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消毒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载消毒装置.pdf(1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086823 U (45)授权公告日 2011.12.28 CN 202086823 U *CN202086823U* (21)申请号 201120111552.1 (22)申请日 2011.04.15 A61L 9/015(2006.01) A61L 101/06(2006.01) (73)专利权人 深圳市怀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 凤凰第一工业区华伦科技园第 18 幢第 三层 (72)发明人 何光怀 何光汉 周胜军 谢敏 李炜 徐成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 务所 44248 代理人 胡吉科 (。
2、54) 实用新型名称 车载消毒装置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载消毒装置。本实用 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消毒装置, 包括部件安装支 架、 反应容器、 储药机构、 控制所述反应容器开盖 并从所述储药机构中释放二氧化氯消毒剂到所述 反应容器中进行反应的加药机构和控制器, 反应 容器设有进风口、 排风口、 进水口和排水口, 进风 口连接有供气机构, 进水口连接有定量加水机构, 所述排水口连接有排水机构, 反应容器上设有控 制其温度的温控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 可通过驱动转杆的凸齿来驱动储药瓶从待加药位 置移动到加药位置, 再通过第二开盖拉杆拉开反 应容器的封盖, 通过第一开盖拉杆拉。
3、开位于加药 位置的储药瓶的拉盖, 以释放二氧化氯消毒剂到 反应容器中进行反应, 实现自动加药。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6 页 CN 202086824 U1/2 页 2 1. 一种车载消毒装置, 其特征在于 : 包括部件安装支架 (8) 、 设置在所述部件安装支架 (8) 上的反应容器 (1) 、 储存消毒剂的储药机构 (5) 、 控制所述反应容器 (1) 开启并从所述储 药机构 (5) 中释放消毒剂到所述反应容器 (1) 中进行反应的加药机构 (。
4、7) 和控制所述储药 机构 (5) 、 加药机构 (7) 的控制器 (6) , 所述反应容器 (1) 设有加药口、 进风口、 排风口 (11) 、 进水口和排水口, 所述进风口连接有供气机构, 所述进水口连接有定量加水机构, 所述排水 口连接有排水机构, 所述反应容器上设有控制其温度的温控机构, 所述储药机构 (5) 包括导 药盒 (51) 、 驱动转杆 (54) 和至少二个储存消毒剂的储药瓶 (52) , 所述导药盒 (51) 上设有 导药槽 (511) , 所述储药瓶 (52) 倒立设置在所述导药槽 (511) 内, 相邻的所述储药瓶 (52) 相铰接, 所述驱动转杆 (54) 连接有第一。
5、电机, 所述驱动转杆 (54) 设有绕其周向分布并沿其 径向凸出的凸齿 (541) , 所述凸齿 (541) 设置在相邻的所述储药瓶 (52) 之间并驱动所述储 药瓶 (52) 绕所述驱动转杆 (54) 的轴线周向移动, 所述储药瓶 (52) 包括瓶身和密封所述瓶 身的拉盖 (55) , 所述反应容器 (1) 包括进行物理或化学反应的罐体和密封所述加药口的封 盖 (13) , 所述加药机构 (7) 包括驱动部、 开启所述储药瓶 (52) 的拉盖 (55) 的第一开盖拉杆 (75) 和开启、 关闭所述反应容器 (1) 的封盖 (13) 的第二开盖拉杆 (76) , 所述第一开盖拉杆 (75) 和。
6、第二开盖拉杆 (76) 分别与所述驱动部连接, 所述定量加水机构、 排水机构、 供气机 构、 温控机构、 第一电机、 驱动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 (6) 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车载消毒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驱动部包括第二电机、 与所 述第二电机连接的丝杆 (73) 和与所述丝杆 (73) 形成丝杆螺母副的螺母座 (74) , 所述螺母 座 (74) 分别与第一开盖拉杆 (75) 和第二开盖拉杆 (76) 连接, 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控制器 (6) 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车载消毒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加药机构 (7)包括盒体 (77) , 所述盒体 (77)。
7、 上设有导轨槽 (771) , 所述丝杆 (73) 设置在所述导轨槽 (771) 内, 所述 丝杆 (73) 上设有从动齿轮 (72) , 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有主动齿轮 (71) , 所述主动齿轮 (71) 与 所述从动齿轮 (72) 相啮合, 所述盒体 (77) 上设有拉盖定位板 (78) , 所述拉盖定位板 (78) 上 设有封盖位置光电传感器 (781) 和拉盖位置光电传感器 (782) , 所述螺母座 (74) 上设有触 发所述封盖位置光电传感器 (781) 或拉盖位置光电传感器 (782) 的第二挡光板 (79) , 所述 封盖位置光电传感器 (781) 、 拉盖位置光电传感器 (78。
8、2) 分别与所述控制器 (6) 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车载消毒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储药瓶 (52) 的拉盖 (55) 设 有卡齿 (551) , 所述第一开盖拉杆 (75) 上设有与所述卡齿 (551) 相适配的卡槽 (751) , 所述 卡齿 (551) 靠近所述第一开盖拉杆 (75) 的一侧设有缓冲斜面 (5511) , 另一侧设有与所述卡 槽 (751) 相抵接的抵接面 (5512) , 所述第二开盖拉杆 (76) 与所述封盖 (13) 固定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车载消毒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导药槽 (511) 包括第一直 线导槽、 第二直线。
9、导槽和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直线导槽、 第二直线导槽的弧形导槽, 所述驱 动转杆 (54) 的轴线与所述弧形导槽的圆心相重合, 所述导药盒 (51) 上设有储药瓶定位板 (53) , 所述储药瓶定位板 (53) 上设有待加药位置光电传感器 (531) 和加药位置光电传感器 (532) , 所述储药瓶 (52) 的瓶身底部设有触发所述待加药位置光电传感器 (531) 或加药位 置光电传感器 (532) 的第一挡光板 (521) , 所述待加药位置光电传感器 (531) 、 加药位置光 电传感器 (532) 分别与所述控制器 (6) 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消毒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反。
10、应容器 (1) 的底部设有曝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086823 U CN 202086824 U2/2 页 3 气微孔层 (14) , 所述排水口设置在所述反应容器 (1) 的底部, 所述排水口位于所述曝气微 孔层 (14) 之下, 所述排水机构包括排水管道 (41) 、 控制所述排水管道 (41) 通断的排水控制 部 (42) 和废液存储箱 (43) , 所述排水口通过排水管道 (41) 与所述废液存储箱 (43) 连通, 所 述排水管道 (41) 连接有气泵 (32) , 所述排水控制部 (42) 、 气泵 (32) 分别与所述控制器 (6) 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
11、述的车载消毒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气泵 (32) 与所述排水管道 (41) 的连接处位于所述排水口与所述排水控制部 (42) 之间, 所述排水控制部 (42) 包括第 三电机 (428) 、 与所述第三电机 (428) 连接的转轮 (429) 和排水定位板 (424) , 所述排水管道 (41) 包括排水软管 (411) , 所述转轮 (429) 为偏心轮, 所述排水管道 (41) 上固定的支撑板 (427) , 所述支撑板 (427) 上设有导柱 (426) , 所述导柱 (426) 上套设有排水板 (425) , 所述排 水板 (425) 的一侧与所述排水软管 (411) 相抵接, 。
12、另一侧与所述转轮 (429) 相抵接, 所述排 水定位板 (424) 上设有排水位置光电传感器 (421) 和停止排水位置光电传感器 (422) , 所述 转轮 (429) 上设有触发所述排水位置光电传感器 (421) 或停止排水位置光电传感器 (422) 的第三挡光板 (423) , 所述第三电机 (428) 、 排水位置光电传感器 (421) 、 停止排水位置光电 传感器 (422) 分别与所述控制器 (6) 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消毒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排水板 (425) 连接有复位机 构, 所述废液存储箱 (43) 内设有吸湿布。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车。
13、载消毒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供气机构包括进风风道 (92) 和风机 (91) , 所述进风口通过所述进风风道 (92) 与所述风机 (91) 连接, 所述排风口 (11) 位于所述反应容器 (1) 的顶部, 风机 (91) 与所述控制器 (6) 连接。 10.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车载消毒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定量加水机构包括进水管 道 (23) 、 水泵 (22) 、 液面传感器 (16) 和储水箱 (21) , 所述进水口通过进水管道 (23) 连接有 水泵 (22) , 所述水泵 (22) 与所述储水箱 (21) 连接, 所述液面传感器 (16) 设置在所述反应容 器 (。
14、1) 内, 所述液面传感器 (16) 、 水泵 (22) 分别与所述控制器 (6) 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消毒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温控机构包括加热器 (12) 和温度传感器, 所述加热器 (12) 设置在所述反应容器 (1) 的底部, 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 所述反应容器 (1) 内, 所述加热器 (12) 、 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 (6) 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086823 U CN 202086824 U1/6 页 4 车载消毒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毒、 杀菌装置, 尤其涉及消毒、 杀菌装置中的一种车载消毒装 置。 背景技术。
15、 0002 二氧化氯 (ClO2) 是长久以来国际上公认的最新一代的广谱、 安全、 高效的 A1 级 杀菌、 消毒剂, 其对一切空气和水体传播的病原微生物均有很好的杀灭效果, 且不产生抗药 性, 尤其对伤寒、 甲肝、 乙肝、 脊髓灰质炎、 大肠杆菌、 艾滋病毒等更有良好的杀灭效果。 并且 二氧化氯杀菌消毒剂是一种无毒产品, 用其杀菌、 消毒不会对口腔粘膜、 皮肤和头发产生损 伤, 其在急性毒性和遗传毒理学上都是绝对安全的。 在多种常用消毒剂中, 在相同时间内达 到同样的杀菌率, 二氧化氯所需要的浓度是最低的。但是由于二氧化氯是一种气体并且其 水溶液不稳定, 二氧化氯易挥发, 容易从水溶液中以气。
16、态形式挥发出来, 此外由于二氧化氯 具有极强的氧化性和易光学分解的特点, 储运困难, 因此到目前为止其作为杀菌剂应用于 车载空气消毒还是非常有限, 在自动加药控制方面更是亟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消毒装置。 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消毒装置, 包括部件安装支架、 设置在所述部件安装 支架上的反应容器、 储存消毒剂的储药机构、 控制所述反应容器开启并从所述储药机构中 释放二氧化氯消毒剂到所述反应容器中进行反应的加药机构和控制所述储药机构、 加药机 构的控制器, 所述反应容器设有加药口、 进风口、 排风口、 进水口和排水口, 。
17、所述进风口连接 有供气机构, 所述进水口连接有定量加水机构, 所述排水口连接有排水机构, 所述反应容器 上设有控制其温度的温控机构, 所述储药机构包括导药盒、 驱动转杆和至少二个储存消毒 剂的储药瓶, 所述导药盒上设有导药槽, 所述储药瓶倒立设置在所述导药槽内, 相邻的所述 储药瓶相铰接, 所述驱动转杆连接有第一电机, 所述驱动转杆设有绕其周向分布并沿其径 向凸出的凸齿, 所述凸齿设置在相邻的所述储药瓶之间并驱动所述储药瓶绕所述驱动转杆 的轴线周向移动, 所述储药瓶包括瓶身和密封所述瓶身的拉盖, 所述反应容器包括进行物 理或化学反应的罐体和密封所述加药口的封盖, 所述加药机构包括驱动部、 开启。
18、所述储药 瓶的拉盖的第一开盖拉杆和开启、 关闭所述反应容器的封盖的第二开盖拉杆, 所述第一开 盖拉杆和第二开盖拉杆分别与所述驱动部连接, 所述定量加水机构、 排水机构、 供气机构、 温控机构、 第一电机、 驱动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000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 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所述第二开盖拉杆作往复运 动的移动副。 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 所述驱动部包括第二电机、 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 的丝杆和与所述丝杆形成丝杆螺母副的螺母座, 所述螺母座分别与第一开盖拉杆和第二开 盖拉杆连接, 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说 明 书 CN 202086823 U CN 。
19、202086824 U2/6 页 5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 所述加药机构包括盒体, 所述盒体上设有导轨槽, 所述丝杆设置在所述导轨槽内, 所述丝杆上设有从动齿轮, 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有主动齿轮, 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相啮合, 所述盒体上设有拉盖定位板, 所述拉盖定位板上设 有封盖位置光电传感器和拉盖位置光电传感器, 所述螺母座上设有触发所述封盖位置光电 传感器或拉盖位置光电传感器的第二挡光板, 所述封盖位置光电传感器、 拉盖位置光电传 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 所述储药瓶的拉盖设有卡齿, 所述第一开盖拉杆 上设有与所述卡齿相适。
20、配的卡槽, 所述卡齿靠近所述第一开盖拉杆的一侧设有缓冲斜面, 另一侧设有与所述卡槽相抵接的抵接面, 所述第二开盖拉杆与所述封盖固定连接。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 所述导药槽包括第一直线导槽、 第二直线导槽和 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直线导槽、 第二直线导槽的弧形导槽, 所述驱动转杆的轴线与所述弧形 导槽的圆心相重合, 所述导药盒上设有储药瓶定位板, 所述储药瓶定位板上设有待加药位 置光电传感器和加药位置光电传感器, 所述储药瓶的瓶身底部设有触发所述待加药位置光 电传感器或加药位置光电传感器的第一挡光板, 所述待加药位置光电传感器、 加药位置光 电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0010。
2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 所述弧形导槽为半圆形, 所述储药瓶的瓶身为圆 形, 所述凸齿有六个并间隔 60 度均匀分布。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 所述反应容器的底部设有曝气微孔层, 所述排水 口设置在所述反应容器的底部, 所述排水口位于所述曝气微孔层之下, 所述排水机构包括 排水管道、 控制所述排水管道通断的排水控制部和废液存储箱, 所述排水口通过排水管道 与所述废液存储箱连通, 所述排水管道连接有气泵, 所述排水控制部、 气泵分别与所述控制 器连接。 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 所述气泵与所述排水管道的连接处位于所述排水 口与所述排水控制部之间, 所述排。
22、水控制部包括第三电机、 与所述第三电机连接的转轮和 排水定位板, 所述排水管道包括排水软管, 所述转轮为偏心轮, 所述排水管道上固定的支撑 板, 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导柱, 所述导柱上套设有排水板, 所述排水板的一侧设有与所述排水 软管相抵接的凸缘, 另一侧与所述转轮相抵接, 所述排水定位板上设有排水位置光电传感 器和停止排水位置光电传感器, 所述转轮上设有触发所述排水位置光电传感器或停止排水 位置光电传感器的第三挡光板, 所述第三电机、 排水位置光电传感器、 停止排水位置光电传 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001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 所述排水板连接有复位机构, 所述废液存储箱内 设。
23、有吸湿布。 001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 所述供气机构包括进风风道和风机, 所述进风口 通过所述进风风道与所述风机连接, 所述排风口位于所述反应容器的顶部, 风机与所述控 制器连接。 001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 所述定量加水机构包括进水管道、 水泵、 液面传感 器和储水箱, 所述进水口通过进水管道连接有水泵, 所述水泵与所述储水箱连接, 所述液面 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反应容器内, 所述液面传感器、 水泵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001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 所述温控机构包括加热器和温度传感器, 所述加 说 明 书 CN 202086823 U CN 202086。
24、824 U3/6 页 6 热器设置在所述反应容器的底部, 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反应容器内, 所述加热器、 温 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0017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 通过上述方案, 可通过驱动转杆的凸齿来驱动储药瓶 从待加药位置移动到加药位置, 再通过第二开盖拉杆拉开反应容器的封盖, 通过第一开盖 拉杆拉开位于加药位置的储药瓶的拉盖, 以释放二氧化氯消毒剂到反应容器中进行反应, 实现自动加药。 附图说明 0018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载消毒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 0019 图 2 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车载消毒装置的储药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 0020 图 3 是本实用新。
25、型所述车载消毒装置的加药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 0021 图 4 是图 1 中的局部放大图 B ; 0022 图 5 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车载消毒装置的反应容器的剖视图 ; 0023 图 6 是图 1 中的局部放大图 A。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25 图 1 至图 6 中的附图标号为 : 反应容器 1 ; 排风口 11 ; 加热器 12 ; 封盖 13 ; 曝气微 孔层 14 ; 密封圈 15 ; 液面传感器 16 ; 储水箱 21 ; 水泵 22 ; 进水管道 23 ; 进气口 31 ; 气泵 32 ; 排水管道 41 ; 排水软管。
26、 411 ; 排水控制部 42 ; 排水位置光电传感器 421 ; 停止排水位置光电 传感器 422 ; 第三挡光板 423 ; 排水定位板 424 ; 排水板 425 ; 凸缘 4251 ; 导柱 426 ; 支撑板 427 ; 第三电机 428 ; 转轮 429 ; 废液存储箱 43 ; 储药机构 5 ; 导药盒 51 ; 导药槽 511 ; 储药瓶 52 ; 第一挡光板 521 ; 储药瓶定位板 53 ; 待加药位置光电传感器 531 ; 加药位置光电传感器 532 ; 驱动转杆 54 ; 凸齿 541 ; 拉盖 55 ; 卡齿 551 ; 缓冲斜面 5511 ; 抵接面 5512 ; 。
27、控制器 6 ; 加 药机构7 ; 主动齿轮71 ; 从动齿轮72 ; 丝杆73 ; 螺母座74 ; 悬臂梁741 ; 第一开盖拉杆75 ; 卡 槽 751 ; 第二开盖拉杆 76 ; 弧形连接部 761 ; 盒体 77 ; 导轨槽 771 ; 拉盖定位板 78 ; 封盖位置 光电传感器 781 ; 拉盖位置光电传感器 782 ; 第二挡光板 79 ; 部件安装支架 8 ; 风机 91 ; 进风 风道 92。 0026 如图1至图6所示, 一种车载消毒装置, 包括部件安装支架8、 设置在所述部件安装 支架 8 上的反应容器 1、 储存二氧化氯消毒剂的储药机构 5、 控制所述反应容器 1 开盖并从。
28、 所述储药机构 5 中释放二氧化氯消毒剂到所述反应容器 1 中进行反应的加药机构 7 和控制 所述储药机构 5、 加药机构 7 的控制器 6, 其中, 所述部件安装支架 8 为板状, 以节省空间, 所 述控制器 6 为固定在所述部件安装支架 8 上的主控板。 0027 如图1至图6所示, 所述反应容器1设有加药口、 进风口、 排风口11、 进水口和排水 口, 所述进风口连接有供气机构, 所述进水口连接有定量加水机构, 所述排水口连接有排水 机构, 所述反应容器上设有控制其温度的温控机构。 0028 如图 1 至图 6 所示, 所述储药机构 5 为履带式传动, 具体为, 所述储药机构 5 包括 。
29、导药盒 51、 驱动转杆 54 和至少二个储存二氧化氯消毒剂的储药瓶 52, 所述导药盒 51 上设 有导药槽511, 所述储药瓶52倒立设置在所述导药槽511内, 相邻的所述储药瓶52相铰接, 说 明 书 CN 202086823 U CN 202086824 U4/6 页 7 如同履带板般, 所述驱动转杆54连接有第一电机, 所述驱动转杆54设有绕其周向分布并沿 其径向凸出的凸齿 541, 所述凸齿 541 与所述储药瓶 52 相干涉, 所述凸齿 541 设置在相邻 的所述储药瓶 52 之间并驱动所述储药瓶 52 绕所述驱动转杆 54 的轴线周向移动, 所述储药 瓶 52 包括瓶身和密封所。
30、述瓶身的拉盖 55, 所述拉盖 55 裸露在所述导药盒 51 的底端, 所述 反应容器 1 包括进行物理或化学反应的罐体和密封所述加药口的封盖 13, 其中, 加药口、 进 风口、 排风口 11、 进水口和排水口均设置在所述罐体上, 所述加药机构 7 包括第二电机、 与 所述第二电机连接的丝杆 73 和与所述丝杆 73 形成丝杆螺母副的螺母座 74, 所述螺母座 74 朝所述反应容器 1 反应延伸有悬臂梁 741, 所述螺母座 74 的悬臂梁 741 分别连接有开启所 述储药瓶 52 的拉盖 55 的第一开盖拉杆 75 和开启、 关闭所述反应容器 1 的封盖 13 的第二 开盖拉杆76, 所述。
31、第二开盖拉杆76与所述封盖13固定连接, 所述定量加水机构、 排水机构、 供气机构、 温控机构、 第一电机、 驱动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 6 连接, 其中, 所述反应容器 1 的 罐体口部设有密封圈 15, 所述密封圈 15 与所述封盖 13 为抽拉式连接, 即所述密封圈 15 上 设有导轨槽, 所述封盖 13 卡设在所述导轨槽内。 0029 如图 1 至图 6 所示, 所述导药槽 511 包括第一直线导槽、 第二直线导槽和分别连接 所述第一直线导槽、 第二直线导槽的弧形导槽, 所述驱动转杆 54 的轴线与所述弧形导槽的 圆心相重合, 所述导药盒 511 上设有储药瓶定位板 53, 所述储药瓶定位。
32、板 53 上设有待加药 位置光电传感器 531 和加药位置光电传感器 532, 所述储药瓶 52 的瓶身底部设有触发所述 待加药位置光电传感器531或加药位置光电传感器532的第一挡光板521, 所述待加药位置 光电传感器531、 加药位置光电传感器532分别与所述控制器6连接, 其中, 本实用新型优选 所述弧形导槽为半圆形, 所述储药瓶 52 的瓶身为圆形, 所述凸齿 541 有六个并间隔 60 度均 匀分布, 相邻的凸齿 541 之间设有避让储药瓶 52 瓶身的弧形凹槽。 0030 如图 1 至图 6 所示, 所述加药机构 7 包括盒体 77, 所述盒体 77 上设有导轨槽 771, 所述。
33、导轨槽 771 为直线状, 所述丝杆 73 设置在所述导轨槽 771 内, 所述螺母座 74 的两侧 与所述导轨槽 771 相抵接, 所述丝杆 73 上设有从动齿轮 72, 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有主动齿轮 71, 所述主动齿轮 71 与所述从动齿轮 72 相啮合, 所述盒体 77 上设有拉盖定位板 78, 所述 拉盖定位板 78 上设有封盖位置光电传感器 781 和拉盖位置光电传感器 782, 所述螺母座 74 上设有触发所述封盖位置光电传感器 781 或拉盖位置光电传感器 782 的第二挡光板 79, 所 述封盖位置光电传感器 781、 拉盖位置光电传感器 782 分别与所述控制器 6 连接。 。
34、0031 如图 1 至图 6 所示, 所述储药瓶 52 的拉盖 55 设有卡齿 551, 所述卡齿 551 大体为 直角三角形, 所述卡齿551的直角边垂直于所述拉盖55, 所述卡齿551的斜边与所述第一开 盖拉杆 75 相向, 所述第一开盖拉杆 75 上设有与所述卡齿 551 相适配的卡槽 751, 所述卡齿 5511 靠近所述第一开盖拉杆 75 的一侧设有缓冲斜面 5511, 另一侧设有与所述卡槽 751 相 抵接的抵接面5512, 所述卡槽751为矩形通孔, 所述第二开盖拉杆76上设有与封盖13连接 的弧形连接部 761。 0032 如图 1 至图 6 所示, 所述反应容器 1 的底部设。
35、有曝气微孔层 14, 所述曝气微孔层 14 既起曝气的作用, 也起过滤的作用, 所述排水口设置在所述反应容器 1 的底部, 所述排水 口位于所述曝气微孔层 14 之下。 0033 如图 1 至图 6 所示, 所述排水机构包括排水管道 41、 控制所述排水管道 41 通断的 排水控制部42和废液存储箱43, 所述排水口通过所述排水管道41与所述废液存储箱43连 说 明 书 CN 202086823 U CN 202086824 U5/6 页 8 通, 所述排水管道 41 连接有气泵 32, 可通过所述气泵 32 为所述曝气微孔层 14 提供高压气 体, 以产生大量气泡, 排水控制部 42、 所述。
36、气泵 32 分别与所述控制器 6 连接。 0034 如图 1 至图 6 所示, 所述气泵 32 与所述排水管道 41 的连接处位于所述排水口与 所述排水控制部 42 之间, 所述气泵 32 与所述排水管道 41 的连接处为进气口 31。 0035 如图 1 至图 6 所示, 所述排水管道 41 包括排水软管 411, 所述排水控制部 42 包括 第三电机 428、 与所述第三电机 428 连接的转轮 429 和排水定位板 424, 所述转轮 429 为偏 心轮, 所述排水管道 41 上固定的支撑板 427, 所述支撑板 427 上设有四根导柱 426, 所述导 柱 426 上套设有可沿所述导柱。
37、 426 活动的排水板 425, 所述排水板 425 的一侧设有与所述 排水软管 411 相抵接的凸缘 4251, 另一侧与所述转轮 429 相抵接, 可通过所述第三电机 428 带动转轮 429 转动, 以控制所述凸缘 4251 压紧所述排水软管 411, 对所述排水管道 41 的通 断进行控制, 所述排水板 425 可连接有复位机构, 可通过压缩弹簧等来实现所述排水板 425 的复位, 所述排水定位板 424 上设有排水位置光电传感器 421 和停止排水位置光电传感器 422, 所述转轮 429 上设有触发所述排水位置光电传感器 421 或停止排水位置光电传感器 422 的第三挡光板 42。
38、3, 所述第三电机 428、 排水位置光电传感器 421、 停止排水位置光电传 感器 422 分别与所述控制器 6 连接。 0036 如图 1 至图 6 所示, 所述废液存储箱 43 内设有吸湿布, 可方便更换所述废液存储 箱 43 内的废水, 以适应车内的空间较小的情况, 也可以避免车在行驶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晃 动导致所述废液存储箱 43 内的废水过度溅动。 0037 如图 1 至图 6 所示, 所述定量加水机构包括进水管道 23、 水泵 22、 液面传感器 16 和储水箱 21, 所述进水口通过所述进水管道 23 与所述水泵 22 连接, 所述水泵 22 与所述储 水箱21连接, 所述液面传。
39、感器16设置在所述反应容器1内, 所述液面传感器16、 水泵22分 别与所述控制器 6 连接。 0038 如图 1 至图 6 所示, 所述供气机构包括进风风道 92 和风机 91, 所述进风口通过所 述进风风道 92 与所述风机 91 连接, 所述进风风道 92 则与所述废液存储箱 43 相连通, 使所 述进风风道 92 内的气体可以穿过所述废液存储箱 43, 所述排风口 11 位于所述反应容器 1 的顶部, 所述风机 91 与所述控制器 6 连接, 其中, 所述进风风道 92 与所述废液存储箱 43 连 通, 有利于吹干所述废液存储箱 43 内的吸湿布, 将所述排风口 11 设置在所述反应容。
40、器 1 的 顶部, 有利于气体自下向上流动, 也可以避免将反应容器 1 中的液体带出。 0039 如图 1 至图 6 所示, 所述温控机构包括加热器 12 和温度传感器, 所述加热器 12 设 置在所述反应容器 1 的底部, 所述加热器 12、 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 6 连接。 004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载消毒装置的工作原理是, 0041 1、 注水 ; 控制器 6 控制水泵 22, 将储水箱 21 中的净水经由进水管道 23 抽入到反 应容器 1 中, 当水浸泡到反应容器 1 中的液面传感器 16 时, 液面传感器 16 将注水完成的信 息反馈到控制器 6, 由控制器 6 控制水。
41、泵 22 停止运行, 以完成注水 ; 0042 2、 加热 ; 控制器 6 控制加热器 12 进行加热, 当温度传感器反馈到控制器 6 的温度 值到达设定值时, 停止加热, 以保持反应容器 1 内的液体具有适合进行反应的环境温度 ; 0043 3、 驱动位于待加药位置的储药瓶 52 到加药位置 ; 控制器 6 控制第一电机运行, 使 驱动转杆 54 旋转, 储药瓶 52 在凸齿 541 的推动下, 沿导药槽 511 进行平移, 进入加药位置, 储药瓶 52 的第一挡光板 521 触发加药位置光电传感器 532, 加药位置光电传感器 532 将储 说 明 书 CN 202086823 U CN 。
42、202086824 U6/6 页 9 药瓶 52 到达加药位置的信息传送到控制器 6 ; 0044 4、 加药 ; 控制器 6 控制第二电机运行, 带动主动齿轮 71 转动, 驱动从动齿轮 72 转 动, 以带动丝杆 73 旋转, 螺母座 74 则在所述丝杆 73 的作用下进行进给, 先往前进给, 使第 一开盖拉杆75的卡槽751套住储药瓶52的卡齿551, 再往后进给, 通过第二开盖拉杆76的 弧形连接部 761 带动反应容器 1 的封盖 13, 将反应容器 1 的封盖 13 拉开, 再通过第一开盖 拉杆 75 的卡槽 751 将储药瓶 52 的拉盖 55 拉开, 可控制第一开盖拉杆 75 。
43、的卡槽 751 的长 度来控制第二开盖拉杆76拉开封盖13之后, 第一开盖拉杆75才拉开储药瓶52的拉盖55, 以释放二氧化氯消毒剂到反应容器 1 中进行反应, 当螺母座 74 上的第二挡光板 79 到达并 触发拉盖位置光电传感器 782 时, 拉盖位置光电传感器 782 将开盖完成的信息反馈到控制 器 6, 由控制器 6 控制复位机构或者是推杆将封盖 13 复位, 此过程可设置一定的延时, 以避 免二氧化氯消毒剂没有完全投加到反应容器1中, 当第二挡光板79到达并触发封盖位置光 电传感器 781, 封盖位置光电传感器 781 将密封封盖 13 的信息反馈到控制器 6, 加药完成 ; 0045。
44、 5、 反应 ; 控制器6控制气泵32通过进气口沿排水管道41注入高压气体, 高压气体 在曝气微孔层 14 的作用下, 在反应溶液中形成大量细小气泡, 可起到良好的搅动作用, 细 小气泡在高压气体的压力作用下, 在反应溶液内不断向上浮动, 并最终脱离反应溶液, 然后 破裂, 附着在气泡上的二氧化氯气体分子将在其破裂的瞬间在反应容器 1 内扩散, 使反应 生成的二氧化氯气体分子加速逸出和使反应充分完全, 还可防止药剂颗粒沉淀或者反应产 物结晶停留在曝气微孔层 14 表面, 影响排水时的过滤渗透 ; 0046 6、 扩散 ; 控制器 6 控制风机 91 产生流动气体 (在加药的过程中, 风机 91。
45、 是停止运 行的) , 由进风风道 92 注入反应容器 1 内, 并由排风口 11 扩散逸出 ; 0047 当水注入反应容器 1 后, 水会不断的由曝气微孔层 14 涉渗透到排水管道 41, 由于 此时排水控制部 42 是关闭的, 水还无法排到废液存储箱 43 内, 当需要排放废水时, 由控制 器 6 控制第三电机 428 运行, 带动转轮 429 转动, 使第三挡光板 423 到达并触发排水位置光 电传感器421, 可设定一定的延时以完成排水, 再由第三电机428带动转轮429转动, 第三挡 光板 423 到达并触发停止排水位置光电传感器 422, 控制器 6 控制第三电机 428 停止运转。
46、, 完成排水。 0048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载消毒装置, 可合理控制储药瓶 52 内的二氧化氯消毒 剂的含量, 以实现定量投加, 可通过驱动转杆 54 的凸齿 541 来驱动储药瓶 52 从待加药位置 移动到加药位置, 再通过第二开盖拉杆 76 拉开反应容器 1 的封盖 13, 通过第一开盖拉杆 75 拉开位于加药位置的储药瓶 52 的拉盖 55, 以释放二氧化氯消毒剂到反应容器 1 中进行反 应, 有利于实现自动、 定量、 定时加药。 0049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 不能 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 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
47、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都应当视 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CN 202086823 U CN 202086824 U1/6 页 10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086823 U CN 202086824 U2/6 页 1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086823 U CN 202086824 U3/6 页 1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086823 U CN 202086824 U4/6 页 1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086823 U CN 202086824 U5/6 页 14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086823 U CN 202086824 U6/6 页 1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086823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