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温室.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能源温室.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373933.X (22)申请日 2016.04.28 (73)专利权人 杨郑 地址 311800 浙江省诸暨市应店街镇飞跃 村小马坞202号 (72)发明人 杨郑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11491 代理人 郭伟红 (51)Int.Cl. A01G 9/14(2006.01) A01G 9/24(2006.01) A01G 9/26(2006.01) F03D 1/04(2006.01) F03D 7/04(2006.01) F0。
2、3D 9/11(2016.01) F03D 9/34(2016.01) F03D 17/00(201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新能源温室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应用技术领域, 具体 涉及一种新能源温室, 包括温室大棚, 温室大棚 内设有控制系统、 储电模块、 通风系统, 温室大棚 顶部设有三角支架, 三角支架的斜面上设有太阳 能发电板, 温室大棚顶部还设有自然风收集装 置, 自然风收集装置包括上通风管与下通风管, 下通风管底端与通风系统连接, 下通风管顶部设 有转套, 上通风管下端套接在转套内, 下通风管 上设有固定板, 固定板上设有电机, 电机的转轴 上设有齿轮A, 。
3、上通风管外侧面设有齿轮B, 齿轮A 与齿轮B互相啮合; 上通风管上端连接有集风斗, 集风斗内设置有风力发电装置; 温室大棚顶部还 设有风向仪。 本实用新型的电力能实现自给自 足, 且具有通风换气功能以及监控温度、 湿度的 功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205584904 U 2016.09.21 CN 205584904 U 1.一种新能源温室, 包括温室大棚(1), 温室大棚内设有控制系统(2)、 储电模块(3)、 通 风系统(4), 其特征在于, 温室大棚顶部设有若干列三角支架(5), 三角支架的斜面上设有太 阳能发电板(6), 太阳能发电板与储电模块连接, 太阳能发。
4、电板底部设有支撑块(7), 支撑块 安装在三角支架的斜面上; 温室大棚顶部还设有若干自然风收集装置(8), 所述的自然风收 集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上通风管(9)与下通风管(10), 下通风管底端与通风系统连接, 下通 风管顶部设有转套(11), 上通风管下端套接在转套内, 下通风管上设有固定板(12), 固定板 上设有电机(13), 电机的转轴上设有齿轮A(14), 所述的上通风管外侧面设有齿轮B(15), 齿 轮A与齿轮B互相啮合; 上通风管上端连接有横向设置的喇叭形结构的集风斗(16), 集风斗 的开口斜向下设置, 集风斗的开口内设置有风力发电装置(17), 风力发电装置与储电模块 连接; 。
5、通风系统的出风口处设有空气流量控制模块(18); 所述的温室大棚顶部还设有风向 仪(19), 温室大棚内还设有温度传感器与湿度传感器, 所述的储电模块、 电机、 空气流量控 制模块、 风向仪、 温度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系统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温室, 其特征在于, 温室大棚内还设有湿度调节系 统(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温室,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电机为步进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温室,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太阳能发电板为单晶硅 太阳能发电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温室, 其特征在于, 温室大棚为钢制框架与玻璃幕。
6、 墙搭建而成。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584904 U 2 一种新能源温室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应用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温室。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 温室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 现有的温室通常采用单晶 硅太阳电池组件与传统农业大棚相结合而得到新的光伏温室, 虽然单晶硅太阳电池组件能 为温室提供部分用电, 但是在一些地区光照常年不足, 多阴雨、 多风天气, 所以单晶硅太阳 电池组件生产的电力不够温室使用, 温室用电难以自给自足。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温室用电难以自给自足的弊端, 提供了一种新能源。
7、温 室, 该温室同时设置了太阳能发电板与自然风收集装置, 在自然风收集装置内设置了风力 发电装置, 能实现温室电力的自给自足, 同时具有温室通风功能。 0004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能源温室, 包括温室 大棚, 温室大棚内设有控制系统、 储电模块、 通风系统, 温室大棚顶部设有若干列三角支架, 三角支架的斜面上设有太阳能发电板, 太阳能发电板与储电模块连接, 太阳能发电板底部 设有支撑块, 支撑块安装在三角支架的斜面上; 温室大棚顶部还设有若干自然风收集装置, 所述的自然风收集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上通风管与下通风管, 下通风管底端与通风系统连 接, 下通风管顶部。
8、设有转套, 上通风管下端套接在转套内, 下通风管上设有固定板, 固定板 上设有电机, 电机的转轴上设有齿轮A, 所述的上通风管外侧面设有齿轮B, 齿轮A与齿轮B互 相啮合; 上通风管上端连接有横向设置的喇叭形结构的集风斗, 集风斗的开口斜向下设置, 集风斗的开口内设置有风力发电装置, 风力发电装置与储电模块连接; 通风系统的出风口 处设有空气流量控制模块; 所述的温室大棚顶部还设有风向仪, 温室大棚内还设有温度传 感器与湿度传感器, 所述的储电模块、 电机、 空气流量控制模块、 风向仪、 温度传感器、 湿度 传感器分别与控制系统连接。 0005 作为优选, 温室大棚内还设有湿度调节系统。 00。
9、06 作为优选, 所述的电机为步进电机。 0007 作为优选, 所述的太阳能发电板为单晶硅太阳能发电板。 0008 作为优选, 温室大棚为钢制框架与玻璃幕墙搭建而成。 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置的风向仪能检 测风向, 并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电机调整集风斗的开口朝向风的方向, 使风能吹进集风斗, 所 以只要不管是什么风向, 不管有没有光照, 只要有风, 风力发电装置都能发电, 通过太阳能 发电板以及风力发电装置进行发电, 能使温室用电自给自足, 且风能通过集风斗进入通风 系统, 能使温室具有通风换气功能, 通风系统的出风口设置了空气流量控制模块, 能控制。
10、通 风效果; 温室大棚内设置的温度传感器与湿度传感器能分别监控温室内的温度以及湿度。 0010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的电力能实现自给自足, 且具有通风换气功能以及监控温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5584904 U 3 度、 湿度的功能。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为三角支架与自然风收集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3 图3为自然风收集装置结构放大图; 0014 图中标记: 1、 温室大棚, 2、 控制系统, 3、 储电模块, 4、 通风系统, 5、 三角支架, 6、 太 阳能发电板, 7、 支撑块, 8、 自然风收集装置, 9、 上通风管, 10。
11、、 下通风管, 11、 转套, 12、 固定 板, 13、 电机, 14、 齿轮A, 15、 齿轮B, 16、 集风斗, 17、 风力发电装置, 18、 空气流量控制模块, 19、 风向仪, 20、 湿度调节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附图所表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6 实施例1 0017 如图1、 图2、 图3所示, 一种新能源温室, 包括温室大棚1, 温室大棚1为钢制框架与 玻璃幕墙搭建而成, 温室大棚1内设有控制系统2、 储电模块3、 通风系统4, 温室大棚1顶部设 有三角支架5, 三角支架5的斜面上设有太阳能发电板6, 太阳能发电板6为单晶硅太阳能发 电。
12、板, 太阳能发电板6与储电模块3连接, 太阳能发电板6底部设有支撑块7, 支撑块7安装在 三角支架5的斜面上; 温室大棚1顶部还设有自然风收集装置8, 所述的自然风收集装置8包 括竖直设置的上通风管9与下通风管10, 下通风管9底端与通风系统4连接, 下通风管10顶部 设有转套11, 上通风管9下端套接在转套11内, 下通风管10上设有固定板12, 固定板12上设 有步进电机13, 步进电机13的转轴上设有齿轮A14, 所述的上通风管9外侧面设有齿轮B15, 齿轮A14与齿轮B15互相啮合; 上通风管9上端连接有横向设置的喇叭形结构的集风斗16, 集 风斗16的开口斜向下设置, 集风斗16的开。
13、口内设置有风力发电装置17, 风力发电装置17与 储电模块3连接; 通风系统4的出风口处设有空气流量控制模块18; 所述的温室大棚1顶部还 设有风向仪19, 温室大棚1内还设有温度传感器与湿度传感器, 所述的储电模块3、 步进电机 13、 空气流量控制模块18、 风向仪19、 温度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系统2连接。 温室 大棚1内还设有湿度调节系统20。 0018 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属 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 方式替代, 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5584904 U 4 图1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5 CN 205584904 U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