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一种再生稻收获机割台框架.pdf

  • 上传人:111****11
  • 文档编号:7051010
  • 上传时间:2019-09-22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481.56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0597469.7

    申请日:

    20170526

    公开号:

    CN206866083U

    公开日:

    2018011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D47/00

    主分类号:

    A01D47/00

    申请人:

    福建农林大学

    发明人:

    孙潇鹏,贾文月,张祖明,张问采,林建

    地址:

    350002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上下店路15号

    优先权:

    CN201720597469U

    专利代理机构: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蔡学俊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再生稻收获机割台框架,包括敞口朝上的凹形稻铲,所述凹形稻铲的前侧边缘安装有割刀,所述凹形稻铲的左侧上边缘螺接有左薄板,所述凹形稻铲的右侧上边缘螺接有右薄板,所述左薄板与右薄板的后端均开设有弧形槽条,所述凹形稻铲的后侧上边缘设有两端嵌入弧形槽条进行旋转调节的后薄板,所述左薄板与右薄板上均开设有若干个正六边形的孔洞。该再生稻收获机割台框架的结构简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再生稻收获机割台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敞口朝上的凹形稻铲,所述凹形稻铲的前侧边缘安装有割刀,所述凹形稻铲的左侧上边缘螺接有左薄板,所述凹形稻铲的右侧上边缘螺接有右薄板,所述左薄板与右薄板的后端均开设有弧形槽条,所述凹形稻铲的后侧上边缘设有两端嵌入弧形槽条进行旋转调节的后薄板,所述左薄板与右薄板上均开设有若干个正六边形的孔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稻收获机割台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稻铲的后侧铲壁上开设有水稻出料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稻收获机割台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薄板与右薄板的底部均开设有至少两个直槽条,所述凹形稻铲的左侧上边缘与右侧上边缘均至少固设有两个安装凸片,所述安装凸片上均开设有安装通孔,所述安装凸片与直槽条之间经螺栓、螺母进行固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稻收获机割台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薄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两端垂直朝前对称固设有扇形板壁,所述扇形板壁的顶部均设有插嵌入弧形槽条的螺钉,所述弧形槽条的中部上凸、两端下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稻收获机割台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薄板与右薄板的前侧均削除有一段直角三角形体,在左薄板与右薄板的前侧均形成一由上往下朝前倾斜的斜面,所述凹形稻铲在左薄板与右薄板的前方均固连有前进导块,所述前进导块均包括空心的四棱锥体,所述四棱锥体的尖端朝前,所述四棱锥体的后端为与内部相通的敞口,所述四棱锥体的顶部一锥面后边缘固设有一沿着斜面朝后延伸的U形槽,所述U形槽的U形开口朝下并将斜面包覆在U形槽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稻收获机割台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稻铲的后端外壁上设有用于与收获机连接的安装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再生稻收获机割台框架。

    背景技术

    传统的收获机割台,组成割台的四周板壁均为焊接,无法拆卸,维修或清洗不方便;由四周板壁相围而成的敞口开口大小固定不可调;板壁上未开设轻量化的通孔,重量较重。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再生稻收获机割台框架,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便捷高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再生稻收获机割台框架,包括敞口朝上的凹形稻铲,所述凹形稻铲的前侧边缘安装有割刀,所述凹形稻铲的左侧上边缘螺接有左薄板,所述凹形稻铲的右侧上边缘螺接有右薄板,所述左薄板与右薄板的后端均开设有弧形槽条,所述凹形稻铲的后侧上边缘设有两端嵌入弧形槽条进行旋转调节的后薄板,所述左薄板与右薄板上均开设有若干个正六边形的孔洞。

    优选的,所述凹形稻铲的后侧铲壁上开设有水稻出料口。

    优选的,所述左薄板与右薄板的底部均开设有至少两个直槽条,所述凹形稻铲的左侧上边缘与右侧上边缘均至少固设有两个安装凸片,所述安装凸片上均开设有安装通孔,所述安装凸片与直槽条之间经螺栓、螺母进行固连。

    优选的,所述后薄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两端垂直朝前对称固设有扇形板壁,所述扇形板壁的顶部均设有插嵌入弧形槽条的螺钉,所述弧形槽条的中部上凸、两端下凹。

    优选的,所述左薄板与右薄板的前侧均削除有一段直角三角形体,在左薄板与右薄板的前侧均形成一由上往下朝前倾斜的斜面,所述凹形稻铲在左薄板与右薄板的前方均固连有前进导块,所述前进导块均包括空心的四棱锥体,所述四棱锥体的尖端朝前,所述四棱锥体的后端为与内部相通的敞口,所述四棱锥体的顶部一锥面后边缘固设有一沿着斜面朝后延伸的U形槽,所述U形槽的U形开口朝下并将斜面包覆在U形槽内部。

    优选的,所述凹形稻铲的后端外壁上设有用于与收获机连接的安装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再生稻收获机割台框架的结构简单,左薄板与右薄板可相对凹形稻铲进行拆装,便于维修、更换、清洗,拆装方便;后薄板可以相对左薄板与右薄板进行旋转调节,由左薄板、右薄板、后薄板之间围成的顶部敞口大小可调;左薄板与右薄板上均开设有正六边形的孔洞,可实现轻量化。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2所示,一种再生稻收获机割台框架,包括敞口朝上的凹形稻铲1,所述凹形稻铲的前侧边缘安装有割刀,所述凹形稻铲的左侧上边缘螺接有左薄板2,所述凹形稻铲的右侧上边缘螺接有右薄板3,所述左薄板与右薄板的后端均开设有弧形槽条4,所述凹形稻铲的后侧上边缘设有两端嵌入弧形槽条进行旋转调节的后薄板5,所述左薄板与右薄板上均开设有若干个正六边形的孔洞6;左薄板、右薄板、后薄板用于防止被割后的水稻在机器运转时从旁边溢出,后薄板可在弧形槽条上进行旋转调节,以改变左薄板、右薄板、后薄板之间围成的顶部敞口大小;在设计时,正六边形的孔洞大小应在保证轻量化的同时使水稻不漏出。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凹形稻铲的后侧铲壁上开设有水稻出料口7。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左薄板与右薄板的底部均开设有至少两个直槽条8,所述凹形稻铲的左侧上边缘与右侧上边缘均至少固设有两个安装凸片9,所述安装凸片上均开设有安装通孔,所述安装凸片与直槽条之间经螺栓、螺母进行固连;在安装时,左薄板与右薄板可以通过直槽条调整安装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后薄板包括板体10,所述板体的两端垂直朝前对称固设有扇形板壁11,所述扇形板壁的顶部均设有插嵌入弧形槽条的螺钉,所述弧形槽条的中部上凸、两端下凹;其中,扇形板壁的弧形周部朝上并通过螺钉与弧形槽条连接,所述左薄板与右薄板均位于扇形板壁的内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左薄板与右薄板的前侧均削除有一段直角三角形体,在左薄板与右薄板的前侧均形成一由上往下朝前倾斜的斜面12,所述凹形稻铲在左薄板与右薄板的前方均固连有前进导块13,所述前进导块均包括空心的四棱锥体14,所述四棱锥体的尖端朝前,所述四棱锥体的后端为与内部相通的敞口15,所述四棱锥体的顶部一锥面后边缘固设有一沿着斜面朝后延伸的U形槽16,所述U形槽的U形开口朝下并将斜面包覆在U形槽内部;前进导块用于凹形稻铲前进切割水稻时进行导向并将两外侧的水稻拨开,空心的四棱锥体也能使前进导块实现轻量化。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凹形稻铲的后端外壁上设有用于与收获机连接的安装孔17。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以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再生稻收获机割台框架。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关 键  词:
    一种 再生 收获 机割台 框架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再生稻收获机割台框架.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05101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