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肿瘤局部消融治疗药物,利用无水乙醇直接杀伤肿瘤及聚桂醇破坏肿瘤血管、诱导局部免疫反应,达到多途径抗肿瘤作用,并且注射过程中无疼痛等不良反应,具有高效无痛的抗肿瘤优势。
背景技术
肿瘤化学消融具有操作简便、不良反应轻、费用低廉等优点,其中经皮无水乙醇注射(percutaneous ethanol injection,PEI)最具代表性。PEI治疗的主要机制是高浓度乙醇注入肿瘤内引起肿瘤细胞迅速脱水、蛋白凝固,使癌细胞变性、坏死,对于体积较小的肝癌,尤其是小于3 cm的小肝癌疗效明显。但由于单纯无水乙醇瘤内注射后药物弥散不均匀,需要多次注射治疗,部分体积较大的肿瘤难以彻底灭活,导致日后复发。此外,疼痛是PEI常见的不良反应,无水乙醇用量越大疼痛越明显,部分患者无法忍受而放弃治疗。
聚桂醇注射液(1%聚桂醇的水溶液)临床上主要用于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出血的急诊止血及曲张静脉的硬化治疗。聚桂醇静脉内注射后,可损伤血管内皮、促进血栓形成,并且可使注射局部发生无菌性炎症、坏死。此外,聚桂醇是一种醚类化合物,具有局部麻醉镇痛作用。近年来临床研究表明,聚桂醇注射液对囊肿、血管瘤和静脉畸形等疾病也有较好的疗效。部分研究采用聚桂醇注射液瘤内注射治疗子宫肌瘤也有一定疗效,但总体疗效欠佳,而有关聚桂醇注射液瘤内注射治疗恶性肿瘤仍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水乙醇与聚桂醇作为混合注射液的高效无痛的肿瘤局部消融治疗药物。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高效无痛的肿瘤局部消融治疗药物,为无水乙醇与聚桂醇的混合液,以体积分数计聚桂醇的比例为0.1%~99.9%,无水乙醇的比例为99.9%~0.1% 范围。只要无水乙醇与聚桂醇按上述比例配成的混合液即可达到本发明的效果。
所述的在超声等影像技术引导下注射到肿瘤局部的高效无痛的肿瘤局部消融治疗药物,为无水乙醇与聚桂醇按体积比为19/1~99/1的混合液。只要无水乙醇与聚桂醇按上述比例配成的混合液即可达到本发明的效果。
当然上述的无水乙醇与聚桂醇的体积比优选为99/1或19/1,则无痛肿瘤局部消融治疗效果更佳。
本发明所述的高效无痛的肿瘤局部消融治疗药物在制备超声等影像技术引导下注射到肿瘤进行消融治疗药物中的应用;尤其适用于人体大多数实体肿瘤,如肝癌、肾癌、甲状腺癌、乳腺癌、腹膜后及软组织良恶性肿瘤的局部消融治疗。
本发明的优点为:本发明的高效无痛的肿瘤局部消融治疗药物,其可通过超声等影像技术引导下注射到肿瘤局部,利用无水乙醇强大的组织凝固作用及聚桂醇破坏肿瘤血管、诱导局部炎症反应等多途径消融肿瘤。此外,聚桂醇的局部麻醉镇痛作用可显著减轻注射无水乙醇导致的疼痛反应,提高无水乙醇注射量,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达到更彻底的肿瘤灭活效果。本发明适用于人体大多数实体肿瘤,如肝癌、肾癌、甲状腺癌、乳腺癌、腹膜后及软组织良恶性肿瘤的局部消融治疗。
附图说明
图1为无水乙醇与聚桂醇混合液治疗后兔VX2肿瘤超声造影表现图。
图2为无水乙醇与聚桂醇混合液治疗后兔VX2肿瘤病理检查图。
具体实施方式
1、混合注射液药物的配制
在无菌条件下,精密吸取无水乙醇与聚桂醇,按体积比例为19/1(V/V)充分混匀获得混合注射液(即体积分数为95%乙醇+体积分数为5%聚桂醇混合液),4℃保存备用。
2、药物镇痛试验
取昆明种小鼠32只,体质量18~22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对照组(A)、2%利多卡因对照组(B)、聚桂醇注射液组(C)、95%乙醇+5%聚桂醇混合液组(D)。采用微量注射器向小鼠左后肢足垫皮下注射上述相应药物10μl,5分钟后沿针道再次注射1%福尔马林10μl,观察小鼠疼痛反应2分钟,计算积分。舔、咬或抖足3分;提足2分;轻触底面但不负重,行走时跛行1分;正常负重,行走自如0分。结果,聚桂醇组镇痛作用最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不同处理镇痛效果比较
*与A组比较,P﹤0.05;#与B组比较,P﹤0.05
3、混合注射液与无水乙醇消融大鼠肝组织作用比较
雄性普通级SD大鼠18只,体质量约250g,随机分成2组,混合注射液组与无水乙醇组,乙醚吸入麻醉后,开腹向大鼠肝组织注射药物0.1ml。7天后,乙醚吸入麻醉处死大鼠,解剖大鼠肝脏,测量肝组织坏死体积。混合注射液组平均坏死体积为(0.265±0.077)cm3,明显高于无水乙醇组的(0.013±0.005)cm3(P<0.01)。
4、混合注射液与无水乙醇消融小鼠肝癌疗效比较
昆明种小鼠40只,雄性,18~22g,右侧腋窝皮下接种小鼠肝癌H22细胞。7天后高频超声测量肿瘤体积,选取瘤体积约0.1 cm3小鼠32只,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生理盐水组(A)、无水乙醇组(B)、聚桂醇注射液组(C)、混合注射液组(D)。小鼠乙醚吸入麻醉后,在高频超声引导下,注射相应药物,注射体积为0.1ml,每3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4次,观察荷瘤小鼠生存时间。结果,混合注射液组生存时间最长,平均达31.5天(表2)。
表2 各组小鼠生存时间比较(d)
组 别 算术均数 中位生存期 A组 14.4 13 B组 21.8 20 C组 16.1 15 D组 31.5 31
5、混合注射液(95%乙醇+5%聚桂醇混合液)与无水乙醇消融兔VX2肿瘤疗效比较
雄性新西兰兔24只,体质量2.4~2.6 kg,右后肢肌层接种VX2肿瘤,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监测肿瘤体积变化。12天后,选取肿瘤体积约1.8 cm3者进行消融治疗实验,随机分成3组,每组6只,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A)、无水乙醇组(B)、95%乙醇+5%聚桂醇混合液组(C)。荷瘤兔固定后,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瘤内注射相应药物,注射药物体积为肿瘤体积的2倍,1周后重复治疗1次。治疗后第14天超声造影观察肿瘤局部血流灌注情况后,处死动物,取肿瘤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发现,无水乙醇与95%乙醇+5%聚桂醇混合液组肿瘤体积为(3.01±0.78)cm3,明显小于生理盐水对照组(8.20±2.45)cm3,亦小于无水乙醇组(4.97±1.07) cm3,超声造影整个肿瘤基本不增强(见图1),病理组织学检查见混合液组肿瘤组织大片坏死(见图2)。
6、超声介导无水乙醇聚桂醇混合液局部消融治疗肝癌伴门静脉癌栓
无水乙醇与聚桂醇,按体积比例为99/1(V/V)充分混匀获得混合注射液(即体积分数为99%乙醇+体积分数为1%聚桂醇混合液)。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5例,超声引导下瘤内及癌栓内注射上述的99%乙醇+1%聚桂醇混合液进行消融治疗。术中患者无疼痛等不良反应,治疗顺利。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复查发现肿瘤回声增高,血流信号明显减少,部分甲胎蛋白升高患者复查指标明显降低,远期疗效仍在观察中,说明本发明通过超声等影像技术引导下注射到肿瘤局部,利用无水乙醇强大的组织凝固作用及聚桂醇破坏肿瘤血管、诱导局部炎症反应等多途径消融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