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一种自动装卸料的茶叶揉捻机.pdf

  • 上传人:1****2
  • 文档编号:7046422
  • 上传时间:2019-09-22
  • 格式:PDF
  • 页数:9
  • 大小:301.66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1366002.3

    申请日:

    20161213

    公开号:

    CN206576200U

    公开日:

    2017102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F3/12

    主分类号:

    A23F3/12

    申请人:

    普洱翠谷高山茶园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荣

    地址:

    665000 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林源路44号

    优先权:

    CN201621366002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鼎宏元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邓金涛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装卸料的茶叶揉捻机,包括揉捻盘、捻桶、碾压盘、机架、机曲柄连杆机构和加压机构,揉捻盘设置在机架上,捻桶设置在揉捻盘的上方,并与机架通过机曲柄连杆机构相连接,碾压盘设置在捻桶内,并与加压机构相连接,连杆与捻桶的连接处上端开有料口,机架上设置有进料箱,进料箱与料口之间通过送料管连接;进料箱包括箱体和风机,箱体包括依次连通的左部、中部和右部,左部和右部的外侧底面上均开有通孔,其中左部通孔与风机相连,右部通孔与送料管相连,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料箱以及风机的设置来实现快速的装料和卸料,同时使用进料箱左、右两端为锥台型,则进一步增加了装料和卸料的效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自动装卸料的茶叶揉捻机,包括揉捻盘(1)、捻桶(2)、碾压盘(3)、机架(4)、机曲柄连杆机构(5)和加压机构(6),所述揉捻盘(1)设置在机架(4)上,所述捻桶(2)设置在揉捻盘(1)的上方,并与机架(4)通过使捻桶(2)在揉捻盘(1)上做偏心运动的机曲柄连杆机构(5)相连接,所述机曲柄连杆机构(5)包括设置在机架(4)旁的驱动电机,并通过与驱动电机连接而在机架(4)上做转动运动的曲柄(51)以及与捻桶(2)相连接的连杆(52),所述碾压盘(3)设置在捻桶(2)内,并与所述加压机构(6)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52)与捻桶(2)的连接处上端开有料口(21),所述机架(4)上设置有进料箱(8),所述进料箱(8)与料口(21)之间通过送料管(9)连接;所述进料箱(8)包括箱体(81)和风机(82),所述箱体(81)包括依次连通的左部(811)、中部(812)和右部(813),其中左部(811)和右部(813)均为对称设置在中部(812)两侧的锥台,且所述左部(811)和右部(813)的外侧底面上均开有通孔,其中左部(811)通孔与所述风机(82)相连,右部(813)通孔与所述送料管(9)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装卸料的茶叶揉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81)的左部(811)内设置有导风板(84),所述导风板(84)以辐射从箱体(81)左部(811)的通孔处向箱体(81)的中部(812)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装卸料的茶叶揉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812)的下板面为栅格状的网格板(85),且下板面的下方还设置有集杂盒(8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装卸料的茶叶揉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812)上设置有窗口(87),所述窗口(87)用盖板封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装卸料的茶叶揉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捻盘(1)上设置有棱条(11),所述棱条(11)有两条以上,所述棱条(11)从揉捻盘(1)的盘心沿径向向揉捻盘(1)边缘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装卸料的茶叶揉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棱条(11)为弧形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装卸料的茶叶揉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52)上端设置有固定送料管(9)的卡扣(91)。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装卸料的茶叶揉捻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茶叶生产过程中,茶叶揉捻是茶叶杀青后进入的下一道茶叶加工工序,其作用是让茶叶细胞内含物质渗透在叶的表面,对茶叶进行揉捻成条,使芽叶卷紧成需要的形状。现有技术中的茶叶的揉捻方式主要有手工揉捻和机器揉捻两种,两者揉捻过程中的揉捻压力一般为先轻后重,轻重交替进行,至最后松压、解团即可,但总的来讲,用揉捻机器进行操作,在保证产品质量时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在现有的茶叶揉捻机中,其装卸料时必须将碾压盘从捻桶中取出,然后再把茶叶放入桶中,最后将碾压盘对准捻桶,然后压下,而这一过程十分麻烦,并且浪费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装卸料的茶叶揉捻机,解决传统揉捻机装卸茶叶过程繁琐,且浪费时间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装卸料的茶叶揉捻机,包括揉捻盘、捻桶、碾压盘、机架、曲柄连杆机构和加压机构,揉捻盘设置在机架上,捻桶设置在揉捻盘的上方,并与机架通过使捻桶在揉捻盘上做偏心运动的曲柄连杆机构相连接,曲柄连杆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旁的驱动电机,并通过与驱动电机连接而在机架上做转动运动的曲柄以及与捻桶相连接的连杆,碾压盘设置在捻桶内,并与加压机构相连接,连杆与捻桶的连接处上端开有料口,机架上设置有进料箱,进料箱与料口之间通过送料管连接;

    进料箱包括箱体和风机,箱体包括依次连通的左部、中部和右部,其中左部和右部均为对称设置在中部两侧的锥台,且两侧锥台上的外侧底面上均开有通孔,其中左部通孔与风机相连,右部通孔与送料管相连。

    在本技术方案中,驱动电机驱动机架上的曲柄转动,转动的曲柄带动连杆,并由连杆带动捻桶在揉捻盘上做偏心转动,加压机构通过设置在捻桶内的碾压盘对茶叶施加压力,完成揉捻工艺,向送料箱内添加茶叶,当风机为吹风机时,启动风机,送料箱内的茶叶通过风力进入送料管,最后进入捻桶;而当风机为吸风机时,捻桶内的茶叶也可以通过风力进入送料管,最后回收到进料箱中,其中未被风机回收的部分,则通过揉捻盘收集。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的箱体的左部内设置有导风板,导风板以辐射从箱体左部的通孔处向箱体的中部延伸。

    在本技术方案中,风机中的风通过导风板分流吹向箱体中部,使箱体中部各处都能收到风力,从而将茶叶全部吹入到送料管中去,同时当风机为吸风机时,导风板也可以阻挡茶叶,防止茶叶进入到吸风机中。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的中部的下板面为栅格状的网格板,且下板面的下方还设置有集杂盒。

    在本技术方案中,集杂盒通过栅格状的网格板可以收集尘杂,并防止茶叶落入集杂盒。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的中部上设置有窗口,窗口用盖板封闭。

    在本技术方案中,茶叶通过窗口进入到进料箱。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的揉捻盘上设置有棱条,棱条有两条以上,棱条从揉捻盘的盘心沿径向向揉捻盘边缘延伸。

    在本技术方案中,茶叶通过揉捻盘上的棱条进行揉捻。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的棱条为弧形条。

    在本技术方案中,弧形条增大了与茶叶的接触时间。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的连杆上端设置有固定送料管的卡扣。

    在本技术方案中,卡扣将送料管固定在连杆上,当连杆随着曲柄运动时,连杆不会干扰到送料管,并防止送料管从捻桶上脱落,从而影响这个揉捻机的工作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

    1、本实用新型通过料箱以及风机的设置来实现快速的装料和卸料,同时使用进料箱左、右两端为锥台型,则进一步增加了装料和卸料的效率,大大节约了时间。

    2、导风板将风更均匀的吹入进料箱中部,并且防止茶叶进入风机,从而提高了装卸茶叶的效率。

    3、集杂盒通过栅格状的网格板可以收集尘杂,并防止茶叶落入集杂盒。

    4、窗口方便了茶叶的收集和输送。

    5、棱条提高了茶叶的揉捻效果,并提高了揉捻的效率。

    6、弧形条增大了与茶叶的接触时间,进一步提高了茶叶的揉捻效果。

    7、卡扣将送料管固定在连杆上,当连杆随着曲柄运动时,连杆不会干扰到送料管,并防止送料管从捻桶上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带有风机的料箱结构俯视示意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料箱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揉捻盘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杆与捻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2、3、4和5所示,一种自动装卸料的茶叶揉捻机,包括揉捻盘1、捻桶2、碾压盘3、机架4、机曲柄连杆机构5和加压机构6,揉捻盘1固定安装在机架4上,捻桶2位于在揉捻盘1的上方,并与机架4通过使捻桶2在揉捻盘1上做偏心运动的机曲柄连杆机构5相连接,机曲柄连杆机构5包括设置在机架4旁的驱动电机,其中机架4有三个,且每个机架4上都设置有机曲柄连杆机构5,并通过与驱动电机连接而在机架4上做转动运动的曲柄51以及与捻桶2相连接的连杆52,在本实施例中机架4有三个,并且每个机架4上都设置有机曲柄连杆机构5,其中只有一个机架4上设置有驱动电机,碾压盘3设置在捻桶2内,并与加压机构6相连接;连杆52与捻桶2的连接处上端设置有料口21,机架4上还设置有进料箱8,进料箱8与料口21之间通过送料管9活动连接,进料箱8包括箱体81和风机82,箱体81包括依次设置的左部811、中部812和右部813,其中左部811和右部813均为对称设置在中部812两侧的锥台,且左部811和右部813的外侧底面上均开有通孔,其中左部811通孔与风机82相连,另外右部813通孔与送料管9相连;在本实施例中,当需要向捻桶2中加茶叶时,将碾压盘3提升至捻桶2的上端边缘,此时风机82为吹风机,将茶叶倒入进料箱中8,打开风机82,通过风力将茶叶送入捻桶2,然后通过加压机构6驱动碾压盘3向下移动,并开始揉捻;而当揉捻结束后,需要取出茶叶时,此时将风机82更换为吸风机,然后再次将碾压盘3提升至捻桶2的上端边缘,将茶叶从桶中抽取出来;本实施例通过料箱以及风机的设置来实现快速的装料和卸料,同时使用进料箱左、右两端为锥台型,则进一步增加了装料和卸料的效率。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对比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优化了箱体81,箱体81的左部811内设置有导风板84,导风板84以辐射从箱体81左部811的通孔处向箱体81的中部812延伸,在本实施例中,导风板84将风更均匀的吹入进料箱中部812,并且防止茶叶进入风机82。

    实施例3

    如图2所示,对比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优化了中部812,中部812的下板面为栅格状的网格板85,且下板面的下方还设置有集杂盒86,在本实施例中,集杂盒86通过栅格状的网格板85可以收集尘杂,并防止茶叶落入集杂盒86。

    实施例4

    如图3所示,对比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优化了中部812,中部812上设置有窗口87,窗口87用盖板封闭,在本实施例中,窗口87方便了茶叶的收集和输送。

    实施例5

    如图4所示,对比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优化了揉捻盘1,揉捻盘1上设置有棱条11,棱条11有两条以上,棱条11从揉捻盘1的盘心沿径向向揉捻盘1边缘延伸,且棱条11为弧形条,在本实施例中,棱条11提高了茶叶的揉捻效果,弧形条增大了与茶叶的接触时间,进一步提高了茶叶的揉捻效果。

    实施例6

    如图1所示,对比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优化了连杆52,连杆52上端设置有固定送料管9的卡扣91,在本实施例中,卡扣91将送料管9固定在连杆52上,当连杆52随着曲柄51运动时,连杆52不会干扰到送料管9,并防止送料管9从捻桶2上脱落。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关 键  词:
    一种 自动 装卸 茶叶 揉捻机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自动装卸料的茶叶揉捻机.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04642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