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一种无需下水作业的生态浮床.pdf

  • 上传人:bo****18
  • 文档编号:7054115
  • 上传时间:2019-09-22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444.62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0167872.6

    申请日:

    20170223

    公开号:

    CN206895432U

    公开日:

    2018011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31/02,C02F3/32

    主分类号:

    A01G31/02,C02F3/32

    申请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发明人:

    廖建雄,黄玉清,张德楠,徐广平,莫凌,何文

    地址:

    541006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雁山区雁山镇85号

    优先权:

    CN201720167872U

    专利代理机构: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林培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需下水作业的生态浮床,由PVC管框架和PS挤塑板通过尼龙扎带固定而成;栽植工具包括用于缠绕固定植株的海绵条、放置植株和海绵条的花盆、以及用于移动花盆的移植杆。实施时,先通过陆基木桩套尼龙绳牵引固定,将生态浮床沿水体一周布设于水面,然后用吸足水的海绵条绕缠植物茎基处后固定于花盆中,最后用移植杆将带植物的花盆移至生态浮床的栽植孔中。本实用新型采用PVC管、挤塑板、海绵、花盆、尼龙扎带等材料,不但成本低廉,而且具有耐浸泡、抗风浪、抗老化、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另外,生态浮床的拼接、布设及栽植过程简单且无需下水作业,既提高了效率,又节约了人工成本。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无需下水作业的生态浮床,包括主体框架(1)和固定于主体框架(1)内的浮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1)由PVC给水管和PVC弯头构成,浮板为至少一块PS挤塑板(2),PS挤塑板(2)通过侧面贴合置于主体框架(1)内;PS挤塑板(2)上打有用于放置花盆的栽植孔(2-1),栽植孔(2-1)之间的空位开设有透气孔(2-2);PS挤塑板(2)边缘开有绑线孔(2-3),相邻PS挤塑板(2)间、PS挤塑板(2)与主体框架(1)间通过穿过绑线孔(2-3)的尼龙扎带连接;所述生态浮床配置有用于移栽花盆的栽植工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需下水作业的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栽植工具包括用于缠绕固定植株的海绵条、放置植株和海绵条的花盆,以及用于移动花盆的移植杆(4);所述移植杆(4)包括开具移植槽(4-1-1)的移植头(4-1),与移植头(4-1)连接的移植手柄(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需下水作业的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植头(4-1)为正方形结构,其一端开设半圆形的移植槽(4-1-1),移植槽(4-1-1)的孔径大小与栽植孔(2-1)匹配;另一端通过连接扣与移植手柄(4-2)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需下水作业的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植手柄(4-2)包括与移植头(4-1)连接的短铝管,及与短铝管通过弯头连接的长铝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需下水作业的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PS挤塑板(2)为长方体结构,栽植孔(2-1)按列均匀排布,相邻四个栽植孔(2-1)的对角线交汇处设置透气孔(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需下水作业的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栽植孔(2-1)直径为8~20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需下水作业的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孔(2-2)直径为4~9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需下水作业的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1)的PVC管外径为3.2-6.3c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需下水作业的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PS挤塑板(2)厚度为1.8-6cm,具体厚度较PVC管外径稍小即可。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浮床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需下水作业、耐浸泡、成本低廉的生态浮床。

    背景技术

    生态浮床利用可漂浮在水面并能够承受较大重量的浮板作为载体,将具有净水功效的水生植物或湿生植物移栽到水面上。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吸收、吸附、截留及影响微生物等作用,将水体中的N、P、有机污染物及其它污染物质进行降解或去除,不但可净化水质,而且可营造一种良性的水生态环境,如可作为鱼类、浮游生物、昆虫等的栖息地和繁殖产卵区。同时,通过经济植物或景观植物的水上种植,可实现水质净化、经济利用与景观美化兼顾。生态浮床因其操作简单、管理方便、效果良好、景观突出以及环境友好等优点,在污染水体治理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现有生态浮床的结构材料主要为木材、竹材、废旧轮胎、铝合金、泡沫板等,其中木材、竹材、泡沫板结构的生态浮床耐浸泡、抗风浪差,废旧轮胎结构的生态浮床对植物的种类有较大的限制,而铝合金等金属结构的生态浮床造价高,不适宜大面积使用。更重要的是,这些生态浮床均需下水作业,难以于深水水域处布设。因此,设计一种无需下水作业、耐浸泡、造价便宜的生态浮床及栽植工具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需下水作业的生态浮床,且解决现有生态浮床耐浸泡性能较差、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无需下水作业的生态浮床,包括主体框架和固定于主体框架内的浮板,所述主体框架由PVC给水管和PVC弯头构成,浮板为至少一块PS挤塑板,PS挤塑板通过侧面贴合置于主体框架内;PS挤塑板上打有用于放置花盆的栽植孔,栽植孔之间的空位开设有透气孔;挤塑板边缘开有绑线孔,相邻挤塑板间、挤塑板与主体框架间通过穿过绑线孔的尼龙扎带连 接。

    PVC材料质轻耐用,耐化学腐蚀,抗冲强度高;PS挤塑板化学性能极其稳定,并具有抗高压、耐腐蚀、抗老化等性能,是一种环保型轻质防水材料。通过以上两者结合构成的生态浮床单元,具有良好的耐浸泡和抗氧化性能,有效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使用PVC材料作为外部框架,并在挤塑板上设置专门的固定孔洞,再通过抗氧化性强的尼拉扎带连接,可将装置更好地固定,提高抗风浪能力。

    高密度PU海绵回弹力大、吸水强、透气性好、耐磨损、抗老化;通过吸足水的海绵条绕缠植物茎基处后栽植于花盆中,不但可保证植物不东倒西歪,而且两种材料耐浸泡、质轻及抗氧化等优点可确保植物在水面上长期生长。

    同时,PVC材质、挤塑板、海绵、花盆、尼龙扎带、铝管等都为常用生活材料,成本低廉,可有效降低装置的总体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一种无需下水作业的生态浮床的改进,所述栽植工具包括用于缠绕固定植株的海绵条、放置植株和海绵条的花盆、以及用于移动花盆的移植杆;所述移植杆包括开具移植槽的移植头及与移植头连接的移植手柄。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一种无需下水作业的生态浮床的改进,所述移植头为正方形结构,其一端开设半圆形的移植槽,移植槽的孔径大小与栽植孔匹配;另一端通过连接扣与移植手柄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一种无需下水作业的生态浮床的改进,所述移植手柄包括与移植头连接的短铝管,及与短铝管通过弯头连接的长铝管。通过移植杆可以方便地在水岸边将带植物的花盆置于生态浮床的栽植孔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一种无需下水作业的生态浮床的改进,所述挤塑板为长方体结构,栽植孔按列均匀排布,相邻四个栽植孔的对角线交汇处设置透气孔。该设计可加强水体与空气间氧气交换及阳光透射,利于植物生长,提高净水能力,同时也能达到较好的景观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一种无需下水作业的生态浮床的改进,所述栽植孔直径为8~20cm。栽植孔的孔径大小可根据植物种类的大小进行设计,具有较大的适用范围。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一种无需下水作业的生态浮床的改进,所述透气孔直径为4~9cm。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一种无需下水作业的生态浮床的改进,所述挤塑板厚度为1.8-6cm。挤塑板需要一定的厚度承受花盆及盆内植物的重量, 但过厚的浮床不利于水体流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效果是:

    1、本技术采用PVC管框架、PS挤塑板、尼龙扎带等抗氧化性能较好的材料构成生态浮床,能有效提高装置的耐浸泡、抗风浪、抗老化等性能,延长使用寿命,而且其拼接和布设过程简单且均可以在陆上进行。

    2、本技术采用吸足水的高密度PU海绵条绕缠植物茎基处后栽植于花盆中,不但可保证植物不东倒西歪,而且海绵条耐浸泡、质轻及抗氧化等优点可确保植物在水面上长期生长。

    3、本技术发明的移植杆,可以方便地在水岸边将带植物的花盆置于生态浮床的栽植孔中。

    4、PVC材质、挤塑板、海绵、花盆、尼龙扎带等成本低廉,可有效降低装置的总体成本,而且无需下水作业既提高了生态浮床布设的效率,又节约了大量的人工成本。

    5、生态浮床单元可由具有不同孔径栽植孔的挤塑板组合使用,提高了生态浮床的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生态浮床结构和用材的改进,不但能有效改善现有生态浮床耐浸泡性能较差、造价成本较高的问题,而且能于岸上操作,无需考虑水深等下水作业难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生态浮床示意图;

    图2为栽植工具示意图。

    图号标识:1、主体框架,2、挤塑板,2-1、栽植孔,2-2、透气孔,2-3、绑线孔,3、扎带,4、移植杆,4-1、移植头,4-1-1、移植槽,4-2、移植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无需下水作业的生态浮床,如附图1所示,生态浮床包括主体框架1和挤塑板2。主体框架1由PVC给水管和PVC弯头围成,长方形,内框尺寸为180cm×120cm,PVC管的管体外径为4cm。主体框架1内通过尼龙扎带3固定两块并排排列放置的挤塑板2,单个挤塑板2尺寸为180cm×60cm×3cm。挤塑板2为灰色,较金属材料材质轻、成本低、不易氧化,较木质材料与PE泡沫板耐腐蚀、耐撞耐挤压、 使用寿命长。挤塑板2边缘开有供扎带3穿过的绑线孔2-3,孔径大小为2cm,两块挤塑板2间、挤塑板2与主体框架1间通过穿过绑线孔2-3的尼龙扎带3固定。

    如附图1所示,每块挤塑板2上开有两列用于放置花盆的栽植孔2-1,每列6个,直径为16cm。相邻四个栽植孔2-1的对角线相交位置设有直径为9m的透气孔2-2,每块挤塑板2设置5个透气孔2-2。这些透气孔2-2可加强水体与空气之间氧气交换及阳光透射,利于植物生长,提高植物的净水效果。

    如附图2所示,栽植工具包括100cm×7cm×2cm高密度PU海绵条、18cm×15.5cm(口径×高)双色PP花盆和移植杆4等。移植杆4由2根铝管组成的移植手柄4-2、1个移植头4-1及连接件组成。铝管外径2.5cm,其中长铝管长3m,短铝管长0.1m。移植头4-1由PVC塑料板制成,正方形,边长20cm,厚0.3cm,一端具直径为16cm的移植槽4-1-1,另一端通过连接扣与移植手柄4-2相连,连接扣将短铝管固定于移植头4-1,短铝管再通过45°弯头连接件与长铝管相连。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通过陆基木桩套尼龙绳牵引固定,将生态浮床沿水体一周布设于水面,其中生态浮床单元的短边靠岸,以增加生态浮床的面积。将经过培植处理的植株通过吸足水的高密度PU海绵条绕缠茎基处后固定于双色PP花盆中,然后将带植物的花盆通过移植杆置于生态浮床的栽植孔中。

    通过实施例的成本计算和测试,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生态浮床抗风浪、抗氧化、抗UV、耐撞耐挤压等性能有较明显地提高,使用寿命至少为5年;本设计的生态浮床成本约合50元/m2,为目前市场上浮床最低价(100元/m2)的一半,大大降低了造价成本;生态浮床的拼装与布设均在岸上进行,不但提高了效率,而且节约了大量的人工成本。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表明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关 键  词:
    一种 无需 下水 作业 生态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无需下水作业的生态浮床.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05411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