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杀菌、防治线虫作用的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具有杀菌、防治线虫作用的组合物.pdf(9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78309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5.14 CN 103783093 A (21)申请号 201410090706.1 (22)申请日 2014.03.13 A01N 65/28(2009.01) A01N 25/30(2006.01) A01N 25/02(2006.01) A01P 3/00(2006.01) A01P 5/00(2006.01) (71)申请人 四川龙蟒福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620036 四川省眉山市眉山经济开发区 东区 (72)发明人 张敏 汪悦 邵家华 范先国 吴红波 左建英 (74)专利代理机构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
2、 51219 代理人 魏常巍 温黎娟 (54) 发明名称 一种具有杀菌、 防治线虫作用的组合物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杀菌、 防治线虫作用 的组合物, 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 : 植物油 1-60%, 抗氧化剂 0.1-0.5%, 表面活性剂 10-30%, 余量为低 VOC 溶剂, 它解决了植物油不能施用于 土壤的技术问题, 提供了一种同时具有杀菌和杀 线虫双重作用的组合物, 它不含毒性, 对环境无污 染, 属于绿色环保型制剂。 本发明将植物油与其它 组分混合制成液体制剂, 便于施用于土壤杀菌及 杀线虫, 抗氧化剂的加入对本发明组合物的有效 成分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表面活性剂。
3、使植物油在 水中均匀分散形成稳定的乳状液, 溶剂起到稀释 作用。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7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783093 A CN 103783093 A 1/1 页 2 1. 一种具有杀菌、 防治线虫作用的组合物 , 其特征在于 : 该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百分 比的原料 : 植物油 1-60%, 抗氧化剂 0.1-0.5%, 表面活性剂 10-30%, 余量为低 VOC 溶剂。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具有杀菌、 防治线虫作用的组合物 , 其特征在。
4、于 : 所述 的植物油选自肉桂油、 桉叶油和丁香油。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具有杀菌、 防治线虫作用的组合物 , 其特征在于 : 所述 的低 VOC 溶剂选自油菜油、 大豆油甲酯、 松脂油和油酸甲酯。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具有杀菌、 防治线虫作用的组合物 , 其特征在于 : 所述 的抗氧化剂选自 2,6- 二叔丁基对甲苯酚 (BHT) , 叔丁基对苯二酚 (TBHQ) , 丁基羟基茴香醚 (BHA) , 丁香酚, 麝香草粉和香草酚。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具有杀菌、 防治线虫作用的组合物 , 其特征在于 : 所述 的表面活性剂选自农乳 500# 和农乳 7。
5、00#。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783093 A 2 1/7 页 3 一种具有杀菌、 防治线虫作用的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物,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杀菌、 防治线虫作用的组合物, 属于农 业有害生物防治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植病界普遍认为的五大难防治的病害为土传病害、 维管束病害、 病毒病害、 细菌病 害和线虫病害, 土传病害由于危害广泛、 严重被列为这五大难防治的病害之首。 土传病害的 防治走过了漫长的历程, 从杀生性的土壤消毒剂如氯化苦、 溴甲烷以及多种杀菌剂的应用 发展到生物防治, 但土传病害的传播与危害依然倡獗, 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深入探讨 的问。
6、题。 0003 土传病害主要危害作物的根部和茎部, 作物生长前期一旦发生病害, 幼苗根腐烂 或者茎腐烂, 幼苗很快就会死亡, 严重影响作物生长。作物生长后期发生病害, 一般年份减 产 20%-30%, 严重年份减产 50%-60%, 甚至绝收, 土传病害发生后, 比较难防治, 病菌藏在土 壤中越冬, 很难被杀死, 来年继续侵害作物, 如此循环, 病害越来越严重。 0004 土壤线虫与病害有密切关系。土壤线虫可造成植物根系的伤口, 有利病菌侵染而 使病害加重, 往往线虫与真菌病害同时发生, 如棉花枯萎病与土壤线虫密不可分, 在美国棉 花枯萎病称为枯萎线虫复合病害。 0005 线虫寄生于包括农作物。
7、和林业 (松材线虫) 在内的许多植物, 全世界因线虫危害以 及因此引起的复合病害给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据估计每年约 1000 亿美元。特别是在温室 和大棚中, 植物线虫生存时间长, 密度大, 给园艺作物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如何控制和消 除植物线虫的危害在全世界范围内已引起了广泛的重视。 目前植物根结线虫的主要防治方 法还是化学防治特别是高毒农药防治, 如涕灭威、 呋喃丹、 溴甲烷、 氯化苦、 威百亩等, 其中 呋喃丹在国内很多省份已经被禁用 ; 溴甲烷在2005年已经在发达国家被禁用, 预计2015年 在发展中国家将被全面禁用 ; 氯化苦在很多作物如白菜等上被禁用。 这些高毒化学农药, 直 接通。
8、过植物果实或水、 大气到达人、 畜体内, 或通过环境、 食物链最终传递给人、 畜 ; 另外, 由 于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 潜伏性和长期性, 其通过动植物的食物链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危 害, 因而不易被人们察觉, 如涕灭威的急性毒性大鼠口服 LD50 为 0.65 毫克 / 公斤小鼠口 服 LD50 为 0.30 毫克 / 公斤。阿维菌素具有很好的杀线虫活性, 尤其是 B2a 成分, 但是其 含二甲苯、 DMF 以及吡咯烷酮等高毒有机溶剂的制剂产品被应用于农业, 在防治线虫的同时 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0006 在现代农业体系下, 剧毒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给农业生产、 食物安全和环境保护 等带来了严重。
9、的问题。 因此, 社会需要一种有效的、 环境友好型的、 容易使用的新制剂, 为可 持续农业服务。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安全、 环保的杀菌、 防治 说 明 书 CN 103783093 A 3 2/7 页 4 线虫的组合物, 它不含毒性, 对环境无污染, 属于绿色环保型制剂。 0008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 一种具有杀菌、 防治线虫作用的组合物 , 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 : 植物油 1-60%, 抗氧化剂 0.1-0.5%, 表面活性剂 10-30%, 余量为低 VOC 溶剂。 0009 上述植物油为肉桂油、。
10、 桉叶油、 丁香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0 上述低 VOC 溶剂为油菜油、 大豆油甲酯、 松脂油、 油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1 上述抗氧化剂为 2,6- 二叔丁基对甲苯酚 (BHT) , 叔丁基对苯二酚 (TBHQ) , 丁基羟 基茴香醚 (BHA) , 丁香酚, 麝香草粉 , 香草酚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2 上述表面活性剂为农乳 500# 和农乳 700#。 0013 桉叶油, 主要组成 : 1,8- 桉叶素 (80% 以上) 、 莰烯、 水芹烯、 松油醇、 乙酸香叶醇、 异 戊醛香茅醛、 和胡椒酮等, 为无色或微黄色液体。呈特有清凉桉叶香气并带几分樟脑气味, 带些药气, 有辣口。
11、清凉感, 香气强烈而持久。桉叶油的用途桉叶油按用途可医药用油、 香料 用油和工业用油三种。 在医药上应用较多的是蓝桉油, 蓝桉油具有抗多种细菌的作用, 特别 是对上呼吸道感染、 慢性支气管炎, 有祛痰作用。临床上通过抑菌实验, 发现蓝桉叶油有抑 菌能力, 通过吸入和气管滴入两法应用时, 对治疗肺结核病人有令人满意的效果。 在消除常 见症状, 尤其是空洞闭合上似较其它抗痨药物为佳。 蓝桉油也可用于某些皮肤病, 并作为创 伤面、 溃疡、 瘘管的冲洗剂、 除臭剂及神经病的镇痛药。此外蓝桉油也常用于十滴水、 清凉 油、 风油精、 驱蚊油、 止咳药等。柠檬桉油在香料和日化产品中使用, 柠檬桉油含有香茅醛。
12、, 可用于合成薄荷脑, 麝香草酚香精, 还可从柠檬桉油中分离出玫瑰醇、 柠檬醇, 用于配制香 水、 香皂、 香精油、 痱子粉等。工业用桉叶油可用于浮选矿砂、 洗涤剂中添加剂, 表面活性剂 和杀菌剂。桉叶油是一种天然洗涤剂, 通常衣服、 地毯之类织物如果有口香糖是很难洗掉 的, 可是最近人们发现, 用桉叶油作洗涤剂非常容易洗净此类污垢迹。深入研究又发现, 桉 叶油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和杀菌能力, 而且来源丰富, 无公害产生, 确是一种十分理想的天 然乳化剂和杀菌剂。 0014 肉桂油是樟科植物肉桂干燥的树皮、 树叶或树枝经提取得到的挥发油, 具有辛烈 而暖甜的香气, 带焦、 木、 膏香。肉桂油中含。
13、有很多重要的功能成分, 其中 80% 以上为肉桂 醛, 此外还含有肉桂醇、 桂皮酸、 香豆素、 乙酸桂皮酯、 苯乙酮等几十种以上的成分, 可作为 天然的香料、 抗氧化剂、 抑菌剂和防腐剂。 因此, 可在食品、 医药、 化工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0015 丁香油, 无色或苍黄色液体, 有强烈的丁香香气, 不溶于水。主要用于抗菌, 降血 压 : 也可用于香水、 香精以及各种化妆品香精和皂用香精配方中, 还可以用于食用香精的调 配。 0016 本发明中使用的植物油为肉桂油、 桉叶油、 丁香油的一种或几种, 具有杀菌和防治 线虫的作用, 它们在食品、 医药、 化工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其毒性低, 在美。
14、国 EPA 40 CFR 152:25B 明确注明免于登记。虽然本发明使用的植物油被公认为具有杀菌和杀线虫的活 性, 但是, 它们的高挥发性和低溶解性限制了它们在土壤中的使用, 因此本发明将植物油与 其它组分混合制成液体制剂, 便于施用于土壤杀菌及杀线虫。抗氧化剂的加入对本发明组 合物的有效成分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表面活性剂使植物油在水中均匀分散形成稳定的乳状 液, 溶剂起到稀释作用。并且本发明使用的溶剂为为低 VOC 溶剂, 对生态环境无危害。 0017 因此, 本发明解决了植物油不能施用于土壤的技术问题, 提供了一种同时具有杀 说 明 书 CN 103783093 A 4 3/7 页 5 。
15、菌和杀线虫双重作用的组合物, 它不含毒性, 对环境无污染, 属于绿色环保型制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为了更加清楚的理解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 步的说明, 但并不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限定在以下实施例中。 0019 本发明一种具有杀菌、 防治线虫作用的组合物 , 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 : 植 物油 1-60%, 抗氧化剂 0.1-0.5%, 表面活性剂 10-30%, 余量为低 VOC 溶剂。 0020 上述植物油为肉桂油、 桉叶油、 丁香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1 上述低 VOC 溶剂为油菜油、 大豆油甲酯、 松脂油、 油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
16、2 上述抗氧化剂为 2,6- 二叔丁基对甲苯酚 (BHT) , 叔丁基对苯二酚 (TBHQ) , 丁基羟 基茴香醚 (BHA) , 丁香酚, 麝香草粉 , 香草酚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3 上述表面活性剂为农乳 500# 和农乳 700#。 0024 本发明的组合物, 优先制剂组如下 :(按重量百分比) 用上述制剂进行试验 : 一、 离体根结线虫 J2 的 LC50 和 LC90 1、 试验目的 : 测定对根结线虫 J2 的 LC50 和 LC90。 0025 2、 试验条件 2.1 供试靶标 : 根结线虫 Meloidogyne incognica 2.2 仪器设备 : 贝曼漏斗, 组织搅碎。
17、机, 筛子, 计数培养皿, 磁力搅拌机, 移液枪, 离心 机, 吸管, 高压喷头, 解剖镜, 线虫挑针。 0026 3、 试验方法 取 1 ml 根结线虫二龄幼虫悬浮液, 含根结线虫二龄幼虫 30-50 条, 体视显微镜下检测 J2 活虫数, 加入药剂, 使线虫与药剂接触时间为 30min 时观察剩余线虫活虫数。 0027 4、 试验结果 说 明 书 CN 103783093 A 5 4/7 页 6 二、 对离体松材线虫的 LC50 和 LC90 1、 试验目的 : 测定对松材线虫的 LC50 和 LC90。 0028 2、 试验条件 2.1 供试靶标 : 松材线虫 Bursaphelench。
18、us xylophilus 2.2 仪器设备 : 数培养皿, 磁力搅拌机, 移液枪, 离心机, 解剖镜, 线虫挑针。 0029 3、 试验方法 取松材线虫线虫悬浮液, 每处理含线虫 40-60 条, 体视显微镜下检测活虫数, 加入药 剂, 使线虫与药剂接触时间为 0.5 h 和 1 h 时观察剩余线虫活虫数。 0030 4、 试验结果 三、 对根结线虫卵及二龄幼虫盆栽药效试验 1、 试验目的 : 对根结线虫卵及二齡幼虫防效, 筛选出最佳药剂和施药浓度, 并与市售药剂 1.8% 阿维 菌素 (二甲苯) 杀线活性进行比较。 0031 2、 试验条件 2.1 供试靶标和供试作物 西红柿幼苗 (3-4。
19、 叶) , 南方根结线虫 (Meloidogyne incognica) , 对照药剂 : 1.8% 阿维 菌素乳油 2.2 培养条件 土壤质地 (砂 : 土 =2 : 1) , 温室温度 (15-34 ) 3、 试验设计 (1) 装盆 : 取直径为 30cm 塑料花盆装满土 (每盆土均匀带有线虫卵及二齡幼虫) , 并注 入 400ml 水以保持土壤湿润 ; (2) 预处理 (1 次) : 移栽前, 将各药剂按比例稀释稀释, 第 1 次灌药, 每盆灌药量为 200 ml, 每个处理 3 次重复 ; 说 明 书 CN 103783093 A 6 5/7 页 7 (3) 移栽 : 预处理 10 天。
20、后, 移栽番茄幼苗 (苗子大小均匀) , 并浇水定苗 ; (4) 后处理 (2 次) : 移栽 2 天后, 第 2 次灌药 (处理药剂与预处理一致) , 每盆灌药量为 200 ml ; 在第 2 次灌药 10 天后, 进行第 3 次灌药 (处理药剂与预处理一致) 。 0032 (5) 记录数据 : 2 个月后, 扣盆收获植株, 测量株高并进行病害分级并拍照, 将植株 地上部轻轻剪下, 记录每个处理各重复地上部和根的鲜重。 根据空白对照发病情况, 对根部 线虫危害情况进行分级调查, 采用如下分级标准 : 0 级 : 无根结 1 级 : 根结面积占整个根面积的 25% 以下 2 级 : 根结面积占。
21、整个根面积的 26-50% 3 级 : 根结面积占整个根面积的 51-75% 4 级 : 根结面积占整个根面积的 75% 以上 4、 试验数据 四、 对根结线虫卵及二龄幼虫的盆栽药效试验 1、 试验目的 : 测定对线虫卵及二齡幼虫防效 2、 试验条件 2.1 供试靶标和供试作物 : 西红柿幼苗 (3-4 叶) , 南方根结线虫 (Meloidogyne incognica) 2.2 培养条件 土壤质地 (砂 : 土 =2 : 1) , 温室温度 (18-34 ) 3、 试验设计 10 月 6 日取直径为 6 cm 营养钵装 150 ml 土, 接种量为 2000 个根结线虫卵及二龄幼 虫。进行。
22、以下预处理 : 10 月 7 日第一次处理, 10 月 14 日第二次处理, 每盆施药量为 40 ml, 10 月 21 日移栽西红柿幼苗 (4-5叶) 。 11月12日扣盆收获植株, 测量株高并进行病害分级。 将植株地上部轻轻剪下, 记录每个处理各重复地上部和根的鲜重。 0033 4、 试验数据 说 明 书 CN 103783093 A 7 6/7 页 8 五、 对尖孢镰刀菌的室内生测试验 1、 试验目的 试验对尖孢镰刀菌的室内杀菌活性 . 尖孢镰刀菌 (Fusarium.oxysporum) 是一种世界 性分布的土传病原真菌, 寄主范围广泛, 可引起瓜类、 茄科、 香蕉、 棉、 豆科及花卉。
23、等 100 多 种植物枯萎病的发生。 0034 2、 试验方法及步骤 : 采用生长素率测定法 2.1 制备带毒培养基 (各组均配置 50ml) 将供试药液按照各供试药品终浓度, 用无菌蒸馏水稀释成一系列浓度, 分别准确吸取 0.5ml 的药液加入到溶化的 50ml 培养基。 (培养基冷却到 55左右再加入) 混合均匀, 得到 最终浓度的带毒培养基, 倒入灭菌的培养皿, 每个梯度设四个重复, 冷却即成带毒的固体培 养基平面。 0035 2.2 接种病原菌 用 0.5cm 的打孔器取带菌培养基柱, 然后用接种针挑取菌饼放于带毒培养基平面上。 每个培养皿在中间放一个菌饼, 菌丝面朝上。 0036 2.3 培养 将接种好的培养基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温度 28, 但由于室内温度降低, 实际培养 温度在 2627之间。 0037 2.4 结果检查及其表示方法 菌饼接种后 72h, 取出培养皿测量菌落直径 (以 mm 表示) 。每个菌落十字交叉测 2 个直 径, 以其均数代表菌落大小。代入公式求出抑制病菌生长率 : 抑制生长率 =1-(处理菌落直径 - 菌饼直径) /(对照菌落直径 - 菌饼直径) 100% 3、 试验结果 说 明 书 CN 103783093 A 8 7/7 页 9 以上实例说明, 本发明组合物的杀菌和杀线虫效果显著。 说 明 书 CN 103783093 A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