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一种昆虫趋光性研究试验装置.pdf

  • 上传人:a2
  • 文档编号:7018025
  • 上传时间:2019-09-20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430.35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078882.8

    申请日:

    20160127

    公开号:

    CN205378726U

    公开日:

    2016071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M1/04

    主分类号:

    A01M1/04

    申请人:

    广东省粮食科学研究所

    发明人:

    劳传忠,郭超,曾伶,冼庆

    地址: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越秀北路222号越良大厦306室

    优先权:

    CN201620078882U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唐弟;周佳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昆虫趋光性研究试验装置,其包括有上压板、试验板和下压板,所述试验板为矩形板,所述上压板和下压板为矩形板、并分别覆盖于试验板的正面和背面,试验板内具有由迎光直道、连接直道和背光直道依次连接通构成的U形试验道,迎光直道和背光直道为长条形结构且相互平行,迎光直道和背光直道的一端连接于连接直道的同一端,试验板的一端具有光源入口,光源入口连接通迎光直道的首端,U形试验道的两侧面分别由上压板和下压板封盖。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光线明暗分区合理的特点,便于昆虫趋光习性的表达,利于昆虫生物学研究。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昆虫趋光性研究试验装置,其包括有上压板(1)、试验板(2)和下压板(3),所述试验板(2)为矩形板,所述上压板(1)和下压板(3)为矩形板、并分别覆盖于试验板(2)的正面和背面,其特征在于:试验板(2)内具有由迎光直道(21)、连接直道(22)和背光直道(23)依次连接通构成的U形试验道,迎光直道(21)和背光直道(23)为长条形结构且相互平行,迎光直道(21)和背光直道(23)的一端连接于连接直道(22)的同一端,试验板(2)的一端具有光源入口(20),光源入口(20)连接通迎光直道(21)的首端,U形试验道的两侧面分别由上压板(1)和下压板(3)封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趋光性研究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板(1)的两侧具有对称的2个上定位翼(10),所述下压板(3)的两侧具有对称的2个下定位翼(3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昆虫趋光性研究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板(1)、试验板(2)和下压板(3)为不透明塑料材质或不透明玻璃材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昆虫生物学研究技术领域,具有是一种用于研究昆虫趋光习性的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大部分昆虫都有趋光行为,且不同的昆虫对光波的反映各有不同,研究昆虫趋向的特征光波可用于农林害虫的防治,如根据害虫及益虫的特征光波,实现诱集害虫、趋避益虫的防治效果。目前研究昆虫趋光性的装置通常包括有发出光源的光源调控装置和放置有待测昆虫的光室分配装置,光室分配装置内设有连通的迎光室和背光室(或暗室),光源调控装置将光源发向光室分配装置的迎光室内,待测昆虫在光室分配装置内对光强度作出靠近(爬入迎光室)或远离(爬入背光室)的行为,用于研究昆虫的趋光性。现有的光室分配装置存在结构复杂、光线明暗分区不合理的缺点,有必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昆虫趋光性研究试验装置,其具有结构简单、光线明暗分区合理的特点,便于昆虫趋光习性的表达,利于昆虫生物学研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昆虫趋光性研究试验装置,其包括有上压板、试验板和下压板,所述试验板为矩形板,所述上压板和下压板为矩形板、并分别覆盖于试验板的正面和背面,其特征在于:试验板内具有由迎光直道、连接直道和背光直道依次连接通构成的U形试验道,迎光直道和背光直道为长条形结构且相互平行,迎光直道和背光直道的一端连接于连接直道的同一端,试验板的一端具有光源入口,光源入口连接通迎光直道的首端,U形试验孔的两侧面分别由上压板和下压板封盖。

    优化方案,所述上压板的两侧具有对称的2个上定位翼,所述下压板的两侧具有对称的2个下定位翼。

    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上压板、试验板和下压板为不透明塑料材质或不透明玻璃材质。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一定数量的昆虫由本实用新型的光源入口投入U形试验孔内,然后放置于现有的光源调控装置附近,使光源调控装置产生的光由本实用新型的光源入口照射入U形试验道,在U形试验道的迎光直道内营造出明光区,在U形试验道的背光直道内营造出暗光区,照射一段时间后,关闭光源,取下上压板,观察并记录昆虫在U形试验道内的分布情况,用于分析和研究昆虫的趋光性。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1、本实用新型的光线明暗分区合理,昆虫能快速观察到光线的强弱分布,利于昆虫明确、快速地表达趋光性,提高试验效率和准确性。

    2、本实用新型的上压板、试验板和下压板为分体式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的特点,使用时可通过皮筋、夹子等具有强压紧作用的物件依次压紧连接,能有效避免试验过程中昆虫逃逸,具有使用方便、试验效果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试验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结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结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参考图1至图3,一种昆虫趋光性研究试验装置,其包括有分别由不透明塑料材质制成的上压板1、试验板2和下压板3。

    如图1所示,所述试验板2为矩形板,试验板2的中部具有由迎光直道21、连接直道22和背光直道23依次连接通构成的U形试验道,迎光直道21和背光直道23为长条形结构且相互平行,迎光直道21和背光直道23的一端连接于连接直道22的同一端,试验板2的一端具有光源入口20,光源入口20连接通迎光直道21的首端。

    所述上压板1为矩形板,其覆盖于试验板2的正面将U形试验道的一侧面封盖。

    所述下压板3为矩形板,其覆盖于试验板2的背面将U形试验道的另一侧面封盖。

    试验时,如图3所示,使用橡皮筋或夹子(图中未示)将上压板1、试验板2和下压板3依次压紧连接,将一定数量的昆虫由试验板2的光源入口20投入U形试验道内,然后放置于现有的光源调控装置附近,使光源调控装置产生的光由光源入口20照射入U形试验道,使U形试验道的迎光直道21内营造出明光区,使U形试验道的背光直道23内营造出暗光区,所述明光区和暗光区既区分又衔接的较近,昆虫快速观察到光线的强弱分布并表达出趋光性,照射一段时间后,关闭光源,取下上压板1,观察并记录昆虫在U形试验道内分布情况,用于分析和研究昆虫的趋光性。

    实施例2

    参考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上压板1两侧具有对称的2个上定位翼10,下压板3的两侧具有对称的2个下定位翼30。如图5所示,将本实施例的上压板1和下压板3覆盖于试验板2上时,上定位翼10和下定位翼30起到了预定位作用,在使用橡皮筋或夹子压紧连接时操作更快捷、可靠。

    关 键  词:
    一种 昆虫 趋光性 研究 试验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昆虫趋光性研究试验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01802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