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一种便携双门捕鼠笼.pdf

  • 上传人:li****8
  • 文档编号:7042819
  • 上传时间:2019-09-22
  • 格式:PDF
  • 页数:8
  • 大小:408.86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1234049.9

    申请日:

    20170925

    公开号:

    CN207322496U

    公开日:

    2018050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M23/18

    主分类号:

    A01M23/18

    申请人:

    周志坚

    发明人:

    周志坚

    地址:

    221600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张寨镇沈桥113号

    优先权:

    CN201721234049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代理人:

    姜海荣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便携双门捕鼠笼,包括笼体以及两个笼门、翘板踏板、自锁门外柱、自锁门滑道、第一压杆、第二压杆、压杆固定孔、互动杆、笼门卡簧、L型门把手,在具体使用时,双门设计增加了捕鼠成功率;采用卡簧结构,相较于传统弹簧结构,卡簧弹性更大,套装在轴杆上不会掉落,增加了捕鼠笼的使用寿命;最为重要的是,采用半开放性L型门把手,布置机关时候相较于传统半圆形门把手,其不用将压杆费力穿过门把手,只需将L型门把手短杆部分压在压杆下面即可,使用简单方便。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便携双门捕鼠笼,包括笼体(1)、固定杆(13)、活动杆(14)、笼门(2)、翘板踏板(3)、自锁门外柱(4)、自锁门滑道杆(5)、第一压杆(61)、第二压杆(62)、固定连接件(11)、压杆固定孔(12)、互动杆(7)、梯形连接件(15)、互动杆轴杆(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笼门卡簧(9)、L型门把手(10);所述笼门卡簧(9)套连在所述固定杆(13)中间位置且两端杆分别与所述笼体(1)顶端面和所述笼门(2)相抵;所述L型门把手(10)一端焊接在所述笼门(2)顶端;所述第一压杆(61)与所述第二压杆(62)分别通过带有轴通孔的所述固定连接件(11)连接在所述笼体(1)顶端面的两侧;所述互动杆(7)的一端通过所述梯形连接件(15)与所述翘板踏板(3)连接,所述互动杆(7)通过活动缠绕的方式连接在所述互动杆轴杆(8)上,所述互动杆(7)另一端设置有压杆固定孔(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双门捕鼠笼,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14)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笼体(1)内部底端中间位置,所述翘板踏板(3)焊接在所述活动杆(14)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双门捕鼠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笼门(2)分别通过固定杆(13)轴连在所述笼体(1)顶端面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双门捕鼠笼,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门滑道杆(5)焊接在所述笼门(2)两侧且所述自锁门外柱(4)两端与所述自锁门滑道杆(5)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双门捕鼠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接件(11)与所述笼体(1)顶端面边缘的距离小于所述L型门把手(10)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双门捕鼠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笼体(1)采用透光金属网制成,所述笼门(2)为不透光金属实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双门捕鼠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翘板踏板(3)为V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双门捕鼠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杆(61)为L型,所述第二压杆(62)为直线型。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捕鼠笼领域,更确切地说是涉及一种便携双门捕鼠笼。

    背景技术

    传统的捕鼠笼种类众多,其多采用在笼中放诱饵将鼠诱入笼内,在老鼠进食诱饵时触发机关促使笼门自动关闭,从而将其捕获的方法,但大部分是单门的笼子,不利于老鼠双向通行,鼠类具有一定的反诱捕能力,单门笼子在形状上容易被老鼠发觉为捕鼠笼,效率不高。

    并且现有技术中捕鼠笼门多为网状透光结构,在机关触发笼门关闭后,老鼠为了逃生会向透光处撞击,动物求生的本领不可小觑,故透光的笼门结构极有可能被老鼠撞击开而逃跑。

    更为重要的是,现有技术中捕鼠笼门把手多采用半圆形结构,压杆需要费力从半圆形门把手穿过才可设置机关,给安装使用带来不便,以及现有技术中笼门均采用拉簧结构,在高速弹力关门状态下容易掉落,并且时间长了之后易掉落。

    故如何提供一种操作简便结实耐用且使老鼠不易撞击逃脱的捕鼠笼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双门捕鼠笼,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捕鼠笼门把手结构不利于机关的布置以及捕鼠笼不耐用且老鼠易撞击逃脱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双门捕鼠笼,包括笼体(1)、固定杆(13)、活动杆(14)、笼门(2)、翘板踏板(3)、自锁门外柱(4)、自锁门滑道杆(5)、第一压杆(61)、第二压杆(62)、固定连接件(11)、压杆固定孔(12)、互动杆(7)、梯形连接件(15)、互动杆轴杆(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笼门卡簧(9)、L型门把手(10);

    所述笼门卡簧(9)套连在所述固定杆(13)中间位置且两端杆分别与所述笼体(1)顶端面和所述笼门(2)相抵;

    所述L型门把手(10)一端焊接在所述笼门(2)顶端;

    所述第一压杆(61)与所述第二压杆(62)分别通过带有轴通孔的所述固定连接件(11)连接在所述笼体(1)顶端面的两侧;

    所述互动杆(7)的一端通过所述梯形连接件(15)与所述翘板踏板(3)连接,所述互动杆(7)通过活动缠绕的方式连接在所述互动杆轴杆(8)上,所述互动杆(7)另一端设置有压杆固定孔(12)。

    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L型门把手的设计使机关布置时更加简便易操作;

    (2)使用卡簧来代替传统弹簧,卡簧结构不易掉落且弹性大;

    (3)双笼门的设计增加了捕鼠成功率;

    首先,采用L型门把手的设计方式,在机关布置时候,相较于半圆形门把手来讲,本实用新型不用费力将压杆弯曲穿过门把手,只需将L型门把手短杆部分压在压杆下即可,使用简单方便。

    其次,本实用新型使用卡簧代替传统捕鼠笼使用的弹簧来促使机关触发后笼门的下落以及防止笼门落下后弹开,相比较而言,卡簧的弹性更大,使笼门关闭更迅速,避免了老鼠在笼门关闭的间隙逃跑的问题,且本实用新型中将卡簧套连在固定杆上,不会脱落,增加了捕鼠笼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双笼门的设计,增加了老鼠进入捕鼠笼的几率,从而使捕鼠的成功率增加。

    优选的,所述活动杆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笼体内部底端中间位置,所述翘板踏板焊接在所述活动杆上。

    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踏板采用活动杆转动连接在笼体上,增加了踏板的活动敏感性能,使机关更容易触发。

    优选的,所述笼门分别通过固定杆轴连在所述笼体顶端面的两端。

    优选的,所述自锁门滑道杆焊接在所述笼门两侧且所述自锁门外柱两端与所述自锁门滑道杆滑动连接。

    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滑动连接的方式,在捕鼠笼被触发时,笼门关闭的同时自锁门外柱沿自锁门滑道自动下滑,动作迅速使老鼠来不及逃脱,增加捕鼠成功率。

    优选的,所述固定连接件与所述笼体顶端面边缘的距离小于所述 L型门把手的长度。

    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机关布置时L型门把手被压在压杆下,固定连接件为固定压杆与笼体的部件,固定连接件与笼体顶端面边缘的距离小于L型门把手的长度能够保证L型门把手可被压在压杆下从而使机关布置成功。

    优选的,所述笼体采用透光金属网结构,所述笼门为不透光金属实门。

    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透光金属网制作笼体便于观察捕鼠笼内部情况,不透光的实门笼门结构的设计,避免老鼠在紧急状况时用力撞门而使笼门破坏逃脱。

    优选的,所述翘板踏板为V型。

    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老鼠爬上翘板踏板时利用老鼠自身的重力触发机关,更灵敏,大大降低了机关触发的失败几率,进而增大了捕鼠的成功率。

    优选的,所述第一压杆为L型,所述第二压杆为直线型。

    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第一压杆压下之后,采用第二压杆将第一压杆L型的短杆端压住即可完成机关的布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双门捕鼠笼,双门通道式的设计降低老鼠的警觉性,增肌捕鼠成功率;将弹簧换为卡簧结构,使机关被触发时笼门关闭更迅速,降低了老鼠的逃脱率;最为重要的是,本发明采用L型门把手的设计,机关布置时只需将L型门把手压在压杆下即可,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双门捕鼠笼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双门捕鼠笼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双门捕鼠笼的侧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笼体,2、笼门,3、翘板踏板,4、自锁门外柱,5、自锁门滑道杆,61、第一压杆,62、第二压杆,7、互动杆,8、互动杆轴杆,9、笼门卡簧,10、L型门把手,11、固定连接件,12、压杆固定孔,13、固定杆,14、活动杆, 15、梯形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3所示,一种便携双门捕鼠笼,包括笼体1、固定杆13、活动杆14、笼门2、翘板踏板3、自锁门外柱4、自锁门滑道杆5、第一压杆61、第二压杆62、固定连接件11、压杆固定孔12、互动杆 7、梯形连接件15、互动杆轴杆8,还包括:笼门卡簧9、L型门把手 10;

    如图2-3所示,笼门2分别通过固定杆13轴连在笼体1顶端面的两端;

    如图2所示,笼门卡簧9套连在固定杆13中间位置且两端杆分别与笼体1顶端面和笼门2相抵;

    自锁门滑道杆5焊接在笼门2两侧且自锁门外柱4两端与自锁门滑道杆5滑动连接;

    L型门把手10一端焊接在笼门2顶端;

    如图1所示,第一压杆61与第二压杆62分别通过带有轴通孔的固定连接件11连接在笼体1顶端面的两侧且固定连接件11与笼体1 顶端面边缘的距离小于L型门把手10的长度;

    如图3所示,活动杆14可转动的连接在笼体1内部底端中间位置,翘板踏板3焊接在活动杆14上;

    互动杆7的一端通过梯形连接件15与翘板踏板3连接,互动杆 7通过活动缠绕的方式连接在互动杆轴杆8上,互动杆7另一端设置有压杆固定孔12。

    在具体使用时,将诱饵放置在翘板踏板3上,之后将自锁门外柱 4滑动至自锁门滑道杆5顶端,将第一压杆61压下,L型门把手10 短杆部分随之被压向笼体1顶面,笼门2抬起,将第二压杆62压下,同理另一侧L型门把手10短杆部分随之被压向笼体1顶面,另一侧笼门2抬起,第二压杆62将第一压杆61短杆部分压住,之后将第二压杆62的一端穿过压杆固定孔12,便完成了机关的布置。当老鼠被诱饵引诱至翘板踏板3上,翘板踏板向一端倾斜,触发互动杆7围绕互动杆轴杆8转动,从而使第二压杆62脱离压杆固定孔12,在笼门卡簧9的作用下,笼门2迅速关闭,与此同时,L型门把手10抬起,驱使自锁门外柱4瞬间滑动至自锁门滑道杆5底端将笼门锁死,老鼠被关在笼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笼体1采用透光金属网结构,但不仅限于此,还可以是其它透光高强度高韧性防撞材料;所述笼门2为不透光金属实门结构,但不仅限于此,还可以是其它结实防撞材料的实体结构,如实木门、实体塑料门等。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翘板踏板3为V型,但不仅限于此。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杆61为L型,所述第二压杆 62为直线型,但不仅限于此。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关 键  词:
    一种 便携 捕鼠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便携双门捕鼠笼.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04281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