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一种肉食调味品的制作方法.pdf

  • 上传人:r7
  • 文档编号:7050491
  • 上传时间:2019-09-22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271.25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114388.6

    申请日:

    20180206

    公开号:

    CN107997106A

    公开日:

    2018050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L27/10,A23L33/10

    主分类号:

    A23L27/10,A23L33/10

    申请人:

    韩朝社

    发明人:

    韩朝社

    地址:

    456479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焦虎镇姚砦村326号

    优先权:

    CN201810114388A

    专利代理机构:

    安阳市智浩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杨红军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肉食调味品的制作方法,涉及调味品,包括:肉桂10~30、高良姜5~25、八角茴香20~40、陈皮10~30、小茴香20~40、草果10~30、花椒2~22、香菜籽5~25、香砂5~25、砂仁10~30、山柰3~23、当归5~25、红豆蔻1~16、草豆蔻3~23、香叶1~16、白芷20~40、沙参3~23、党参3~23、丁香1~16,制作时,将诸物料干燥、粉碎、过筛、混合均匀即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用本调味品煮制成的肉色发白,其汤呈淡淡的绿色,显得返璞归真、独特别致;体现纯正醇厚、自然和谐的肉香味,突出本味,增益肉香,香味独特;本调味品可广泛用于肉食如猪肉、羊肉、牛肉、鸡肉、鸭肉煮制,具有香味浓郁、口味独特、味道鲜美、温阳开胃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肉食调味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肉桂10~30、高良姜5~25、八角茴香20~40、陈皮10~30、小茴香20~40、草果10~30、花椒2~22、香菜籽5~25、香砂5~25、砂仁10~30、山柰3~23、当归5~25、红豆蔻1~16、草豆蔻3~23、香叶1~16、白芷20~40、沙参3~23、党参3~23、丁香1~16,制作时,将诸物料干燥、粉碎、过筛、混合均匀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肉食调味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各原料进一步优选方案为:肉桂20、高良姜10、八角茴香30、陈皮20、小茴香30、草果20、花椒15、香菜籽10、香砂10、砂仁20、山柰10、当归15、红豆蔻5、草豆蔻10、香叶5、白芷30、沙参8、党参8、丁香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肉食调味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中还包括:甘松1~16、香灵草1~1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肉食调味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中还包括:甘松3、香灵草3。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技术,进一步是调味品,尤其是由中草药组成的用于煮制肉食的调味品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据相关分类,目前中国消费者所常接触和使用的调味品分为六类:酿造类调味品、腌菜类调味品、鲜菜类调味品、干货类调味品、水产类调味品、其它类调味品。所述干货类调味品是由植物(中草药)的根、茎、叶、果干制而成,含有特殊的辛香或辛辣等味道;此类调味品包括:胡椒、花椒、干辣椒、八角、小茴香、芥末、桂皮、姜、草果等等。然而,在实践中,想要制作美味可口的菜肴,往往需要对各种单一的植物(中草药)调味品进行一定组合配制,以形成混合调味品。

    现有的混合调味品,大都是面向各种荤素菜食;它往往是既可应用于蔬菜,也可应用于肉食,如十三香调味品,原料包括八角茴香、山柰、白胡椒、小茴香、砂仁、花椒等,据其使用说明,其可用于煮调荤素菜、腌制酱菜、泡菜、调制荤素馅类、风味小吃及汤、面类食品;其使用范围可谓广泛,这是其优点所在,但同样也是其缺点所在:正是由于没有充分考虑煮制肉食的特殊性,用其煮制肉后,肉色略泛红,汤显红色,关键是煮制的肉食缺乏肉本体的香味。

    目前市场尚少见专门针对肉食(包括猪肉、羊肉、牛肉、鸡肉、鸭肉等)的调味品。对于广大普通消费者而言,迫切需要操作简单、普适性强、香味突出、调味效果好的肉食调味品。鉴于此,本发明进行针对肉食混合调味品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肉食调味品的制作方法,它具有用料天然,肉香突出,口感良好的特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

    一种肉食调味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肉桂10~30、高良姜5~25、八角茴香20~40、陈皮10~30、小茴香20~40、草果10~30、花椒2~22、香菜籽5~25、香砂5~25、砂仁10~30、山柰3~23、当归5~25、红豆蔻1~16、草豆蔻3~23、香叶1~16、白芷20~40、沙参3~23、党参3~23、丁香1~16,制作时,将诸物料干燥、粉碎、过筛、混合均匀即可。

    各原料优选方案为:肉桂15~25、高良姜10~20、八角茴香25~35、陈皮15~25、小茴香25~35、草果15~25、花椒8~18、香菜籽5~15、香砂5~15、砂仁15~25、山柰5~15、当归10~20、红豆蔻2~12、草豆蔻5~15、香叶2~12、白芷25~35、沙参5~15、党参5~15、丁香1~11。

    各原料进一步优选方案为:肉桂20、高良姜10、八角茴香30、陈皮20、小茴香30、草果20、花椒15、香菜籽10、香砂10、砂仁20、山柰10、当归15、红豆蔻5、草豆蔻10、香叶5、白芷30、沙参8、党参8、丁香3。

    本发明可以通过以下方案进一步实现的:

    甲方案:进一步,原料中还包括:甘松1~16、香灵草1~16。

    优选:甘松2~8、香灵草2~8;进一步优选:甘松3、香灵草3。

    可在基础方案上加甲方案。

    乙方案:进一步,原料中还包括:莳萝子1~16、迷迭香1~16。

    优选:莳萝子2~8、迷迭香2~8;进一步优选:莳萝子5、迷迭香5。

    可在基础方案上加甲方案再加上乙方案,也可以在基础方案上单独加乙方案。

    丙方案:进一步,原料中还包括:五味子1~16、枳壳1~16、排草1~16、木香1~16。

    优选:五味子2~8、枳壳2~8、排草2~8、木香2~8;更优选:五味子5、枳壳5、排草3、木香3。

    可在基础方案上加甲方案再加乙方案再加丙方案,可以在基础方案上加甲方案或加乙方案再加丙方案,还可以在基础方案上单独加丙方案。

    在诸原料中:

    肉桂:气香浓烈,味甜、辣。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的功效。

    高良姜:气香,味辛辣。具有温胃散寒、消食止痛的功效。

    八角茴香(八角):气芳香,味辛、甜。具有温阳散寒、理气止痛的功效。

    陈皮:气香,味辛、苦。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

    小茴香:有特异香气,味微甜、辛。具有散寒止痛、理气和胃的功效。

    草果:有特异香气,味辛、微苦。具有燥湿温中、除痰截疟的功效。

    花椒:气香,味微甜而辛。具有温中止痛、杀虫止痒等功效。

    香菜籽:香菜也叫芫荽,香菜籽即香菜(芫荽)所结之籽,带有温和的芳香。具有和气健胃、缓解疼痛的功效。

    香砂(也称香砂仁):气味辛凉。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的功效。

    砂仁:气芳香而浓烈,味辛凉、微苦。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的功效。

    山柰(也有写作三奈或山奈):气香特异,味辛辣。具有行气温中、消食、止痛的功效。

    当归:有浓郁的香气,味甘、辛、微苦。具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等功效。

    红豆蔻:气香,味辛辣。具有燥湿散寒、醒脾消食的功效。

    草豆蔻:辛,温。具有燥湿健脾、温胃止呕的功效。

    香叶(亦名月桂叶):味芬芳,但略有苦味。具有健胃理气的功效。

    白芷:气芳香,味辛,微苦。具有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等功能。

    沙参(北沙参,又称川明参):味甘,微苦,性微寒。具有养阴清热、润肺化痰、益胃生津的功效。

    党参:有特殊香气,味微甜。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扩张血管、降压的功效。

    丁香:气芳香浓烈,味辛辣、有麻舌感。具有温中降逆、补肾助阳功效。

    甘松:气特异,味苦而辛,有清凉感。具有理气止痛、开郁醒脾的功效。

    香灵草:又叫零陵香、熏草、燕草、蕙草、香草、满山香,有浓烈香气,性味甘平。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等功效。

    莳萝子:味辛,性温。具有温脾开胃、散寒暖肝、理气止痛的功效。

    迷迭香:生长季节会散发一种清香气味,具有清心提神的功效。

    五味子:有香气,味辛、微苦。酸、甘,温。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的功效。

    枳壳:苦、辛、酸,温。具有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的功效。

    排草(又名排香草、香草):根部芳香,味淡,性温,具有辟臭、祛风、理气、消肿等功效。

    木香:辛、苦,温。具有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

    本发明设计原则是:去腥提鲜、调和油脂、增益香味、温阳开胃。在选材上,原料的优先顺序如下:1、香气互补性强、渗透性强、普适性强的原料;2、果实性原料,果实(籽)大多含有一定油性,可与肉类油性适度调和,同时增益醇厚香味;3、包含甜、酸、辣、苦、麻诸味的普遍性、兼容性原料,充分利用部分原料在诸原料中的调和作用,形成整体合劲(像根枝叶一体关系)、烘托诸香(像花)的效果;4、兼顾原料的开胃健胃功效。在试验过程中,注重把握多种原料各个份量细小微妙的组合关系,通过多种原料的多个组份的研究调试,确定组方与组份,最终形成本发明的调味品。使用本调味品煮制的肉食,色香味健俱佳,本发明调味器显示出独特的调味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所形成的调味品,微透柔和清淡的中药味,与肉类贴合和谐程度高;在色泽上,煮制成的肉色发白,其汤略呈淡淡的绿色,显得返璞归真、独特别致;在味道上,体现纯正醇厚、自然和谐的肉香味,突出肉本味,增益肉本香,香味独特;2、本调味品可广泛用于肉食如猪肉、羊肉、牛肉、鸡肉、鸭肉等煮制,以及这些肉(包括这些肉2种或2种以上混合后)制作的包子馅、饺子馅、丸子等,具有香味浓郁、口味独特、味道鲜美、温阳开胃的效果;特别是猪肉与鸭肉,其肉香尤其突出浓郁持久;3、本调味品对猪肉、羊肉、牛肉、鸡肉、鸭肉等广适性强,调味效果好,口味大众化,且兼具温阳开胃的功效,适用于广大普通消费者方便操作的需求,易为大众所接受。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并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采用基础方案的具体实施。

    基础方案:一种肉食调味品的制作方法,肉桂、高良姜、八角茴香、陈皮、小茴香、草果、花椒、香菜籽、香砂、砂仁、山柰、当归、红豆蔻、草豆蔻、香叶、白芷、沙参、党参、丁香,制作时,将诸物料干燥、粉碎、过筛、混合均匀即可;上述原料的重量份可以采用下列配比方案之一:

    A肉桂10、高良姜5、八角茴香20、陈皮10、小茴香20、草果10、花椒2、香菜籽5、香砂5、砂仁10、山柰3、当归5、红豆蔻1、草豆蔻3、香叶1、白芷20、沙参3、党参3、丁香1。

    B肉桂30、高良姜25、八角茴香40、陈皮30、小茴香40、草果30、花椒22、香菜籽25、香砂25、砂仁30、山柰23、当归25、红豆蔻16、草豆蔻23、香叶16、白芷40、沙参23、党参23、丁香16。

    C肉桂10、高良姜25、八角茴香20、陈皮30、小茴香20、草果30、花椒2、香菜籽25、香砂5、砂仁30、山柰3、当归25、红豆蔻1、草豆蔻23、香叶1、白芷40、沙参3、党参23、丁香1。

    D肉桂30、高良姜5、八角茴香40、陈皮10、小茴香40、草果10、花椒22、香菜籽5、香砂25、砂仁10、山柰23、当归5、红豆蔻16、草豆蔻3、香叶16、白芷20、沙参23、党参3、丁香16。

    E肉桂15、高良姜10、八角茴香25、陈皮15、小茴香25、草果15、花椒8、香菜籽5、香砂5、砂仁15、山柰5、当归10、红豆蔻2、草豆蔻5、香叶2、白芷25、沙参5、党参5、丁香1。

    F肉桂25、高良姜20、八角茴香35、陈皮25、小茴香35、草果25、花椒18、香菜籽15、香砂15、砂仁25、山柰15、当归20、红豆蔻12、草豆蔻15、香叶12、白芷35、沙参15、党参15、丁香11。

    G肉桂15、高良姜20、八角茴香25、陈皮25、小茴香25、草果25、花椒8、香菜籽15、香砂5、砂仁25、山柰5、当归20、红豆蔻2、草豆蔻15、香叶2、白芷35、沙参5、党参15、丁香1。

    H肉桂25、高良姜10、八角茴香35、陈皮15、小茴香35、草果15、花椒18、香菜籽5、香砂15、砂仁15、山柰15、当归10、红豆蔻12、草豆蔻5、香叶12、白芷25、沙参15、党参5、丁香11。

    I肉桂20、高良姜10、八角茴香30、陈皮20、小茴香30、草果20、花椒15、香菜籽10、香砂10、砂仁20、山柰10、当归15、红豆蔻5、草豆蔻10、香叶5、白芷30、沙参8、党参8、丁香3。

    J肉桂19~21、高良姜9~11、八角茴香29~30、陈皮19~21、小茴香29~31、草果19~21、花椒14~16、香菜籽9~11、香砂9~11、砂仁19~21、山柰9~11、当归14~16、红豆蔻4~6、草豆蔻9~11、香叶4~6、白芷29~31、沙参7~9、党参7~9、丁香1~2。

    实施例2:采用基础方案+甲方案的具体实施。

    甲方案:在基础方案(参见实施例1),原料中还包括:甘松、香灵草;上述原料的重量份可以采用下列配比方案之一:

    A甘松1、香灵草1。

    B甘松16、香灵草16。

    C甘松1、香灵草16。

    D甘松16、香灵草1。

    E甘松2、香灵草2。

    F甘松8、香灵草8。

    G甘松2、香灵草8。

    H甘松8、香灵草2。

    I甘松3、香灵草3。

    J甘松2~4、香灵草2~4。

    实施例3:采用基础方案+乙方案的具体实施。

    乙方案:在基础方案(参见实施例1),原料中还包括:莳萝子、迷迭香;上述原料的重量份可以采用下列配比方案之一:

    A莳萝子1、迷迭香1。

    B莳萝子16、迷迭香16。

    C莳萝子1、迷迭香16。

    D莳萝子16、迷迭香1。

    E莳萝子2、迷迭香2。

    F莳萝子8、迷迭香8。

    G莳萝子2、迷迭香8。

    H莳萝子8、迷迭香2。

    I莳萝子5、迷迭香5。

    J莳萝子4~6、迷迭香4~6.

    实施例4:采用基础方案+丙方案的具体实施。

    丙方案:在基础方案(参见实施例1),原料中还包括:五味子、枳壳、排草、木香;上述原料的重量份可以采用下列配比方案之一:

    A五味子1、枳壳1、排草1、木香1。

    B五味子16、枳壳16、排草16、木香16。

    C五味子1、枳壳16、排草1、木香16。

    D五味子16、枳壳1、排草16、木香1。

    E五味子2、枳壳2、排草2、木香2。

    F五味子8、枳壳8、排草8、木香8。

    G五味子2、枳壳8、排草2、木香8。

    H五味子8、枳壳2、排草8、木香2。

    I五味子5、枳壳5、排草3、木香3。

    J五味子4~6、枳壳4~6、排草2~3、木香2~3。

    具体实施时,可采用以下组合:基础方案+甲方案;基础方案+乙方案;基础方案+丙方案;基础方案+甲方案+乙方案;基础方案+甲方案+丙方案;基础方案+乙方案+丙方案;基础方案+甲方案+乙方案+丙方案。各方案相组合时,可采用A、A,B、B,C、C…同序号相组合,也可以采用A、B,A、C,A、D…不同序号交叉相组合。

    使用时,每千克肉加本品8~12克,加水煮制,肉熟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一种 肉食 调味品 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肉食调味品的制作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05049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