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自动排放缸体底部污物的循环水式观赏鱼缸.pdf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7007309
  • 上传时间:2019-09-20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341.27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352176.9

    申请日:

    20140621

    公开号:

    CN203912977U

    公开日:

    2014110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K63/00,A01K63/04

    主分类号:

    A01K63/00,A01K63/04

    申请人:

    李兴民

    发明人:

    李兴民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斌升街32号4单元3楼6号

    优先权:

    CN201420352176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自动排放缸体底部污物的循环水式观赏鱼缸,属于在鱼缸体底部自动排放沉淀污物的循环水式观赏鱼缸。养鱼缸位于蓄水缸的上面,养鱼缸的底部为漏斗结构,漏斗结构上方大开口的斜面与下方的漏水管之间位置设有堵水塞,堵水塞用软线连接有浮块;堵水塞用软线连接浮块组成自动浮力开关;漏斗结构的漏水管中设有过滤材料,且开口在蓄水缸之中;蓄水缸中设有潜水泵,潜水泵的出水管位于漏斗结构的斜面上方;在漏斗结构上方设有漏沉淀污物的多孔漏板。优点:使观赏鱼缸体底部的沉淀污物随自动浮力开关的打开而把沉淀污物自动排除掉,不要人工用吸管在鱼缸体底部吸出沉淀污物,自动并完全干净地排除掉鱼缸体底部的沉淀污物。

    权利要求书

    1.自动排放缸体底部污物的循环水式观赏鱼缸,包括养鱼缸(1)和蓄水缸(2),其特征在于:养鱼缸(1)位于蓄水缸(2)的上面,养鱼缸(1)的底部为漏斗结构(3),漏斗结构(3)的大开口部位在上方,漏斗结构(3)的漏水管(4)在下方;漏斗结构(3)上方大开口的斜面(5)与下方的漏水管(4)之间位置设有堵水塞(6),堵水塞(6)用软线(12)连接有浮块(7);堵水塞(6)的物理参数比重大于水的比重,浮块(7)的物理参数比重小于水的比重;堵水塞(6)用软线(12)连接浮块(7)组成自动浮力开关;漏斗结构(3)的漏水管(4)中设有过滤材料(19);漏斗结构(3)的漏水管(4)的最下方开口在蓄水缸(2)之中;蓄水缸(2)中设有潜水泵(8),潜水泵(8)的出水管(9)穿过漏斗结构(3)的斜面(5),或穿过蓄水缸(2)上方部位的侧壁,使出水管(9)的出水口(10)位于养鱼缸(1)之中,即使出水管(9)的出水口(10)位于漏斗结构(3)的斜面(5)上方;在漏斗结构(3)上方的养鱼缸(1)内,设有漏沉淀污物的多孔漏板(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排放缸体底部污物的循环水式观赏鱼缸,其特征在于:漏斗结构(3)的漏水管(4)位于靠近养鱼缸(1)和蓄水缸(2)的侧壁;在漏水管(4)上方的养鱼缸(1)侧壁上设有带孔的横小板(11),连接堵水塞(6)和浮块(7)的软线(12)穿过带孔的横小板(11)的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排放缸体底部污物的循环水式观赏鱼缸,其特征在于:软线(12)连接在堵水塞(6)偏离中心的位置。 4.自动排放缸体底部污物的循环水式观赏鱼缸,包括养鱼缸(1)和蓄水缸(2),其特征在于:养鱼缸(1)位于蓄水缸(2)的上面,养鱼缸(1)的底部为养鱼缸底面(14),该养鱼缸底面(14)最低部位设有漏水孔(15),漏水孔(15)上设有封孔板(16),封孔板(16)用软线(12)连接有浮块(7);封孔板(16)的物理参数比重大于水的比重,浮块(7)的物理参数比重小于水的比重;封孔板(16)用软线(12)连接浮块(7)组成自动浮力开关;与漏水孔(15)接触的位置封孔板(16)下面四周部位设有对于水的密封软胶条;蓄水缸(2)内设有一个有多层网隔(17)的支架(18),每层网隔(17)上放置有过滤材料(19);支架(18)位于漏水孔(15)的下面,漏水孔(15)漏下的水经过过滤材料(19)流到蓄水缸(2);蓄水缸(2)中设有潜水泵(8),潜水泵(8)的出水管(9)穿过养鱼缸(1)底部的养鱼缸底面(14),或穿过蓄水缸(2)上方部位的侧壁,使出水管(9)的出水口(10)位于养鱼缸(1)之中,即使出水管(9)的出水口(10)位于养鱼缸(1)底部的养鱼缸底面(14)上方;在养鱼缸底面(14)上方的养鱼缸(1)内,设有漏沉淀污物的多孔漏板(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排放缸体底部污物的循环水式观赏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水孔(15)位于靠近养鱼缸(1)和蓄水缸(2)的侧壁;在漏水孔(15)上方的养鱼缸(1)侧壁上设有带孔的横小板(11),连接封孔板(16)和浮块(7)的软线(12)穿过带孔的横小板(11)的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排放缸体底部污物的循环水式观赏鱼缸,其特征在于:软线(12)连接在封孔板(16)偏离中心的位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饲养观赏鱼的鱼缸,特别是在鱼缸体底部自动排放沉淀污物的循环水式观赏鱼缸。

    背景技术

    现在要对观赏鱼缸体底部排放污物,要人工用吸管在鱼缸体底部吸出沉淀污物,特别是要人工在鱼缸体底部仔细寻找污物才能吸出沉淀污物。这样吸出污物耗时、耗力、还不能完全吸出沉淀污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根据水位升降,自动、并循环地排放缸体底部沉淀污物的观赏鱼缸,并且排放的水可循环利用的观赏鱼缸。

    本实用新型提供相同发明构思,但技术方案有一点变化的两种技术方案。一种是漏斗形底部的鱼缸,另一种是底面有漏水孔的鱼缸。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是:

    第一种:漏斗形底部的鱼缸

    漏斗形自动排放缸体底部污物的循环水式观赏鱼缸,包括养鱼缸1和蓄水缸2,其特征在于:养鱼缸1位于蓄水缸2的上面,养鱼缸1的底部为漏斗结构3,漏斗结构3的大开口部位在上方,漏斗结构3的漏水管4在下方;漏斗结构3上方的大开口斜面5与下方的漏水管4之间位置设有堵水塞6,堵水塞6用软线12连接有浮块7;堵水塞6的物理参数比重大于水的比重,浮块7的物理参数比重小于水的比重;堵水塞6用软线12连接浮块7组成自动浮力开关。

    漏斗结构3的漏水管4中设有过滤材料19;漏斗结构3的漏水管4的最下方开口在蓄水缸2之中;

    蓄水缸2中设有潜水泵8,潜水泵8的出水管9穿过漏斗结构3的斜面5,或穿过蓄水缸2上方部位的侧壁,使出水管9的出水口10位于养鱼缸1之中,即使出水管9的出水口10位于 漏斗结构3的斜面5上方;

    在漏斗结构3上方的养鱼缸1内,设有漏沉淀污物的多孔漏板13。

    漏斗形底自动排放缸体底部沉淀污物的过程:养鱼缸1中的沉淀污物穿过多孔漏板13,由于养鱼缸1的底部漏斗结构3,沉淀污物集中在堵水塞6的周围。当养鱼缸1中的水上升到浮块7通过软线12把堵水塞6向上自动拉起,养鱼缸1中的水能从漏水管4流到蓄水缸2中时,在堵水塞6周围的沉淀污物被流入漏水管4中,水经过漏水管4中的过滤材料19后,清洁水流入蓄水缸2中。养鱼缸1中的水向下排出一定量后,浮块7向下移动,堵水塞6把漏水管4自动堵上。这样,养鱼缸1的底部放水排沉淀污物,和停止放水都是自动的。蓄水缸2中的清洁水用潜水泵8经过出水管9泵入养鱼缸1循环使用。

    软线12可以选用钓鱼线或多个金属环连成的金属链条,钓鱼线在鱼缸中不显眼较美观,而多个金属环连成的金属链条具有受力大并且不变长的优点。

    漏斗结构3的漏水管4位于靠近养鱼缸1和蓄水缸2的侧壁;在漏水管4上方的养鱼缸1侧壁上设有带孔的横小板11,连接堵水塞6和浮块7的软线12穿过带孔的横小板11的孔。

    为了防止堵水塞6错位,用带孔的横小板11限制软线12位置,从而限制堵水塞6位置,使堵水塞6不会错位。

    软线12连接在堵水塞6偏离中心的位置。为了防止堵水塞6错位,并且使大颗粒能漏出,软线12在堵水塞6偏离中心的位置向上拉堵水塞6,有软线12的堵水塞6一方开口更大,大颗粒沉淀污物能漏出。避免了水位上升使堵水塞6打开的开口很小,大颗粒沉淀污物不能漏出的问题。

    第二种:底面有漏水孔的鱼缸

    底面自动排放缸体底部污物的循环水式观赏鱼缸,包括养鱼缸1和蓄水缸2,其特征在于:养鱼缸1位于蓄水缸2的上面,养鱼缸1的底部为养鱼缸底面14,该养鱼缸底面14最低部位设有漏水孔15,漏水孔15上设有封孔板16,封孔板16用软线12连接有浮块7;封孔板16的物理参数比重大于水的比重,浮块7的物理参数比重小于水的比重;封孔板16用软线12连接浮块7组成自动浮力开关;

    与漏水孔15接触的位置封孔板16下面四周部位设有对于水的密封软胶条;

    蓄水缸2内设有一个有多层网隔17的支架18,每层网隔17上放置有过滤材料19;支架 18位于漏水孔15的下面,漏水孔15漏下的水经过过滤材料19流到蓄水缸2;

    蓄水缸2中设有潜水泵8,潜水泵8的出水管9穿过养鱼缸1底部的养鱼缸底面14,或穿过蓄水缸2上方部位的侧壁,使出水管9的出水口10位于养鱼缸1之中,即使出水管9的出水口10位于养鱼缸1底部的养鱼缸底面14上方;

    在养鱼缸底面14上方的养鱼缸1内,设有漏沉淀污物的多孔漏板13。

    漏水孔15最好是长条形孔,长条形孔的长边靠边养鱼缸1的侧壁,封孔板16四周都大于漏水孔15,封孔板16下面四周水的密封软胶条与漏水孔15四周接触,使漏水孔15密封不漏水。

    底面自动排放缸体底部沉淀污物的过程:养鱼缸1中的沉淀污物穿过多孔漏板13,由于养鱼缸1的底部养鱼缸底面14,沉淀污物集中在漏水孔15上面的封孔板16周围。当养鱼缸1中的水上升到浮块7通过软线12把封孔板16向上自动拉起,养鱼缸1中的水能从漏水孔15流到蓄水缸2支架18的过滤材料19上,在封孔板16周围的沉淀污物被流到过滤材料19上,水经过支架18上的过滤材料19后,清洁水流入蓄水缸2中。养鱼缸1中的水向下排出一定量后,浮块7向下移动,封孔板16把漏水孔15自动密封。这样,养鱼缸1的底部放水排沉淀污物,和停止放水都是自动的。蓄水缸2中的清洁水用潜水泵8经过出水管9泵入养鱼缸1循环使用。

    软线12可以选用钓鱼线或多个金属环连成的金属链条,钓鱼线在鱼缸中不显眼较美观,而多个金属环连成的金属链条具有受力大并且不变长的优点。

    养鱼缸底面14可以平面,也可以是斜面,如果是斜面,斜面的最低部位在漏水孔15位置。

    所述漏水孔15位于靠近养鱼缸1和蓄水缸2的侧壁;在漏水孔15上方的养鱼缸1侧壁上设有带孔的横小板11,连接封孔板16和浮块7的软线12穿过带孔的横小板11的孔。

    为了防止封孔板16错位,用带孔的横小板11限制软线12位置,从而限制封孔板16位置,使封孔板16不会错位。

    软线12连接在封孔板16偏离中心的位置。

    为了防止封孔板16错位,并且使大颗粒能漏出,软线12在封孔板16偏离中心的位置向上拉封孔板16,有软线12的封孔板16一方开口更大,大颗粒沉淀污物能漏出。避免了水位上升使封孔板16打开的开口很小,大颗粒沉淀污物不能漏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堵水塞或封孔板用软线连接浮块组成自动浮力开关,使观赏鱼缸体底部的沉淀污物随自动浮力开关的打开而把鱼缸底部沉淀污物自动排除掉,不要人工用吸管在鱼缸体底部吸出沉淀污物,自动并完全干净地排除掉鱼缸体底部的沉淀污物。

    附图说明

    图1、漏斗形底部自动排放缸体底部污物的循环水式观赏鱼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2、斜底面自动排放缸体底部污物的循环水式观赏鱼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养鱼缸、2是蓄水缸、3是漏斗结构、4是漏水管、5是斜面、6是堵水塞、7是浮块、8是潜水泵、9是出水管、10是出水口、11是带孔的横小板、12是软线、13是多孔漏板、14是养鱼缸底面、15是漏水孔、16是封孔板、17是网隔、18是支架、19是过滤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漏斗形自动排放缸体底部污物的循环水式观赏鱼缸

    如图1,包括养鱼缸1和蓄水缸2,养鱼缸1位于蓄水缸2的上面,养鱼缸1的底部为漏斗结构3,漏斗结构3的大开口部位在上方,漏斗结构3的漏水管4在下方;漏斗结构3上方大开口的斜面5与下方的漏水管4之间位置设有堵水塞6,堵水塞6用软线12连接有浮块7;堵水塞6的物理参数比重大于水的比重,浮块7的物理参数比重小于水的比重;堵水塞6用软线12连接浮块7组成自动浮力开关。

    堵水塞6的中心物为不锈钢材质的圆台形,圆台形的小头向下,圆台形的大头向上,圆台形的大头上面与软线12连接,圆台形不锈钢堵水塞6的表面有软橡胶层,软橡胶层有利于密封水的作用;浮块7选用不能进水的泡沫块;软线12选用钓鱼线或多个金属环连成的金属链条。

    漏斗结构3的漏水管4中设有过滤材料19;漏斗结构3的漏水管4的最下方开口在蓄水缸2之中;过滤材料19可选用透水的泡沫、棉花状的纤维团或滤水除渣的其它材料。

    蓄水缸2中设有潜水泵8,潜水泵8的出水管9穿过漏斗结构3的斜面5,或穿过蓄水缸2上方部位的侧壁,使出水管9的出水口10位于养鱼缸1之中,即使出水管9的出水口10位于漏斗结构3的斜面5上方;

    在漏斗结构3上方的养鱼缸1内,设有漏沉淀污物的多孔漏板13。多孔漏板13的孔形状大小要能漏过鱼的粪便等沉淀污物。

    漏斗结构3的斜面5与下方的漏水管4成可撤卸的螺纹连接,使于取下漏水管4,更换漏水管4中的过滤材料19。

    蓄水缸2上开有小门,更换过滤材料19时使用。

    实施例2、漏斗形自动排放缸体底部污物的循环水式观赏鱼缸

    如实施例1,并且漏斗结构3的漏水管4位于靠近养鱼缸1和蓄水缸2的侧壁;在漏水管4上方的养鱼缸1侧壁上设有带孔的横小板11,连接堵水塞6和浮块7的软线12穿过带孔的横小板11的孔。软线12在带孔的横小板11的孔中能随便滑动。软线12连接在堵水塞6上方偏离中心的位置。

    实施例3、底面自动排放缸体底部污物的循环水式观赏鱼缸

    如图2,底面自动排放缸体底部污物的循环水式观赏鱼缸,包括养鱼缸1和蓄水缸2,养鱼缸1位于蓄水缸2的上面,养鱼缸1的底部为养鱼缸底面14,该养鱼缸底面14最低部位设有漏水孔15,漏水孔15上设有封孔板16,封孔板16用软线12连接有浮块7;封孔板16的物理参数比重大于水的比重,浮块7的物理参数比重小于水的比重;封孔板16用软线12连接浮块7组成自动浮力开关;

    与漏水孔15接触的位置封孔板16下面四周部位设有对于水的密封软胶条;

    蓄水缸2内设有一个有多层网隔17的支架18,每层网隔17上放置有过滤材料19;支架18位于漏水孔15的下面,漏水孔15漏下的水经过过滤材料19流到蓄水缸2;

    蓄水缸2中设有潜水泵8,潜水泵8的出水管9穿过养鱼缸1底部的养鱼缸底面14,或穿过蓄水缸2上方部位的侧壁,使出水管9的出水口10位于养鱼缸1之中,即使出水管9的出水口10位于养鱼缸1底部的养鱼缸底面14上方;

    在养鱼缸底面14上方的养鱼缸1内,设有漏沉淀污物的多孔漏板13。

    漏水孔15是长条形孔,长条形孔的长边靠边养鱼缸1的侧壁,封孔板16四周都大于漏水孔15,封孔板16下面四周水的密封软胶条与漏水孔15四周接触,使漏水孔15密封不漏水。密封软胶可选用冰箱门的密封软胶条。

    蓄水缸2上开有小门,更换过滤材料19时使用。

    养鱼缸底面14是斜面,斜面的最低部位在漏水孔15位置。

    实施例4、底面自动排放缸体底部污物的循环水式观赏鱼缸

    如图2,如实施例3,并且所述漏水孔15位于靠近养鱼缸1和蓄水缸2的侧壁;在漏水孔15上方的养鱼缸1侧壁上设有带孔的横小板11,连接封孔板16和浮块7的软线12穿过带孔的横小板11的孔。软线12连接在封孔板16偏离中心的位置。

    关 键  词:
    自动 排放 缸体 底部 污物 循环 观赏 鱼缸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自动排放缸体底部污物的循环水式观赏鱼缸.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00730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