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筒式地被竹种植容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圆筒式地被竹种植容器.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1488176.1 (22)申请日 2017.11.09 (73)专利权人 四川农业大学 地址 611130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 211号 (72)发明人 雷霆 陈其兵 高素萍 江明艳 吴林家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帝鹏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51265 代理人 黎照西 (51)Int.Cl. A01G 9/02(2018.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圆筒式地被竹种植容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筒式地被竹种植 容器, 包括地基面、。
2、 径流孔、 种植筒、 径流管、 泄水 孔、 栽培撑、 积肥勺和种植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 效果是: 该地被竹种植容器设计合理, 造价适宜, 使用和种植较为方便, 能够兼顾生态和环境的平 衡, 操作简单, 性能稳定, 正六边形的地基面能够 达到密铺的效果, 美观大方, 径流孔和径流管的 设计能够有效减少地表积水, 同时还可以方便快 捷的施肥, 积肥勺的设计, 能够保证营养水分供 需均衡, 同时底部斜坡面设计, 插入地面便可固 定方便快捷, 而且适应能力强, 能够应对不同的 地面环境设施, 维护简单, 工作时稳定性强, 适合 推广使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0741090。
3、8 U 2018.05.29 CN 207410908 U 1.一种圆筒式地被竹种植容器, 其特征在于: 包括地基面(1)、 径流孔(2)、 种植筒(3)、 径流管(4)、 泄水孔(5)、 栽培撑(6)、 积肥勺(7)和种植袋(8); 所述地基面(1)设置为正六边 形, 所述地基面(1)的六个角设置有径流孔(2), 所述地基面(1)的中间向下连接有种植筒 (3), 所述径流孔(2)向下连接有径流管(4), 所述径流管(4)和种植筒(3)的下方连接在一 起, 所述种植筒(3)的下部设置有泄水孔(5), 所述泄水孔(5)的下方设置有栽培撑(6), 所述 种植筒(3)的底部设置有积肥勺(7), 所述。
4、种植筒(3)的内部设置有种植袋(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筒式地被竹种植容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基面(1)设 置为正六边形, 并且种植筒(3)位于正六边形的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筒式地被竹种植容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径流孔(2)设 置为六个, 并且均匀分布在地基面(1)的六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筒式地被竹种植容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种植袋(8)设 置为圆筒状, 并且种植袋(8)设置为可降解材料的棉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筒式地被竹种植容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栽培撑(6)设 置为平行可拆卸的三个, 并且所述栽培撑(6)的高度可灵活的。
5、调节间距可自由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筒式地被竹种植容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种植筒(3)的 底面设置为斜剖面, 而且倾斜角为45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筒式地被竹种植容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径流管(4)的 末端低于栽培撑(6)的移动下限五厘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筒式地被竹种植容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基面(1)、 径 流孔(2)、 种植筒(3)和径流管(4)结构紧密, 一体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410908 U 2 一种圆筒式地被竹种植容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种植容器, 具体为一种圆筒式地被竹种。
6、植容器, 属于环境科 学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地被竹类是指一些具有一定的扩展能力.能迅速覆盖地面的低矮灌木型竹类植 物.具有观秆、 观叶、 观丛等多种观赏价值。 地被观赏特点是易繁殖、 覆盖力强.适应能力强 和养护管理粗放.能保持连年不衰, 种植后无须经常更换。 高度在1m以下的观赏竹类适宜作 地被植物或在树木下层配置, 与自然散置的观赏石相结合, 极富自然雅致的情趣.部分花叶 种类还可作配色之用。 观赏地被竹主要有铺地竹, 箬竹、 菲白竹、 鹅毛竹.倭竹、 黄条金刚竹 等。 0003 传统地被竹种植和管理过程复杂, 费时费力, 在土地直接栽培无法固定其生长范 围, 同时施肥和移植较。
7、为麻烦, 不利于植物保护, 生长率和成活率较为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圆筒式地被竹种植容器。 0005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圆筒式地被竹种植容器, 包 括地基面、 径流孔、 种植筒、 径流管、 泄水孔、 栽培撑、 积肥勺和种植袋; 所述地基面设置为正 六边形, 所述地基面的六个角设置有径流孔, 所述地基面的中间向下连接有种植筒, 所述径 流孔向下连接有径流管, 所述径流管和种植筒的下方连接在一起, 所述种植筒的下部设置 有泄水孔, 所述泄水孔的下方设置有栽培撑, 所述种植筒的底部设置有积肥勺, 所述种植筒 的内。
8、部设置有种植袋。 0006 优选的, 为了平铺时结构严密, 美观不留缝隙, 所述地基面设置为正六边形, 并且 种植筒位于正六边形的中心。 0007 优选的, 为了保证表面没有积水, 植株供水稳定, 所述径流孔设置为六个, 并且均 匀分布在地基面的六角。 0008 优选的, 为了减少栽培种植难度, 所述种植袋设置为圆筒状, 并且种植袋设置为可 降解材料的棉纱。 0009 优选的, 为了所述栽培撑设置为平行可拆卸的三个, 并且所述栽培撑的高度可灵 活的调节间距可自由控制。 0010 优选的, 为了便于安装和种植, 所述种植筒的底面设置为斜剖面, 而且倾斜角为45 度。 0011 优选的, 为了多余。
9、水份对植株不能造成灾害, 所述径流管的末端低于栽培撑的移 动下限五厘米。 0012 优选的, 为了减少安装和制作难度, 所述地基面、 径流孔、 种植筒和径流管结构紧 密, 一体连接。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7410908 U 3 00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地被竹种植容器设计合理, 造价适宜, 使用和种植较 为方便, 能够兼顾生态和环境的平衡, 操作简单, 性能稳定, 正六边形的地基面能够达到密 铺的效果, 美观大方, 径流孔和径流管的设计能够有效减少地表积水, 同时还可以方便快捷 的施肥, 积肥勺的设计, 能够保证营养水分供需均衡, 同时底部斜坡面设计, 插入地面便。
10、可 固定方便快捷, 而且适应能力强, 能够应对不同的地面环境设施, 维护简单, 工作时稳定性 强, 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剖视图; 0016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截面图; 0017 图中: 1、 地基面, 2、 径流孔,3、 种植筒,4、 径流管,5、 泄水孔,6、 栽培撑,7、 积肥勺, 8、 种植袋。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
11、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9 请参阅图1-3, 一种圆筒式地被竹种植容器, 包括地基面1、 径流孔2、 种植筒3、 径流 管4、 泄水孔5、 栽培撑6、 积肥勺7和种植袋8; 所述地基面1设置为正六边形, 所述地基面1的 六个角设置有径流孔2, 为了保证表面没有积水, 植株供水稳定, 所述径流孔2设置为六个, 并且均匀分布在地基面1的六角, 所述地基面1的中间向下连接有种植筒3, 为了便于安装和 种植, 所述种植筒3的底面设置为斜剖面, 而且倾斜角为45度, 为了平铺时结构严密, 美观不 留缝。
12、隙, 所述地基面1设置为正六边形, 并且种植筒3位于正六边形的中心, 所述径流孔2向 下连接有径流管4, 为了减少安装和制作难度, 所述地基面1、 径流孔2、 种植筒3和径流管4结 构紧密, 一体连接, 所述径流管4和种植筒3的下方连接在一起, 所述种植筒3的下部设置有 泄水孔5, 所述泄水孔5的下方设置有栽培撑6, 为了多余水份对植株不能造成灾害, 所述径 流管4的末端低于栽培撑6的移动下限五厘米, 所述种植筒3的底部设置有积肥勺7, 所述种 植筒3的内部设置有种植袋8, 为了减少栽培种植难度, 所述种植袋8设置为圆筒状, 并且种 植袋8设置为可降解材料的棉纱。 0020 工作过程: 将需要。
13、种植的地被竹进行再栽培袋中进行初步成活, 然后选择需要大 面积种植的土地, 先将土地进行翻新, 粉碎较大的土块, 然后保持土地表面平整, 之后将所 述的种植容器以地基面朝上的方式均匀的密铺在翻新的土地上, 最后将培养袋放入栽培筒 之后在浇水覆土完成栽培工作。 0021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 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 而 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 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 型。 因此, 无论从哪一点来看, 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 而且是非限制性的, 本实用新 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
14、含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7410908 U 4 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 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22 此外, 应当理解, 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 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 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 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 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 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 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 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7410908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207410908 U 6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207410908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