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多功能可视回血显示器的静脉真空采血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带有多功能可视回血显示器的静脉真空采血针.pdf(19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446098 U (45)授权公告日 2012.09.26 CN 202446098 U *CN202446098U* (21)申请号 201220056935.8 (22)申请日 2012.02.21 A61B 5/154(2006.01) (73)专利权人 王振民 地址 300122 天津市红桥区涟源路海源公寓 3-1-101 (72)发明人 王振民 刘玉花 王伟 王鸿 (74)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 限公司 12101 代理人 冯舜英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带有多功能可视回血显示器的静脉真空 采血针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
2、带有多功能可视回血显 示器的静脉真空采血针, 主要包括采血针、 透明的 气体减压室、 透明的采血管针针座、 采血管针以及 伸缩式采血管针护套,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气体减 压室内设有的透明可视回血管, 所述透明可视回 血管的外圆周为气体减压室, 所述透明可视回血 管包括自然回血可视段和动态回血实验可视段, 所述透明可视回血管延伸至采血管针针座前端, 并且与采血管针针座内表面留有出气间隙, 通过 该间隙与气体减压室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不但具 有可视回血功能, 还具有快速准确判断针头是否 在血管内及针头已刺穿血管的功能, 并能快速准 确判断采血管有无负压等功能, 同时便于医护人 员的采血操作、 节约。
3、采血时间和提高采血效率, 还 具有结构简单、 设计合理、 易于制造、 成本低廉等 优点。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8 页 附图 9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8 页 附图 9 页 1/1 页 2 1. 一种带有多功能可视回血显示器的静脉真空采血针, 主要包括采血针、 透明的气体 减压室、 透明的采血管针针座、 采血管针以及伸缩式采血管针护套, 所述采血针密封固定安 装在气体减压室的前端, 所述采血管针针座密封固定安装在气体减压室的后端, 所述采血 管针密封固定安装在采血管针针座后端, 所述采血管针针座。
4、上设有与透明采血管状支架配 合的外螺纹, 所述伸缩式采血管针护套套装在采血管针针座上,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气体减压 室内设有透明可视回血管, 所述透明可视回血管的外圆周为气体减压室, 所述透明可视回 血管包括自然回血可视段和动态回血实验可视段, 所述透明可视回血管延伸至采血管针针 座前端, 并且与采血管针针座内表面留有出气间隙, 通过该间隙与气体减压室相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带有多功能可视回血显示器的静脉真空采血针, 其特征在 于 : 还包括刻度尺, 所述刻度尺设置在透明可视回血管的外表面。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带有多功能可视回血显示器的静脉真空采血针, 其特征在 。
5、于 : 所述刻度尺成单侧分布在透明可视回血管外表面。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带有多功能可视回血显示器的静脉真空采血针, 其特征 在于 : 所述透明可视回血管与气体减压室为一体结构, 所述采血管针针座与透明可视回血 管采用内插式结构, 即所述采血管针针座的内侧设有圆柱形凸台, 所述凸台插装在透明可 视回血管内, 并与透明可视回血管内壁留有出气间隙。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带有多功能可视回血显示器的静脉真空采血针, 其特征 在于 : 所述透明可视回血管与气体减压室为一体结构, 所述采血管针针座与透明可视回血 管采用外套式结构, 即所述采血管针针座的内侧设有外套, 所。
6、述透明可视回血管的端部插 装在外套内, 并与外套内壁之间留有出气间隙。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带有多功能可视回血显示器的静脉真空采血针, 其特征 在于 : 所述透明可视回血管与气体减压室为一体结构, 所述采血管针针座与透明可视回血 管采用紧配合, 两者之间的配合面上设有出气孔。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带有多功能可视回血显示器的静脉真空采血针, 其特征在 于 : 所述的出气间隙内设有滤芯。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带有多功能可视回血显示器的静脉真空采血针, 其特征在 于 : 所述采血管针针座与透明可视回血管之间采血管针针座上设有定位筋。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
7、2 所述的带有多功能可视回血显示器的静脉真空采血针, 其特征 在于 : 所述气体减压室成锥形或者扁圆形。 10.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带有多功能可视回血显示器的静脉真空采血针, 其特征在 于 : 所述透明可视回血管与采血管针针座为一体结构, 即透明可视回血管与采血管针针座 通过连接筋一体模塑成型, 且透明可视回血管与采血管针针座之间留有出气间隙, 透明可 视回血管的另一端插入气体减压室前端内孔中, 其透明可视回血管内腔与采血针内腔相 通。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446098 U 2 1/8 页 3 一种带有多功能可视回血显示器的静脉真空采血针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
8、学临床真空静脉采血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多功能可 视回血显示器的静脉真空采血针。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笔式静脉真空采血针被广泛应用于医学临床, 现在多数笔式静脉采血针无可 视回血功能, 采用上述采血针医护人员在实际采血时, 不能看见回血, 因此不能准确判断静 脉针头是否真正刺入静脉血管内, 该类的采血针在使用时, 主要靠医护人员的经验正确施 针, 一旦采不到血, 就要重新施针 ; 另外市场上还公开一种带有气体减压室的可视回血笔式 静脉采血针, 该种采血针虽然照传统的采血针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可以实现单一的可视 回血功能, 但还存在若干不足之处, 需进一步加以解决和完善。 发明内容。
9、 0003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带有多功能可视回血 显示器的静脉真空采血针, 该采血针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可节省医护人员的采血时间, 保 证血样的质量, 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从心理上提高医护人员的自信心, 避免因医护人 员的误判给病人带来的不必要的额外痛苦及不必要的费用支出。 0004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 0005 一种带有多功能可视回血显示器的静脉真空采血针, 主要包括采血针、 透明的气 体减压室、 透明的采血管针针座、 采血管针以及伸缩式采血管针护套, 所述采血针密封固定 安装在气体减压室的前端, 所述采血。
10、管针针座密封固定安装在气体减压室的后端, 所述采 血管针密封固定安装在采血管针针座后端, 所述采血管针针座上设有与透明采血管状支架 配合的外螺纹, 所述伸缩式采血管针护套套装在采血管针针座上,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气体减 压室内设有的透明可视回血管, 所述透明可视回血管的外圆周为气体减压室, 所述透明可 视回血管包括自然回血可视段和动态回血实验可视段, 所述透明可视回血管延伸至采血管 针针座前端, 并且与采血管针针座内表面留有出气间隙, 通过该间隙与气体减压室相连通。 0006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 0007 所述静脉真空采血针还包括刻度尺, 所述刻度尺设置在透明可视回血管的外。
11、表 面。 0008 所述刻度尺成单侧分布在透明可视回血管外表面。 0009 所述透明可视回血管与气体减压室为一体结构, 所述采血管针针座与透明可视回 血管采用内插式结构, 即所述采血管针针座的内侧设有圆柱形凸台, 所述凸台插装在透明 可视回血管内, 并与透明可视回血管内壁留有出气间隙。 0010 所述透明可视回血管与气体减压室为一体结构, 所述采血管针针座与透明可视回 血管采用外套式结构, 即所述采血管针针座的内侧设有外套, 所述透明可视回血管的端部 插装在外套内, 并与外套内壁之间留有出气间隙。 说 明 书 CN 202446098 U 3 2/8 页 4 0011 所述透明可视回血管与气体。
12、减压室为一体结构, 所述采血管针针座与透明可视回 血管采用紧配合, 两者之间的配合面上设有出气孔。 0012 所述的出气间隙内设有滤芯。 0013 所述采血管针针座与透明可视回血管之间采血管针针座上设有定位筋。 0014 所述气体减压室成锥型或者扁圆型。 0015 所述透明可视回血管与采血管针针座为一体结构, 即透明可视回血管与采血管针 针座通过连接筋一体模塑成型, 且透明可视回血管与采血管针针座之间留有出气间隙, 透 明可视回血管的另一端插入气体减压室前端内孔中, 其透明可视回血管内腔与采血针内腔 相通。 0016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本实。
13、 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 0017 1、 具有可视回血功能。该功能也是现有 “可视回血笔试静脉采血针” 的唯一可视 回血功能, 无需细述。 0018 2、 通过对 “自然回血可视段” 的观察, 可清晰的看到静脉回血血线流动距离的长 短, 流速的快慢, 进而可立即判断出每个病人的采血难易程度及所需采血时间的大致长短, 这种双功能的优点, 可使医护人员在针头进入静脉的瞬间, 即可做到心中有数, 又可提高其 采血时的自信心的建立。 0019 3、 具有刻度尺的对比和读取功能, 在对个别特殊病人采血时, 当出现回血血线变 化幅度较小的情况时 ( 主要是血液粘稠度过高或血液容积小脉压低的病人 ), 可通。
14、过刻度 尺的精准对比与读取, 实现正确判断之目的。 0020 4、 具有准确判断采血针头 100在血管内的功能。此种功能的试验方法有二种 : (1) 对于能够配合的病人, 请病人将采血同侧手掌做一次手掌伸握拳试验 ( 速度不要过 快 )。 (2) 对于不能配合的病人 ( 主要是儿童病人 ), 只需要医护人员在静脉穿刺点上方 5-6cm 静脉位置, 用手指重复一次压迫与抬起的动作即可结束。上述两种方法虽然不同, 但 原理却相同, 皆可造成被采血静脉局部的脉压变化 ( 先升高后复原 ), 此种脉压的短时间瞬 间变化, 同样会引起回血血线在回血管内的瞬间同步变化, 只要医护人员观察气体减压室 内的透。
15、明可视回血管的 “动态回血试验可视段” 即可清晰的看到血线在该段回血管内的精 确变化, 通过读尺, 还可知道血线变化的具体长度及位置。 其规律是 : 当压迫静脉或握拳时, 多功能可视回血管内的血线会变长或明显变长 ( 此段即为 “动态回血试验可视段” ), 当停 止压迫静脉或伸拳时, 血线又会缩回到 “自然回血可视段” 的初始位置或距离。凡出现此类 规律性变化 ( 如果回血血线在 “自然回血可视段” 就表现距离较长者, 只需轻压静脉或轻轻 握拳, 感觉到血线明显变长与缩短即可, 进而防止血线极度变长而使血液进入到回血管后 端的内外通气间隙处, 影响下一次动态回血试验的灵敏性 ), 即可准确判断。
16、, 针头绝对在血 管内, 其准确率为100。 该刻度尺的特定设计, 特别对某些个别的特殊病人, 因回血血线的 伸缩幅度较小, 实验时一定要重压静脉或用力握拳, 才能提高血线的变化幅度, 并通过刻度 尺的精确对比和读取其血线的伸缩变化值, 对实现准确判断之目的尤为重要。另外特别提 醒请注意该动态回血试验, 在正常采血时, 只要医护人员感知心中有底, 只要见到 “自然回 血可视段” 内有回血出现时。可立刻插上采血管完成采血。只有在医护人员难以判断针头 是否还在血管内的时候, 才需应用此方法达到迅速判断之目的。 说 明 书 CN 202446098 U 4 3/8 页 5 0021 5、 在自然回血。
17、的基础上 ( 通过 “自然回血可视段” 即可观察到自然回血 ), 具有准 确判断针头已刺穿血管的特殊功能。 判断方法是 : 只要重复上述优点4的具体方法, 如果回 血血线在 “动态回血试验可视段” 内无任何伸缩变化, 此时可将针头迅速转动一个角度, 如 果血线还无任何伸缩变化, 即可明确判断静脉采血针头已不在血管内了。接下来在仔细观 察针头处的皮肤, 如果出现血肿凸起者, 证明是针头脱离了血管 ; 如果无任何血肿凸起者, 即可证明是针头刺穿了血管。凡遇此情况, 有二种解决方法 : 一是通过本发明的方法, 首先 将针头分三段, 进行少许退针, 每退一小段后, 立即重复上述优点 4 的试验 ( 速。
18、度实际是很 快的, 并且方法又极其简单 ), 当发现回血血线在 “动态回血试验可视段” 出现满意变化, 不 管在哪一段变化皆可证实针头重新退回到血管内, 马上快速连接上真空采血管, 利用真空 采血的负压原理, 不但可以停止血液从血管向皮下的外溢, 还可完成采血工作。 二是在退针 的过程中, 皮下血肿出现较快较大的凸起, 或因退 针操作不熟练, 将针头脱离了血管, 凡遇 此情况, 解决的方法只能是迅速将针拔出并在血肿位置静脉处, 进行加压止血片刻(约5分 钟左右 ) 后, 再重新选取其它静脉, 完成采血即可。 0022 6、 在自然回血的基础上 ( 通过 “自然回血可视段” 即可观察到自然回血 。
19、), 可以准 确判断真空采血管内的负压消失与否的特殊功能。当采血管针已刺入采血管上的橡胶帽, 实现了连接工作, 此时却不见静脉血流入到采血管内。 遇此情况, 可先将采血针转动一定角 度, 排除因针头斜面与静脉血管内壁出现负压粘贴吸附现象, 如还不见静脉血流入到采血 管内, 即可重复 4 的判断方法。如在 “动态回血试验可视段” 见到了回血血线的伸缩变化, 即证明采血针头没有脱离血管内的同时, 也反证了采血管内的负压已消失, 出现无负压。 此 时, 只需重新换上一支新的真空采血管完成采血工作即可, 该方法只适用于单管采血或者 多管采血的第一管采血, 故特此注明。 彻底避免了因针头刺穿了血管的原因。
20、, 却误判为采血 管内无负压现象的发生, 即节省了采血时间, 又方便了医护人员的采血, 并提高了医护人员 在病人面前的自信心。 0023 另外, 本实用新型虽然同时具有多种实用功能, 但在设计构造上却非常简单与独 特。在加工制造组装材料成本上, 与现在市场使用的美国 BD 的上市产品 “可视回血笔式静 脉采血针” 几乎相同, 不分上下。 附图说明 0024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外部结构示意图 ; 0025 图 2 是图 1 中 A-A 剖视图 ; 0026 图 3 是实施例 1 中气体减压室与透明可视回血管内插式结构示意图 ; 0027 图 4 是图 3 中 I 部放大图 ; 0028 图 5。
21、 是实施例 1 中气体减压室与透明可视回血管外套式结构示意图 ; 0029 图 6 是图 5 中 I 部放大图 ; 0030 图 7 是实施例 1 中气体减压室与透明可视回血管紧配合时结构示意图 ; 0031 图 8 是图 7 中 B-B 剖视图 ; 0032 图 9 至图 12 是实施例 2 结构示意图 ; 0033 图 13 至图 16 是实施例 3 结构示意图 ; 0034 图 17 是实施例 4 结构示意图 ; 说 明 书 CN 202446098 U 5 4/8 页 6 0035 图 18 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0036 图中 : 1、 采血针 ; 2、 气体减压室 ; 。
22、3、 采血管针针座 ; 3-1、 定位筋 ; 4、 采血管针 ; 5、 采血管针护套 ; 6、 采血管状支架 ; 7、 透明可视回血管 ; 7a、 自然回血可视段 ; 7b、 动态回血实 验可视段 ; 8、 出气间隙 ; 9、 采血针保护笔 ; 10、 滤芯 ; 11、 出气孔 ; 12、 刻度尺 ; 13、 连接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 特点及功效, 兹例举以下实施例, 并配合 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 0038 实施例 1, 请参阅图 1 至图 8 和图 18 : 0039 一种带有多功能可视回血显示器的静脉真空采血针, 主要包括采血针 1、 透明的气。
23、 体减压室 2、 透明的采血管针针座 3、 采血管针 4 以及伸缩式采血管针护套 5, 所述采血针 1 密封固定安装在气体减压室 2 的前端, 所述采血管针针座 3 密封固定安装在气体减压室 2 的后端, 所述采血管针 4 密封固定安装在采血管针针座后端 3 上, 所述采血管针针座 3 上设 有与透明采血管状支架 6 配合的外螺纹, 所述伸缩式采血管针护套 5 套装在采血管针针座 的后端 1 上, 所述气体减压室 2 内设有的透明可视回血管 7, 所述透明可视回血管 7 的外圆 周为气体减压室 2, 所述透明可视回血管 7 包括自然回血可视段 7a 和动态回血实验可视段 7b, 所述透明可视回。
24、血管 7 延伸至采血管针针座 3, 并且与采血管针针座 3 内表面留有出气 间隙 8, 通过该间隙与气体减压室 2 相连通。 0040 申请人是名退休中医, 因具备多年的临床采血经验和所学的空气动力学与流体力 学知识, 根据下述设计原理进行精心设计, 其原理为 : 0041 (1)、 在采血针针腔内径及气体减压室总容积不变的前提下, 回血血线的流动距离 与速度, 取决于静脉压的大小和回血阻力的大小以及血液粘稠度的高低。 0042 (2)、 因空气具有良好的弹性及可压缩性之特点, 我们只要改变采血器中多功能可 视回血器气体减压室和回血管腔的容积和气体总容积量, 就会改变回血血线的流动距离与 流速。
25、, 而密闭的采血针的气体含量越少, 其回血血线流动的距离 ( 长度 ) 就越短, 速度也越 慢, 反之者相反。 0043 (3)、 在密闭的采血针内其气体含量不变的前提下, 只要少许改变采血静脉局部的 静脉压力 ( 例如在采血过程见到回血后, 通过病人的伸握拳试验或压迫静脉采血点上方 5-6cm 的静脉, 皆可引起该段静脉的脉压变化 ), 就会瞬间导致透明可视回血管内, 回血血 线流动距离的变化与流速的改变。 前提是必需在保证可视回血管有足够的长度和空 间, 才 能使医护人员观察到其回血血线的全程灵敏变化和具体的变化值。 0044 申请人根据以上三条规律, 经多年研究, 首先在理论设计上, 将。
26、现有的单一可视回 血功能, 变为多功能可视回血功能, 使可视回血在功能上产生质的飞跃与提高, 真正解决医 护人员在采血时遇到的多种困难与不便。 0045 在理论结构设计上, 彻底废弃现有的将采血针针尾或者穿刺针针尾插入回血管或 者观察室的设计, 导致实际回血可视距离较短或过短现象, 只能实现单一的可视回血功能, 因缺少动态回血试验有效的可视长度和空间, 而无法具体观察回血实验时, 其回血血线在 可视回血管内的具体变化 ; 二是彻底废弃现在的单一可视回血功能, 靠针体插入透明可视 回血管内, 并靠二者留有的设计间隙, 实现回血流入间隙内来实现或提高可视回血的观察 说 明 书 CN 2024460。
27、98 U 6 5/8 页 7 效果。该种方法在实现单一的可视回血功能上绝对具有可圈可点的优点, 但它们都不适合 多功能可视回血的设计与使用要求, 由于此种预留的间隙的设计与结构, 其连接处会引起 血液虹吸力的显著加强和血液的表面张力的变化, 经反复多次实际的回血试验, 均可证实 可降低回血血线, 在各种变化时的灵敏度和观察的准确性。 0046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其主要部件的主要功能和设计要求具体如下 : 0047 (1)、 气体减压室2 : 气体减压室2要求选用疏水性良好的透明材料制作而成。 外形 为圆锥形状或者扁圆状, 经优化设计的中空状内腔内设有与其连通的多功能可视回血管, 气。
28、体减压室的前端设有三段不等径静脉针针体孔, 并与多功能可视回血管相通。不等径孔 分别起到采血针针体安装限位、 固定和方便封胶之功能。气体减压室 2 后端部设计有与采 血针针座前端相连并密封固定的连接止口。 气体减压室在保证最佳气体容积和方便操作的 前提下, 还可根据市场需求、 用户爱好, 设计成各种优美的外观造型。 综上所述, 气体减压室 的主要作用为 : (1) 密封固定静脉采血针 ; (2) 连接固定多功能可视回血管和采血针针座 ; (3) 通过 “气体减压室” 的室壁, 能清晰的观察 “多功能可视回血管” 内的各种回血变化 ; (4) 因气体减压室内含有最佳的气体容积量, 并与多功能可视。
29、回血管相通, 所以可以起到减小 回血阻力又兼顾回血血线在理想的距离内流动的双重功能。 0048 (2)、 透明可视回血管 : 将透明可视回血管加长到有效设计长度, 并将可视回血管 的后端与采血针针座相连通, ( 注 : 气体减压室的长度也相应加长, 用以实现二者的最佳配 合)全称叫 “多功能可视回血管” , 并从理论上分为二段。 前段称为 “自然回血可视段” , 作用 是完成针头刺入静脉后的可视回血功能和通过观察回血血线流动的距离长 短, 速度快慢 来初步判断采血的顺利与否及采血时间的长短 ; 后段称为 “动态回血试验可视段” , 其作用 是, 在实验时, 通过观察回血血线在多功能可视回血管后。
30、段 “动态回血试验可视段” 的各种 变化与正确判断, 实现多功能可视回血的最终设计目的。 “自然回血可视段” 的有效距离标 准是 : 在低静脉压采血时能够看到真实回血即可, 在高静脉压采血时, 其回血血线的流动的 最远距离点到可视回血的起点之间的总长, 就是 “自然回血可视段” 的最佳设计长度。 “动态 回血试验可视段” 的有效距离标准是 : 从 “自然回血可视段” 最远点算起, ( 此点也是前后二 段的理论中间线, 但在低静脉压时, 该中间线会自动前移 ) 在通过伸握拳试验或静脉压迫 试验, 导致静脉的局部脉压升高 ( 应选择高静脉压病人作为试验对象和标准 ), 引起回血血 线在 “动态回血。
31、试验可视段” 流动的最大距离, 就是 “动态回血试验可视段” 的初步长度, 再 加上一段安全距离, 该安全距离一般为 2mm, 就是 “动态回血试验可视段” 的最佳设计长度。 两个可视段最佳设计长度相加之合, 就是 “多功能可视回血管” 的最佳设计总长度。注 : 2mm 的安全距离是指多功能可视回血管管端与针座连接固定处, 设计一定的多通气少通血的间 隙, 保证采血针针腔的空气和回血管管腔的空气能与气体减压室内的空气互通和回血血线 的正常流动。 一旦静脉回血在试验阶段进入, 该间隙与前文所述一样, 同样会因血液的虹吸 力的显著增强和血液的表面张力变化, 进而降低回血血线变化的灵敏性和观察的准确。
32、性。 所以为了预防回血血线在试验时, 进入其连接间隙处, 特此预留出 2mm 的安全距离。 0049 在实际采血时, 因每个病人的个体差异性, 其各自的病情病种也不相同, 各自的静 脉压更是有所不同。所以前后可视段的各自长度不是数学上的绝对值而固定不变, 而是动 态检测中的相对值。变化的关键因素取决于病人的静脉压的大小, 如果病人在采血时静脉 低压, 那么两段可视段的理论中间线就会向 “自然回血可视段” 位移, 导致 “自然回血可视 说 明 书 CN 202446098 U 7 6/8 页 8 段” 距离变短,“动态回血试验可视段” 的距离相应变长。但万变不离其宗的规律是 : 不管 怎样变化,。
33、 都是两段可视段的理论中间线基本不动或者只会向前段位移, 而不会向后段位 移。因为理论中间线的设计是按最高静脉压在采血时, 回血血线在回血管内流动的最长距 离点, 定位两段的理论中间线, 只有这样, 才能给 “动态回血试验可视段” 留有充分的长度与 空间, 完成回血血线在试验时的各种变化的灵敏表达与医护人员的正确观察及判断, 上述 变化不但是正常现象, 也是活体采血的最大特点, 它不但不影响正常检测, 还是保证 “多功 能显示器” 的正常检测和准确判断的基础。 0050 可视回血管应该选用疏水性好的透明的材料, 内腔设计为通孔, 孔径的选择标准 是, 在保证正常回血和回血试验功能的基础上, 又。
34、能使医护人员能方便清晰的观察到回血 和回血变化即为最佳孔径。所选用的材料除了要具有良好的透明度外, 还必需兼备疏水性 良好的性能, 减少或避免血液粘挂回血管内壁, 影响观察质量和效果。 回血管的内壁必须要 具有良好的光洁度, 降低血液的流通阻力和血液的附着。 “多功能可视回血管” 的前端与 “气 体减压室” 的前端相连接, 后端与采血针针座的前端相连接。一般情况下,“多功能可视回血 管” 与 “气体减压室” 为一次性注塑而成。 0051 (3)、 采血管针针座 3 : 为了增加气体减压室的透明度和室内亮度与采血质量, 建 议接产厂家, 在加工制造时, 同样要选用疏水性良好的透明材料, 因该针座。
35、在采血时, 是大 角度进针和大角度观察, 会或多或少的影响观察效果, 因而要求采用透明材料。该针座的 前端外圆设计有止口, 并与气体减压室的后端相连封固。 “采血管针针座” 前端的同心端面 上, 设计有不同的结构, 皆可与多功能透明可视回血管 7 的后端部位相互连接配合, 主要包 括三种连接方式 : 0052 (1)、 请参阅图 3 和图 4 : 所述透明可视回血管与气体减压室为一体结构, 所述采 血管针针座与透明可视回血管采用内插式结构, 即所述采血管针针座的内侧设有圆柱形凸 台, 所述凸台插装在透明可视回血管内, 并与透明可视回血管内壁留有出气间隙。 0053 (2)、 请参阅图 5 和图。
36、 6 : 所述透明可视回血管与气体减压室为一体结构, 所述采血 管针针座与透明可视回血管采用外套式结构, 即所述采血管针针座的内侧设有外套, 所述 透明可视回血管的端部插装在外套内, 并与外套内壁之间留有出气间隙。 0054 (3)、 请参阅图 7 和图 8 : 所述透明可视回血管与气体减压室为一体结构, 所述采血 管针针座与透明可视回血管采用紧配合, 两者之间的配合面上设有出气孔 11。 0055 上述三种方式, 为了保证透明可视回血管与采血管针针座内采血管针内孔同心 度, 所述采血管针针座与透明可视回血管之间采血管针针座上设有定位筋 3-1。 0056 但不管哪种连接方法, 都要保证以下二。
37、点要求 : 一是要保证连接配合的同心度, 二 是要保证连接部位, 相互之间要有最佳的通气间隙, 并与 “气体减压室” 之间形成气体的互 通互换功能, 实现多通气少通血的理想效果。 “采血管针针座” 内设有三段不等径通孔, 并与 多功能可视回血管相通, 不等径孔分别起到对采血针针体的安装限位、 固定和方便封胶之 功能。 “采血管针针座” 的尾端设计有与伸缩式采血管针护套相连的连接颈及环状锥形凸起 台, 共同起到连接、 固定、 密封伸缩式采血管针橡胶保护套的作用, 采血管针针座的外缘面 上, 设计有与透明管状支架相连接的粗螺纹, 在采血时, 可与透 明管状支架 “的内制粗螺纹 相互连接固定, 完成。
38、采血管的顺利插取操作, 实现方便采血之目的。 0057 (4)、 采血针 1 和采血管针 4 构成的双向针的安装与固定要求 : 双向针 ( 指静脉采 说 明 书 CN 202446098 U 8 7/8 页 9 血针和采血管针 ) 除了安装固定要牢固, 密封要彻底外, 双向针的各自后部针体, 绝对不能 插入到多功能可视回血管的管腔内及气体减压室内腔, 而导致因回血血线的有效距离变短 而明显降低了回血血线变化的灵敏度, 进而给动态回血试验的正确判断带来了困难, 甚至 因出现误判而影响了正常的采血, 增加了病人额外的采血痛苦, 所以该点也是本发明一个 核心内容和要求。 0058 (5)、 对于采血。
39、针保护笔 9 和透明管状支架 6 均属于现有技术, 在此故不在赘述。 0059 上述结构中所述气体减压室既可以做成锥形, 也可以做成扁圆形, 制造商可以根 据实际需要进行模具设计。 0060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判断方法如下 : 0061 (1)、 判断采血针头是否100在血管内。 此种功能的试验方法有二种 : (1)对于能 够配合的病人, 请病人将采血同侧手掌做一次手掌伸握拳试验 ( 速度不要过快 )。(2) 对于 不能配合的病人 ( 主要是儿童病人 ), 只要求医护人员在静脉穿刺点上方 5-6cm 静脉位置, 用手指重复一次压迫与抬起的动作即可结束。 上述两种方法虽然不同, 但原理却相同, 。
40、皆可 造成被采血静脉局部的脉压变化 ( 先升高后复原 ), 此种脉压的短时间瞬间变化, 同样会引 起回血血线在回血管内的瞬间同步变化, 只要医护人员观察气体减压室内的透明可视回血 管的 “动态回血试验可视段” 即可清晰的看到血线在该段回血管内的精确变化, 通过读尺, 还可知道血线变化的具体长度及位置。其规律是 : 当压迫静脉或握拳时, 多功能可视回血 管内的血线会变长或明显变长 ( 此段即为 “动态回血试验可视段” ), 当停止压迫静脉或伸 拳时, 血线又会缩回到 “自然回血可视段” 的初始位置或距离。凡出现此类规律性变化 ( 如 果回血血线在 “自然回血可视段” 就表现距离较长者, 只需轻压。
41、静脉或轻轻握拳, 感觉到血 线明显变长与缩短即可, 进而防止血线极度变长而使血液进入到回血管后端的内外通气间 隙处, 影响下一次动态回血试验的灵敏性 ), 即可准确判断, 针头绝对在血管内, 其准确率为 100。 另外特别提醒请注意该动态回血试验, 在正常采血时, 只要医护人员感知心中有底, 只要见到 “自然回血可视段” 内有回血出现时。即可立刻插上采血管完成采血。只有在医 护人员难以判断针头是否还在血管内的时候, 才需应用此方法达到迅速判断之目的。 0062 (2)、 在自然回血的基础上, 判断针头是否已刺穿血管, 判断方法是 : 只要重复上述 优点 (1) 的具体方法, 如果回血血线在 “。
42、动态回血试验可视段” 内无任何伸缩变化, 此时可 将针头迅速转动一个角度, 如果血线还无任何伸缩变化, 即可明确判静脉采血针头已不在 血管内了。接下来在仔细观察针头处的皮肤, 如果出现血肿凸起者, 证明是针头脱离了血 管 ; 如果无任何血肿凸起者, 即可证明是针头刺穿了血管。凡遇此情况, 有二种解决方法 : 一是通过本发明的方法, 首先将针头分三段, 进行少许退针, 每退一小段后, 立即重复上述 方法 (1) 的试验 ( 速度实际是很快的, 并且方法又极其简单 ), 当发现回血血线在 “动态回 血试验可视段” 出现满意变化, 不管在哪一段变化皆可证实针头重新退回到血管内, 马上快 速连接上真空。
43、采血管, 利用真空采血的负压原理, 不但可以停止血液从血管向皮下的外溢, 还可完成采血工作。 二是在退针的过程中, 皮下血肿出现较快较大的凸起, 或因退针操作不 熟练, 将针头脱离了血管, 凡遇此情况, 解决的方法只能是将针头迅速拔出并在血肿位置静 脉处, 进行加压止血片刻 ( 约 5 分钟左右 ) 后, 在重新选取其它静脉, 完成采血即可。 0063 (3)、 在自然回血的基础上, 判断真空采血管内的负压消失与否。当采血管针已刺 入采血管上的橡胶帽, 实现了连接工作, 此时却不见静脉血流入到采血管内。遇此情况, 可 说 明 书 CN 202446098 U 9 8/8 页 10 先将采血针转。
44、动一定角度, 排除因针头斜面与静脉血管内壁出现负压粘贴吸附现象, 如还 不见静脉血流入到采血管内, 即可重复上述方法 (1) 的判断方法。如在动态回血试验可视 段 7b 见到了回血血线的伸缩变化, 在证明采血针头没有脱离血管内的同时, 也反证了采血 管内的负压已消失, 出现无负压。 只需重新换上一支新的真空采血管完成采血工作即可。 该 种方法只适用于单管采血或者多管采血的第一管, 特此注明, 彻底避免了因针头刺穿了血 管的原因, 却误判为采血管内无负压现象的发生, 即节省了采血时间, 又方便了医护人员的 采血, 并提高了医护人员在病人面前的自信心。 0064 实施例 2, 请参阅图 9 至图 。
45、12, 其中图 10 是图 9 中局部放大图, 图 12 是图 11 中局 部放大图 ;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 静脉真空采血针还包括刻度尺 12, 所述刻度尺设置 在透明可视回血管的外表面, 为了便于观察所述刻度尺的位置优选为 : 所述刻度尺成单侧 分布在透明可视回血管外表面。由于在可视回血管的一侧注塑有清晰的刻度尺, 因此在特 殊病人采血时, 会出现回血血线变化幅度较小的情况, 当此种现象出现时, 医护人员即可通 过该刻度尺实现精准观察和读尺, 来保证回血试验判断的正确性和精准度。 另外, 之所以将 刻度尺注塑在回血管的一侧, 除了可提高刻度的清晰度和血线的对比性 外, 还可明显降低 脱。
46、模的难度, 提高生产效率。本实施例其余结构和使用方法均与实施例 1 相同。 0065 实施例 3, 请参阅图 13 至图 16, 上述结构中, 为了进一步减少间隙处血液流过, 在 所述的出气间隙内设有滤芯 10, 本实施例其余机构均与实施例 1 或者带有刻度的实施例 2 相同。 0066 实施例 4, 请参阅图 17,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可视回血管与采血管针针座为一 体结构, 即透明可视回血管 7 与采血管针针座 3 通过连接筋 13 一体模塑成型, 且透明可视 回血管与采血管针针座之间留有出气间隙, 插入气体减压室前端内孔中, 其透明可视回血 管内腔与采血针内腔相通。本实施例其余机构均与实。
47、施例 1 或者带有刻度的实施例 2 或者 带有滤芯的实施例 3 相同。 0067 本实用新型在临床实际采血时, 其使用方法与现有的方法基本一致, 不用增加任 何额外动作, 所以不改变护士的操作程序和已经养成的采血习惯, 因而给护士的使用带来 极大的方便, 更容易让医护人员掌握使用方法, 操作简单方便, 而且更加直观、 一看就懂, 拿 来就用的特点, 因此可以广泛推广应用。 0068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便于医护人员的采血操作、 节约采血时间和提高采血效率。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 设计合理、 易于制造、 成本低廉等优点。 0069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施例, 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
48、型的实施范围。即 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做的等效变化与修饰, 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 围。 说 明 书 CN 202446098 U 10 1/9 页 11 图 1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446098 U 11 2/9 页 12 图 4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446098 U 12 3/9 页 13 图 6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446098 U 13 4/9 页 14 图 8 图 9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446098 U 14 5/9 页 15 图 10 图 1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446098 U 15 6/9 页 16 图 12 图 1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446098 U 16 7/9 页 17 图 14 图 1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446098 U 17 8/9 页 18 图 16 图 1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446098 U 18 9/9 页 19 图 1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446098 U 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