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挺香耐泡的甜钩宝茶制作方法.pdf

  • 上传人:32
  • 文档编号:6951398
  • 上传时间:2019-09-16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396.13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241560.6

    申请日:

    20140603

    公开号:

    CN103976109A

    公开日:

    2014081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F3/34,A23F3/06

    主分类号:

    A23F3/34,A23F3/06

    申请人:

    王挺良

    发明人:

    王挺良

    地址:

    362500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浔中镇城后中路3号

    优先权:

    CN201410241560A

    专利代理机构: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洪渊源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挺香耐泡的甜钩宝茶制作方法,其工艺步骤包括:采摘鲜叶;退青;萎凋;杀青;密封匀水;揉压成型;130-1600C、8-12min的炒热揉压定型;60-700C、2-4h的低温烘干;140-1500C、5-15min的高温烘焙挺香;80-1100C、2-5.5h的二次烘焙挺香;去杂分拣后制得甜钩宝茶。揉压定型后的茶叶先烘干后挺香,60-700C、2-4h的慢火低温烘干,再进行140-1500C、5-15min的烘烤,短时的高温使低沸点的具有青草气味的醇类、醛类大部分挥发;高温烘焙的温度控制在1500C以下,确保高沸点的萜烯类发生异构化并阻止芳香精油类挥发损失,使成品甜钩宝茶香气足、耐泡;整个制作过程保持茶叶叶片的完整,克服现有工艺将茶叶切段而走水不畅的问题,使制成的甜钩宝茶叶更为醇厚,提高茶叶的品质。

    权利要求书

    1.挺香耐泡的甜钩宝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采摘鲜叶:采成熟鲜叶;B、退青:将采摘的鲜叶用日光摊晾退青;C、萎凋:将退青后茶叶在室内均匀摊放进行萎凋;D、杀青:将萎凋后茶叶送入杀青机杀青,杀青温度160-180C、时间15-20min;E、密封匀水:将经杀青后的茶叶装入塑料薄膜袋中密封;F、揉压成型:将密封匀水后的茶叶反复揉压、揉散,将茶叶揉压成型;G、炒热揉压定型:将揉压成型后的茶叶揉散,再次放入杀青机炒热,炒热温度130-160C、时间8-12min,并将炒热后茶叶揉压为紧结成块,再将定型成块的茶叶静置冷却后打散摊开;H、低温烘干:将揉压定型后的茶叶放入茶叶烘干机低温烘干,烘干温度为60-70C、时间2-4h;I、高温烘焙挺香:将低温烘干并冷却的茶叶放茶叶烘焙挺香机进行高温烘焙,烘焙温度140-150C、时间5-15min;J、二次烘焙挺香:将高温烘焙挺香后的茶叶在茶叶烘焙挺香机连续进行二次烘焙,烘焙温度降至80-110C,烘焙时间为2-5.5h;K、去杂分拣:将二次烘焙挺香的茶叶冷却后,去杂分拣,制得甜钩宝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甜钩宝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是将茶叶在室内均匀薄摊开进行静置萎凋,其薄摊的茶叶厚度为3-5cm,萎凋时间为4-12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甜钩宝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是将经杀青后的茶叶装入塑料薄膜袋密封10-2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甜钩宝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H是将揉压定型后的茶叶平铺烘干圆筛上,厚度4.5-5.5cm,均匀铺平后,在中心点离周边线三分之一处圈环上的茶叶均布有多个间隔布置的排放孔,该排放孔上端口大、下端口小的倒锥形通孔,再将铺放有茶叶的烘干筛放入茶叶烘干机中进行低温烘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甜钩宝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孔的上端口直径为2.5-3.5cm,下端口直径为上端口直径的2/3-4/5。 6.一种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方法制成的甜钩宝茶。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甜钩宝茶,特别是指一种由甜叶悬钩子(Rubus Suavissimus  S  Lee)制作的具有滋味清甜和浓厚的香味的甜钩宝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利用甜叶悬钩子制备甜钩宝茶采用的是一般茶叶制茶工艺技术,引用传统茶类制作工艺:采青-- 萎凋--杀青—揉捻—包揉--炒香--烘干—风选—整形—复火—拼配—成品。

    授权公告号为CN1232175C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由甜叶悬钩子(Rubus Suavissimus  S  Lee)制作的甜茶及其生产工艺,其生产工艺如下:鲜叶采摘→晾青→切段→杀青→初揉→扎包、包揉→炒香→烘干→风选→整形→复火→拼配→精制得成品甜茶;其中,杀青的温度为150~180°C、时间为6-9min,炒香依火温从高到低再由低至高进行炒制(温度140~160°C炒制30-50min→温度180~200°C炒制10-20min→温度120~150°C炒制10-20min),烘干的温度为100~130°C、时间为20-30min。该甜茶生产工艺是直接用包揉的湿的含水量高的湿茶叶进茶叶炒干机进行从高到低—从低到高进行反复炒香,长时间的高温(150°C以上)炒香烘干,由于大部分香气成分中的芳香精油类沸点均在150°C以上,且杀青包揉定型后的茶叶含水率低,导致大部分香气成分中的芳香精油类在高温炒香烘干过程中被蒸发掉,直接造成成品甜茶中香味物质不足,制作的成品甜茶滋味只略显醇厚、香味并未保持在甜茶的茶叶中,香味很淡、醇厚度不足,甜茶浓度低、浸出物少、不耐泡(只能3-4泡),且还有一股会让人讨厌和惧怕的类似甘草的味道,饮用价值低,难于被消费者接受。还有,在其制作过程中包含了将晾青后的茶叶进行了切断,导致茶叶叶片中的叶脉系统被破坏,制作过程中的茶叶无法通过叶片内部叶脉良好走水,被切断茶叶走水不畅以致茶叶里面的水分没有走透,直接影响茶叶的品质,制作的甜茶较难于入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挺香耐泡的甜钩宝茶制作方法,采用甜叶悬钩子叶片制成香味浓烈耐泡的甜钩宝茶,以克服现有甜钩宝茶有一股会让人讨厌和惧怕的类似甘草的味道、香气淡、不耐泡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挺香耐泡的甜钩宝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    采摘鲜叶:采成熟鲜叶;

    B    退青:将采摘的鲜叶用日光摊晾退青;

    C    萎凋:将退青后茶叶在室内均匀摊放进行萎凋;

    D    杀青:将萎凋后茶叶送入杀青机杀青,杀青温度160-1800C、时间15-20min;

    E     密封匀水:将经杀青后的茶叶装入袋中密封,匀水10-20min;

    F     揉压成型:将密封匀水后的茶叶反复揉压、揉散,将茶叶揉压成型;

    G    炒热揉压定型:将揉压成型后的茶叶揉散,再次放入杀青机炒热,炒热温度130-1600C、时间8-12min,并将炒热后茶叶揉压定型为紧结成块,再将定型成块的茶叶静置冷却后揉散摊开;

    H     低温烘干:将揉压定型后的茶叶放入茶叶烘干机低温烘干,烘干温度为60-700C、时间2-4h;

    I     高温烘焙挺香:将低温烘干并冷却的茶叶在茶叶烘焙挺香机进行高温烘焙,烘焙温度140-1500C、时间5-15min;

    J     二次烘焙挺香:将高温烘焙挺香后的茶叶在茶叶烘焙挺香机连续进行第二次烘焙,烘焙温度降至80-1100C,烘焙时间2-5.5h;

    K    去杂分拣:将二次烘焙挺香的茶叶冷却后,去杂分拣,制得甜钩宝茶。

    进一步,上述步骤C中,是将茶叶在室内均匀薄摊开进行静置萎凋,其薄摊的茶叶厚度为3-5cm,萎凋时间为4-12h。

    上述步骤E中,是将经杀青后的茶叶装入塑料薄膜袋密封10-20min。

    上述步骤H是将揉压定型后的茶叶平铺烘干圆筛上,厚度4.5-5.5cm,均匀铺平后,在中心点离周边线三分之一处圈环上的茶叶均布有多个间隔布置的排放孔,该排放孔上端口大、下端口小的倒锥形通孔,再将铺放有茶叶的烘干筛放入茶叶烘干机中进行低温烘干。

    上述步骤H中的排放孔的上端口直径为2.5-3.5cm,下端口直径为上端口直径的2/3-4/5;促使烘干过程中的热风气流通过排放孔有规律地产生撞击波,从而产生多次元超热波对茶叶进行烘干,而达到烘干由内而外加热茶叶确保茶叶熟透、热透,并通过排放孔均匀排水排杂,提升茶叶品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方法制成的甜钩宝茶。

    由上述对本发明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在采用传统的制茶技术时将采青时改为采成熟大叶,叶片采回后用日光退青、长时间萎凋,使茶叶的水分缓慢挥发减少,变为柔软,茶叶也会在水分散失的过程中逐步产生内部化学变化,去掉青臭味,并促使果香味显露。

    本发明将杀青后的茶叶用塑料薄膜袋密封,让炒制的叶片互相吸水均匀,确保茶叶在后续的揉压成型过程中叶片完整,减少茶叶碎叶粉末的产生。

    本发明采用揉压成型、炒热揉压定型,利用茶叶揉压机揉压而不是揉捻包揉,促使茶叶细胞内含物部分压致细胞表面,使细胞内含物更易溢出;更多的接触空气,更有利于叶片内多酚类氧化酶的氧化作用;并增加甜钩宝茶叶外形的紧结程度,减缓甜味的快速冲泡过甜;增加外形美观;增加甜钩宝茶在冲泡过程中浸出物的数量和浓度,更耐泡、浓香。

    揉压定型后的茶叶不按一般传统制茶顺序进行炒香后烘干,而是相反,先烘干后挺香。即先用一般烘干箱慢火低温60-700C烘干2-4h,使茶叶内部的水分氨基酸多酚类等物质均匀转移到叶肉部,水分进一步均匀蒸发烘干;烘干后的茶叶用烘焙挺香机以高温140-1500C、短时5-15min烘烤,以短时的高温使低沸点的具有青草气味的醇类、醛类大部分挥发。当温度升高时,茶叶中的水分逐渐蒸发出来,而后香气伴随着水分蒸发出来,大部分香气成分中的芳香精油类沸点均在1500C以上,因此高温烘焙的温度控制在1500C以下,确保高沸点的萜烯类则发生异构化并阻止大部分香气成分中的芳香精油类由于超其沸点而挥发损失,使成品甜钩宝茶中醇类、酸类化合物较多,具有清香、鲜灵的香气特征。高温短时的烘干挺香后茶叶能最大限度去除甜钩宝茶叶中喝久会让人讨厌和怕的类似甘草的味道。烘焙挺香后再用中温80-1100C烘焙茶叶2-5.5h,因为此温度属于一般茶叶最好的烘焙温度范围,在此温度下更有利于氧化酶的作用,更能让多酚类、氨基酸等物质慢慢脱水更多转化为甜钩宝茶叶的芳香物质,由于甜钩宝茶的氨基酸含量比其他茶叶更高,除形成许多烘香型的物质,转化的香味物质更多更丰富,使内含的茶汁与茶的内质和芳香更多释出于茶叶的表层,并驻留在叶肉里,使甜钩宝茶叶具有特有的香气、浓厚的香味(红心地瓜香),即具有独特风味焙火香与喉韵,形成清扬浓烈的香气滋味醇厚、香气馥郁、且可久放不退。泡饮时茶水清甜香味浓厚,茶湯明亮,咽下,回味,感觉甜润、生津,口齿留香;对人体有益的浸出物更易泡出,清甜好喝,挺香耐泡,耐泡达8-10遍,解决了现有甜钩宝茶香气不足,不耐泡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挺香耐泡的甜钩宝茶制作技术方法。

    还有,本发明是将完整叶片的甜钩宝茶叶进行杀青,整个制作过程保持茶叶叶片的完整,避免茶叶走水不畅,完整茶叶制作的甜钩宝茶由于茶叶叶片叶脉完整而走水顺畅,使制成的甜钩宝茶叶更为醇厚,提高茶叶的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挺香耐泡的甜钩宝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   采摘鲜叶:在露水干以后采成熟鲜叶;

    B   退青:将采摘的鲜叶用日光摊晾退青;

    C   萎凋:将茶叶在室内均匀薄摊开进行静置萎凋,其薄摊的茶叶厚度为3-5cm,萎凋时间为4-12h;

    D   杀青:将萎凋后茶叶送入杀青机杀青,杀青温度160-1800C、时间15-20min;

    E   密封匀水:将经杀青后的茶叶装入塑料薄膜袋密封匀水10-20min;

    F   揉压成型:将密封匀水后的茶叶放入茶叶揉压机进行反复揉压、揉散,将茶叶揉压成粒型、条形、珠型;

    G   炒热揉压定型:将揉压成型后的茶叶,再次放入杀青机炒热,炒热温度130-1600C、时间8-12min,并将炒热后茶叶放入揉压机揉压定型并紧结成块,再将定型成块的茶叶静置冷却后揉散摊开;

    H    低温烘干:将揉压定型后的茶叶平铺烘干筛上;再将铺放有茶叶的烘干筛放入茶叶烘干机中进行低温烘干,烘干温度为60-700C、时间2-4h;

    I     高温烘焙挺香:将低温烘干并冷却的茶叶置茶叶烘焙挺香机进行高温烘焙,烘焙温度140-1500C、时间5-15min;

    J     二次烘焙挺香:将高温烘焙挺香后的茶叶在烘焙挺香机继续进行第二次烘焙,烘焙温度降至80-1100C,烘焙时间2-5.5h;

    K    去杂分拣:将二次烘焙挺香的茶叶冷却后,去杂分拣,制得甜钩宝茶。

    实施例一:

    A    采摘鲜叶:在露水干以后采成熟鲜叶;

    B     退青:将采摘的鲜叶用日光摊晾退青;

    C     萎凋:将茶叶在室内均匀薄摊开进行静置萎凋,其薄摊的茶叶厚度为3-5cm,萎凋时间为4-12h;

    D     杀青:将萎凋后茶叶送入杀青机杀青,杀青温度1600C、时间18-20min;

    E      密封匀水:将经杀青后的茶叶装入塑料薄膜袋密封匀水15-18min;

    F      揉压成型:将密封匀水后的茶叶放入茶叶揉压机进行反复揉压、揉散,将茶叶揉压成粒型、条形、珠型;

    G      炒热揉压定型:将揉压成型后的茶叶,再次放入杀青机炒热,炒热温度1500C、时间10-11min,并将炒热后茶叶放入揉压机揉压定型并紧结成块,再将定型成块的茶叶静置冷却后揉散摊开;

    H     低温烘干:将揉压定型后的茶叶平铺烘干圆筛上,厚度4.5-5.5cm;再将铺放有茶叶的烘干筛放入茶叶烘干机中进行低温烘干,烘干温度为700C、时间2-3h;

    I      高温烘焙挺香:将低温烘干并冷却的茶叶置茶叶烘焙挺香机进行高温烘焙,烘焙温度1400C、时间12-15min;

    J      二次烘焙挺香:将高温烘焙挺香后的茶叶在烘焙挺香机继续进行第二次烘焙,烘焙温度降至1100C,烘焙时间2-3.5h;

    K     去杂分拣:将二次烘焙挺香的茶叶冷却后,去杂分拣,制得甜钩宝茶。

    实施例二:

    A    采摘鲜叶:在露水干以后采成熟鲜叶;

    B    退青:将采摘的鲜叶用日光摊晾退青;

    C    萎凋:将茶叶在室内均匀薄摊开进行静置萎凋,其薄摊的茶叶厚度为3-5cm,萎凋时间为4-12h;

    D    杀青:将萎凋后茶叶送入杀青机杀青,杀青温度1700C、时间16-18min;

    E    密封匀水:将经杀青后的茶叶装入塑料薄膜袋密封匀水13-17min;

    F     揉压成型:将密封匀水后的茶叶放入茶叶揉压机进行反复揉压、揉散,将茶叶揉压成粒型、条形、珠型;

    G     炒热揉压定型:将揉压成型后的茶叶,再次放入杀青机炒热,炒热温度1300C、时间10-12min,并将炒热后茶叶放入揉压机揉压定型并紧结成块,再将定型成块的茶叶静置冷却后揉散摊开;

    H     低温烘干:低温烘干:将揉压定型后的茶叶平铺烘干圆筛上,厚度4.5-5.5cm;再将铺放有茶叶的烘干筛放入茶叶烘干机中进行低温烘干,烘干温度为600C、时间3-4h;

    I     高温烘焙挺香:将低温烘干并冷却的茶叶置茶叶烘焙挺香机进行高温烘焙,烘焙温度1500C、时间5-10min;

    J     二次烘焙挺香:将高温烘焙挺香后的茶叶在烘焙挺香机继续进行第二次烘焙,烘焙温度降至1000C,烘焙时间3-4.5h;

    K    去杂分拣:将二次烘焙挺香的茶叶冷却后,去杂分拣,制得甜钩宝茶。

    实施例三:

    A   采摘鲜叶:在露水干以后采成熟鲜叶;

    B    退青:将采摘的鲜叶用日光摊晾退青;

    C    萎凋:将茶叶在室内均匀薄摊开进行静置萎凋,其薄摊的茶叶厚度为3-5cm,萎凋时间为4-12h;

    D    杀青:将萎凋后茶叶送入杀青机杀青,杀青温度1800C、时间15-17min;

    E     密封匀水:将经杀青后的茶叶装入塑料薄膜袋密封匀水15-18min;

    F     揉压成型:将密封匀水后的茶叶放入茶叶揉压机进行反复揉压、揉散,将茶叶揉压成粒型、条形、珠型;

    G     炒热揉压定型:将揉压成型后的茶叶,再次放入杀青机炒热,炒热温度1600C、时间8-10min,并将炒热后茶叶放入揉压机揉压定型并紧结成块,再将定型成块的茶叶静置冷却后揉散摊开;

    H     低温烘干:将揉压定型后的茶叶平铺烘干圆筛上,厚度4.5-5.5cm;再将铺放有茶叶的烘干筛放入茶叶烘干机中进行低温烘干,烘干温度为650C、时间2.5-3.5h;

    I      高温烘焙挺香:将低温烘干并冷却的茶叶置茶叶烘焙挺香机进行高温烘焙,烘焙温度1450C、时间8-12min;

    J     二次烘焙挺香:将高温烘焙挺香后的茶叶在烘焙挺香机继续进行第二次烘焙,烘焙温度降至800C,烘焙时间3.5-5.5h;

    K    去杂分拣:将二次烘焙挺香的茶叶冷却后,去杂分拣,制得甜钩宝茶。

    进一步,上述实施例一至三中,步骤H中的茶叶均匀铺平后,最好在中心点离周边线三分之一处圈环上的茶叶均布有多个间隔布置的排放孔,该排放孔上端口大、下端口小的倒锥形通孔,排放孔的上端口直径为2.5-3.5cm,下端口直径为上端口直径的2/3-4/5;平铺茶叶中开设有排放孔,可促使烘干过程中的热风气流通过排放孔有规律地产生撞击波,从而产生多次元超热波对茶叶进行烘干,而达到烘干由内而外加热茶叶确保茶叶熟透、热透,并通过排放孔均匀排水排杂,提升茶叶品质。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关 键  词:
    挺香耐泡 甜钩宝茶 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挺香耐泡的甜钩宝茶制作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95139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