依次加入蔗糖28g/L、蜂蜜22g/L、维生素B1 0.15g/L、(R)-(-)-2,2-二苯基环戊醇0.022 g/L、6-苄氨基腺嘌呤1.2mg/L、萘乙酸0.8mg/L、吲哚乙酸0.8mg/L、赤霉素0.05mg/L混合成培养液,将经诱导培养产生的健壮茎尖组织接入培养基中,在光照14小时、光照强度3500lx、温度26℃,黑暗12小时、温度17℃的条件下培养18天;6-苄氨基腺嘌呤、萘乙酸、吲哚乙酸能够作用于细胞,可刺激形成层细胞分裂,刺激根细胞生长,促进木质部、韧皮部细胞分化,促进逾伤组织发根、调节愈伤组织的形态建成,赤霉素有助于灭菌,可以防止愈伤组织腐烂,(R)-(-)-2,2-二苯基环戊醇能够与萘乙酸、吲哚乙酸发生络合反应,从而可以防止它们被光氧化分解为醛与吲哚而失去调节作用,在适当条件下,生长素可以经由解络合反应而转变为游离型,经运输转移到作用部位起作用;

    4)移栽:将生根良好的增培苗移出培养室并置于室温下炼苗3天,然后向瓶内加少许水刚没过培养基,继续炼苗2天,小心取出小苗,冼净基部培养基,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与0.02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9分钟,取出在阴凉处晾15分钟后移栽到栽培基质中即可;通过炼苗并消毒后,幼苗可以迅速适应栽培基质的土质环境,可以缩短缓苗时间,增强对低温、大风等的抵抗能力,使悬崖菊迅速成活成长,植株健壮,长势旺盛,完成组培阶段。

    实施例3:

    悬崖菊组织培养方法,包括:灭菌、诱导、增殖、移栽,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灭菌:取悬崖菊茎尖部位,用中性洗涤剂漂洗6分钟,再用流水冲洗35分钟,然后用85%酒精灭菌25秒,无菌水冲洗3遍,再用0.1%氯化汞灭菌10分钟,无菌水冲洗3次,将悬崖菊茎尖切成小块;外植体灭菌可以灭杀悬崖菊茎尖部位携带的有害微生物,避免将有害微生物引入培养基质中造成污染,同时也可以避免微生物对培养基质的吸收利用,为茎尖细胞提供充足的营养成分供其分化;

    诱导:选长14cm、宽14cm、厚0.5cm的海绵,将海绵用蒸馏水洗净并在体积分数为74%的酒精中浸泡25分钟,再用蒸馏水洗净备用;将一块海绵卷成中空的筒状体,底部固定一块圆形海绵,筒状体下部的海绵条插入装有MS培养基的罐头瓶中,培养基上放置0.4cm厚的粉状活性炭,以玻璃棒插9个小孔至基质底部,在每个小孔中垂直插入2片茎尖小块,在温度为23℃、光照时间为14小时、光照强度为2800lx的培养条件下培养10天;活性炭有助于调节基质的容重、总孔隙度、通气孔隙、持水孔隙和气水比,同时活性炭还有助于降低茎尖的褐化率,在仅添加活性炭的MS培养基上较容易诱导愈伤组织,愈伤诱导率达99%以上,愈伤分化也较容易,愈伤分化率达98%以上,愈伤的生长情况好,质地疏松,活力旺盛;

    增殖:取新鲜的MS培养基,遮光条件下依次加入蔗糖26g/L、蜂蜜20g/L、维生素B1 0.12g/L、(R)-(-)-2,2-二苯基环戊醇0.02g/L、6-苄氨基腺嘌呤1.0mg/L、萘乙酸0.7mg/L、吲哚乙酸0.7mg/L、赤霉素0.04mg/L混合成培养液,将经诱导培养产生的健壮茎尖组织接入培养基中,在光照14小时、光照强度3000lx、温度25℃,黑暗10小时、温度16℃的条件下培养16天;6-苄氨基腺嘌呤、萘乙酸、吲哚乙酸能够作用于细胞,可刺激形成层细胞分裂,刺激根细胞生长,促进木质部、韧皮部细胞分化,促进逾伤组织发根、调节愈伤组织的形态建成,赤霉素有助于灭菌,可以防止愈伤组织腐烂,(R)-(-)-2,2-二苯基环戊醇能够与萘乙酸、吲哚乙酸发生络合反应,从而可以防止它们被光氧化分解为醛与吲哚而失去调节作用,在适当条件下,生长素可以经由解络合反应而转变为游离型,经运输转移到作用部位起作用;

    移栽:将生根良好的增培苗移出培养室并置于室温下炼苗3天,然后向瓶内加少许水刚没过培养基,继续炼苗2天,小心取出小苗,冼净基部培养基,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与0.023%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8分钟,取出在阴凉处晾12分钟后移栽到栽培基质中即可;通过炼苗并消毒后,幼苗可以迅速适应栽培基质的土质环境,可以缩短缓苗时间,增强对低温、大风等的抵抗能力,使悬崖菊迅速成活成长,植株健壮,长势旺盛,完成组培阶段。

    本发明操作步骤中的常规操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进行赘述。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原则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补充或类似方式替代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悬崖 组织培养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悬崖菊组织培养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06854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