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式鱼竿支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机械式鱼竿支架.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1026218.4 (22)申请日 2017.10.27 (71)申请人 成都五七零二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德源镇(菁 蓉镇)大禹东路66号光谷创业咖啡3楼 317号 (72)发明人 不公告发明人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51230 代理人 赵宇 (51)Int.Cl. A01K 97/1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机械式鱼竿支架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械式鱼竿支架, 包括支 架本体。
2、、 套环和支撑叉, 所述支架本体的底部两 侧对称设置有固定叉, 所述支架本体的内部设置 有卡齿条, 所述齿轮的一侧通过传动轴与设置在 支架本体外部的转盘传动连接, 所述卡齿条的顶 部转动连接有转轴, 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一侧固定 连接有套环。 本发明中, 支架本体的底部对称设 置有两个便于支架与地表固定的固定叉, 而固定 叉的顶部均通过横杆与滑动块焊接, 同时, 支架 本体侧壁上开设有滑槽, 通过滑动块在滑槽上的 滑动, 使得支撑叉能够自由收放, 通过这种结构 能够有效避免在携带鱼竿支架过程中, 支撑叉可 能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提高了其使用的安全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CN 1。
3、07751132 A 2018.03.06 CN 107751132 A 1.一种机械式鱼竿支架, 包括支架本体(1)、 套环(9)和支撑叉(13),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支架本体(1)的底部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叉(2), 且固定叉(2)的顶部均通过横杆与滑动块 (4)焊接, 所述支架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卡齿条(5), 且卡齿条(5)的两侧均与对称设置的 齿轮(6)啮合连接, 所述齿轮(6)的一侧通过传动轴(15)与设置在支架本体(1)外部的转盘 (12)传动连接, 且转盘(12)上设置有便于手摇的把手(11), 所述卡齿条(5)的顶部转动连接 有转轴(7), 且转轴(7)的顶部焊接有支撑板(。
4、8), 所述支撑板(8)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套 环(9), 且支撑板(8)的顶部另一侧通过伸缩杆(14)与支撑叉(13)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式鱼竿支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本体(1)的两侧 壁的中间位置处竖直开设有便于滑块(4)滑动的滑槽, 且滑槽的上下两侧对称开设有限位 孔(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式鱼竿支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轮(6)共设置有两 个, 且两个齿轮(6)沿支架本体(1)的竖直中线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式鱼竿支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轴(7)的一侧设置 有用于限制转轴(7)转动的固定栓(10)。 5.根据权利。
5、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式鱼竿支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块(4)的底部均 设置有限位杆(3)。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751132 A 2 一种机械式鱼竿支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鱼竿支架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机械式鱼竿支架。 背景技术 0002 鱼竿是一种捕鱼工具, 外形为细长杆状物, 通常有一个把手, 由把手到后端逐渐变 细变尖, 要用一根钓线连接带有饵料的鱼钩来使用, 鱼竿最初是人类用于捕鱼维生的工具, 现通常用于户外运动中的钓鱼休闲, 同时也会用于一些钓鱼竞技类型的体育或户外比赛。 0003 人们在垂钓过程中往往会运用鱼竿支架来进行辅助支撑, 避免。
6、长时间握着鱼竿手 臂疲劳酸痛, 现有的鱼竿支架通常是通过底部的固定叉插进泥土来进行支架固定, 而这种 固定叉端口锋利且不能收回, 在携带过程中对人体安全具有一定的威胁, 其次, 现有的鱼竿 支架一般是通过伸缩杆来完成支架的高度调节的, 这种伸缩杆结构稳定性较差, 且容易损 坏, 使用寿命较短。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 而提出的一种机械式鱼竿支 架。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械式鱼竿支架, 包括支架 本体、 套环和支撑叉, 所述支架本体的底部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叉, 且固定叉的顶部均通过 横杆与滑动块焊接, 所述支架。
7、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卡齿条, 且卡齿条的两侧均与对称设置的 齿轮啮合连接, 所述齿轮的一侧通过传动轴与设置在支架本体外部的转盘传动连接, 且转 盘上设置有便于手摇的把手, 所述卡齿条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轴, 且转轴的顶部焊接有支 撑板, 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套环, 且支撑板的顶部另一侧通过伸缩杆与支撑 叉固定连接。 0006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7 所述至架本体的两侧壁的中间位置处竖直开设有便于滑块滑动的滑槽, 且滑槽的 上下两侧对称开设有限位孔。 0008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9 所述齿轮共设置有两个, 且两个齿轮沿支架本体的竖直中线对称。 0010 。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 所述转轴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限制转轴转动的固定栓。 0012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3 所述滑动块的底部均设置有限位杆。 0014 本发明中, 首先, 支架本体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便于支架与地表固定的固定叉, 而固定叉的顶部均通过横杆与滑动块焊接, 同时, 支架本体侧壁上开设有滑槽, 通过滑动块 在滑槽上的滑动, 使得支撑叉能够自由收放, 通过这种结构能够有效避免在携带鱼竿支架 过程中, 支撑叉可能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提高了其使用的安全性, 其次, 支架本体的内部设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107751132 A 3 置有卡齿条,。
9、 且卡齿条的两侧啮合连接有齿轮, 齿轮能够通过转盘的转动而转动, 在转盘的 转动作用下, 可以使得卡齿条上行, 并使支撑叉和套环上升至合适高度, 通过这种机械升降 结构, 能够满足鱼竿支架高度调节的同时, 还保证了其良好的稳定性, 使其使用寿命得到有 效提高。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机械式鱼竿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发明机械式鱼竿支架的侧视图; 0017 图3为本发明机械式鱼竿支架的支撑叉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例说明: 0019 1-支架本体、 2-固定叉、 3-限位杆、 4-滑动块、 5-卡齿条、 6- 齿轮、 7-转轴、 8-支撑 板、 9-套环、 。
10、10-固定栓、 11-把手、 12-转盘、 13-支撑叉、 14-伸缩杆、 15-传动轴、 16-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 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 参照图1-3, 一种机械式鱼竿支架, 包括支架本体1、 套环9和支撑叉13, 支架本体1 的底部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叉2, 且固定叉2 的顶部均通过横杆与滑动块4焊接, 支架本体1 的内部设置有卡齿条 5, 且卡齿条5的两侧均与对称设置的齿轮6啮合连接, 齿轮6的一侧通 过传动轴15与设置在支架本体。
11、1外部的转盘12传动连接, 且转盘12上设置有便于手摇的把 手11, 卡齿条5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轴 7, 且转轴7的顶部焊接有支撑板8, 支撑板8的顶部一 侧固定连接有套环9, 且支撑板8的顶部另一侧通过伸缩杆14与支撑叉13固定连接。 0022 支架本体1的两侧壁的中间位置处竖直开设有便于滑块4滑动的滑槽, 且滑槽的上 下两侧对称开设有限位孔16, 齿轮6共设置有两个, 且两个齿轮6沿支架本体1的竖直中线对 称, 转轴7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限制转轴7转动的固定栓10, 滑动块4的底部均设置有限位杆3。 0023 卡齿条5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齿轮6, 一方面能够控制卡齿条 5的升降, 同时还 对卡。
12、齿条5起到水平方向上的限位作用, 提高了其稳定性, 套环9的直径略微大于鱼竿的直 径大小, 便于鱼竿的插入和位置限定, 转盘11上开设有便于限定转盘位置的限位口, 同时位 于支架本体1的侧壁上也开设有与之对应的限位口。 0024 工作原理: 使用时, 通过滑动块4控制固定叉2从鱼竿支架本体 1的内部伸出, 并将 限位杆3插入限位孔16上, 然后再将固定叉2 插入泥土进行固定, 固定完毕后, 根据用户自 身需求, 转动转盘12, 在传动轴15的传动作用下齿轮6转动, 并使得卡齿条6匀速上行, 从而 间接控制支撑叉13和套环9上升至理想高度, 再将转盘12的位置进行固定, 高度调节完毕 后, 将鱼。
13、竿的尾部插进套环9并使鱼竿搭在支撑叉13上, 通过伸缩杆14控制支撑叉13的高 度, 完成鱼竿的纵向角度调节, 最后再通过转动转轴7完成鱼竿的水平角度调节, 便可以垂 钓了。 0025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 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107751132 A 4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5 CN 107751132 A 5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6 CN 107751132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