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头的散热风道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动力头的散热风道结构.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820056230.3 (22)申请日 2018.01.12 (73)专利权人 浙江动一新能源动力科技股份有 限公司 地址 315505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岳林街 道龙潭路398号 (72)发明人 李斌 柯亨钊 梁盛耀 (74)专利代理机构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 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代理人 鲍英彬 (51)Int.Cl. A01D 69/02(2006.01) A01D 75/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动力头的散热风道结构 (57)。
2、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力头的散热风道 结构, 包括: 壳体、 风叶以及挡风圈, 所述壳体包 括马达腔以及电池腔, 所述风叶与所述挡风圈设 置在所述马达腔内, 且所述风叶与所述马达腔的 顶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 所述挡风圈与所述马达 腔的内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 效果为: 具有间隙结构, 能够实现可靠的通风散 热效果, 且避免灰尘进入到壳体内。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207754118 U 2018.08.24 CN 207754118 U 1.一种动力头的散热风道结构,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壳体、 风叶以及挡风圈, 所述壳体包 括马达腔以及电池腔, 。
3、所述风叶与所述挡风圈设置在所述马达腔内, 且所述风叶与所述马 达腔的顶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 所述挡风圈与所述马达腔的内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动力头的散热风道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达腔内设置有马 达。 3.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动力头的散热风道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叶设置在所述马 达的转轴上端, 且所述马达在工作时带动所述风叶转动。 4.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动力头的散热风道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风圈套设在所述 马达上, 且所述挡风圈的横截面为倾斜向下的坡面状结构。 5.如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动力头的散热风道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间隙小于3mm。 6.。
4、如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动力头的散热风道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间隙小于3mm。 7.如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动力头的散热风道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腔内设置有电 池包。 8.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动力头的散热风道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达腔与所述电池 腔连通。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754118 U 2 一种动力头的散热风道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园林工具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动力头的散热风道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动力头是应用于割草机或者类似的工具上, 用于驱动割草机底部的刀具转动, 从 而实现提供动力的目的。 0003 例如一种申请号为2。
5、01610418160.7的中国专利, 其公开了一种动力头, 包括机壳、 安装在机壳上的驱动头以及开设于机壳上的至少一个进风口, 所述机壳内部开设有至少一 个通风槽口, 所述通风槽口与进风口形成散热风道, 所述进风口进入气流后, 气流流动进入 至通风槽口内, 再由驱动头将气流吹出机壳。 0004 但是这种动力头里, 缺少间隙结构, 无法实现可靠的通风散热效果, 并且在实际使 用过程中, 容易在壳体内堆积灰尘, 所以具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提出了一种动力头的散热风 道结构。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6、 一种动力头的散热风道结构, 包 括: 壳体、 风叶以及挡风圈, 所述壳体包括马达腔以及电池腔, 所述风叶与所述挡风圈设置 在所述马达腔内, 且所述风叶与所述马达腔的顶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 所述挡风圈与所述 马达腔的内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 0007 较佳的, 所述马达腔内设置有马达。 0008 较佳的, 所述风叶设置在所述马达的转轴上端, 且所述马达在工作时带动所述风 叶转动。 0009 较佳的, 所述挡风圈套设在所述马达上, 且所述挡风圈的横截面为倾斜向下的坡 面状结构。 0010 较佳的, 所述第一间隙小于3mm。 0011 较佳的, 所述第二间隙小于3mm。 0012 较佳的, 所述电池。
7、腔内设置有电池包。 0013 较佳的, 所述马达腔与所述电池腔连通。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5 1、 具有间隙结构, 能够实现可靠的通风散热效果, 且避免灰尘进入到壳体内。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头的散热风道结构示意图。 0017 图中, 100、 壳体; 110、 马达腔; 120、 电池腔; 200、 风叶; 300、 挡风圈; 400、 第一间隙; 500、 第二间隙; 600、 马达; 700、 电池包。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7754118 U 3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
8、, 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 的描述, 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19 如图1所示, 一种动力头的散热风道结构, 包括: 壳体100、 风叶200以及挡风圈300, 所述壳体100包括马达腔110以及电池腔120, 所述风叶200与所述挡风圈300设置在所述马 达腔110内, 且所述风叶200与所述马达腔110的顶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400, 所述挡风圈300 与所述马达腔110的内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500。 0020 壳体100就是动力头的外壳, 此处值得指出的是, 壳体100具有上下两个腔, 上腔为 电池腔120, 下腔为马达腔110, 分别用于安装电池包700以及马达60。
9、0, 由于在工作时, 电池 腔120内的电池包700会发热, 所以需要加快电池腔120内的散热。 0021 在本实施方式中, 通过马达腔110来加速电池腔120的散热, 其中, 风叶200位于马 达腔110的顶端, 用于产生向下的风力, 简单来说, 就是将电池腔120的热气吸引到马达腔 110中, 然后通过散发到外界。 0022 其中第一间隙400为马达腔110的风叶200与顶壁之间的间隙, 用于供空气流动, 第 二间隙500用于供空气流出马达腔110的上端, 并且防止灰尘等杂物进入到马达腔110内; 总 的来说, 这种在动力头内设置的间隙结构, 能够实现可靠的通风散热效果, 且避免灰尘进入 。
10、到壳体100内的效果。 0023 如图1所示,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 所述马达腔110内设置有马达600, 马达600 能够驱动割草机的刀具转动。 0024 如图1所示,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 所述风叶200设置在所述马达600的转轴上 端, 且所述马达600在工作时带动所述风叶200转动。 0025 在实际的结构中, 马达600还与风叶200连接, 其在驱动刀具转动的同时, 还能够同 时带动风叶200转动, 从而在工作时自动辅助电池包700散热。 0026 如图1所示,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 所述挡风圈300套设在所述马达600上, 且 所述挡风圈300的横截面为倾斜向下的坡面状。
11、结构。 0027 此处值得指出的是, 由于间隙结构是用来辅助散热的, 且风叶200将上部的电池腔 120内的热气吸到下部的马达腔110中, 所以气流是从上到下运动的, 而这种坡面状的挡风 圈300, 类似于锅盖的盖面, 其能够引导从上至下的气流通过第二间隙500, 且尽量阻止从下 至上的气流通过第二间隙500, 同时, 还能够避免热空气直接影响马达600。 0028 如图1所示,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 所述第一间隙400小于3mm, 这能够在在风 道内形成一定的风压, 保证风能进入到风道, 而灰尘不会进入。 0029 如图1所示,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 所述第二间隙500小于3mm, 。
12、这样能够在风 道内形成一定的风压, 保证风能进入到风道, 而灰尘不会进入。 0030 如图1所示,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 所述电池腔120内设置有电池包700; 且所 述马达腔110与所述电池腔120连通, 这样能够辅助电池包700散热。 0031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 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 的方式替代, 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7754118 U 4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5 CN 207754118 U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