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定产地的鸡,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产凤尾鸡,属于家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凤尾鸡是藏鸡的一种,具有很强的觅食和飞翔能力,适于放牧散养,是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的特色产品,高原特殊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而独特的物种资源。黑水县属半农半牧县,位于川西高原、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中部的高山峡谷地带,地处岷山山脉中段,是岷江上游主要支流黑水河和毛尔盖河的发源地,地貌类型以高原、高山峡谷和中山河谷为主,海拨1790-5286米。特殊的人文和地理环境,延续了黑水凤尾鸡传统的养殖方式。凤尾鸡生长在高原气候的黑水县,全年以草原自由放牧方式饲养,特殊生长环境所培育出来的,在2014年,黑水凤尾鸡被评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因此,评价凤尾鸡品质、研发凤尾鸡溯源技术对于开发地方品种、提高商品附加值、促进黑水县发展地方养殖业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现有的研究,对“鸡”的分类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根据遗传标记进行微观分类,二是根据产区分布、形态、体尺及生态特征进行宏观分类。
凤尾鸡生长的黑水县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山涧流淌着天然、清澈的溪水和融化的雪水,凤尾鸡具有很强的觅食与飞翔能力,独特的牧养方式使得它的食物都源于自然环境中,而凤尾鸡中的各营养组分与它的习性和生态环境,即土壤、昆虫、植物、季节等密切相关,又因为物种间的生存方式和捕食习性的不同,所以造就了物种间独特的营养组成结构。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有效的标准来快速对凤尾鸡进行品种和公开产地的溯源。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7.5.31公开了一件公开号为CN106770617A,名称为“一种利用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含量测定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对丹参进行产地溯源的方法”的发明,该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含量测定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对丹参进行产地溯源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所有样品的所有元素进行了差异性分析。当p<0.05时,认为不同产区的元素数据有明显差异。主成分分析用于数据降维分析,线性判别分析用于评估不同产区丹参药材有无显著差异。提供了一种对丹参进行产地溯源的方法,该方法具有灵敏、快速、判别准确度高的优点。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6.1.20公开了一件公开号为CN105259160A,名称为“一种基于离子组学的西湖龙井茶产地识别方法”的发明,该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离子组学的西湖龙井茶产地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来自西湖龙井茶产地的茶叶代表性样品;2)样品预处理;3)样品分析测定;4)构建西湖龙井茶的产地识别技术模型;5)将未知产地信息的茶叶样品数据输入茶叶的产地识别技术模型,对茶叶产地信息进行预测。该方法不仅可满足茶叶的质量安全,也可有效遏制茶叶的假冒,还可有效召回或撤销出现问题的茶叶产品,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经济的损失,采用偏最小二乘法所获取的模型正确判别率为94.4%,预测准确率为92.0%,模型是可靠的。
这两件发明均公开了一种利用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含量测定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对植物进行产地溯源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所有样品的所有元素进行了差异性分析。当p<0.05时,认为不同产区的元素数据有明显差异。主成分分析用于数据降维分析,线性判别分析分别用于评估不同产区的丹参药材和茶叶有无显著差异。提供了一种对植物进行产地溯源的方法,该方法具有灵敏、快速、判别准确度高的优点。
微量元素溯源虽已运用于植物中的溯源,但“溯源”的目的在多种特色产品中都需要。食品类产品的品质主要由其组分决定,而大的组分类别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无机盐、维生素、水,而每一大类中又包括各种类别和组分,微量元素仅是是无机盐中的一类,某一食品中的哪一类成分具有特征性是需要经过测定和研究才能确定的,无法直接推断;丹参和茶叶两种植物,目前国内外研究已经明确不同植物对不同重金属具有特异吸附作用;但是动物是通过摄食(包括植物和动物)获得营养,而食物在体内需要经过消化吸收才能成为组织中的一部分,这个转化机制在动植物中是截然不同的,所以植物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和比例并不会在摄入该食物的动物体内保留,因此从植物中微量元素特征并不能推测到动物组织中。
植物中的微量元素主要来自生长的土壤中,由于食物链的进阶,在生长环境、习性和捕食的影响下,动物物种间微量元素的差异变的更为显著,而鸡肉一直缺乏系统的参数,如可代表地域的真实值的微量元素含量数据,也缺乏对微量元素特征的整体分析,尤其缺乏微量元素谱的地区和物种差异分析。上述方法能够对植物进行产地的溯源,但是无法针对凤尾鸡,确定能够用于其品种、产地溯源的标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方法无法针对凤尾鸡,确定能够用于其品种、产地溯源的标准的问题,提供一种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产凤尾鸡,利用判别分析模型以及微量元素的含量即可确定其品种和产地。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其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产凤尾鸡,其特征在于:通过多元素含量测定、多重比较分析、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法分析以及判别分析得到:
所述凤尾鸡中Mn、Cs和Ag的含量以及白羽鸡中Mn、Cs和Ag的含量的判别分析模型为:
模型1(A)=-86.261+0.199Mn+0.370Ag-0.552Cs
模型2(B)=-15.283+0.059Mn+0.367Cs+0.088Ag
模型3(C)=-20.251+0.017Mn+0.995Cs-0.005Ag
模型4(D)=-36.722-0.018Mn+1.589Cs-0.062Ag
其中模型1-4分别表示凤尾鸡鸡腿样品、凤尾鸡鸡胸样品、白羽鸡鸡腿样品和白羽鸡鸡胸样品。
本发明优选的,所述多元素含量测定、多重比较分析、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法分析以及判别分析包括以下方法步骤:
A、取凤尾鸡鸡肉样品和白羽鸡鸡肉样品;
B、测定凤尾鸡鸡肉样品和白羽鸡鸡肉样品中的元素种类和含量;
C、由步骤B得到两种鸡肉微量元素的种类和含量,然后进行多重比较分析,得出两种鸡肉中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的微量元素种类,初步推断这些有显著性差异的微量元素可应用于凤尾鸡的溯源;
D、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系统聚类法对步骤C中初步推断可应用于凤尾鸡溯源的微量元素进行进一步分析,验证这几种微量元素能够将凤尾鸡与白羽鸡区分开来;
E、进行判别分析,从具有显著性差异的几种微量元素中选出对品种判别有效的变量,建立判别模型,并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由此得到对凤尾鸡样品具有有效鉴别力,可应用于凤尾鸡溯源的微量元素谱。
本发明优选的,在步骤A中,具体为:取6个凤尾鸡样品和6个白羽鸡样品;其中凤尾鸡样品由3个凤尾鸡鸡腿样品和3个凤尾鸡鸡胸样品组成;其中白羽鸡样品由3个白羽鸡鸡腿样品和3个白羽鸡鸡胸样品组成。
本发明优选的,在步骤B中,具体为: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和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两种方法测定凤尾鸡和白羽鸡中的元素种类和含量,其中以生物成分分析-鸡肉作为内标物质。
本发明优选的,在步骤C中,所述两种鸡肉中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的微量元素种类为Mn、Sr、Mo、Cs和Ag。
本发明优选的,在步骤E中,从具有显著性差异的几种微量元素中选出对品种判别有效的变量为Mn、Cs和Ag。
本发明优选的,在步骤E中,验证测试中以2/3样本作为测试集建立判别模型,1/3样本作为外推验证集结合交叉验证法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本发明优选的,所述凤尾鸡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方法步骤:
A、育雏:
将雏鸡放入育雏鸡舍,第1天至第3天中每平方米放入50-60只,第4天至第15天中每平方米放入40-48只,第16天至第25天中每平方米放入28-32只,之后每平方米放入11只;
育雏鸡舍中第一周的温度为35℃,之后每周降低2℃,直至自然温度脱温;育雏鸡舍中相对湿度在第一周时控制为65%,每周降低湿度,直至脱温时降至45%;
育雏鸡舍中第1天至第4天每天给予20小时光照,4小时黑暗,第5天至第10天每天给予18小时光照,6小时黑暗,第11天开始每天给予4小时黑暗,2小时光照,交替进行一天,直至脱温;
育雏期饲喂全价鸡饲料即可,并配合中草药饲料添加剂;
B、放养:
第42天至第45天时开始放养,选择山地作为放养地;在开始的2-3周时,在放养地建立围栏,将放养地分成多个区域,分别种植羌活、秦艽、柴胡、五加和蓝莓,供凤尾鸡采食;且每天晚上将凤尾鸡赶回鸡舍进行喂食蛆虫;
在2-3周后,将凤尾鸡自由放养,每天晚上赶回鸡舍喂食全价鸡饲料,配合中草药饲料添加剂;
C、防疫:
对鸡舍、喂食工具充分进行消毒和清洗;在育雏期饮水中加入0.02%的土毒素、0.01%的痢特灵;在放养期要预防球虫病,在饮水中加入复方磺胺二甲氧嘧啶和磺胺噻唑,配合中草药复合制剂。
本发明优选的,在步骤A中,第1天至第4天每天给予20小时光照,4小时黑暗是先光照再黑暗。
本发明优选的,在步骤A中,第5天至第10天每天给予18小时光照,6小时黑暗是先黑暗再光照。
本发明优选的,在步骤A中,第11天开始每天给予4小时黑暗,2小时光照,交替进行一天时间,直至脱温是先光照再黑暗。
本发明优选的,在步骤A和B中,所述全价鸡饲料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原料:
鱼粉10-15份、玉米蛋白粉2-8份、蚕豆1-17份、花椒2-6份、花生饼1-3份、核桃粉1-3份、菜籽粕1-5份、大豆油2-10份、磷酸二氢钙0.5-1.2份、氯化胆碱2-5份、谷氨酸1-2份、赖氨酸0.1-0.2份、蛋氨酸0.2-0.6份、苏氨酸0.1-0.3份、微量元素预混料2.5-3.5份、维生素预混料1-5份。
本发明优选的,在步骤A和B中,所述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原料:
红参0.2-0.6份、陈皮1-4份、青蒜0.3-0.8份、大青叶0.6-1.2份、车前草0.6-0.9份、桑白皮1-3份、黄芩1-3份、白芷1-4份、牛蒡子1-5份、藿香0.5-0.9份、甘草2-5份。
本发明优选的,在步骤B中,所述种植羌活、秦艽、柴胡、五加和蓝莓的区域面积比为5:3:5:4:0.3。
本发明优选的,在步骤C中,所述中草药复合制剂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原料:
葛根1-8份、鱼腥草0.5-1.8份、香附子0.1-0.3份、泽泻1-5份、川木通2-5份、野菊花1-4份、穿心莲2-5份、蒲公英1-7份、龙胆草1-7份、马齿苋1-3份、连翘1-4份、金盏花瓣粉1-5份、绿豆2-6份、地榆1-5份、延胡索1-2份、麻黄1-2份、厚朴1-3份。
本发明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
1、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方法无法针对凤尾鸡,确定能够用于其品种、产地溯源的标准的问题,提供一种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产凤尾鸡,利用判别分析模型以及微量元素的含量即可确定其品种和产地。
2、本发明优选的多元素含量测定、多重比较分析、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法分析以及判别分析可以确定出能够用于凤尾鸡品种、产地溯源的微量元素谱,能够通过判别分析模型和样品中三种元素的含量,准确、快速和有效地鉴别出凤尾鸡,能够很好地应用于凤尾鸡的溯源和鉴别中。具体的4个判别分析模型,分别对应凤尾鸡鸡腿样品、凤尾鸡鸡胸样品、白羽鸡鸡腿样品和白羽鸡鸡胸样品。该组模型能够应用到凤尾鸡品种、产地溯源,在检测出样品以及对照品(白羽鸡)的Mn、Cs和Ag含量后,代入模型通过统计分析软件计算分析,就能够快速准确地判定样品是否为凤尾鸡。
3、本发明优选的,在步骤A中,具体为:取6个凤尾鸡样品和6个白羽鸡样品;其中凤尾鸡样品由3个凤尾鸡鸡腿样品和3个凤尾鸡鸡胸样品组成;其中白羽鸡样品由3个白羽鸡鸡腿样品和3个白羽鸡鸡胸样品组成。上述通过两种鸡不同部位的样品进行分析,能够更加准确地确定出用于凤尾鸡品种、产地溯源的微量元素谱。
4、本发明优选的,在步骤B中,具体为: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和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两种方法测定凤尾鸡和白羽鸡中的元素种类和含量,其中以生物成分分析-鸡肉作为内标物质。将两种测定方法结合,避免微量元素的漏检,另外采用生物成分分析-鸡肉作为内标物质,有效的校正了基体的干扰。
5、凤尾鸡本身的生长环境特殊,阿坝州黑水县属半农半牧县,位于川西高原、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中部的高山峡谷地带,地处岷山山脉中段,是岷江上游主要支流黑水河和毛尔盖河的发源地,地貌类型以高原、高山峡谷和中山河谷为主,海拨1790-5286米。而各地域的微量元素分布存在很大的差异。本发明优选的凤尾鸡的养殖方法,通过该方法养殖的凤尾鸡,能够通过特定微量元素的含量以及判别分析模型确定其产地和品种。
6、本发明优选的的养殖方法非常适合大规模养殖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产凤尾鸡,养殖成本低,养殖效率高,最终成品鸡质量稳定,谷氨酸含量高,风味突出,养殖期间能够提高鸡的抗病能力,且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7、本发明优选的,在步骤A中,第1天至第4天每天给予20小时光照,4小时黑暗是先光照再黑暗。在步骤A中,第5天至第10天每天给予18小时光照,6小时黑暗是先黑暗再光照。在步骤A中,第11天开始每天给予4小时黑暗,2小时光照,交替进行一天时间,直至脱温是先光照再黑暗。本发明在育雏期将光照方式和时间根据雏鸡鸡龄进行了三种分类,同时优选的还限定了光照和黑暗的顺序,这样能够使得雏鸡更好地发育,提高脱温后放养时凤尾鸡的抗病能力。
8、本发明优选的,给与凤尾鸡特定原料和配比的全价鸡饲料,能够使得凤尾鸡在各个阶段保证全面和均衡的营养,且该全价鸡饲料不用多个配方来针对不同阶段的凤尾鸡,大大降低了养殖成本,提高了养殖效率,且减少了凤尾鸡的应激反应。
9、本发明优选的,在步骤A和B中,加入特定原料和配比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能够增强育雏和放养期间凤尾鸡的抗病能力和免疫力,有利于凤尾鸡的肠道健康,保证凤尾鸡在育雏阶段和放养阶段都能正常采食,良好消化和吸收。
10、本发明优选的,在步骤B中,所述种植羌活、秦艽、柴胡、五加和蓝莓的区域面积比为5:3:5:4:0.3。本发明在放养前期采用限制的方式进行放养,既能够保证凤尾鸡的生长,又不会对环境造成太大的影响。且优选的将限制区内按照一定比例种植黑水县的特色中药及水果供凤尾鸡采食,能够在初始放养阶段让凤尾鸡减少应激反应,快速适应放养环境和方式,还能够使得凤尾鸡摄取的营养更加均衡。
11、本发明优选的,在步骤C中,加入特定原料和配比的中草药复合制剂,能够有效预防凤尾鸡的各种疾病,包括细菌性白痢(沙门氏杆菌)、传染性上呼吸道病、甘保罗病、大肠杆菌感染、鸡瘟、腹水症、脂肪肝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4中主成分分析的图表,图表中左侧为凤尾鸡,右侧为白羽鸡;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4中系统聚类法分析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产凤尾鸡,通过多元素含量测定、多重比较分析、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法分析以及判别分析得到:
所述凤尾鸡中Mn、Cs和Ag的含量以及白羽鸡中Mn、Cs和Ag的含量的判别分析模型为:
模型1(A)=-86.261+0.199Mn+0.370Ag-0.552Cs
模型2(B)=-15.283+0.059Mn+0.367Cs+0.088Ag
模型3(C)=-20.251+0.017Mn+0.995Cs-0.005Ag
模型4(D)=-36.722-0.018Mn+1.589Cs-0.062Ag
其中模型1-4分别表示凤尾鸡鸡腿样品、凤尾鸡鸡胸样品、白羽鸡鸡腿样品和白羽鸡鸡胸样品。
具体在应用过程中:
取样品鸡腿和样品鸡胸,以及白羽鸡鸡腿和白羽鸡鸡胸,分别检测其中Mn、Cs和Ag的含量:
表1:样品鸡腿、样品鸡胸、白羽鸡鸡腿和白羽鸡鸡胸中Mn、Cs和Ag的含量(ng/g)
Mn Cs Ag 样品鸡腿 481.00 21.67 232.00 样品鸡胸 248.00 22.67 54.00 白羽鸡鸡腿 229.33 34.00 4.67 白羽鸡鸡胸 180.67 46.67 2.67
将检测得到的含量带入判别分析模型中:
模型1(A)=-86.261+0.199Mn+0.370Ag-0.552Cs
模型2(B)=-15.283+0.059Mn+0.367Cs+0.088Ag
模型3(C)=-20.251+0.017Mn+0.995Cs-0.005Ag
模型4(D)=-36.722-0.018Mn+1.589Cs-0.062Ag
其中模型1-4分别表示样品鸡腿、样品鸡胸、白羽鸡鸡腿和白羽鸡鸡胸。
通过软件分析计算判断出该样品为凤尾鸡。
实施例2
一种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产凤尾鸡,所述多元素含量测定、多重比较分析、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法分析以及判别分析包括以下方法步骤:
A、取凤尾鸡鸡肉样品和白羽鸡鸡肉样品;
B、测定凤尾鸡鸡肉样品和白羽鸡鸡肉样品中的元素种类和含量;
C、由步骤B得到两种鸡肉微量元素的种类和含量,然后进行多重比较分析,得出两种鸡肉中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的微量元素种类,初步推断这些有显著性差异的微量元素可应用于凤尾鸡的溯源;
D、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系统聚类法对步骤C中初步推断可应用于凤尾鸡溯源的微量元素进行进一步分析,验证这几种微量元素能够将凤尾鸡与白羽鸡区分开来;
E、进行判别分析,从具有显著性差异的几种微量元素中选出对品种判别有效的变量,建立判别模型,并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由此得到对凤尾鸡样品具有有效鉴别力,可应用于凤尾鸡溯源的微量元素谱。
对凤尾鸡和目前市售最广的白羽鸡本发明都进行了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等多种指标检测,而在检测到的15种微量元素中发现5种有显著差异,继续通过统计学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验证、建模),才发现其中三种具有特异性,并且由本发明的模型能够将凤尾鸡100%地吻合鉴别出来。这个统计分析研究过程需要在对动物习性、来源、当地生境熟悉的基础上,进行多种成分的检测和数据分析,从而发现内部的规律。
实施例3
一、检测氨基酸种类及样品说明
检测凤尾鸡中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脯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胱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赖氨酸、精氨酸十八种氨基酸的含量,并将其与市售白羽鸡的各氨基酸种类及含量进行对比分析。样品具体说明如下:
凤尾鸡鸡腿肉分别标记为:S1、S2、S3;凤尾鸡鸡胸肉分别标记为S4、S5、S6;共6个样品;白羽鸡鸡腿肉分别标记为:C1、C2、C3;市售白羽鸡鸡胸肉分别标记为C4、C5、C6;共6个样品,两种品种鸡总计12个样品。
二、检测方法及数据分析参考标准
凤尾鸡中氨基酸含量检测方法依据GB/T5009.12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氨基酸的测定》。
三、检测仪器
英国相诺(Biochrom)30+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
四、不同部位肌肉氨基酸总量
由表1可知,凤尾鸡鸡腿肉中氨基酸总量比鸡胸肉的更低,分别为22.55g/100g、26.39g/100g,这与其他鸡的情况基本一致。同时检测的白羽鸡也如此,分别为21.51g/100g、24.55g/100g。因此,鸡胸脯肉的氨基酸总量通常比腿肉高。
在鸡腿中,凤尾鸡中丝氨酸和精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白羽鸡(p<0.05)。在鸡胸肉中,凤尾鸡中谷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白羽鸡(p<0.05)。虽然在鸡胸和鸡腿肉中,凤尾鸡中总氨基酸含量略高于白羽鸡,但没有显著性差异,可认为基本一致。
表1:不同鸡种不同部位肌肉氨基酸含量和相对含量
注:*表示凤尾鸡与白羽鸡的氨基酸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
五、凤尾鸡不同部位肌肉必需氨基酸含量
缬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和亮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从必需氨基酸含量(表1),凤尾鸡鸡腿肉中必需氨基酸含量比鸡胸肉的低,分别为8.40g/100g、9.76g/100g,这与其他鸡的情况基本一致。同时检测的白羽鸡也如此,分别为7.84g/100g、9.24g/100g。因此,鸡胸脯肉的必需氨基酸含量通常比腿肉高。
在鸡腿和鸡胸中,凤尾鸡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均略高于白羽鸡。但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从必需氨基酸总含量来看,凤尾鸡的营养价值与白羽鸡基本相似。
六、凤尾鸡不同部位肌肉谷氨基酸含量
谷氨酸是主要的鲜味氨基酸,其含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肉质的鲜味程度。从测定的结果来看(表1),凤尾鸡腿的谷氨酸含量比鸡胸肉的更低,分别为3.96g/100g、4.34g/100g,这与其他鸡的情况基本一致。同时检测的白羽鸡也如此,分别为3.78g/100g、4.00g/100g。因此,鸡胸脯肉的谷氨基酸含量通常比腿肉高。
在鸡腿中,凤尾鸡中谷氨酸含量略高于白羽鸡,但没有显著性差异。在鸡胸肉中,凤尾鸡中谷氨酸含量显著高于白羽鸡(p<0.05)。说明黑水凤尾鸡的鸡胸肉滋味比白羽鸡更高。
七、凤尾鸡肌肉氨基酸组成
凤尾鸡的各种氨基酸相对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由表1可知,凤尾鸡含量最高的氨基酸都是谷氨酸,其次为赖氨酸、天冬氨酸、亮氨酸、精氨酸、丙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丝氨酸、甘氨酸、缬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脯氨酸和组氨酸的含量均较低。蛋氨酸和胱氨酸的含量最低,从检测结果可以看出,凤尾鸡肌肉的氨基酸组成与白羽鸡的肌肉氨基酸组成基本一致。说明鸡肉的氨基酸组成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相对稳定性,用氨基酸组成来鉴别或溯源特定品种不具有可行性。
实施例4
一、检测微量元素种类及样品说明
检测凤尾鸡中Cr、Cu、Fe、Zn、Rb、Mn、Sr、Sn、Mo、Cs、Se、Ba、Co、Ag、Sb十五种元素的含量,并将其与市售白羽鸡的元素种类及含量进行对比分析。样品具体说明如下:
凤尾鸡鸡腿肉分别标记为:S1、S2、S3;凤尾鸡鸡胸肉分别标记为S4、S5、S6;共6个样品;白羽鸡鸡腿肉分别标记为:C1、C2、C3;白羽鸡鸡胸肉分别标记为C4、C5、C6;共6个样品,两种品种鸡总计12个样品。
二、检测方法及数据分析参考标准
1、凤尾鸡中微量元素检测方法依据GB 5009.26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多元素的测定》。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和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两种方法测定黑水凤尾鸡和市售白羽鸡中的15种元素其中以生物成分分析-鸡肉作为内标物质,有效的校正了基体的干扰。
2、运用Excel和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三、检测仪器
德国斯派克ICP-ARCOS,美国赛默飞ICAPQ
四、微量元素的测定
1、初步设计检测铁(Fe)、锌(Zn)、铜(Cu)、锰(Mn)、硒(Se)、铬(Cr)、锶(Sr)、镉(Cd)、锡(Sn)、铯(Cs)、锑(Sb)、钡(Ba)、银(Ag)、钴(Co)、钼(Mo)、铷(Rb)、碲(Te)17种元素。
检测各项元素主要参照GB 5009.26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多元素的测定》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多元素测定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第一法适用于食品中硼、钠、镁、铝、钾、钙、钛、钒、铬、锰、铁、钴、镍、铜、锌、砷、硒、锶、钼、镉、锡、锑、钡、汞、铊、铅的测定;第二法适用于食品中铝、硼、钡、钙、铜、铁、钾、镁、锰、钠、镍、磷、锶、钛、钒、锌的测定。
在检测过程中运用了ICP-MS和ICP-OES两种检测方式,避免凤尾鸡中元素的漏检。最后检测结果显示在检出限以内凤尾鸡中仅含有15种微量元素。
五、凤尾鸡中元素含量差异及组成特征
分别对黑水县的凤尾鸡和购自沃尔玛超市的白羽鸡的15种元素含量进行多重比较分析,在检测元素含量时,选用生物成分分析-鸡肉标准物质作为内标,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检测结果表明凤尾鸡和白羽鸡中的Mn、Sr、Mo、Cs和Ag存在显著性差异(表2),其中凤尾鸡中的Mn、Sr和Ag显著高于白羽鸡,而凤尾鸡中的Mo和Cs显著低于白羽鸡。初步推断上述五种有显著性差异的元素,有潜力应用于凤尾鸡的溯源。
表2:不同鸡种不同部位元素含量(μg/g)
六、凤尾鸡中微量元素含量的主成分分析
对凤尾鸡和白羽鸡中存在显著性差异的Mn、Sr、Mo、Cs和Ag五种元素进行主成分分析,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凤尾鸡的鸡腿和鸡胸样品主要是与第2主成分相关,而白羽鸡的鸡腿和鸡胸样品主要是与第1主成分相关,以上结果表明可根据上述五种元素将凤尾鸡与白羽鸡区分开。
从表3中可以看出,总方差71.451%的贡献率来自主成分1、2,第1主成分主要综合了鸡肉中Cs、Mo元素信息,第2主成分主要综合Mn元素信息。白羽鸡中Cs、Mo元素含量较高,所以其第1主成分得分最高,凤尾鸡中Mn元素含量最高,所以其第2主成得分最高。说明样品的品种差异与元素含量差异相对应,因此主成分分析可以通过综合的方式把样品中多种元素的信息直观表达出来。
表3:前2个主成分中各变量的特征值向量及累计方差的贡献率
主成分 Mn Sr Mo Cs Ag 特征值 贡献率 累积贡献 1 -0.556 -0.360 0.123 0.461 -0.577 1.563 48.849 48.849 2 0.136 -0.381 -0.882 0.222 0.000 1.063 22.602 71.451
七、凤尾鸡中元素含量的聚类分析
使用系统聚类法,对前期检测结果中具有显著性差异的5种元素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如图2。当聚类标准(距离)不同时,聚类结果不同。从聚类距离为600处切断树状图,样品被分为2大类:一类为凤尾鸡,其中包括5个凤尾鸡样品(S-1、S-2、S-4、S-5和S-6),其中S-3归类错误;第二类为白羽鸡,其中包括6个白羽鸡样品和1个凤尾鸡样品(S-3、C-1、C-2、C-3、C-4、C-5和C-6),其中S-3归类错误。虽然聚类过程中有1个样品出现归类错误,但其它样品产地的区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说明可用上述5种元素进行分类。
八、凤尾鸡中元素含量的判别分析
为进一步验证各元素含量指标对鸡肉品种的判别效果,进行判别分析,从前期检测结果中具有显著性差异的5种元素选出对品种判别有效的变量,建立判别模型,并验证模型的有效性。验证测试中以测试集(2/3样本)建立判别模型,外推验证集(1/3样本)结合交叉验证法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其中模型1-4分别表示凤尾鸡鸡腿样品、凤尾鸡鸡胸样品、白羽鸡鸡腿样品和白羽鸡鸡胸样品。
模型1(A)=-86.261+0.199Mn+0.370Ag-0.552Cs
模型2(B)=-15.283+0.059Mn+0.367Cs+0.088Ag
模型3(C)=-20.251+0.017Mn+0.995Cs-0.005Ag
模型4(D)=-36.722-0.018Mn+1.589Cs-0.062Ag
从表4可看出,此模型对测试集鸡肉品种的整体正确判别率为100%,凤尾鸡鸡腿、凤尾鸡胸、白羽鸡腿和白羽鸡胸品种的正确判别率都是100%。该模型的交叉验证结果显示,凤尾鸡与白羽鸡的鸡腿和鸡胸样品均判属正确,品种判别具有价值,判别分析结果验证了Mn、Cs和Ag对凤尾鸡样品具有有效的鉴别力。
该结果说明:在测定出样品鸡腿和鸡胸Mn、Cs和Ag的含量,同时测定出用于比较的白羽鸡鸡腿和鸡胸Mn、Cs和Ag的含量,利用模型1-4和软件进行判别分析,就能够确定样品是否为凤尾鸡。
表4:元素指纹信息的判别模型验证
注:a.对分析中的案例进行交叉验证,在交叉验证中,每个案例都是按照从该案例以外的所有其他案例派生的函数来分类的。
b.已对初始分组案例中的100%个进行正确分类。
c.已对交叉验证分组案例中的83.3%个进行了正确分类。
实施例5
一种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产凤尾鸡,所述凤尾鸡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方法步骤:
A、育雏:
将雏鸡放入育雏鸡舍,第1天至第3天中每平方米放入50只,第4天至第15天中每平方米放入40只,第16天至第25天中每平方米放入28只,之后每平方米放入11只;
育雏鸡舍中第一周的温度为35℃,之后每周降低2℃,直至自然温度脱温;育雏鸡舍中相对湿度在第一周时控制为65%,每周降低湿度,直至脱温时降至45%;
育雏鸡舍中第1天至第4天每天给予20小时光照,4小时黑暗,第5天至第10天每天给予18小时光照,6小时黑暗,第11天开始每天给予4小时黑暗,2小时光照,交替进行一天,直至脱温;
育雏期饲喂全价鸡饲料即可,并配合中草药饲料添加剂;
B、放养:
第42天至第45天时开始放养,选择山地作为放养地;在开始的2周时,在放养地建立围栏,将放养地分成多个区域,分别种植羌活、秦艽、柴胡、五加和蓝莓,供凤尾鸡采食;且每天晚上将凤尾鸡赶回鸡舍进行喂食蛆虫;
在2周后,将凤尾鸡自由放养,每天晚上赶回鸡舍喂食全价鸡饲料,配合中草药饲料添加剂;
C、防疫:
对鸡舍、喂食工具充分进行消毒和清洗;在育雏期饮水中加入0.02%的土毒素、0.01%的痢特灵;在放养期要预防球虫病,在饮水中加入复方磺胺二甲氧嘧啶和磺胺噻唑,配合中草药复合制剂。
实施例6
一种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产凤尾鸡,所述凤尾鸡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方法步骤:
A、育雏:
将雏鸡放入育雏鸡舍,第1天至第3天中每平方米放入60只,第4天至第15天中每平方米放入48只,第16天至第25天中每平方米放入32只,之后每平方米放入11只;
育雏鸡舍中第一周的温度为35℃,之后每周降低2℃,直至自然温度脱温;育雏鸡舍中相对湿度在第一周时控制为65%,每周降低湿度,直至脱温时降至45%;
育雏鸡舍中第1天至第4天每天给予20小时光照,4小时黑暗,第5天至第10天每天给予18小时光照,6小时黑暗,第11天开始每天给予4小时黑暗,2小时光照,交替进行一天,直至脱温;
育雏期饲喂全价鸡饲料即可,并配合中草药饲料添加剂;
B、放养:
第42天至第45天时开始放养,选择山地作为放养地;在开始的3周时,在放养地建立围栏,将放养地分成多个区域,分别种植羌活、秦艽、柴胡、五加和蓝莓,供凤尾鸡采食;且每天晚上将凤尾鸡赶回鸡舍进行喂食蛆虫;
在3周后,将凤尾鸡自由放养,每天晚上赶回鸡舍喂食全价鸡饲料,配合中草药饲料添加剂;
C、防疫:
对鸡舍、喂食工具充分进行消毒和清洗;在育雏期饮水中加入0.02%的土毒素、0.01%的痢特灵;在放养期要预防球虫病,在饮水中加入复方磺胺二甲氧嘧啶和磺胺噻唑,配合中草药复合制剂。
实施例7
一种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产凤尾鸡,所述凤尾鸡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方法步骤:
A、育雏:
将雏鸡放入育雏鸡舍,第1天至第3天中每平方米放入55只,第4天至第15天中每平方米放入45只,第16天至第25天中每平方米放入30只,之后每平方米放入11只;
育雏鸡舍中第一周的温度为35℃,之后每周降低2℃,直至自然温度脱温;育雏鸡舍中相对湿度在第一周时控制为65%,每周降低湿度,直至脱温时降至45%;
育雏鸡舍中第1天至第4天每天给予20小时光照,4小时黑暗,第5天至第10天每天给予18小时光照,6小时黑暗,第11天开始每天给予4小时黑暗,2小时光照,交替进行一天,直至脱温;
育雏期饲喂全价鸡饲料即可,并配合中草药饲料添加剂;
B、放养:
第42天至第45天时开始放养,选择山地作为放养地;在开始的3周时,在放养地建立围栏,将放养地分成多个区域,分别种植羌活、秦艽、柴胡、五加和蓝莓,供凤尾鸡采食;且每天晚上将凤尾鸡赶回鸡舍进行喂食蛆虫;
在3周后,将凤尾鸡自由放养,每天晚上赶回鸡舍喂食全价鸡饲料,配合中草药饲料添加剂;
C、防疫:
对鸡舍、喂食工具充分进行消毒和清洗;在育雏期饮水中加入0.02%的土毒素、0.01%的痢特灵;在放养期要预防球虫病,在饮水中加入复方磺胺二甲氧嘧啶和磺胺噻唑,配合中草药复合制剂。
实施例8
在实施例5-7的基础上:
在步骤A中,第1天至第4天每天给予20小时光照,4小时黑暗是先光照再黑暗。
在步骤A中,第5天至第10天每天给予18小时光照,6小时黑暗是先黑暗再光照。
在步骤A中,第11天开始每天给予4小时黑暗,2小时光照,交替进行一天时间,直至脱温是先光照再黑暗。
实施例9
在实施例5-7的基础上:
在步骤A和B中,所述全价鸡饲料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原料:
鱼粉10份、玉米蛋白粉2份、蚕豆1份、花椒2份、花生饼1份、核桃粉1份、菜籽粕1份、大豆油2份、磷酸二氢钙0.5份、氯化胆碱2份、谷氨酸1份、赖氨酸0.1份、蛋氨酸0.2份、苏氨酸0.1份、微量元素预混料2.5份、维生素预混料1份。
在步骤A和B中,所述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原料:
红参0.2份、陈皮1份、青蒜0.3份、大青叶0.6份、车前草0.6份、桑白皮1份、黄芩1份、白芷1份、牛蒡子1份、藿香0.5份、甘草2份。
在步骤B中,所述种植羌活、秦艽、柴胡、五加和蓝莓的区域面积比为5:3:5:4:0.3。
在步骤C中,所述中草药复合制剂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原料:
葛根1份、鱼腥草0.5份、香附子0.1份、泽泻1份、川木通2份、野菊花1份、穿心莲2份、蒲公英1份、龙胆草1份、马齿苋1份、连翘1份、金盏花瓣粉1份、绿豆2份、地榆1份、延胡索1份、麻黄1份、厚朴1份。
实施例10
在实施例5-7的基础上:
在步骤A和B中,所述全价鸡饲料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原料:
鱼粉15份、玉米蛋白粉8份、蚕豆17份、花椒6份、花生饼3份、核桃粉3份、菜籽粕5份、大豆油10份、磷酸二氢钙1.2份、氯化胆碱5份、谷氨酸2份、赖氨酸0.2份、蛋氨酸0.6份、苏氨酸0.3份、微量元素预混料3.5份、维生素预混料5份。
在步骤A和B中,所述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原料:
红参0.6份、陈皮4份、青蒜0.8份、大青叶1.2份、车前草0.9份、桑白皮3份、黄芩3份、白芷4份、牛蒡子5份、藿香0.9份、甘草5份。
在步骤B中,所述种植羌活、秦艽、柴胡、五加和蓝莓的区域面积比为5:3:5:4:0.3。
在步骤C中,所述中草药复合制剂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原料:
葛根8份、鱼腥草1.8份、香附子0.3份、泽泻5份、川木通5份、野菊花4份、穿心莲5份、蒲公英7份、龙胆草7份、马齿苋3份、连翘4份、金盏花瓣粉5份、绿豆6份、地榆5份、延胡索2份、麻黄2份、厚朴3份。
实施例11
在实施例5-7的基础上:
在步骤A和B中,所述全价鸡饲料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原料:
鱼粉12份、玉米蛋白粉5份、蚕豆9份、花椒4份、花生饼2份、核桃粉2份、菜籽粕3份、大豆油6份、磷酸二氢钙0.8份、氯化胆碱3.5份、谷氨酸1.5份、赖氨酸0.15份、蛋氨酸0.4份、苏氨酸0.2份、微量元素预混料3份、维生素预混料3份。
在步骤A和B中,所述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原料:
红参0.4份、陈皮2.5份、青蒜0.5份、大青叶0.9份、车前草0.7份、桑白皮2份、黄芩2份、白芷2.5份、牛蒡子3份、藿香0.7份、甘草3.5份。
在步骤B中,所述种植羌活、秦艽、柴胡、五加和蓝莓的区域面积比为5:3:5:4:0.3。
在步骤C中,所述中草药复合制剂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原料:
葛根4.5份、鱼腥草1.2份、香附子0.2份、泽泻3份、川木通3.5份、野菊花2.5份、穿心莲3.5份、蒲公英4份、龙胆草4份、马齿苋2份、连翘2.5份、金盏花瓣粉3份、绿豆4份、地榆3份、延胡索1.5份、麻黄1.5份、厚朴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