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面倾角可调的课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桌面倾角可调的课桌.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567123 U (45)授权公告日 2012.12.05 CN 202567123 U *CN202567123U* (21)申请号 201220205536.3 (22)申请日 2012.05.09 A47B 85/02(2006.01) A47B 41/00(2006.01) A47B 41/02(2006.01) (73)专利权人 苏州市职业大学 地址 215104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致能大道 106 号国际教育园 (72)发明人 易飚 (74)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 限公司 32103 代理人 马明渡 (54) 实用新型名称 桌面倾角可。
2、调的课桌 (57) 摘要 一种桌面倾角可调的课桌, 包括一桌架, 该桌 架顶部设置桌面, 在桌面下方相距设置一底板, 绕 底板的三边设置前侧板、 左侧板及右侧板, 底板、 前侧板、 左侧板及右侧板围绕形成一侧开口的桌 肚,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桌面位于桌肚开口侧的边 沿相对桌架铰接, 在桌面背面中部与所述前侧板 的背面中部通过一倾角调节架连接 ; 所述倾角调 节架包括第一支撑杆、 第二支撑杆、 滑套、 连杆、 销 轴、 扭簧、 第一铰接座及第二铰接座。本实用新型 桌面可以在水平和倾斜间转换, 且桌面倾角可按 用户需要在 0 80间调整, 使用方便灵活。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
3、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3 页 1/1 页 2 1. 一种桌面倾角可调的课桌, 包括一桌架, 该桌架顶部设置桌面, 在桌面下方相距设 置一底板, 绕底板的三边设置前侧板、 左侧板及右侧板, 底板、 前侧板、 左侧板及右侧板围绕 形成一侧开口的桌肚,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桌面位于桌肚开口侧的边沿相对桌架铰接, 在桌面 背面中部与所述前侧板的背面中部通过一倾角调节架连接 ; 所述倾角调节架包括第一支撑 杆、 第二支撑杆、 滑套、 连杆、 销轴、 扭簧、 第一铰接座及第二铰接座, 所述第一。
4、支撑杆与第二 支撑杆的相近端铰接, 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呈夹角布置 ; 所述第二支撑杆的朝向第一 支撑杆的侧边上设有齿槽, 且第二支撑杆上套设所述滑套, 滑套上设有梯形通孔 ; 所述连杆 一端铰接于第一支撑杆上, 而其另一端作为卡嵌端伸入滑套内与齿槽卡嵌配合, 且在该卡 嵌端上还设所述销轴, 该销轴滑动穿置于滑套的所述梯形通孔中 ; 所述钮簧设在滑套上, 且 作用于连杆的卡嵌端或销轴上, 迫使连杆的卡嵌端靠向齿槽与齿槽配合 ; 所述第一支撑杆 外端和第二支撑杆外端中, 一者与第一铰接座铰接, 且第一铰接座通过螺钉固定在桌面背 面的中部, 另一者与第二铰接座铰接, 且第二铰接座通过螺栓和螺母固。
5、定在前侧板的背面 的中部。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桌面倾角可调的课桌,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支撑杆由平行 的两杆件组合而成。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567123 U 2 1/2 页 3 桌面倾角可调的课桌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课桌, 具体涉及一种桌面倾角可调节的课桌。 背景技术 0002 现市面上, 一般课桌的桌面是水平的, 而在绘图时桌面若倾斜更为方便, 故而, 现 学校在配备一般书桌作为课桌外, 还需要另配置桌面倾斜的专用绘图桌, 而绘图桌只在绘 图时使用, 闲置时间较多, 利用率不高。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桌面倾角可调的课桌。
6、, 使之既可作为普通课桌使用, 又可作为绘图桌使用。 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桌面倾角可调的课桌, 包括 一桌架, 该桌架顶部设置桌面, 在桌面下方相距设置一底板, 绕底板的三边设置前侧板、 左 侧板及右侧板, 底板、 前侧板、 左侧板及右侧板围绕形成一侧开口的桌肚 ; 所述桌面位于桌 肚开口侧的边沿相对桌架铰接, 在桌面背面中部与所述前侧板的背面中部通过一倾角调节 架连接 ; 所述倾角调节架包括第一支撑杆、 第二支撑杆、 滑套、 连杆、 销轴、 扭簧、 第一铰接座 及第二铰接座, 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相近端铰接, 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呈 夹角。
7、布置 ; 所述第二支撑杆的朝向第一支撑杆的侧边上设有齿槽, 且第二支撑杆上套设所 述滑套, 滑套上设有梯形通孔 ; 所述连杆一端铰接于第一支撑杆上, 而其另一端作为卡嵌端 伸入滑套内与齿槽卡嵌配合, 且在该卡嵌端上还设所述销轴, 该销轴滑动穿置于滑套的所 述梯形通孔中 ; 所述钮簧设在滑套上, 且作用于连杆的卡嵌端或销轴上, 迫使连杆的卡嵌端 靠向齿槽与齿槽配合 ; 所述第一支撑杆外端和第二支撑杆外端中, 一者与第一铰接座铰接, 且第一铰接座通过螺钉固定在桌面背面的中部, 另一者与第二铰接座铰接, 且第二铰接座 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在前侧板的背面的中部。 0005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
8、下 : 0006 1、 上述方案中, 所述第一支撑杆由平行的两杆件组合而成。 0007 2、 上述方案中, 所述桌架是指包括桌面框、 桌腿在内的桌子框架。 0008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 0009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倾角调节架, 使桌面可以在水平和倾斜间转换, 当桌面放下 呈水平时既为一课桌, 而将桌面翻起成倾斜状时即为一绘图桌, 一物多用。并且, 桌面的倾 角可按用户需要在 0 80间调整, 使用方便灵活。 附图说明 0010 附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示意图 ; 0011 附图 2 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倾角调节架的主视示意图 ; 0012 附图。
9、 3 为附图 2 的左视示意图。 说 明 书 CN 202567123 U 3 2/2 页 4 0013 以上附图中 : 1、 桌架 ; 2、 桌面 ; 3、 底板 ; 4、 前侧板 ; 5、 左侧板 ; 6、 右侧板 ; 7、 桌肚 ; 8、 倾角调节架 ; 、 第一支撑杆 ; 10、 第二支撑杆 ; 12、 滑套 ; 13、 连杆 ; 14、 销轴 ; 15、 扭簧 ; 16、 齿槽 ; 18、 梯形通孔 ; 19、 第一铰接座 ; 20、 第二铰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 0015 实施例 : 参见附图 1 附图 3 所示, 0016。
10、 一种桌面倾角可调的课桌, 包括一桌架 1, 该桌架 1 顶部设置桌面 2, 在桌面 2 下方 相距设置一底板3, 绕底板3的三边设置前侧板4、 左侧板5及右侧板6, 底板3、 前侧板4、 左 侧板 5 及右侧板 6 围绕形成一侧开口的桌肚 7。 0017 所述桌面 2 位于桌肚 7 开口侧的边沿相对桌架 1 铰接, 在桌面 2 背面中部与所述 前侧板 4 的背面中部通过一倾角调节架 8 连接。 0018 所述倾角调节架 8 包括第一支撑杆 9、 第二支撑杆 10、 滑套 12、 连杆 13、 销轴 14、 扭簧 15、 第一铰接座 19 及第二铰接座 20, , 所述第一支撑杆 9 与第二支。
11、撑杆 10 的相近端铰 接, 第一支撑杆 9 和第二支撑杆 10 呈夹角布置 ; 所述第二支撑杆 10 的朝向第一支撑杆 9 的 侧边上设有齿槽 16, 且第二支撑杆 10 上套设所述滑套 12, 滑套 12 上设有梯形通孔 18。所 述连杆 13 一端铰接于第一支撑杆 9 上, 而其另一端作为卡嵌端伸入滑套内与齿槽 16 卡嵌 配合, 且在该卡嵌端上还设所述销轴 14, 该销轴 14 滑动穿置于滑套 12 的所述梯形通孔 18 中。所述钮簧 15 设在滑套 12 上, 且作用于连杆 13 的卡嵌端或销轴上, 迫使连杆的卡嵌端 靠向齿槽 16 与齿槽 16 配合。 0019 所述第一支撑杆 9。
12、 外端和第二支撑杆 10 外端中, 一者与第一铰接座 19 铰接, 且第 一铰接座 19 通过螺钉固定在桌面 2 背面的中部, 另一者与第二铰接座 20 铰接, 且第二铰接 座 20 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在前侧板 4 的背面的中部。 0020 为了增加强度, 所述第一支撑杆 9 由平行的两杆件组合而成。 0021 具体, 如附图 2 所示, 是将第一支撑杆 9 外端通过第一铰接座 19 与桌面 2 背面中 部铰接, 而将第二支撑杆 10 外端通过第二铰接座 20 与前侧板 4 的背面中部铰接。这种设 计, 可将倾角调节架 8 完全收藏于桌肚 7 内, 若桌肚不高的情况下, 可以在底板 3 开设一。
13、个 大小合适的方孔, 以避让调节架 8, 使得桌面 2 能水平放置。 0022 实际中, 对于大型课桌, 若桌面较重, 为增加支撑力, 可将第二支撑杆 10 外端通过 第一铰接座 19 与桌面 2 背面中部铰接, 而将第一支撑杆 9 外端通过第二铰接座 20 与前侧 板 4 的背面中部铰接, 因第一支撑杆 9 为两杆组合的结构, 承重性更佳。 0023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倾角调节架 8, 使桌面 2 可以在水平和倾斜间转换, 当桌面 2 放 下呈水平时既为一课桌, 而将桌面 2 翻起成倾斜状时即为一绘图桌, 一物多用。并且, 桌面 2 的倾角可按用户需要在 0 80间调整, 使用方便灵活。 0024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 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 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 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 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 内。 说 明 书 CN 202567123 U 4 1/3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567123 U 5 2/3 页 6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567123 U 6 3/3 页 7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567123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