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鱼类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涉及罗非鱼与其它鱼在池塘中混养的健康生态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池塘主养罗非鱼病害越来越多,造成活率低、产量下降,为了汉鱼病,较多的投喂药物,对鱼的质量存在安全隐患。2008年至2010年,每年的夏秋高温季节,在全国罗非鱼主产区的华南地区,都出现了跨省区的大面积流行性罗非鱼链球菌病,一旦发病,很难控制,死亡率高。如何通过健康生态养殖方法进行有效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促进罗非鱼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尤其重要。
目前罗非鱼的养殖主要在我国华南地区的广东、广西和海南三省,是我国罗非鱼的主产区,其养殖方法主要是池塘单养为主,搭配一些滤食性鱼类如鲢、鳙鱼;也有少部分的混养方法,如罗非鱼与对虾、淡水白鲳、斑点叉尾鮰、胡子鲶、鲈鱼等鱼混养。这些混养方法对于罗非鱼的成活率和综合经济效益均存在不足:罗非鱼与对虾混养,对虾生长过程中每次脱壳会被罗非鱼误为饲料吃掉一大部分,因此对虾成活率极低,效益不佳;罗非鱼与淡水白鲳混养,两种鱼食性、生活习性相近,生存空间和饲料竞争激烈,影响罗非鱼生长;而淡水白鲳价格较低,其产量比重越大,池塘综合效益就越低;罗非鱼与胡子鲶混养,两种鱼所需环境条件相差太大,罗非鱼需水越深越好,一般在2米以上,胡子鲶则需水浅才能上浮吸气,胡子鲶无磷易被罗非鱼刺伤,因此混养时胡子鲶成活率极低,也无法与罗非鱼抢食而难长大,另外胡子鲶有钻泥习性造成难捕捞等;罗非鱼与鲈鱼混养,两者生态环境要求和营养要求相差较大,鲈鱼需氧量≥4mg/L才能正常生长,而罗非鱼需氧量≥2mg/L即可正常生长,当溶解氧在2mg/L以下时,会出现浮头或死鱼现象,故养殖期间应采用流水或其他方法增氧,而罗非鱼可长时间在溶解氧在1mg/L以下生存。因此,以养罗非鱼的池塘混养鲈鱼时,鲈鱼容易缺氧死亡,成活率低;另外,鲈鱼饲料蛋白质含量35~45%,罗非鱼为28~33%,投喂罗非鱼饲料时,鲈鱼因营养不足而生长缓慢。这些混养方法都存在较大的缺陷,而且不能解决罗非鱼健康生态养殖问题,目前罗非鱼仍以单养方法为主。
草鱼是我国四大家鱼中养殖最普遍的大宗淡水鱼类品种之一,但目前主要是与其它家鱼或鲤鲫鱼之间混养,没有与罗非鱼混养的相关报道。但罗非鱼与草鱼混养,还需要解决如下问题:第一,罗非鱼生存水温12~38℃,而草鱼0~35℃,要解决两种鱼适宜的放养时间、水温和先后顺序问题。第二,罗非鱼与草鱼营养需求存在差别,要解决投喂的饲料蛋白质适宜含量问题;第三,罗非鱼背鳍尖利,与草鱼混在一起,草鱼易被刺伤,要解决草鱼放养规格问题;第四,同样规格的草鱼抢食能力比罗非鱼强,投喂时鱼群过度密集,罗非鱼抢到的饲料少,影响生长,要解决草鱼放养量和投喂方法上的问题;第五,草鱼耐氧能力比罗非鱼低,要解决池塘增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罗非鱼养殖方法,以解决现有罗非鱼养殖方法中存在的病害多、成活率和综合亩产低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罗非鱼健康生态养殖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罗非鱼养殖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A、每年在10月底排干池塘水后,用浓度为150㎏/667㎡的生石灰化水对全池泼洒消毒;泼洒7天后,注水入池塘,水深≥2米,然后浸泡池塘≥7天;在第一年11月底前,按120~300尾/667㎡的密度在池塘中放入规格≥250克/尾的草鱼种;
B、放养草鱼种后,当池塘水温≥15℃,每日投入浮水性草鱼颗粒饲料喂养;
C、至第2年4~5月期间,当池塘水温连续7天稳定在18℃以上时,按1500尾/667㎡的密度在池塘中放入规格≥200g /尾的越冬罗非鱼与池塘内的草鱼混养;每天2次投料喂养;
D、在第2年7月,将90%以上的罗非鱼捕捞出塘后,草鱼留原塘继续养殖;
E、养成的罗非鱼捕捞后,按1200尾/667㎡的密度在池塘中放入规格≥200g /尾的当年繁殖的罗非鱼种与草鱼混养至10月中旬,在10月底前全部捕捞排干池塘水。
在上述罗非鱼养殖方法中,所述B步骤中的喂养更具体的可以是每日在13:00时人工投喂1次,每日投入饲料的重量是按测算出池塘中鱼的体重的1%;所述C步骤中的喂养更具体的可以是每天早上11:00时、下午4:00时2次投喂粒径3.0mm的蛋白质含量28%的浮水性罗非鱼颗粒料,日投喂量根据不同水温确定:池塘水温18~20℃的时段按测算出的鱼体重的1%为日投喂饲料的重量;21~24℃的时段按测算出的鱼体重的2%为日投喂饲料的重量;25~32℃的时段按测算出的鱼体重的3%为日投喂饲料的重量;32~35℃的时段按测算出的鱼体重的1%为日投喂饲料的重量;上述喂养在阴天减少投喂量,雨天停喂;每天22:00时至次日8:00时,开增氧机增氧,在32℃以上的高温季节, 每天中午2:00~4:00开1台增氧机调节上下层溶氧。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提高成活率和产量:
(1)与一年养二造罗非鱼的方法(单养罗非鱼方法)相比:①成活率更高。大幅提高单养的成活率。目前单罗非鱼、养草鱼单养的成活率分别为80~95%、70~90%,两种鱼混养后,形成了健康生态养殖模式,两种鱼都很少发病,成活率,罗非鱼达99%以上、草鱼达98%以上,大大降低了用药成本,比单养提高2~10个百分点;②产量更高、效益更好。本法放养大规格鱼种,充分利用池塘空闲时间和空间,一年产出两批罗非鱼、一批草鱼,比目前最效益最好的一年养二造单养罗非鱼的方法比较,其单产提高500~600kg/667㎡/年,本法在罗非鱼产量和养成规格不受影响的情况下,还增加了一批草鱼产量,单位面积总产量提高15%以上;草鱼与罗非鱼价格接近,都是价格较高且稳定、市场畅销的水产品,因此,本法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更好。
(2)与罗非鱼与对虾混养方法相比:罗非鱼和草鱼均能投喂饲料,成活率均更高,混养综合效益更好。而对虾混在罗非鱼中,无法与罗非鱼抢食,不能专门投料,只能靠有限的天然饵料,生长慢、产量和成活率较低。
(3)与罗非鱼与淡水白鲳混养相比:在池塘生态空间中,草鱼是底层鱼类,罗非鱼与淡水白鲳均是中上层鱼类,本法空间利用优势明显,生态互补互利提高了成活率;淡水白鲳与罗非鱼一样不能在池塘中自然越冬,冬季不能像草鱼一样利用池塘空闲时间养殖;草鱼比淡水白鲳售价格高出30%以上,淡水白鲳产销量不大,所以混养草鱼效益更高。
(4)与罗非鱼与胡子鲶混养相比:胡子鲶温度低于20℃时不摄食、不生长,不能像草鱼一样利用冬季池塘空闲时间养殖;草鱼与罗非鱼要求池塘水越深越好,一般要2米以上,但胡子鲶适合的水深0.5~1.5米。水深池塘空间更大、成活率和产量更高。
(5)与罗非鱼与鲈鱼混养相比:草鱼的需氧量、饲料蛋白质需求量与罗非鱼接近,而鲈鱼相差较大,因此饲料、水质管理要求不同,本法成活率和产量均显著高于鲈鱼混养方法。
2、本发明充分利用了罗非鱼和草鱼不同的生活习性,充分利用池塘初冬和开春的近半年的空闲时间,冬季适当养殖草鱼,次年开春放养两批罗非鱼一起混养,没有上述与其它鱼混养的一系列问题,还提高了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
3、本方法解决下列问题的方案:
第一,罗非鱼生存水温12~38℃,而草鱼0~38℃,要解决两种鱼适宜的放养时间、水温和先后顺序问题。按本方法的步骤A~E: 11月底放养草鱼(养过冬季)、水温≥18℃以上放养罗非鱼(春夏秋季)。草鱼一次放足,罗非鱼分两批放养。
第二,罗非鱼与草鱼营养需求存在差别,要解决投喂的饲料蛋白质适宜含量问题。按本方法的步骤B ~E::利用冬季空闲时间养殖草鱼,投喂蛋白质含量26%的浮水性草鱼种颗粒饲料,春季开始放入罗非鱼后,改喂蛋白质含量28%的浮水性罗非鱼颗粒饲料。草鱼饲料蛋白质需求量一般24~28%,罗非鱼28~33%。采用28%范围的蛋白质含量的饲料适合两种鱼要求。由于罗非鱼杂食性,能利用池塘肥水补充营养,本法中不放养与罗非鱼有争食的鲢、鳙鱼,采用稍低的蛋白质含量饲料并不影响罗非鱼的生长,还能降低饲料成本;对于草鱼,蛋白质含量处于中高值,但由于草鱼与罗非鱼抢食的原因,草鱼摄食量比单养时偏低,而用28%蛋白质含量的罗非殖饲料,其能量值不高,喂养的草鱼脂肪含量正常,不出现草鱼肥胖现象。
第三,罗非鱼背鳍尖利,与草鱼混在一起,草鱼易被刺伤问题。按本方法的步骤A~E:在池塘中放入规格≥250克/尾的草鱼种。由于放养规格大,草鱼活动能力强,罗非鱼对草鱼不造成伤害;第二批放养罗非鱼时,草鱼规格比罗非鱼大,草鱼更不受影响。
第四,规格相当的草鱼与罗非鱼,草鱼抢食能力比罗非鱼强,投喂时鱼群过度密集,有些罗非鱼抢到的饲料少,影响生长。要解决草鱼放养量和投喂方法上的问题。按本方法的步骤A~E:控制草鱼的放养密度在120~300尾/667㎡;增加了1倍投料机数量,从而扩大了1倍饲料投喂面积,解决了罗非鱼和草鱼过度密集、拥挤抢食现象,使两种鱼能够摄食均匀,不影响生长。
第五,草鱼耐氧能力比罗非鱼低,要解决池塘增氧问题。按本方法的步骤A~E:每2000㎡水面安装3kw叶轮式增氧机1台,及时补充注水,以保持池塘水深2米以上,每天22:00时至次日8:00时,开增氧机增氧,在7~8月高温季节, 每天中午2:00~4:00开1台增氧机调节上下层溶氧。后期第二批罗非鱼(7月底)放养1200尾/667㎡较低的密度,使池鱼容载量保持合理水平。这样解决池塘增氧问题,达到了专养草鱼的溶氧管理水准,对同池塘的罗非鱼生长更有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发明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池塘面积6000㎡,水深2.1米,安装3kw叶轮式增氧机3台和自动投料机3台。在2008年10月29日排干池塘水后,用浓度为150㎏/667㎡的生石灰共1350㎏,化水后池泼洒消毒;11月10日,注满池塘水。11月26日,在池塘中放入平均规格250克/尾的草鱼种1080尾(密度120尾/667㎡)。
11月26日至12月25日、2009年的2月19日至4月20日,池塘水温均高于15℃,每日按测算(饵料系数按1.5)的鱼体重的1%,投喂蛋白质含量26%的浮水性草鱼颗粒饲料,每日在13:00时采用人工投喂1次。
2009年4月20日,池塘水温连续7天稳定在18℃以上,在池塘中放入230g /尾的大规格越冬罗非鱼13500尾(1500尾/667㎡的密度)与池塘内的草鱼混养。每天2次(早上11:00时、下午4:00时),投喂蛋白质含量28%的浮水性罗非鱼颗粒料(粒径3.0mm)。投喂时两台投料机同时开启投料,日投喂量根据不同水温确定:池塘水温18~20℃、21~24℃、25~32℃、32~35℃时,分别按测算出的鱼体重的1%、2%、3%、1%投喂。阴天减少投喂量,雨天停喂。
池塘水位下降时及时补充注水,以保持池塘水深2米以上。每天22:00时至次日8:00时,开增氧机增氧。在高温季节, 每天中午2:00~4:00开1台增氧机调节上下层溶氧。养殖过程没有发生重大病害,也未使用过药物。至7月22日排放(或抽水)50%的池塘水,捕捞罗非鱼上市(平均规格669g/尾),池塘中的草鱼留原塘继续养殖。7月28日池塘中90%以上罗非鱼起捕上市。
7月29日在池塘中放入平均规格200g /尾的当年繁殖、预先培育的罗非鱼种10800尾(密度1200尾/667㎡)与草鱼混养,并按同样的方法进行投喂和管理,养殖至10月25日,罗非鱼养成平均规格达625g/尾、草鱼2020g/尾,在10月30日前全部捕捞上市。
平均成活率罗非鱼99.5%、草鱼99.8%;平均单产1986.8㎏/667㎡,平均利润2630元/667㎡。
实施例2:
池塘面积6333.5㎡,水深2.2米,安装3kw叶轮式增氧机3台和自动投料机3台。在2008年10月25日排干池塘水后,用1424㎏生石灰(浓度为150㎏/667㎡),化水后全池泼洒消毒;11月6日,注水入池塘,注水深度2.0米, 11月22日,在池塘中放入平均规格250克/尾的草鱼种1995尾(密度210尾/667㎡)。
放养草鱼种后,池塘水温高于15℃时,每日按测算(饵料系数按1.5)的鱼体重的1%,投喂蛋白质含量26%的浮水性草鱼颗粒饲料,每日在13:00时采用人工投喂1次。
2009年4月18日,池塘水温连续7天稳定在18℃以上,在池塘中放入230g /尾的大规格越冬罗非鱼14250尾(1500尾/667㎡的密度)与池塘内的草鱼混养。每天2次(早上11:00时、下午4:00时),投喂蛋白质含量28%的浮水性罗非鱼颗粒料(粒径3.0mm)。投喂时两台投料机同时开启投料,日投喂量根据不同水温确定:池塘水温18~20℃、21~24℃、25~32℃、32~35℃时,分别按测算出的鱼体重的1%、2%、3%、1%投喂。阴天减少投喂量,雨天停喂。
池塘水位下降时及时补充注水,以保持池塘水深2米以上。每天22:00时至次日8:00时,开增氧机增氧。在高温季节, 每天中午2:00~4:00开1台增氧机调节上下层溶氧。养殖过程没有发生重大病害,也未使用过药物。至7月18日排放(或抽水)50%的池塘水,捕捞罗非鱼上市(平均规格685g/尾),池塘中的草鱼留原塘继续养殖。7月25日池塘中90%以上罗非鱼起捕上市。
7月28日在池塘中放入平均规格200g /尾的当年繁殖、预先培育的罗非鱼种11400尾(密度1200尾/667㎡)与草鱼混养,并按同样的方法进行投喂和管理,养殖至10月24日,罗非鱼养成平均规格达630g/尾、草鱼1866g/尾,在10月30日前全部捕捞上市。
平均成活率罗非鱼99.5%、草鱼99.9%;平均单产2166.1㎏/667㎡,平均利润3086元/667㎡。
实施例3:
池塘面积6666.7㎡,水深2.5米,安装3kw叶轮式增氧机4台和自动投料机3台。在2008年10月27日排干池塘水后,用浓度为150㎏/667㎡的生石灰共1500㎏,化水后池泼洒消毒;11月7日,注水入池塘达2米深。11月18日,在池塘中放入平均规格250克/尾的草鱼种3000尾(密度300尾/667㎡)。
池塘水温高于15℃时,每日按测算(饵料系数按1.5)的鱼体重的1%,投喂蛋白质含量26%的浮水性草鱼颗粒饲料,每日在13:00时采用人工投喂1次。
2009年4月22日,池塘水温连续7天稳定在18℃以上,在池塘中放入230g /尾的大规格越冬罗非鱼15000尾(1500尾/667㎡的密度)与池塘内的草鱼混养。每天2次(早上11:00时、下午4:00时),投喂蛋白质含量28%的浮水性罗非鱼颗粒料(粒径3.0mm)。投喂时两台投料机同时开启投料,日投喂量根据不同水温确定:池塘水温18~20℃、21~24℃、25~32℃、32~35℃时,分别按测算出的鱼体重的1%、2%、3%、1%投喂。阴天减少投喂量,雨天停喂。
池塘水位下降时及时补充注水,以保持池塘水深2米以上。每天22:00时至次日8:00时,开增氧机增氧。在高温季节, 每天中午2:00~4:00开1台增氧机调节上下层溶氧。养殖过程没有发生重大病害,也未使用过药物。至7月21日排放(或抽水)50%的池塘水,捕捞罗非鱼上市(平均规格672g/尾),池塘中的草鱼留原塘继续养殖。7月27日池塘中90%以上罗非鱼起捕上市。
7月28日在池塘中放入平均规格200g /尾的当年繁殖、预先培育的罗非鱼种12000尾(密度1200尾/667㎡)与草鱼混养,并按同样的方法进行投喂和管理,养殖至10月24日,罗非鱼养成平均规格达629g/尾、草鱼1755g/尾,在10月30日前全部捕捞上市。
平均成活率罗非鱼99.3%、草鱼98.4%;平均单产2268.5㎏/667㎡,平均利润3822元/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