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环保高效投饵机。
背景技术
传统投饵机的入饵口为斗状,没有除尘功能,直接将饵料从入饵口倒入,工人在操作 时,会产生大量的粉尘,被工人吸入后,长期会影响的健康,工作环境差,打扫起来十分 麻烦,同时饵料利用率低,造成饵料大量浪费,增加了成本。另外,现有鱼饵投料机仅在 外壳上设置一个抛料口,工作效率低,而且抛料面积小,网箱养殖时需要多个投饵机,成 本高,养殖效益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高效投饵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 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环保高效投饵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料仓,料仓的上方设有投饵口, 所述投饵口包括入口,在入口的下侧设有隔板,入口上侧设有挡板,挡板的末端设有花洒, 在投饵口的顶部安装一套鼓风装置,包括鼓风机和通风管,在花洒与通风管之间设有水箱, 所述料仓的底部设有下料斗,下料斗的底部设有振动泵,在所述外壳的左侧壁、右侧壁和 后侧壁上均设有两个抛料口,抛料口的外端口均连接有三角形的导料板,抛料口的内端口 通过波纹管与下料斗内部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鼓风机向上吹风。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通风管是U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挡板和隔板是金属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入口设有配套的防尘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料板上设有若干呈发散状的导料筋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在壳体的左侧壁、右侧壁和后侧壁上均 设有两个抛料口,而且抛料口上均设有三角形的导料板,导料板上设有若干呈发散状的导 料筋条,使得饵料顺着导料筋条均匀撒入养殖池中,投料均匀,投料效率高,另外,本实 用新型中投饵口的设置,使在向投饵机装料时,使用方便,起到节约饵料和成功的作用, 防止饵料飞溅和粉尘四溢,保证了工作环境的整洁和干净,同时确保了使用投饵机工人的 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图1为环保高效投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环保高效投饵机中抛料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箱、2-花洒、3-挡板、4-入口、5-隔板、6-料仓、7-鼓风机、8-通风管、 9-下料斗、10-振动泵、11-抛料口、12-导料板、13-导料筋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 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环保高效投饵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 内部设有料仓6,料仓6的上方设有投饵口,所述投饵口包括入口4,在入口4的下侧设 有隔板5,入口4上侧设有挡板3,挡板3和隔板5是金属材料,挡板3的末端设有花洒2, 在投饵口的顶部安装一套鼓风装置,包括鼓风机7和通风管8,所述鼓风机7向上吹风, 通风管8是U型,在花洒2与通风管8之间设有水箱1,在使用投饵机投饵时,打开鼓风 装置和花洒2,然后从饵料入口4经过隔板倒入饵料,进行投喂,饵料粉尘会经花洒2喷 射水后,就可以使粉尘下降到投饵机内,鼓风机7可以加速饵料下降防止饵料飞溅,在入 口4处加一个挡板3,防止风吹、暴晒和雨淋。所述料仓6的底部设有下料斗9,下料斗9 的底部设有振动泵10,在所述外壳的左侧壁、右侧壁和后侧壁上均设有两个抛料口11, 抛料口11的外端口均连接有三角形的导料板12,导料板12上设有若干呈发散状的导料筋 条13,使得饵料顺着导料筋条13均匀撒入养殖池中,投料均匀,投料效率高,抛料口11 的内端口通过波纹管与下料斗9内部连通;所述入口4设有配套的防尘盖,避免在投饵机 不进行工作时有尘土进入到投饵机内部。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在壳体的左侧壁、右侧壁和后侧壁上均设有两个抛料口11, 而且抛料口上均设有三角形的导料板12,导料板12上设有若干呈发散状的导料筋条13, 使得饵料顺着导料筋条13均匀撒入养殖池中,投料均匀,投料效率高,另外,本实用新 型中投饵口的设置,使在向投饵机装料时,使用方便,起到节约饵料和成功的作用,防止 饵料飞溅和粉尘四溢,保证了工作环境的整洁和干净,同时确保了使用投饵机工人的身体 健康。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 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 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 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 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 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 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 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 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