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

一种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中药.pdf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6956842
  • 上传时间:2019-09-16
  • 格式:PDF
  • 页数:4
  • 大小:312.64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528023.5

    申请日:

    20131031

    公开号:

    CN103536669A

    公开日:

    2014012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718,A61P27/16,A61P31/04,A61K33/06,A61K33/28

    主分类号:

    A61K36/718,A61P27/16,A61P31/04,A61K33/06,A61K33/28

    申请人:

    钱家美

    发明人:

    钱家美

    地址:

    233000 安徽省蚌埠市涂山东路1757号

    优先权:

    CN201310528023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中药,该中药是由黄莲、败酱草、桔梗、红粉、赤芍、扛板归、枯矾、甘油制成。本发明中黄莲、败酱草、桔梗、红粉、赤芍、扛板归清热解毒,燥湿消肿,消痈散结;枯矾有燥湿止痒,清热消痰之功,甘油具有渗透引湿作用,以帮助药液渗透。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消肿止痛、收敛燥湿之功。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对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具有独特的疗效。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中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黄莲20-40g、败酱草l0-20g、桔梗l0-20g、红粉l0-20g、赤芍l0-20g、扛板归10-20g、枯矾l0-20g、甘油l00-150m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黄莲30g、败酱草15g、桔梗15g、红粉15g、赤芍15g、扛板归15g、枯矾15g、甘油120ml。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细菌感染引起的中耳粘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本病多见于儿童。临床上以耳痛、耳内流脓、鼓膜充血、穿孔为特点。若治疗及时、适当,分泌物引流通畅,炎症消退后鼓膜穿孔多可自行愈合,听力大多能恢复正常。治疗不当或病情严重者,可遗留鼓膜穿孔、中耳粘连症、鼓室硬化或转变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甚至引起各种并发症。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表现在成人和小儿基本相同。但在婴幼儿有其特殊性,应高度重视。全身症状重。患儿表现为急性病容、倦怠、发热、体温可达40C以上、脉速,可发生惊厥。少数患儿常伴恶心、呕吐及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多误认为消化道疾病,去肠道门诊看病,这就延误治疗。儿童,尤其是婴幼儿,不会诉说耳痛、耳鸣等症状,常表现为搔耳、摇头、哭闹不安等。易出现脑膜刺激症状。2岁以内的小儿因颅骨发育尚不成熟,岩鳞缝尚未闭合,且中耳内的粘膜与脑膜之间具有血管和淋巴直接相通,感染时可直接影响脑膜,出现脑膜刺激症状,被误诊为脑膜炎,但此时脑脊液无典型化脓性改变;称假性脑膜炎。当患儿出现不明原因的脑膜炎症状时,要考虑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引起颅内并发症的可能性。较大的儿童发生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时,会诉说耳道内的深部有跳动样的疼痛,或针刺样的疼痛,吞咽食物或咳嗽时耳痛加剧,严重者彻夜不眠、烦躁不安等。发病初期耳内可有闷胀感,听力逐渐减退,有耳痛、耳鸣等症状,待流脓后以上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

    因此,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一个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疾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中药,要求该中药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效果好、药物来源简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中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黄莲20-40g、败酱草l0-20g、桔梗l0-20g、红粉l0-20g、赤芍l0-20g、扛板归10-20g、枯矾l0-20g、甘油l00-150ml。

    作为本发明的优化,所述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中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黄莲30g、败酱草15g、桔梗15g、红粉15g、赤芍15g、扛板归15g、枯矾15g、甘油120ml。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将黄莲、败酱草、桔梗、红粉、赤芍、扛板归置于l000ml蒸馏水中浸泡30min,用文火煎至约l00ml,滤过另放,再加入500ml蒸馏水,用文火煎至80ml,滤过,合并两次滤过液,再用文火煎至约l00ml,加入枯矾,用滤纸缓缓滤过,最后加入甘油即得。

    本发明中药的药理作用如下:

    黄莲:苦、寒。归心、肝、胃、大肠经。清热泻火,燥湿,解毒。主治热病邪入心经之高热,烦躁,湿热胸痞,消谷善饥,肝火目赤肿痛等。

    败酱草:辛、苦、微寒,归胃、大肠、肝经。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用于肠痈腹痛、痈肿疮毒。

    桔梗:苦、辛、平。归肺、胃经。宣肺、祛痰、利咽、排脓。用于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胞满胁痛,痢疾腹痛等。

    红粉:辛、热、有大毒,归心、肝、脾经。拔毒除脓、祛腐生肌,燥湿杀虫的功能。用于痈疔疮,一切恶疮,腐肉不去,窦道瘘管,脓水淋漓,久不收口,疥癣。

    赤芍:苦,归肝经,清热凉血,祛瘀止痛,用于肝火旺盛之目赤肿痛,头晕目眩,胸胁疼痛,温热病热入血分之身热舌绛,斑疹出血,以及血瘀经闭;火热炽盛迫血妄行之吐血尿血。

    扛板归:酸、苦、平。归肺、小肠经。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散瘀止血。疔疮痈肿,丹毒,瘫腮,乳腺炎,聍耳,喉蛾,感冒发热,肺热咳嗽,百日咳,疟疾,风火赤眼,跌打肿痛,吐血,便血,蛇虫咬伤。

    枯矾:酸、涩、寒。归肺、脾、胃、大肠经。消痰,燥湿,止泻,止血,解毒,杀虫。用于治癫痫,喉痹,疚涎壅甚,肝炎,黄疸,胃、十二指肠溃疡,子宫脱垂,白带,泻痢,衄血,口舌生疮,疮痔疥癣,水、火、虫伤等。

    中医认为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属脓耳范畴,肝胆火盛、邪热外侵、脾虚湿困等均可上犯耳窍,化生脓汁,形成“脓耳”。大多数是由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变形杆菌等混合感染引起。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体未充,感受邪毒疫气,上困于耳,蒸灼耳膜,血肉腐败而致,且多挟。本发明中黄莲、败酱草、桔梗、红粉、赤芍、扛板归清热解毒,燥湿消肿,消痈散结;枯矾有燥湿止痒,清热消痰之功,甘油具有渗透引湿作用,以帮助药液渗透。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消肿止痛、收敛燥湿之功。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对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具有独特的疗效。

    综上所述,本发明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药物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效果显著,效果好、药物来源简单,其制备方法可操作性强,不需要特殊的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中药。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药物,由下述原料药制成:黄莲30g、败酱草15g、桔梗15g、红粉15g、赤芍15g、扛板归15g、枯矾15g、甘油120ml。

    其制备方法为:将黄莲、败酱草、桔梗、红粉、赤芍、扛板归置于l000ml蒸馏水中浸泡30min,用文火煎至约l00ml,滤过另放,再加入500ml蒸馏水,用文火煎至80ml,滤过,合并两次滤过液,再用文火煎至约l00ml,加入枯矾,用滤纸缓缓滤过,最后加入甘油即得。

    关 键  词:
    一种 治疗 小儿 急性 化脓 中耳炎 中药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中药.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95684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