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压室内消火栓调压稳压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视压室内消火栓调压稳压装置.pdf(14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210179426.9 (22)申请日 2012.06.01 A62C 35/20(2006.01) F16K 1/00(2006.01) F16K 1/36(2006.01) F16K 27/12(2006.01) (73)专利权人 江苏龙力神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23999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常熟市泗 洪工业园嵩山路北侧 (72)发明人 姚文龙 金哲龙 赵青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11435 代理人 孟阿妮 郭栋梁 CN 202637787 U,2013.01.02, CN。
2、 202637788 U,2013.01.02, CN 102921135 A,2013.02.13, CN 202086992 U,2011.12.28, (54) 发明名称 可视压室内消火栓调压稳压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视压室内消火栓调压稳压 装置, 包括 : 阀头和贯穿所述阀头的阀杆 ; 阀头包 括阀盖和同轴设置在阀盖内壁的阀盖套, 阀盖和 阀盖套分别具有中通结构 ; 阀盖的外侧开设有压 力表孔, 压力表孔上设置有压力表, 阀盖套上开设 有与压力表孔连通的阀盖套通孔 ; 阀杆自上而下 包括第一杆部、 密封凹槽件和第二杆部, 第二杆部 为空心杆部 ; 密封凹槽件的非凹陷部位。
3、的外径与 阀盖和阀盖套的内径匹配并大于空心杆部的外 径 ; 密封凹槽件的凹陷部位开设有凹槽通孔。本 发明可实现室内消火栓进水口的静态水压和 / 或 出水口的动态水压的测试和显示, 进而提高室内 消火栓维护和使用的方便性, 降低维护成本。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张敏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6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102921134 B (45)授权公告日 2015.03.04 CN 102921134 B 1/2 页 2 1. 一种可视压室内消火栓调压稳压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 阀头和贯。
4、穿所述阀头的阀杆 ; 所述阀头包括阀盖和同轴设置在所述阀盖内壁的阀盖套, 所述阀盖和所述阀盖套分别 具有中通结构 ; 所述阀盖的外侧开设有压力表孔, 所述压力表孔上设置有压力表, 所述阀盖 套上开设有与所述压力表孔连通的阀盖套通孔, 以在所述阀盖套通孔和所述压力表孔之间 形成压力表水道 ; 所述阀杆自上而下包括第一杆部、 密封凹槽件和第二杆部, 所述第二杆部为空心杆部 ; 所述密封凹槽件的非凹陷部位的外径与所述阀盖和所述阀盖套的内径匹配并大于所述空 心杆部的外径 ; 所述密封凹槽件的凹陷部位开设有凹槽通孔, 以自所述空心杆部内部到所 述凹槽通孔之间形成凹型阀杆水道 ; 当所述阀杆处于所述密封凹。
5、槽件的凹陷部位与所述阀盖套通孔对接时, 凹型阀杆水道 和压力表水道连通, 形成一静态压力测试水道 ; 当所述阀杆继续上升到空心杆部的外表面与阀盖套通孔对接时, 由于所述空心杆部的 外径小于密封凹槽件的非凹陷部位的外径, 栓体内部空腔与所述压力表水道连通, 形成一 动态压力测试水道。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可视压室内消火栓调压稳压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 稳压 件, 所述空心杆部贯穿所述稳压件 ; 所述稳压件包括同轴活动连接的截流板和叶轮, 所述截流板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叶轮 的外径, 所述截流板和所述叶轮之间设置有密封垫, 所述叶轮的外表面开设有多个刃口, 各 所述刃口的开设方向。
6、与所述第一杆部的上升方向相反 ; 所述空心杆部穿过所述稳压件的一端与固定件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可视压室内消火栓调压稳压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截流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圆筒、 截流端面和第二圆筒 ; 所述截流端面的外径分 别大于所述第一圆筒的外径和所述第二圆筒的外径, 所述第一圆筒的外径与所述空心杆部 的外径匹配且小于所述第二圆筒的外径, 所述叶轮套设在所述第二圆筒上。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可视压室内消火栓调压稳压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件 与所述截流端面之间设置有机械密封件, 所述机械密封件套设在所述空心杆部上。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可视压室内消火。
7、栓调压稳压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械密 封件与所述截流端面的接触面为陶瓷面。 6.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可视压室内消火栓调压稳压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轮与 所述第二圆筒丝杆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可视压室内消火栓调压稳压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心杆 部穿过所述稳压件的一端形成有空心杆部螺纹, 所述固定件为固定螺丝, 所述空心杆部穿 过所述稳压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螺丝螺纹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可视压室内消火栓调压稳压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杆 部为实心杆部, 所述实心杆部与所述阀头匹配的部位形成有第一螺纹部。 9. 根据权利要求 2-7 任一所。
8、述的可视压室内消火栓调压稳压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第一杆部为实心杆部, 所述实心杆部与所述阀头匹配的部位形成有第一螺纹部。 10. 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可视压室内消火栓调压稳压装置, 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刃口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21134 B 2 2/2 页 3 的开设方向与所述实心杆部的第一螺纹部的螺纹上升方向相反。 11.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可视压室内消火栓调压稳压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螺 纹部的螺距为 2-6mm360。 12. 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可视压室内消火栓调压稳压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螺 纹部的螺距为 2-6mm360。 13。
9、.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可视压室内消火栓调压稳压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实心杆 部远离所述密封凹槽件的一端形成有用于连接外部手轮的第二螺纹部。 14. 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可视压室内消火栓调压稳压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实心杆 部远离所述密封凹槽件的一端形成有用于连接外部手轮的第二螺纹部。 15.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可视压室内消火栓调压稳压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盖套 通孔低于所述压力表孔, 或者, 所述阀盖套通孔与所述压力表孔平齐。 16. 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可视压室内消火栓调压稳压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盖套 通孔低于所述压力表孔, 或者, 所述阀盖套通孔与。
10、所述压力表孔平齐。 17.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可视压室内消火栓调压稳压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盖的 上部设置有与所述实心杆部的第一螺纹部匹配的阀盖第一螺纹部, 所述阀盖的下部设置有 用于与外部阀体匹配连接的阀盖第二螺纹部。 18. 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可视压室内消火栓调压稳压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盖的 上部设置有与所述实心杆部的第一螺纹部匹配的阀盖第一螺纹部, 所述阀盖的下部设置有 用于与外部阀体匹配连接的阀盖第二螺纹部。 19.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可视压室内消火栓调压稳压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力表 为表盘式压力表或数字式压力表。 20. 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
11、的可视压室内消火栓调压稳压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力表 为表盘式压力表或数字式压力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21134 B 3 1/5 页 4 可视压室内消火栓调压稳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消防器材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视压室内消火栓调压稳压装 置。 背景技术 0002 室内消火栓是室内管网向火场供水、 带有阀门的接口, 可作为工厂、 仓库、 高层建 筑、 公共建筑、 船舶等室内固定消防设施, 通常安装在消火栓箱内, 与消防水带和水枪等器 材配套使用。 0003 室内消火栓在多数情况下不需要使用, 而在发生火灾时使用。 在使用过程中, 室内 消火栓的出水口。
12、连接消防水带的一端, 消防水带的另一端连接消防水枪, 消防人员手持消 防水枪将水对准火源, 已将火源扑灭。 如果在火灾现场, 室内消火栓不出水, 或者, 室内消火 栓的出水压太小, 则会错过火灾扑灭的最佳时机, 导致不可弥补的损失 ; 如果室内消火栓的 出水压太大, 将会对手持消防水枪的消防人员形成很强的反冲力, 消防人员单人操作时存 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故常常需要多人配合方可操作。 0004 由于火灾通常具有突发性和紧迫性, 为了保证室内消火栓在火灾现场能够正常使 用, 需要时刻保证室内消火栓有水并且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保持一定的水压, 因此需要对 室内消火栓进行定期维护。现有技术对室内消火栓。
13、进行维护, 通常是定期打开阀盖来检查 拴内是否有水, 通过外接压力表的方式来检测栓内外的进 / 出水口压力。该方法不便维护 且维护成本高。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视压室内消火栓调压稳压装置, 有利于实现室内消火栓水压的 可视化, 进而提高室内消火栓维护和使用的方便性, 降低维护成本。 0006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视压室内消火栓调压稳压装置, 包括 : 0007 阀头和贯穿所述阀头的阀杆 ; 0008 所述阀头包括阀盖和同轴设置在所述阀盖内壁的阀盖套, 所述阀盖和所述阀盖套 分别具有中通结构 ; 所述阀盖的外侧开设有压力表孔, 所述压力表孔上设置有压力表, 所述 阀盖套上开设有与所。
14、述压力表孔连通的阀盖套通孔, 以在所述阀盖套通孔和所述压力表孔 之间形成压力表水道, 所述阀盖套通孔低于或平齐于所述压力表孔 ; 0009 所述阀杆自上而下包括第一杆部、 密封凹槽件和第二杆部, 所述第二杆部为空心 杆部 ; 所述密封凹槽件的非凹陷部位的外径与所述阀盖和所述阀盖套的内径匹配并大于所 述空心杆部的外径 ; 所述密封凹槽件的凹陷部位开设有凹槽通孔, 以自所述空心杆部内部 到所述凹槽通孔之间形成凹型阀杆水道。 0010 本发明提供的可视压室内消火栓调压稳压装置, 可实现室内消火栓进水口的静态 水压和 / 或出水口的动态水压的测试和显示。一方面, 操作人员根据压力表显示水压值可 非常方。
15、便的判断出室内消火栓是否处于正常的工作状体, 如在室内消火栓未使用时无需打 说 明 书 CN 102921134 B 4 2/5 页 5 开栓体内部, 即可通过压力表的水压方便的确定出相关管路是否有水和 / 或进水压是否符 合预定要求, 据此确定是否需要进行相关维护, 提高了维护和使用的方便性并降低了维护 成本。 另一方面, 操作人员在使用室内消火栓的过程中, 可在调节阀体上升高度的同时可根 据压力表显示的压力值进行监控, 以降低出水压过高对操作人员操作带来不便以及如单人 操作等情形下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001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
16、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 还可 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 图 1 为本发明提供的可视压室内消火栓调压稳压装置的可选剖面结构示意图 ; 0013 图 2 为本发明提供的阀头的可选剖面结构示意图 ; 0014 图 3 为本发明提供的阀杆的可选剖面结构示意图 ; 0015 图 4 为本发明提供的室内消火栓的可选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 0016 图 5 为本发明提供的室内消火栓的可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 0017 图 6 为本发明提供的稳压件的可选剖面。
17、结构示意图 ; 0018 图 7 为本发明提供的叶轮可选结构示意图。 0019 附图标记 : 0020 1- 阀杆 ; 2- 阀杆螺丝 ; 3- 阀盖 ; 4- 手轮 ; 0021 5- 密封凹槽件 ; 6- 阀盖套 ; 7- 凹型阀杆水道 ; 0022 8- 压力表 ; 9- 静态压力测试水道 ; 10- 压力表水道 ; 0023 11- 栓体 ; 12- 固定接口 ; 13- 截流板 ; 14- 密封垫 ; 0024 15- 机械密封件 ; 16- 固定螺丝 ; 17- 叶轮 ; 18- 底座 ; 0025 101- 实心杆部 ; 102- 空心杆部 ; 1011- 第一螺纹部 ; 002。
18、6 1012- 第二螺纹部 ; 501- 凹槽通孔 ; 1021- 空心杆部螺纹 ; 0027 131- 第一圆筒 ; 132- 截流端面 ; 133- 第二圆筒 ; 0028 1701- 刃口 ; 601- 阀盖套通孔 ; 801- 压力表孔 ; 0029 301- 阀盖第一螺纹部 ; 302- 阀盖第二螺纹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 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是 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在没。
19、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1 图 1 为本发明提供的可视压室内消火栓调压稳压装置的可选剖面结构示意图。如 图 1 所示的可视压室内消火栓调压稳压装置包括 : 阀头、 和阀杆 1, 阀杆 1 贯穿阀头。 0032 阀头可包括 : 阀盖 3 和同轴设置在阀盖 3 内壁的阀盖套 6, 阀盖 3 和阀盖套 6 分别 具有中通结构。如图 2 所示, 阀盖 3 的外侧开设有压力表孔 801, 压力表孔 801 上设置有压 说 明 书 CN 102921134 B 5 3/5 页 6 力表 8, 阀盖套 6 上开设有与压力表孔 801 连通的阀盖套通孔 。
20、601, 以在阀盖套通孔 601 和 压力表孔801之间形成压力表水道10。 压力表8可为但不限于表盘式压力表或数字式压力 表等。阀盖套通孔 601 可低于压力表孔 801, 或者, 阀盖套通孔 601 可与压力表孔 801 平齐 等。 0033 阀杆 1 自上而下包括第一杆部、 密封凹槽件 5 和第二杆部, 如图 3 所示, 第一杆部 可为但不限于实心杆部 101, 第二杆部为空心杆部 102。密封凹槽件 5 的中部位凹陷部位, 其它部位为非凹陷部位。密封凹槽件 5 的非凹陷部位的外径与阀盖 3 和阀盖套的内径匹配 并大于空心杆部 102 的外径 ; 密封凹槽件 5 的凹陷部位开设有凹槽通孔。
21、 501, 以自空心杆部 102 内部到凹槽通孔 501 之间形成凹型阀杆水道 7。 0034 本实施例提供的可视压室内消火栓调压稳压装置是室内消火栓的核心部件, 在实 际使用过程中, 可将本实施例提供的可视压室内消火栓调压稳压装置与阀体等部件组装成 一室内消火栓。例如如图 4 和图 5 所示, 阀杆 1 依次贯穿阀头、 阀体和稳压件, 阀杆 1 穿出 稳压件的一端连接一固定件。阀体可包括 : 栓体 11、 用于与进水管路连接的底座 18 和用于 与消防水带连接的固定接口 12。栓体 11 的上部、 下部和一侧面分别开口, 底座 18 与栓体 11 下部的开口处连接, 固定接口 12 与栓体 。
22、11 的侧面开口处连接。阀杆 1 露出阀头的一端 还可套设一手轮 4。通过旋转手轮 4 可升降阀杆 1。在阀杆 1 的升降过程中 : 0035 (1) 当阀杆 1 处于密封凹槽件 5 的凹陷部位与阀盖套通孔 601 对接时, 即当阀杆 1 处于进水口关闭状态时, 凹型阀杆水道 7 和压力表水道 10 连通, 形成一静态压力测试水道 9, 压力表 8 测试并显示静态压力测试水道 9 的水压, 此时压力表 8 显示的水压为室内消火 栓进水口水压, 也称为静态水压。 0036 (2)当阀杆1上升到密封凹槽件5的非凹陷部位与阀盖套通孔601对接时, 由于密 封凹槽件 5 的非凹陷部位的外径分别大于凹陷。
23、部分的外径和空心杆部的外径, 因此, 凹型 阀杆水道 7 和压力表水道 10 截止, 并且栓体内部空腔与压力表水道 10 也不连通, 此时, 压 力表 8 测试的水压为 0, 即压力表 8 归零。 0037 (3)当阀杆1继续上升到空心杆部102的外表面与阀盖套通孔601对接时, 由于空 心杆部 102 的外径小于密封凹槽件 5 的非凹陷部位的外径, 栓体内部空腔与压力表水道 10 连通, 形成一动态压力测试水道, 压力表 8 测试并显示动态压力测试水道的水压, 此时压力 表 8 显示的水压为室内消火栓出水口水压, 也称为动态水压。阀杆 1 的上升高度不同, 压力 表 8 显示的动态水压不同,。
24、 通常阀杆 1 升得越高, 压力表 8 显示的动态水压越大。 0038 (4)当阀杆下降到密封凹槽件5的非凹陷部位与阀盖套通孔601对接时, 由于密封 凹槽件 5 的非凹陷部位的外径分别大于凹陷部分的外径和空心杆部的外径, 因此, 凹型阀 杆水道 7 和压力表水道 10 截止, 凹型阀杆水道 7 和压力表水道 10 截止, 并且栓体内部空腔 与压力表水道 10 也不连通, 此时, 压力表 8 测试的水压为 0, 即压力表 8 归零。 0039 (5) 当阀杆继续下降到密封凹槽件 5 的凹陷部位与阀盖套通孔 601 对接时, 阀杆 1 进水口关闭, 凹型阀杆水道 7 和压力表水道 10 连通, 。
25、形成一静态压力测试水道 9, 压力表 8 测试并显示静态压力测试水道 9 的水压, 此时压力表 8 显示的水压为室内消火栓进水口水 压, 也称为静态水压。 0040 由此可见, 本实施例提供的可视压室内消火栓调压稳压装置, 可实现室内消火栓 进水口的静态水压和 / 或出水口的动态水压的测试和显示。一方面, 操作人员根据压力表 说 明 书 CN 102921134 B 6 4/5 页 7 显示水压值可非常方便的判断出室内消火栓是否处于正常的工作状体, 如在室内消火栓未 使用时无需打开栓体内部, 即可通过压力表的水压方便的确定出相关管路是否有水和 / 或 出水压是否符合预订要求, 据此确定是否需要。
26、进行相关维护, 提高了维护和使用的方便性 并降低了维护成本。 另一方面, 操作人员在使用室内消火栓的过程中, 可在调节阀体上升高 度的同时可根据压力表显示的压力值进行监控, 以降低出水压过高对操作人员操作带来不 便以及如单人操作等情形下的安全隐患。 0041 该消火栓不仅看到消防设备运行正不正常、 而且不同的场所、 不同的楼层、 不同的 高度、 不同的压力、 均可使用, 水压低畅通无阻、 水压高时可调节灭火最佳的水压来灭火。 0042 该消火栓由于没有设置减压装置, 因此当消防水压过低时, 阀门的出水压损失很 小, 甚至没有损失 ; 当消防水压过高时, 能通过调压将出水压控制在安全出水压范围内。
27、。例 如 : 当操作人员在使用室内消火栓时, 若消防水压过低(如水压小于0.25MPa)时, 可将消火 栓完全开启, 因水力摩阻而产生的压力损失不超过 0.02MPa, 最大程度地保证出水压, 提高 灭火效率, 保护人民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 ; 若消防水压过高(如水压大于0.35MPa)时, 则操 作人员可慢慢开启阀门, 观察压力表示数由静态进水压力值归零后, 压力表示数 ( 此时即 为动态出水口压力值 ) 逐渐升高, 调整动态出水口压力在安全出水压范围 ( 如 0.25MPa 0.35MPa) 内, 以降低出水压过高对操作人员带来人身伤害以及大大降低了消防设施 ( 如消 防水带 ) 的损坏。 。
28、0043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 为了进一步改善稳压的效果, 可选的, 如图 6 所示, 稳 压件包括 : 同轴活动连接的截流板13和叶轮17, 截流板13的最大外径大于叶轮17的外径, 截流板 13 和叶轮 17 之间设置有密封垫 14。截流板 13 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圆筒 131、 截 流端面 132 和第二圆筒 133 ; 截流端面 132 的外径分别大于第一圆筒 131 的外径和第二圆 筒 133 的外径, 第一圆筒 131 的外径与空心杆部 102 的外径匹配且小于第二圆筒 133 的外 径, 叶轮 17 套设在第二圆筒 133 上。如图 7 所示, 叶轮 17 的外表面开设有多。
29、个刃口 1701, 刃口 1701 的数量可为但不限于 6 个, 各刃口均匀分布在叶轮 17 的外表面, 且各刃口 1701 的开设方向与实心杆部 101 的上升方向相反。例如 : 实心杆部 101 与阀头匹配的部位形成 有第一螺纹部, 如图 4 所示 ; 各刃口 1701 的开设方向与实心杆部 101 的第一螺纹部 1701 的 螺纹上升方向相反。具体而言, 如果第一螺纹部 1701 的螺纹上升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则各 刃口 1701 的开设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 反之亦然。 0044 如此处理能够改善室内消火栓稳压的机理在于 : 当阀杆上升时, 阀体的进水口开 启, 因受到进水管路的水流冲击。
30、, 阀杆和稳压件整体通常会发生跟转。如果叶轮 17 外表面 没有开设刃口, 叶轮 17 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的概率相同。本实施例由于叶轮 17 的外表面 均匀开设有多个刃口、 且各刃口的开设方向与阀杆的上升方向相反, 因此, 当叶轮 17 的外 表面受到上升水流的冲击时, 各刃口可以很好的将叶轮的旋转方向限制为与阀杆上升方向 相反, 从而向阀杆施加与阀杆水流跟转的反作用力, 通过该反作用力可抑制阀杆的根转, 使 得阀杆尽量保持稳定, 阀杆由此可保持在一个稳定的高度上, 进而使得出水口的水压保持 稳定, 达到稳压的目的。 0045 可选的, 叶轮 17 与第二圆筒 133 丝杆连接, 使得叶轮在旋。
31、转过程中增加其与第二 圆筒 133 的紧固力, 由此更好抑制第二圆筒 133 旋转。 0046 为了提高阀盖与阀杆和阀体连接的方便性, 可选的, 阀盖 3 的上部设置有与实心 说 明 书 CN 102921134 B 7 5/5 页 8 杆部 101 的第一螺纹部 1011 匹配的阀盖第一螺纹部 301, 所述阀盖的下部设置有与阀体的 上部匹配的阀盖第二螺纹部302。 可选的, 实心杆部101的第一螺纹部1011可为外螺纹, 阀 盖第一螺纹部301可为与第一螺纹部1011匹配的内螺纹 ; 阀体的上部, 如栓体11的上部形 成有内螺纹, 阀盖第二螺纹部 302 为与栓体 11 上部形成的内螺纹匹。
32、配的外螺纹。 0047 为了提高空心杆部和固定件连接的方便性, 可选的, 空心杆部 102 穿过稳压件的 一端形成有空心杆部螺纹 1021, 如图 3 所示, 固定件可为但不限于固定螺丝 16, 空心杆部 102 穿过稳压件的一端与固定螺丝 1021 螺纹连接。 0048 为了防止水流进入稳压件内部, 提高稳压件的密封性, 可选的, 如固定螺丝 1021 等固定件与截流端面 132 之间设置有机械密封件 15, 如图 1 和图 5 所示, 机械密封件 15 套 设在空心杆部 102 上。进一步的, 为了减少机械密封件 15 与截流端面 132 在旋转过程中的 磨损, 可选的, 机械密封件 15。
33、 与截流端面 132 的接触面可为陶瓷面。 0049 为了便于控制阀杆的升降, 实心杆部 101 和手轮 4 的连接方式例如 : 实心杆部 101 远离密封凹槽件的一端形成第二螺纹部 1012, 手轮套 4 设在第二螺纹部 1012 上, 且第二螺 纹部 1012 露出手轮 4 的部分连接有阀杆螺丝 2。 0050 为了精细控制阀杆上升高度与出水压之间的关系, 可对如实心杆部 101 等第一杆 部的第一螺纹部的螺距进行合理设计, 如将第一螺纹部的螺距设计的适当小一些, 这样当 手轮转动一圈时, 阀杆上升高度不会太大, 以便精细控制出水压。可选的, 第一螺纹部的螺 距为 (2-6mm)360。 。
34、0051 在上述实施例中, 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 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 分, 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0052 最后应说明的是 :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其限制 ; 尽 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 其依然 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 换 ; 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 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 神和范围。 说 明 书 CN 102921134 B 8 1/6 页 9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21134 B 9 2/6 页 10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21134 B 10 3/6 页 11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21134 B 11 4/6 页 12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21134 B 12 5/6 页 13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21134 B 13 6/6 页 14 图 6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21134 B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