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风型炒茶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鼓风型炒茶机.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087432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7.31 CN 203087432 U *CN203087432U* (21)申请号 201220725073.3 (22)申请日 2012.12.26 A23F 3/06(2006.01) (73)专利权人 苏州市瀛园农产品研发有限公司 地址 215111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金庭镇东 河新区碧螺春街 12 号 (72)发明人 郑颖青 陆汝根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代理人 吕书桁 (54) 实用新型名称 鼓风型炒茶机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鼓风型炒茶机, 包括 。
2、支架、 架设于支架上的外桶、 嵌置于外桶的内锅, 接设于外桶之上并插设于内锅腔室内的揉捻挡茶 器以及内锅底部外侧所设的加热装置及电机, 其 特征在于 : 所述内锅的侧壁设有三个以上水平向 朝内锅腔室延伸导流的风口, 且风口外联风机的 吹风口, 各风口的出风结合呈涡流状。 本实用新型 炒茶机的应用, 通过在内锅腔室内形成涡流状的 气旋, 可以实时自动刮除黏连在内锅侧壁的青茶, 从而提高机械炒茶制程的完善性, 提高炒茶的量 产及质量。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
3、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087432 U CN 203087432 U *CN203087432U* 1/1 页 2 1. 鼓风型炒茶机, 包括支架、 架设于支架上的外桶、 嵌置于外桶的内锅, 接设于外桶之 上并插设于内锅腔室内的揉捻挡茶器以及内锅底部外侧所设的加热装置及电机, 其特征在 于 : 所述内锅的侧壁设有三个以上水平向朝内锅腔室延伸导流的风口, 且风口外联风机的 吹风口, 各风口的出风结合呈涡流状。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鼓风型炒茶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风口为四个, 分别沿内锅侧 壁同一水平圆周相隔 90而设。 。
4、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鼓风型炒茶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风口为三个, 分别沿内锅侧 壁不同高度位置而设, 且三个风口在内锅底面的投影相隔 120。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087432 U 2 1/2 页 3 鼓风型炒茶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炒茶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防止茶叶黏连内锅侧壁的炒茶装 置, 属于食品加工机器的技术领域。 。 背景技术 0002 茶叶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 用茶树的嫩叶炒制而成。如今的茶叶有手工炒制和机 械炒制而成, 手工炒制的茶叶质量好, 但效率低, 易碎, 浪费青茶叶。故此推广机械炒茶, 便 成为当前本行业提升竞争力的必要途径。而。
5、机械炒茶毕竟无法做到手工炒茶一般实时监 控, 导致部分青茶易黏连在内锅侧壁, 由于相对受热的高出而易被炒过, 或直接崩碎。 由此, 如何改善机械炒茶这一缺陷, 变成本行业设备开发人员致力于攻克的课题。 发明内容 0003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鼓风型炒茶机, 解 决茶叶炒制过程中青茶黏连内锅的问题。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其技术解决手段为 : 鼓风型炒茶机, 包括支架、 架设于支架上 的外桶、 嵌置于外桶的内锅, 接设于外桶之上并插设于内锅腔室内的揉捻挡茶器以及内锅 底部外侧所设的加热装置及电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内锅的侧壁设有三个以上水平向朝内 。
6、锅腔室延伸导流的风口, 且风口外联风机的吹风口, 各风口的出风结合呈涡流状。 0005 进一步地, 所述风口为四个, 分别沿内锅侧壁同一水平圆周相隔 90而设。 0006 进一步地, 所述风口为三个, 分别沿内锅侧壁不同高度位置而设, 且三个风口在内 锅底面的投影相隔 120 0007 应用本实用新型炒茶机, 相较于传统的炒茶设备, 通过在内锅腔室内形成涡流状 的气旋, 可以实时自动刮除黏连在内锅侧壁的青茶, 从而提高机械炒茶制程的完善性, 提高 炒茶的量产及质量。 附图说明 0008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炒茶机内锅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09 图 2 是本实用新型炒茶机一种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
7、意图。 0010 图 3 是本实用新型炒茶机另一种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 以使本 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 掌握。 0012 如图 1 至图 3 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鼓风型炒茶机, 包括支架 1、 架设于支架上的外 桶 2、 嵌置于外桶的内锅 3, 接设于外桶 2 之上并插设于内锅腔室内的揉捻挡茶器以及内锅 底部外侧所设的加热装置及电机。 此处, 由于加热装置和揉捻挡茶器为本行业的公知技术, 说 明 书 CN 203087432 U 3 2/2 页 4 故不再详述。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点归纳来看,。
8、 该内锅的侧壁设有三个以上水平向朝内 锅腔室延伸导流的风口, 且风口外联风机的吹风口 (未图示) , 各风口的出风结合呈涡流状。 0013 如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炒茶机实施例一, 其中风口4为四个, 分别沿内锅侧壁同 一水平圆周相隔 90而设。此处, 虽未俯视明示各风口呈 90相隔而设, 但可见其均在内 锅侧壁同一高度位置 (即水平圆周之上) 。 0014 结合图1和图3所示来看本实用新型炒茶机实施例二, 其中风口为三个, 分别沿内 锅侧壁不同高度位置而设, 且三个风口 4 在内锅底面的投影相隔 120 (即布局上三等分实 施例一的水平圆周) 。 0015 通过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详细描述可以理解, 应用本实用新型炒茶机, 相较于传统的炒茶设备, 通过在内锅腔室内形成涡流状的气旋, 可以实时自动刮除黏连在 内锅侧壁的青茶, 从而提高机械炒茶制程的完善性, 提高炒茶的量产及质量。 0016 除上述实施例外,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 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 换形成的技术方案, 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203087432 U 4 1/2 页 5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087432 U 5 2/2 页 6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087432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