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治刺吸性害虫的微生物与化学杀虫剂复配组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防治刺吸性害虫的微生物与化学杀虫剂复配组合.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1200746.7 (22)申请日 2017.11.24 (71)申请人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地址 210014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钟灵街 50号植保所 (72)发明人 牛洪涛 郭慧芳 刘宝生 张志春 (51)Int.Cl. A01N 63/02(2006.01) A01N 47/06(2006.01) A01P 7/0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用于防治刺吸性害虫的微生物与化学 杀虫剂复配组合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治刺吸性害虫的 微生物与。
2、化学杀虫剂复配组合, 其活性成分为粘 质沙雷氏菌和螺虫乙酯, 粘质沙雷氏菌在所述杀 虫剂组合物中的含量为1081011cfu/ml, 螺虫乙 酯在所述杀虫剂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0 45。 本发明的两组活性成分复配后对防治稻 飞虱、 蚜虫等刺吸性害虫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能够减少化学农药用药量, 提高微生物对害虫致 死速度, 延长杀虫的持续时间, 延缓抗性等优点, 具有很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CN 107736381 A 2018.02.27 CN 107736381 A 1.一种微生物与化学杀虫剂复配组合, 其特征在于, 复配组合为粘质沙雷氏菌和螺虫 乙酯, 其中。
3、粘质沙雷氏菌在复配组合中的含量为1081011cfu/ml, 螺虫乙酯在复配组合中 的重量百分比为10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配组合, 其特征在于, 复配组合用于防治稻飞虱、 蚜虫等刺 吸性害虫。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736381 A 2 一种用于防治刺吸性害虫的微生物与化学杀虫剂复配组合 一、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害虫防治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治刺吸性害虫的粘质沙雷氏菌和 螺虫乙酯复配组合。 二、 背景技术 0002 螺虫乙酯(spirotetramat)为季酮酸类化合物, 是一个全新的杀虫剂, 与大多数传 统杀虫剂不同, 该药剂能够在整个。
4、植物体内双向内吸传导, 具有对刺吸式害虫防控期长、 对 天敌比较安全、 与植物相容性好等优点。 在田间应用时, 螺虫乙酯表现出了良好的光稳定性 以及残留活性, 且与目前应用的绝大多数化学杀虫剂不存在交互抗性。 但长期使用也不可 避免的导致害虫抗药性的产生。 0003 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昆虫病原细 菌, 能侵染双翅目、 同翅目、 半翅目等多种害虫。 粘质沙雷氏菌S-JS1菌株是从感病褐飞虱虫 体内分离获得的一种新的致病菌株, 该菌株对褐飞虱具有较好的杀虫活性, 对灰飞虱、 蚜虫 等刺吸性害虫也有一定的防效。 0004 将粘质沙雷氏菌与。
5、化学药剂进行科学混用, 不但可以降低化学农药的用量, 提高 微生物杀虫剂的速效性, 而且具有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 减少农产品的化学农药残留等 优点。 因此, 本发明涉及的粘质沙雷氏菌和螺虫乙酯复配组合对于当前刺吸性害虫的安全 高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三、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单用化学杀虫剂或生物杀虫剂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 有效控制刺吸性害虫的生物与化学杀虫组合, 将粘质沙雷氏菌和螺虫乙酯复配后, 对多种 刺吸性害虫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 0006 四、 技术方案 0007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 一种杀虫组合物, 其活性成分包含粘质沙。
6、雷氏菌和螺虫乙酯, 其中, 粘质沙雷氏菌 在杀虫组合物中的含量为1081011cfu/ml, 螺虫乙酯在所述杀虫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 1045。 0009 粘质沙雷氏菌的培养: 0010 培养基: LB(胰蛋白胨10g, 氯化钠10g, 酵母提取物5g, 琼脂20g, 去离子水1L)。 0011 培养条件: 在2837下, 培养25d。 0012 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除活性成分外, 可以辅以农药制剂加工中常规的表面活性 剂、 助剂、 填料和/或载体并根据实际需求制备成适合农业上使用的任意一种剂型, 包括但 不限于悬浮剂、 水乳剂、 微囊悬浮剂、 可湿性粉剂、 水分散粒剂、 微乳剂等。 具体使用。
7、中要选 择加工的剂型种类可以根据使用对象、 使用环境等的不同而实际确定得到。 0013 与现有技术对比,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与化学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7736381 A 3 杀虫剂单用相比, 具有明显的增效和延长持效期作用; 2.农药的使用量减少, 环境污染减 少; 3.使用范围更广, 对同时发生的多种害虫具有良好的兼治作用。 五、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中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但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0015 实施例1: 1011cfu/ml粘质沙雷氏菌24螺虫乙酯悬浮剂对稻飞虱的杀虫效。
8、果 0016 粘质沙雷氏菌1011cfu/ml、 螺虫乙酯24、 脂肪胺聚氧乙烯嘧2.5、 月桂醇硫酸钠 4、 硅酮类0.2、 海藻酸钠0.1、 丙三醇0.05、 去离子水加至100, 制得1011cfu/ml粘 质沙雷氏菌24螺虫乙酯悬浮剂。 0017 供试对象: 稻飞虱 0018 供试微生物及药剂: 1011cfu/ml粘质沙雷氏菌悬浮剂, 24螺虫乙酯悬浮剂, 均按 照上述方法获得。 0019 表一 杀虫组合物对稻飞虱的杀虫效果 0020 0021 试验方法: 用天平分别准确称取各供试药剂, 按每亩50L喷雾量配制好相关药剂, 均匀喷雾, 防治水稻上的稻飞虱, 以清水为空白对照(CK),。
9、 每个处理3次重复, 分别于1d、 3d 和5d后统计死亡虫数、 活虫数, 计算平均减退率和校正防效。 0022 计算公式如下: 0023 0024 0025 结果表明本发明粘质沙雷氏菌螺虫乙酯悬浮剂药后1d、 3d和5d防治效果分别为 58.62、 78.95和89.09, 而1011cfu/m粘质沙雷氏菌悬浮剂和24螺虫乙酯悬浮剂按照 同样方法使用, 1d、 3d和5d防治效果分别为9.70、 21.43、 30.46和27.59、 47.37、 61.82, 说明本发明对稻飞虱的防效明显优于单剂粘质沙雷氏菌悬浮剂和螺虫乙酯悬浮 剂, 结果如表一所示。 0026 实施例2: 1010cfu。
10、/ml粘质沙雷氏菌35螺虫乙酯悬浮剂对稻飞虱的杀虫效果 0027 粘质沙雷氏菌1010cfu/ml、 螺虫乙酯35、 萘磺酸甲醛缩合物1.5、 十二烷基苯磺 酸钠3.5、 C10-20饱和脂肪酸类0.2、 明胶0.1、 乙二醇1、 去离子水加至100, 1010cfu/ml粘质沙雷氏菌35螺虫乙酯悬浮剂。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7736381 A 4 0028 试验方法与用量同实施例2, 结果表明本实施例粘质沙雷氏菌螺虫乙酯悬浮剂 药后1d、 3d和5d防治效果分别为60.83、 81.04和92.81, 而1010cfu/ml粘质沙雷氏菌悬 浮剂和35螺虫乙酯悬浮剂按照同样方。
11、法使用, 药后1d、 3d和5d防治效果分别为6.89、 17.54、 27.27和36.21、 52.63、 67.27, 说明本发明对稻飞虱的防效明显优于单剂 粘质沙雷氏菌悬浮剂和螺虫乙酯悬浮剂。 0029 实施例3: 108cfu/ml粘质沙雷氏菌45螺虫乙酯微囊悬浮剂对稻飞虱的杀虫效 果 0030 粘质沙雷氏108cfu/ml、 螺虫乙酯45、 萘磺酸甲醛缩合物5、 润湿渗透剂F 4、 聚异氰酸酯6、 三聚磷酸钠0.05、 去离子水加至100, 制得108cfu/ml粘质沙雷氏 45螺虫乙酯微囊悬浮剂。 0031 试验方法与用量同实施例2, 结果表明本实施例粘质沙雷氏菌螺虫乙酯微囊悬 。
12、浮剂药后1d、 3d和5d防治效果分别为62.07、 85.96和94.55, 而108cfu/ml粘质沙雷氏 菌悬浮剂和45螺虫乙酯微囊悬浮剂按照同样方法使用, 药后1d、 3d和5d防治效果分别为 3.45、 8.77、 12.73和41.38、 56.14、 72.73, 说明本发明对稻飞虱的防效明显优 于单剂粘质沙雷氏菌微囊悬浮剂和螺虫乙酯微囊悬浮剂。 0032 实施例4: 109cfu/ml粘质沙雷氏菌25螺虫乙酯水乳剂对瓜蚜的杀虫效果 0033 粘质沙雷氏109cfu/ml、 螺虫乙酯25、 环己酮6、 苯基酚聚氧乙基醚2.5、 丙三 醇0.5、 黄原胶0.05、 C10-20饱和。
13、脂肪酸类0.1、 去离子水加至100, 制得109cfu/ml 粘质沙雷氏菌25螺虫乙酯水乳剂。 0034 供试对象: 蚜虫, 瓜蚜 0035 供试微生物及药剂: 粘质沙雷氏菌109cfu/ml, 25螺虫乙酯水乳剂, 均按照上述 方法获得。 0036 试验方法: 喷雾法。 用天平分别准确称取各供试药剂, 按每亩50L喷雾量, 均匀喷 雾, 防治黄瓜上的蚜虫, 以清水为空白对照(CK), 每个处理3次重复, 分别于1d和2d后统计死 亡虫数、 活虫数, 计算平均减退率和校正防效。 0037 结果表明本实施例粘质沙雷氏菌螺虫乙酯水乳剂剂药后1d和2d防治效果分别 为90.91和98.11, 而粘。
14、质沙雷氏菌109cfu/ml和25螺虫乙酯水乳剂按照同样方法使 用, 药后1d和2d防治效果分别为3.64、 5.66和61.82、 71.69, 说明本发明对蚜虫的 防效明显优于单剂粘质沙雷氏菌水乳剂和螺虫乙酯水乳剂。 结果如表二所示。 0038 表二 109cfu/ml粘质沙雷氏菌25螺虫乙酯水乳剂对蚜虫的杀虫效果 0039 0040 实施例5: 1010cfu/ml粘质沙雷氏菌15螺虫乙酯水乳剂对瓜蚜的杀虫效果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7736381 A 5 0041 粘质沙雷氏1010cfu/ml、 螺虫乙酯15、 N-甲基吡咯烷酮18、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磷酸酯8, 甘。
15、油脂肪酸聚氧乙烯醚8、 阿拉伯胶5, 磷酸异丁酯1, 乙二醇4, 水补足 至100, 制得1010cfu/ml粘质沙雷氏菌15螺虫乙酯水乳剂。 0042 试验方法同实施例4, 结果表明本实施例粘质沙雷氏菌螺虫乙酯水乳剂药后1d 和2d防治效果分别为87.27和92.45, 而粘质沙雷氏菌1010cfu/ml和15螺虫乙酯水乳 剂按照同样方法使用, 药后1d和2d防治效果分别为10.91、 18.87和43.64、 60.38, 说明本发明对蚜虫的防效明显优于单剂粘质沙雷氏菌水乳剂和螺虫乙酯水乳剂。 结果如表 三所示。 0043 表三 1010cfu/ml粘质沙雷氏菌15螺虫乙酯水乳剂对蚜虫的杀虫效果 0044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7736381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