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水利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环保水利装置.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1717883.3 (22)申请日 2017.12.12 (73)专利权人 钟海川 地址 405400 重庆市开州区安康社区渝都 家园 (72)发明人 钟海川 (51)Int.Cl. A01G 25/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环保水利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保水利装置, 包括 支撑杆、 壳体、 水阀、 底座和水泵, 所述底座的顶 部一侧安装有水泵, 所述水泵一侧底座的顶部安 装有两组支架, 所述转轮上缠绕有软管, 所述底 座的一。
2、侧安装有壳体, 所述上水管的一端通过安 装板安装有连接口, 所述下水管通过连接管与上 水管连接, 所述下水管的顶部安装有三组流水 管, 且流水管的顶部安装有流水头, 所述上水管 与下水管远离底座的一端通过安装板安装有水 阀, 且水阀的顶部设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 植物根系下的流灌, 可快速的使土地湿润, 使下 面的土壤水分处于饱和状态外, 其它部位的土壤 水分均处于非饱和状态, 使其水资源可以用到关 键的部位, 比传统的灌溉方式更有效。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207754244 U 2018.08.24 CN 207754244 U 1.一种环保水利装置, 包括支撑杆。
3、 (2) 、 壳体 (5) 、 水阀 (12) 、 底座 (18) 和水泵 (20) , 其特 征在于: 所述底座 (18) 的顶部一侧安装有水泵 (20) , 所述水泵 (20) 一侧底座 (18) 的顶部安 装有两组支架 (17) , 且支架 (17) 内侧安装有转轮 (19) , 所述转轮 (19) 上缠绕有软管 (11) , 所 述底座 (18) 的一侧安装有壳体 (5) , 且壳体 (5) 支架安装有支撑杆 (2) , 所述壳体 (5) 的内部 安装有水管 (6) , 所述水管 (6) 的一端通过安装板 (9) 安装有连接口 (10) , 所述水管 (6) 的顶 端安装有三组支水管 。
4、(7) , 且支水管 (7) 上设有阀门 (4) , 所述支水管 (7) 的顶部安装有喷头 (3) , 所述壳体 (5) 内部的底部安装有下水管 (15) , 所述下水管 (15) 通过连接管 (8) 与水管 (6) 连接, 所述下水管 (15) 的顶部安装有三组流水管 (14) , 且流水管 (14) 的顶部安装有流水 头 (16) , 所述水管 (6) 与下水管 (15) 远离底座 (18) 的一端通过安装板 (9) 安装有水阀 (12) , 且水阀 (12) 的顶部设有把手 (1)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水利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 (1) 上设有防滑橡 胶套。 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水利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板 (9) 上设有固定 螺栓 (13)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水利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 (5) 的外表面涂覆 有防腐蚀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水利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口 (10) 与软管 (11) 连接出设有箍圈。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754244 U 2 一种环保水利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装置领域, 具体为一种环保水利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水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物质。 在人类社会的 生存和发展中,。
6、 需要不断地适应、 利用、 改造和保护水环境, 水利事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 展而不断发展, 并成为人类社会文明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原始始社会生产力低下, 人类 没有改变自然环境的能力。 人们逐水草而居, 择丘陵而处, 靠渔猎、 采集和游牧为生, 对自然 界的水只能趋利避害, 消极适应, 进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后, 随着铁器工具的发展, 人们 在江河两岸发展农业, 建设村庄和城镇, 遂产生了防洪、 排涝、 灌溉、 航运和城镇供水的需 要, 从而开创和发展了水利事业, 通常农业灌溉需要很大的水资源, 非常的不环保, 而全球 大部分人都是生活在缺水的地方, 所以我们在灌溉时就需要节约用水, 然后。
7、把水合理的运 用时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水利装置,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 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环保水利装置, 包括支撑 杆、 壳体、 水阀、 底座和水泵, 所述底座的顶部一侧安装有水泵, 所述水泵一侧底座的顶部安 装有两组支架, 且支架内侧安装有转轮, 所述转轮上缠绕有软管, 所述底座的一侧安装有壳 体, 且壳体支架安装有支撑杆, 所述壳体的内部安装有水管, 所述水管的一端通过安装板安 装有连接口, 所述水管的顶端安装有三组支水管, 且支水管上设有阀门, 所述支水管的顶部 安装有喷头。
8、, 所述壳体内部的底部安装有下水管, 所述下水管通过连接管与水管连接, 所述 下水管的顶部安装有三组流水管, 且流水管的顶部安装有流水头, 所述水管与下水管远离 底座的一端通过安装板安装有水阀, 且水阀的顶部设有把手。 0005 优选的, 所述把手上设有防滑橡胶套。 0006 优选的, 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固定螺栓。 0007 优选的, 所述壳体的外表面涂覆有防腐蚀层。 0008 优选的, 所述连接口与软管连接出设有箍圈。 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环保水利装置通过安装有使用喷 头, 将水喷射到空中散成细小的水滴, 均匀地散布进行灌溉, 采用这样的方式灌溉, 可以使 。
9、其灌溉覆盖面较广, 而且有效的利于水资源, 只需要少量的水资源就可完成一次灌溉, 同时 设有在植物根系下的流灌, 可快速的使土地湿润, 使下面的土壤水分处于饱和状态外, 其它 部位的土壤水分均处于非饱和状态, 使其水资源可以用到关键的部位, 比传统的灌溉方式 更有效, 通过喷灌与流灌的配合使用, 可以提高灌溉的效率, 也可以实际的需求来决定使用 喷灌或者流灌, 在喷头上设有控制开关, 在更换坏掉的喷头时可以将该支水管关闭, 而可以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7754244 U 3 通过安装板将多个装置连接起来, 用于不同大小的农田, 有效的提升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0 图1。
10、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观图; 0012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0013 图中:1-把手; 2-支撑杆; 3-喷嘴; 4-阀门; 5-壳体; 6-水管; 7-支水管; 8-连接管; 9- 安装板; 10-连接口; 11-软管; 12-水阀; 13-固定螺栓; 14-流水管; 15-下水管; 16-流水头; 17-支架; 18-底座; 19-转轮; 20-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
11、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5 请参阅图1-3,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一种环保水利装置, 包括支撑杆2、 壳体5、 水阀12、 底座18和水泵20, 底座18的顶部一侧安装有水泵20, 水泵20一侧底座18的顶 部安装有两组支架17, 用于支撑转轮, 且支架17内侧安装有转轮19, 转轮19上缠绕有软管 11, 用于连接水管与水泵的问题, 底座18的一侧安装有壳体5, 且壳体5支架安装有支撑杆2, 壳体5的内部安装有水管6, 壳体5的外表面涂覆有防腐蚀层, 防止水流道壳体5锈蚀壳。
12、体, 水 管6的一端通过安装板9安装有连接口10, 用于连接软管, 连接口10与软管11连接出设有箍 圈, 用于将软管固定在连接口, 安装板9上设有固定螺栓13, 用于固定安装板9, 水管6的顶端 安装有三组支水管7, 且支水管7上设有阀门4, 控制喷头的水流, 支水管7的顶部安装有喷头 3, 用于将水喷出, 壳体5内部的底部安装有下水管15, 下水管15通过连接管8与水管6连接, 下水管15的顶部安装有三组流水管14, 且流水管14的顶部安装有流水头16, 为植物根部进 行浇水, 水管6与下水管15远离底座18的一端通过安装板9安装有水阀12, 控制主水管的开 关, 且水阀12的顶部设有把手。
13、1, 把手1上设有防滑橡胶套。 0016 工作原理: 使用时, 将装置移动水源帮, 然后讲软管11从转轮19取下, 然后一端与 连接口10连接, 另一端与水泵20连接, 然后打开水泵20, 水流会流入水管6, 然后从支水管7 流到喷嘴3喷出, 而有一部分水流会经过连接管8流入下水管15, 从流水管14流到流水头16 缓慢的流出, 当需要灌溉大面积的农田, 然后装置连接到水阀12, 然后打开阀门即可。 0017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 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 而 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 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 型。 因此, 无论从哪一点来看, 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 而且是非限制性的, 本实用新 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 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 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7754244 U 4 图1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5 CN 207754244 U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