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一种新型黑水虻养殖装置.pdf

  • 上传人:li****8
  • 文档编号:7046808
  • 上传时间:2019-09-22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278.05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0640476.0

    申请日:

    20170605

    公开号:

    CN206835970U

    公开日:

    2018010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K67/033

    主分类号:

    A01K67/033

    申请人:

    泸州市龙马潭区星斗种养殖专业合作社

    发明人:

    章星斗

    地址:

    646000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特兴镇特兴街村

    优先权:

    CN201720640476U

    专利代理机构:

    四川君士达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芶忠义;罗奇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黑水虻养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滤板上等距离地设置有多个滤孔;所述滤板水平地设置于养殖桶内的中部,所述滤板将养殖桶分隔为上部仓和底仓;所述放入口设置于上部仓的正面上部,所述放入口处通过第一铰链铰接有一块相配套的仓门;所述底仓的右面设置有多个透气孔,所述底仓的左面设置为开口面,所述开口面的下方倾斜地连通有一个滑轨槽,所述滑轨槽的下方放置有一个收集桶;所述第一支撑柱中部的右侧水平设置有一块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面的右部竖直设置有一个收集箱;所述箱门口设置于收集箱的右面下部,所述箱门口处通过第二铰链铰接有一块相配套的箱门;所述收集箱通过收集管与上部仓相连通。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新型黑水虻养殖装置,包括养殖桶、滤板、滤孔、仓门、第一铰链、第二铰链、收集管、收集箱、箱门、支撑板、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第一底座板、第二底座板、滑轨槽、收集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桶呈中空结构的圆柱体型,所述滤板呈长方形,所述滤板上等距离地设置有多个滤孔;所述养殖桶包括上部仓、底仓,所述滤板水平地设置于养殖桶内的中部,所述滤板将养殖桶分隔为上部仓和底仓,且所述滤板的上方为上部仓,所述滤板的下方为底仓;所述上部仓包括放入口,所述放入口设置于上部仓的正面上部,所述放入口处通过第一铰链铰接有一块相配套的仓门;所述底仓包括透气孔、开口面,所述底仓的右面设置有多个透气孔,所述底仓的左面设置为开口面,所述开口面的下方倾斜地连通有一个滑轨槽,所述滑轨槽的下方放置有一个收集桶;所述养殖桶下侧的右端竖直设置有一根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下端设置有一块第一底座板;所述养殖桶下侧的左端竖直设置有一根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下端设置有一块第二底座板;所述第一支撑柱中部的右侧水平设置有一块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面的右部竖直设置有一个收集箱;所述收集箱包括箱门口,所述箱门口设置于收集箱的右面下部,所述箱门口处通过第二铰链铰接有一块相配套的箱门;所述收集管的上端倾斜地连通于上部仓右面的下部,所述收集管的下端倾斜地连通于收集箱上面的中部,所述收集箱通过收集管与上部仓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黑水虻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管与收集箱之间具有一夹角∠a,所述∠a=35°-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黑水虻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槽的横切面呈半椭圆形,所述滑轨槽与第二支撑柱具有一夹角∠b,所述∠b=30°-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黑水虻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孔呈圆形,所述滤孔的直径为3.5mm-5.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黑水虻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孔呈圆形,所述透气孔的直径为4mm-6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黑水虻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与第二支撑柱的形状、大小相同,所述第一底座板与第二底座板的形状、大小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黑水虻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入口的面积为上部仓正面面积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且放入口的长度为上部仓正面长度的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装置类,特别是一种新型黑水虻养殖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农村或养殖场广泛地养殖有家禽、家畜,但存在对家禽、家畜所产生的粪便的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既不利于对资源的合理利用,而且还污染环境,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麻烦。而黑水虻幼虫能够以畜禽粪便作为食物,并转化为自身如蛋白质、脂类等物质,可以直接喂养鸡、鸭等家禽。因此可以利用禽畜的粪便来养殖黑水虻幼虫,并作为蛋白饲料供家禽食用。

    但现有技术的黑水虻养殖中,存在饲养操作繁琐,养殖中所用禽畜的粪便所含多余水分不便于排出,成熟后的黑水虻幼虫和粪便残渣不便于分离,成熟后的黑水虻幼虫不便于收集处理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新型黑水虻养殖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黑水虻养殖装置,包括养殖桶、滤板、滤孔、仓门、第一铰链、第二铰链、收集管、收集箱、箱门、支撑板、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第一底座板、第二底座板、滑轨槽、收集桶,其中,所述养殖桶呈中空结构的圆柱体型,所述滤板呈长方形,所述滤板上等距离地设置有多个滤孔;所述养殖桶包括上部仓、底仓,所述滤板水平地设置于养殖桶内的中部,所述滤板将养殖桶分隔为上部仓和底仓,且所述滤板的上方为上部仓,所述滤板的下方为底仓;

    所述上部仓包括放入口,所述放入口设置于上部仓的正面上部,所述放入口处通过第一铰链铰接有一块相配套的仓门;所述底仓包括透气孔、开口面,所述底仓的右面设置有多个透气孔,所述底仓的左面设置为开口面,所述开口面的下方倾斜地连通有一个滑轨槽,所述滑轨槽的下方放置有一个收集桶;

    所述养殖桶下侧的右端竖直设置有一根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下端设置有一块第一底座板;所述养殖桶下侧的左端竖直设置有一根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下端设置有一块第二底座板;所述第一支撑柱中部的右侧水平设置有一块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面的右部竖直设置有一个收集箱;

    所述收集箱包括箱门口,所述箱门口设置于收集箱的右面下部,所述箱门口处通过第二铰链铰接有一块相配套的箱门;所述收集管的上端倾斜地连通于上部仓右面的下部,所述收集管的下端倾斜地连通于收集箱上面的中部,所述收集箱通过收集管与上部仓相连通。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所述收集管与收集箱之间具有一夹角∠a,所述∠a=35°-45°。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所述滑轨槽的横切面呈半椭圆形,所述滑轨槽与第二支撑柱具有一夹角∠b,所述∠b=30°-40°。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所述滤孔呈圆形,所述滤孔的直径为3.5mm-5.5mm。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所述透气孔呈圆形,所述透气孔的直径为4mm-6mm。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支撑柱与第二支撑柱的形状、大小相同,所述第一底座板与第二底座板的形状、大小相同。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所述放入口的面积为上部仓正面面积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且放入口的长度为上部仓正面长度的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在本实用新型中,只需打开仓门,再将猪粪或其他禽畜的粪便放入上部仓,然后将黑水虻卵或刚孵化出来的黑水虻幼虫放入上部仓内的粪便中,如此就可以在养殖桶内养殖黑水虻;同时,通过滤板上多个滤孔的设置,可以便于滤出上部仓内猪粪中的多余水分,同时,通过滑轨槽、收集桶的设置,底仓中掉落的水分或残渣,可以顺着滑轨槽掉落入收集桶内。

    (二)在本实用新型中,当上部仓内黑水虻幼虫成熟时,黑水虻幼虫可自动爬入收集管,进而爬入收集箱内,如此就可以完成对成熟后的黑水虻幼虫的收集工作;同时,当上部仓内黑水虻幼虫成熟后,还可通过扒动、弄碎上部仓内的粪便残渣,将上部仓内的粪便残渣粉碎后通过滤板上的多个滤孔掉落到底仓中,再往外掏出底仓中的粪便残渣,就可顺着滑轨槽掉落入收集桶内,此时上部仓内就剩成熟后的黑水虻幼虫,如此就可便于收集成熟后的黑水虻幼虫。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养殖桶,1-1.上部仓,1-11.放入口,1-2.底仓,1-21.透气孔,1-22.开口面,2.滤板,2-1.滤孔,3.仓门,4.第一铰链,4-1.第二铰链,5.收集管,6.收集箱,6-1.箱门口,7.箱门,8.支撑板,9.第一支撑柱,9-1.第二支撑柱,10.第一底座板,10-1.第二底座板,11.滑轨槽,12.收集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还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左”、“右”“顶”“底”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述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或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必须具有的特定的方位。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养殖桶、滤板、滤孔、仓门、第一铰链、第二铰链、收集管、收集箱、箱门、支撑板、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第一底座板、第二底座板、滑轨槽、收集桶,其中,所述养殖桶呈中空结构的圆柱体型,所述滤板呈长方形,所述滤板上等距离地设置有多个滤孔;所述养殖桶包括上部仓、底仓,所述滤板水平地设置于养殖桶内的中部,所述滤板将养殖桶分隔为上部仓和底仓,且所述滤板的上方为上部仓,所述滤板的下方为底仓。

    在各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上部仓包括放入口,所述放入口设置于上部仓的正面上部,所述放入口处通过第一铰链铰接有一块相配套的仓门;所述底仓包括透气孔、开口面,所述底仓的右面设置有多个透气孔,所述底仓的左面设置为开口面,所述开口面的下方倾斜地连通有一个滑轨槽,所述滑轨槽的下方放置有一个收集桶。

    在各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养殖桶下侧的右端竖直设置有一根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下端设置有一块第一底座板;所述养殖桶下侧的左端竖直设置有一根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下端设置有一块第二底座板;所述第一支撑柱中部的右侧水平设置有一块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面的右部竖直设置有一个收集箱。

    在各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收集箱包括箱门口,所述箱门口设置于收集箱的右面下部,所述箱门口处通过第二铰链铰接有一块相配套的箱门;所述收集管的上端倾斜地连通于上部仓右面的下部,所述收集管的下端倾斜地连通于收集箱上面的中部,所述收集箱通过收集管与上部仓相连通。

    在各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收集管与收集箱之间具有一夹角∠a,所述∠a=35°-45°。

    在各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滑轨槽的横切面呈半椭圆形,所述滑轨槽与第二支撑柱具有一夹角∠b,所述∠b=30°-40°。

    在各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滤孔呈圆形,所述滤孔的直径为3.5mm-5.5mm。

    在各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透气孔呈圆形,所述透气孔的直径为4mm-6mm。

    在各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柱与第二支撑柱的形状、大小相同,所述第一底座板与第二底座板的形状、大小相同。

    在各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放入口的面积为上部仓正面面积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且放入口的长度为上部仓正面长度的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

    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具体来说,只需打开仓门,再将猪粪或其他禽畜的粪便放入上部仓,然后将黑水虻卵或刚孵化出来的黑水虻幼虫放入上部仓内的粪便中,如此就可以在养殖桶内养殖黑水虻。

    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具体来说,通过滤板上多个滤孔的设置,可以便于滤出上部仓内猪粪中的多余水分,同时,通过滑轨槽、收集桶的设置,底仓中掉落的水分或残渣,可以顺着滑轨槽掉落入收集桶内。

    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具体来说,当上部仓内黑水虻幼虫成熟时,黑水虻幼虫可自动爬入收集管,进而爬入收集箱内,如此就可以完成对成熟后的黑水虻幼虫的收集工作。

    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具体来说,当上部仓内黑水虻幼虫成熟后,还可通过扒动、弄碎上部仓内的粪便残渣,将上部仓内的粪便残渣粉碎后通过滤板上的多个滤孔掉落到底仓中,再往外掏出底仓中的粪便残渣,就可顺着滑轨槽掉落入收集桶内,此时上部仓内就剩成熟后的黑水虻幼虫,如此就可便于收集成熟后的黑水虻幼虫。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一种 新型 黑水 养殖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新型黑水虻养殖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04680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