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精细分离装置的中药脱皮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带有精细分离装置的中药脱皮机.pdf(9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1010743.2 (22)申请日 2017.08.12 (73)专利权人 北京春风药业有限公司 地址 101400 北京市怀柔区北房镇恒利街 72号 (72)发明人 耿春风 李成荣 耿春雷 (51)Int.Cl. A23N 7/00(2006.01) B08B 1/00(2006.01) B08B 1/0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带有精细分离装置的中药脱皮机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精细分离装置 的中药脱皮机, 其技术方案要点是: 。
2、包括壳体、 进 料口和出料口和外壳自然包覆形成的内腔, 还包 括用于分离药材外皮的滚轮和用于将分离后的 药材上粘粘的碎皮进行分离的精细处理装置, 药 材进入精细处理装置中, 由搅拌桨带动, 对药材 上黏连的皮屑通过搅拌进行分离, 能够通过滚轮 对药材进行脱皮处理, 并由精细处理装置对脱皮 后的药材再一次进行处理, 能够实现将脱皮后的 药材上黏连的皮屑与药材分离, 进而减少工作人 员的负担。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CN 207821028 U 2018.09.07 CN 207821028 U 1.一种带有精细分离装置的中药脱皮机, 包括壳体(1)、 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
3、)和内 腔(13), 其特征是: 还包括用于分离药材外皮的滚轮(2)和用于将分离后的药材上粘粘的碎 皮进行分离的精细处理装置(3), 所述精细处理装置(3)包括固定在内腔(13)内的固定桶 (31), 设置在固定桶(31)内的搅拌桨(32), 固定在固定桶(31)上且带动搅拌杆转动的电机 (33), 所述固定桶(31)上设置有入药口(314)和出药口(315), 所述入药口(314)位于进料口 (11)的正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精细分离装置的中药脱皮机, 其特征是: 所述搅拌桨 (32)包括叶片(321), 所述叶片(321)设置为四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精细。
4、分离装置的中药脱皮机, 其特征是: 所述滚轮 (2)设置在进料口(11)处, 所述滚轮(2)设置为交叉设置的三个滚轮(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精细分离装置的中药脱皮机, 其特征是: 所述固定桶 (31)内与所述叶片(321)上均设置有刷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精细分离装置的中药脱皮机, 其特征是: 所述内腔 (13)内固定设置有第一吸风机(4), 所述第一吸风机(4)包括第一吸风口(41), 所述第一吸 风口(41)朝向进料口(11)与入药口(314)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精细分离装置的中药脱皮机, 其特征是: 所述出药口 (315)处设置有第二吸。
5、风机(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精细分离装置的中药脱皮机, 其特征是: 所述搅拌筒 包括上表面和侧面, 所述上表面与进料口(11)的平面呈四十五度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精细分离装置的中药脱皮机, 其特征是: 所述出料口 (12) 设置在壳体 (1) 的底部, 所述内腔 (13) 设置有一斜台 (6) , 所述斜台 (6) 的底面处连接出 料口 (12) , 所述斜台 (6) 位于出药口 (315) 下方。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821028 U 2 一种带有精细分离装置的中药脱皮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加工领域, 特别。
6、涉及一种带有精细分离装置的中药脱皮机。 背景技术 0002 中药起源于中国, 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 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 用 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代用品, 主要包括植物药、 动物药、 矿物药。 0003 一些中药往往需要脱皮后才能发挥功效, 固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 中药材脱皮机 应运而生。 0004 授权公告号为CN20606206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中药材脱皮机, 包括出料门、 出料管、 支撑座、 滚轮、 料斗、 脱皮滚筒、 吸皮风网、 吸风管、 气泵、 排皮管、 离心除尘器, 料斗 设置在脱皮机本体的顶部, 脱皮滚筒设置在料斗的下方, 控。
7、制面板设置在脱皮机本体左侧 的表面, 出料门设置在脱皮滚筒的左侧, 出料管连接在出料门的左侧, 吸皮风网设置在脱皮 滚筒的右侧, 吸风管连接在吸皮风网的右端, 气泵设置在吸风管的右侧, 排皮管设置在气泵 的右端, 离心除尘器设置在脱皮滚筒的底部, 电机设置在离心除尘器的右侧, 支撑座设置在 脱皮滚筒的下方, 滚轮设置在支撑座的底部。 0005 上述的中药脱皮机在给中药脱皮后, 经常因为中药皮与脱皮后的中药吸附而使一 些残留的中药皮的碎屑黏连在中药上, 导致药皮与中药分离的不完全, 蜕皮过后需要人工 进行清理, 增加了工作人员的负担, 如蜕皮不干净, 会影响药效。 实用新型内容 0006 本实用。
8、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精细分离装置的中药脱皮机, 其优点是能够对 中药进行脱皮处理并清理中药脱皮过后黏连在中药表面的皮屑。 0007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8 一种带有精细分离装置的中药脱皮机, 包括壳体、 进料口和出料口和外壳自然包 覆形成的内腔, 还包括用于分离药材外皮的滚轮和用于将分离后的药材上粘粘的碎皮进行 分离的精细处理装置, 药材进入精细处理装置中, 由搅拌桨带动, 对药材上黏连的皮屑通过 搅拌进行分离。 0009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能够通过滚轮对药材进行脱皮处理, 并由精细处理装置对脱 皮后的药材再一次进行处理, 能够实现将脱皮后的药材。
9、上黏连的皮屑与药材分离, 进而减 少工作人员的负担。 0010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搅拌桨包括叶片, 所述叶片设置为四个。 0011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能够保证进入精细处理装置内的药材被搅拌的效果更好, 进 而实现对药材上黏连的皮屑更好的分离。 0012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滚轮设置在进料口处, 所述滚轮设置为交叉设置 的三个滚轮。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7821028 U 3 0013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保证当中药进入滚轮中时, 三个滚轮交叉设置, 使滚轮对中药 挤压分离经过滚轮之间缝隙, 且进行两次分离过程, 对中药和中药皮进行更好的分离。 0014。
10、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固定桶内与所述叶片上均设置有刷毛。 0015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在中药在精细处理装置中由搅拌桨带动时, 能够实现通过刷 毛对中药进行滚动摩擦, 进而实现对中药的碎皮屑进行更好的剥离。 0016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内腔内固定设置有第一吸风机, 所述第一吸风机 包括第一吸风口, 所述第一吸风口朝向进料口与入药口间。 0017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能够使当中药被滚轮进行脱皮处理后的中药皮被吸风机吸 走, 进而实现对中药和中药皮进行分离处理, 减少中药皮进入精细处理装置, 进而导致中药 皮与中药混合, 难以区分。 0018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出。
11、药口处设置有第二吸风机。 0019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能够实现对经由出药口落出的碎皮屑被第二吸风机吸走, 实 现中药与碎皮屑的分离。 0020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搅拌筒包括上表面和侧面, 所述上表面与进料口 的平面呈四十五度设置。 0021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能够保证在搅拌筒内的中药相互之间的冲撞力较小, 使搅拌 过后的中药更加完好。 0022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出料口设置在壳体的底部, 所述内腔设置有一斜 台, 所述斜台的底面处连接出料口, 所述斜台位于出药口下方。 0023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斜台起导向作用, 能够因中药自身的重力滑出出料口, 不需要 人工进行。
12、收集, 减少了操作人员的负担。 0024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能够通过滚轮对药材进行脱皮处理, 并 由精细处理装置对脱皮后的药材再一次进行处理, 能够实现将脱皮后的药材上黏连的皮屑 与药材分离, 进而减少工作人员的负担。 附图说明 0025 图1是中药脱皮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 图2是体现精细处理装置位置的示意图; 0027 图3是体现滚轮结构示意图; 0028 图4是搅拌桨示意图。 0029 图中, 1、 壳体; 11、 进料口; 12、 出料口; 13、 内腔; 2、 滚轮; 3、 精细处理装置; 31、 固定 桶; 311、 上壁; 312、 下壁; 313。
13、、 侧壁; 314、 入药口; 315、 出药口; 32、 搅拌桨; 321、 叶片; 33、 电 机; 34、 软刷毛; 4、 第一吸风机; 41、 第一吸风口; 5、 第二吸风机; 51、 第二吸风口; 6、 斜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 标记表示。 需要说明的是, 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 “前” 、“后” 、“左” 、“右” 、“上” 和 “下” 指的 是附图2中的方向, 词语 “底面” 和 “顶面” 、“内” 和 “外” 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 中心的方向。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782。
14、1028 U 4 0031 实施例: 一种带有精细分离装置的中药脱皮机, 如图1和图2所示, 包括壳体1、 进料 口11、 出料口12、 用于给药材脱皮的滚轮2和壳体1镂空形成的内腔13以及设置在内腔13内 的精细处理装置3, 该精细处理装置3用于将脱皮后的药材上黏连的碎皮进行分离。 0032 参照图2和图3所示, 上述的滚轮2设置为三个, 且三个滚轮2交错设置, 能够保证对 中药进行脱皮的效果更好。 精细处理装置3包括固定桶31、 电机33以及连接电机输出轴的搅 拌桨32, 上述的固定桶31包括上壁311、 下壁312和侧壁313, 电机33固定在下壁312上, 用于 带动搅拌桨32转动, 。
15、上壁311与进料口11的平面呈倾斜设置, 且倾斜角为四十五度, 固定桶 31的侧壁313上设置有入药口314和出药口315, 该入药口314位于送料口的正下方, 能够将 滚轮2脱皮后的中药材导入固定桶31内部, 搅拌桨32与固定桶31转动连接, 搅拌桨32包括四 个叶片321, 每个叶片321的两面均覆盖有软刷毛34 (参照图4所示) , 固定桶31的内部也覆盖 有软刷毛34, 能够保证拨动中药的过程中, 搅拌桨32与固定桶31上的毛刷配合, 在搅拌桨32 转动的过程中将中药上黏连的碎皮屑进行清理, 且能够保证中药在进入固定桶31的过程中 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使中药不因直接接触叶片321而损。
16、坏。 其中, 出药口315的位置位于入 药口314的下方, 保证中药进入固定桶31内转动四分之三圈后由出药口315排出, 保证中药 在固定桶31内转动的距离足够, 进而实现将中药上黏连的碎皮屑分离的更彻底。 0033 内腔13内固定有第一吸风机4和第二吸风机5, 第一吸风机4上设置有第一吸风口 41, 该第一吸风口41朝向进料口11与入药口314之间, 当第一吸风机4工作时, 经过滚轮2脱 皮后的皮屑会由第一吸风机4吸走, 进而完成对中药材脱皮的初次处理。 第二吸风机5上设 置有第二吸风口51, 该第二吸风口51朝向出药口315, 用于将由精细处理装置3分离的皮屑 吸走, 进而完成对中药的皮屑。
17、分离。 0034 出料口12设置在壳体1的底部, 内腔13设置有一斜台6, 该斜台6的底面处连接出料 口12, 当脱皮后的中药经由出药口315排出时, 落在斜台6上, 并由斜台6导向至出料口12处。 0035 工作过程: 将需要蜕皮的中药材送入进料口11中, 经由滚轮2进行蜕皮后进入精细 处理装置3中, 中药材由入药口314进入固定桶31中, 由搅拌桨32搅拌, 搅拌桨32和固定桶31 内部的毛刷对中药材表面的碎皮屑进行分离, 搅拌半圈后由出药口315导出, 由斜台6导向 自出料口12排出。 0036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 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领 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 但 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7821028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4 页 6 CN 207821028 U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4 页 7 CN 207821028 U 7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4 页 8 CN 207821028 U 8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4 页 9 CN 207821028 U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