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一种一体化分级式炒茶机.pdf

  • 上传人:n****g
  • 文档编号:7050492
  • 上传时间:2019-09-22
  • 格式:PDF
  • 页数:9
  • 大小:577.32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1308103.4

    申请日:

    20171211

    公开号:

    CN107996744A

    公开日:

    2018050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F3/06

    主分类号:

    A23F3/06

    申请人:

    齐斌贤

    发明人:

    齐斌贤

    地址:

    325206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民莘中路188号

    优先权:

    CN201711308103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于晓霞;于洁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化分级式炒茶机,包括炒茶机主体、第一电动机、搅拌轴和第三电动机,所述炒茶机主体的内部底部安装有茶叶收集箱,所述一级炒茶箱的下方分别安装有二级炒茶箱和三级炒茶箱,所述一级炒茶箱和二级炒茶箱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炒茶机主体的下方安装有第二电动机,所述清洗箱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搅拌轴的上方安装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外侧安装有密封圈,所述第三电动机通过第二链条与齿轮转动连接,所述水阀的上方设置有注水管。该一体化分级式炒茶机,功能较为多样化,能在茶叶进行炒制前进行清洗,且对茶叶进行最多三次炒制,可以使茶叶炒制的较为均匀,保证了茶叶的品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一体化分级式炒茶机,包括炒茶机主体(1)、第一电动机(10)、搅拌轴(18)和第三电动机(24),其特征在于:所述炒茶机主体(1)的内部底部安装有茶叶收集箱(2),且炒茶机主体(1)的内部顶部安装有一级炒茶箱(3),所述一级炒茶箱(3)的下方分别安装有二级炒茶箱(4)和三级炒茶箱(5),且二级炒茶箱(4)位于三级炒茶箱(5)的上方,所述一级炒茶箱(3)和二级炒茶箱(4)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一转轴(6),且第一转轴(6)的左侧安装有轴承(8),所述三级炒茶箱(5)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二转轴(7),所述第一电动机(10)通过皮带(9)与轴承(8)转动连接,且第一电动机(10)位于炒茶机主体(1)的左侧,所述炒茶机主体(1)的下方安装有第二电动机(11),且第二电动机(11)通过第一链条(12)与第二转轴(7)转动连接,所述炒茶机主体(1)的上方安装有密封开关门(13),且密封开关门(13)的上方安装有清洗箱(14),所述清洗箱(14)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出水口(15),且清洗箱(14)的上方两侧均安装有料箱(16),同时料箱(16)的底部安装有伸缩开关门(17),所述搅拌轴(18)的上方安装有三通管(19),且搅拌轴(18)位于清洗箱(14)的内部上方中部,所述三通管(19)的外侧安装有密封圈(20),且密封圈(20)的上方安装有齿轮(21),所述第三电动机(24)通过第二链条(22)与齿轮(21)转动连接,且第三电动机(24)位于三通管(19)的左侧,所述水阀(23)的上方设置有注水管(25),且水阀(23)位于三通管(19)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分级式炒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炒茶箱(3)包括第一主轴(301)、加热棒(302)、第一挡板(303)和第一出料口(304),第一主轴(301)的四周焊接有加热棒(302),且加热棒(302)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一挡板(303),同时一级炒茶箱(3)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出料口(3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体化分级式炒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棒(302)每两个一组共设置有3组,且第一挡板(303)为圆弧形结构,同时第一挡板(303)的尺寸与第一出料口(304)的大小相吻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体化分级式炒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炒茶箱(3)和二级炒茶箱(4)内部结构相同,且两者的第一出料口(304)一一对应,同时一级炒茶箱(3)和二级炒茶箱(4)均通过轴承(8)与炒茶机主体(1)的侧壁构成滑动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分级式炒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级炒茶箱(5)包括第二主轴(501)、加热支架(502)、第二挡板(503)和第二出料口(504),第二主轴(501)的四周焊接有加热支架(502),且加热支架(502)为“Y”形结构,加热支架(502)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挡板(503),三级炒茶箱(5)的侧面设置有二出料口(50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分级式炒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炒茶机主体(1)通过密封开关门(13)与清洗箱(14)相隔,且密封开关门(13)为液压式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分级式炒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18)的内部为中空式结构,且其表面为多孔状结构,同时搅拌轴(18)为倒“山”字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分级式炒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19)的上方从下而上分别从密封圈(20)和齿轮(21)的内部贯穿,且第三电动机(24)分别通过第二链条(22)和齿轮(21)与三通管(19)转动连接,同时注水管(25)通过三通管(19)与搅拌轴(18)连通。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炒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一体化分级式炒茶机。

    背景技术

    茶,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著名饮品,遍销海内外,茶叶可作饮品,含有多种有益成分,并有保健的功效,我国有各种不同的质地的茶叶,又有各种不同制作的茶叶,深受不同人群的喜爱。

    茶叶在制作的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炒制,现有的炒茶机功能比较单一,只能对茶进行一次向加工,不具有清洗的功能,导致茶叶内部杂质较多,而一批茶叶中因为一次性炒制导致茶叶里面会产生不同品质的茶叶,从而影响茶叶的品质,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炒茶机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分级式炒茶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一般的功能比较单一,只能对茶进行一次向加工,不具有清洗的功能,导致茶叶内部杂质较多,而一批茶叶中因为一次性炒制导致茶叶里面会产生不同品质的茶叶,从而影响茶叶品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化分级式炒茶机,包括炒茶机主体、第一电动机、搅拌轴和第三电动机,所述炒茶机主体的内部底部安装有茶叶收集箱,且炒茶机主体的内部顶部安装有一级炒茶箱,所述一级炒茶箱的下方分别安装有二级炒茶箱和三级炒茶箱,且二级炒茶箱位于三级炒茶箱的上方,所述一级炒茶箱和二级炒茶箱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的左侧安装有轴承,所述三级炒茶箱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电动机通过皮带与轴承转动连接,且第一电动机位于炒茶机主体的左侧,所述炒茶机主体的下方安装有第二电动机,且第二电动机通过第一链条与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炒茶机主体的上方安装有密封开关门,且密封开关门的上方安装有清洗箱,所述清洗箱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出水口,且清洗箱的上方两侧均安装有料箱,同时料箱的底部安装有伸缩开关门,所述搅拌轴的上方安装有三通管,且搅拌轴位于清洗箱的内部上方中部,所述三通管的外侧安装有密封圈,且密封圈的上方安装有齿轮,所述第三电动机通过第二链条与齿轮转动连接,且第三电动机位于三通管的左侧,所述水阀的上方设置有注水管,且水阀位于三通管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一级炒茶箱包括第一主轴、加热棒、第一挡板和第一出料口,第一主轴的四周焊接有加热棒,且加热棒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一挡板,同时一级炒茶箱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出料口。

    优选的,所述加热棒每两个一组共设置有3组,且第一挡板为圆弧形结构,同时第一挡板的尺寸与第一出料口的大小相吻合。

    优选的,所述一级炒茶箱和二级炒茶箱内部结构相同,且两者的第一出料口一一对应,同时一级炒茶箱和二级炒茶箱均通过轴承与炒茶机主体的侧壁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三级炒茶箱包括第二主轴、加热支架、第二挡板和第二出料口,第二主轴的四周焊接有加热支架,且加热支架为“Y”形结构,加热支架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挡板,三级炒茶箱的侧面设置有二出料口。

    优选的,所述炒茶机主体通过密封开关门与清洗箱相隔,且密封开关门为液压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搅拌轴的内部为中空式结构,且其表面为多孔状结构,同时搅拌轴为倒“山”字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三通管的上方从下而上分别从密封圈和齿轮的内部贯穿,且第三电动机分别通过第二链条和齿轮与三通管转动连接,同时注水管通过三通管与搅拌轴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一体化分级式炒茶机,功能较为多样化,能在茶叶进行炒制前进行清洗,且对茶叶进行最多三次炒制,可以使茶叶炒制的较为均匀,保证了茶叶的品质,该装置一级炒茶箱和二级炒茶箱均通过轴承与炒茶机主体的侧壁构成滑动结构,茶叶在一级炒茶箱的内部炒制完毕后,一级炒茶箱向下滑动,使一级炒茶箱和二级炒茶箱的第一出料口对接,茶叶从一级炒茶箱的内部进入到二级炒茶箱的内部进行二次炒制,而茶叶进入到二级炒茶箱后在接受来自清洗箱内部的茶叶继续进行炒制,加快了生产的效率,三级炒茶箱接收来自二级炒茶箱内部的茶叶进行三次炒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炒茶机主体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级炒茶箱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三级炒茶箱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炒茶机主体,2、茶叶收集箱,3、一级炒茶箱,301、第一主轴,302、加热棒,303、第一挡板,304、第一出料口,4、二级炒茶箱,5、三级炒茶箱,501、第二主轴,502、加热支架,503、第二挡板,504、第二出料口,6、第一转轴,7、第二转轴,8、轴承,9、皮带,10、第一电动机,11、第二电动机,12、第一链条,13、密封开关门,14、清洗箱,15、出水口,16、料箱,17、伸缩开关门,18、搅拌轴,19、三通管,20、密封圈,21、齿轮,22、第二链条,23、水阀,24、第三电动机,25、注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化分级式炒茶机,包括炒茶机主体1、第一电动机10、搅拌轴18和第三电动机24,炒茶机主体1的内部底部安装有茶叶收集箱2,且炒茶机主体1的内部顶部安装有一级炒茶箱3,一级炒茶箱3包括第一主轴301、加热棒302、第一挡板303和第一出料口304,第一主轴301的四周焊接有加热棒302,且加热棒302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一挡板303,同时一级炒茶箱3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出料口304,当茶叶在一级炒茶箱3的内部时,第一主轴301带动加热棒302随着一级炒茶箱3而转动,较热棒302内部的电热丝为一级加热箱3提供热量,加热棒302每两个一组共设置有3组,且第一挡板303为圆弧形结构,同时第一挡板303的尺寸与第一出料口304的大小相吻合,当进行炒茶时,第一挡板303与第一出料口304相互吻合而闭合,一级炒茶箱3的下方分别安装有二级炒茶箱4和三级炒茶箱5,且二级炒茶箱4位于三级炒茶箱5的上方,一级炒茶箱3和二级炒茶箱4内部结构相同,且两者的第一出料口304一一对应,同时一级炒茶箱3和二级炒茶箱4均通过轴承8与炒茶机主体1的侧壁构成滑动结构,茶叶在一级炒茶箱3的内部炒制完毕后,一级炒茶箱3向下滑动,使一级炒茶箱3和二级炒茶箱4的第一出料口304对接,茶叶从一级炒茶箱3的内部进入到二级炒茶箱4的内部进行二次炒制,而茶叶进入到二级炒茶箱4后在接受来自清洗箱14内部的茶叶继续进行炒制,加快了生产的效率,三级炒茶箱5包括第二主轴501、加热支架502、第二挡板503和第二出料口504,第二主轴501的四周焊接有加热支架502,且加热支架502为“Y”形结构,加热支架502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挡板503,三级炒茶箱5的侧面设置有二出料口504,同理,三级炒茶箱5接收来自二级炒茶箱4内部的茶叶进行三次炒制,一级炒茶箱3和二级炒茶箱4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一转轴6,且第一转轴6的左侧安装有轴承8,三级炒茶箱5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二转轴7,第一电动机10通过皮带9与轴承8转动连接,且第一电动机10位于炒茶机主体1的左侧,炒茶机主体1的下方安装有第二电动机11,且第二电动机11通过第一链条12与第二转轴7转动连接,炒茶机主体1的上方安装有密封开关门13,且密封开关门13的上方安装有清洗箱14,炒茶机主体1通过密封开关门13与清洗箱14相隔,且密封开关门13为液压式结构,茶叶在清洗箱14清洗完毕后,打开液压开关门13使茶叶进入到炒茶机主体1的内部,清洗箱14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出水口15,且清洗箱14的上方两侧均安装有料箱16,同时料箱16的底部安装有伸缩开关门17,搅拌轴18的上方安装有三通管19,且搅拌轴18位于清洗箱14的内部上方中部,搅拌轴18的内部为中空式结构,且其表面为多孔状结构,同时搅拌轴18为倒“山”字形结构,搅拌轴18不仅可以对茶叶进行搅拌,还可以利用中空式结构以及多孔状结构使清水流入到清洗箱14的内部对其内部的茶叶进行清洗,三通管19的外侧安装有密封圈20,且密封圈20的上方安装有齿轮21,第三电动机24通过第二链条22与齿轮21转动连接,且第三电动机24位于三通管19的左侧,水阀23的上方设置有注水管25,且水阀23位于三通管19的上方,三通管19的上方从下而上分别从密封圈20和齿轮21的内部贯穿,且第三电动机24分别通过第二链条22和齿轮21与三通管19转动连接,同时注水管25通过三通管19与搅拌轴18连通,打开水阀23,使清水从注水管25的内部通过三通管19进入到搅拌轴18中,再从搅拌轴18的内部进入到清洗箱14的内部。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一体化分级式炒茶机时,由于三通管19的上方从下而上分别从密封圈20和齿轮21的内部贯穿,且第三电动机24分别通过第二链条22和齿轮21与三通管19转动连接,同时注水管25通过三通管19与搅拌轴18连通,打开水阀23,使清水从注水管25的内部通过三通管19进入到搅拌轴18中,再从搅拌轴18的内部进入到清洗箱14的内部,搅拌轴18的内部为中空式结构,且其表面为多孔状结构,同时搅拌轴18为倒“山”字形结构,搅拌轴18不仅可以对茶叶进行搅拌,还可以利用中空式结构以及多孔状结构使清水流入到清洗箱14的内部对其内部的茶叶进行清洗,炒茶机主体1通过密封开关门13与清洗箱14相隔,且密封开关门13为液压式结构,茶叶在清洗箱14清洗完毕后,打开液压开关门13使茶叶进入到炒茶机主体1的内部,当茶叶在一级炒茶箱3的内部时,第一主轴301带动加热棒302随着一级炒茶箱3而转动,较热棒302内部的电热丝为一级加热箱3提供热量,加热棒302每两个一组共设置有3组,且第一挡板303为圆弧形结构,同时第一挡板303的尺寸与第一出料口304的大小相吻合,当进行炒茶时,第一挡板303与第一出料口304相互吻合而闭合,一级炒茶箱3和二级炒茶箱4内部结构相同,且两者的第一出料口304一一对应,同时一级炒茶箱3和二级炒茶箱4均通过轴承8与炒茶机主体1的侧壁构成滑动结构,茶叶在一级炒茶箱3的内部炒制完毕后,一级炒茶箱3向下滑动,使一级炒茶箱3和二级炒茶箱4的第一出料口304对接,茶叶从一级炒茶箱3的内部进入到二级炒茶箱4的内部进行二次炒制,而茶叶进入到二级炒茶箱4后在接受来自清洗箱14内部的茶叶继续进行炒制,加快了生产的效率,加热支架502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挡板503,三级炒茶箱5的侧面设置有二出料口504,同理,三级炒茶箱5接收来自二级炒茶箱4内部的茶叶进行三次炒制,最后炒制完毕的茶叶进入到茶叶收集箱2的内部进行收集,这就是该一体化分级式炒茶机的工作原理。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关 键  词:
    一种 一体化 分级 式炒茶机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一体化分级式炒茶机.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05049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