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一种南方地区黑木耳的栽培方法.pdf

  • 上传人:g****
  • 文档编号:6949758
  • 上传时间:2019-09-16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567.35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115146.0

    申请日:

    20140325

    公开号:

    CN103918474B

    公开日:

    2016010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1/04

    主分类号:

    A01G1/04

    申请人:

    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发明人:

    陈青,袁卫东,金昌林,陆娜,宋吉玲

    地址:

    310020 浙江省杭州市凤起东路29号

    优先权:

    CN201410115146A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胡红娟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南方地区黑木耳的栽培方法,包括:(1)制棒:将栽培料装入料袋中,制得料棒;(2)接种: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将料棒灭菌后进行接种,接种完成后,在料棒外增套控氧袋;(3)发菌:将完成套袋的料棒移入室外的大棚,菌棒并行紧挨堆放;发菌期间,采取静养,不进行翻堆操作;利用喷淋降温结合强制通风,控制大棚内温度25~33℃,相对湿度60~70%,至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发菌完成;(4)刺孔催耳;(5)排场出耳。本发明方法在菌棒外增套了控氧袋,减少了菌棒内外空气交换,降低了杂菌感染菌棒风险。在发菌期间采取静养和免翻堆技术,可以有效减弱菌丝呼吸,减少内生热量产生和释放,从而使得菌棒堆的温度相对下降。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南方地区黑木耳的栽培方法,包括:(1)制棒:将栽培料装入料袋中,制得料棒;所述栽培料由干料混合组成,含水量为50~55%,干料部分以重量百分比计组成为:桑枝屑56~60%、杂木屑30~40%、麸皮6~10%、石膏1~2%、石灰1~2%;(2)接种: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将料棒灭菌后进行接种,接种完成后,在料棒外增套控氧袋;单个料棒的重量为1.5~1.7kg,所述控氧袋为聚乙烯袋,规格为150-200mm×600-650mm;(3)发菌:将完成套袋的料棒移入室外的大棚,菌棒并行紧挨堆放;发菌期间,采取静养,不进行翻堆操作;利用喷淋降温结合强制通风,控制大棚内温度25~33℃,相对湿度60~70%,至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发菌完成;平顶结构时,所述大棚的高度为3~4m;圆顶结构时,所述大棚的棚顶高度为4~4.5m,肩部高度3m以上;(4)刺孔催耳;(5)排场出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为常压蒸汽灭菌,温度100℃,时间12~14h。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的棚顶覆黑白膜,棚顶上方设置遮阳网,架设喷淋装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刺孔催耳为:除去控氧袋,将菌棒保持10~15d后熟后,对菌棒进行打孔处理,每个菌棒耳孔数量为150~180个;接着养菌催耳7~10d,待耳孔菌丝恢复,再进行排场出耳。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栽培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南方地区黑木耳的栽 培方法。

    背景技术

    黑木耳是一种我国广为栽培的食用菌,目前主要有段木培养和袋栽培 养两种栽培方法。黑木耳的传统产区在东北和西北地区,但随着黑木耳袋 栽技术的成熟,浙江等南方黑木耳栽培规模迅速扩大,其接种期为夏季, 出耳期为秋冬季和春季,栽培方式以露地、间歇喷雾栽培为主,该种栽培 方式管理方便,产量高、质量优。

    南方地区栽培黑木耳接种制棒时间一般在每年的8月中下旬,在该时 段气温在30℃以上。黑木耳属于耐寒怕热型菌类,过高的气温不利于黑木 耳的生长,黑木耳菌丝在高温40℃时2h全部死亡,而且南方高温高湿的 条件,更有利于绿色木霉等多种霉菌的孢子萌发和生长繁殖,在30~40℃ 条件下繁殖最快,随温度的降低而减缓,对黑木耳的危害也随之减轻。

    为解决上述问题,接种完成后,将菌棒堆放在室内,当温度高于33 ℃时,需对培养室进行强制通风,并及时翻堆散堆。整个培养期,需要定 期检查发菌情况,及时清除污染菌棒,工作量大。如卢云等(卢云等,南 方地区冬季大棚袋栽黑木耳技术要点,《食用菌》,2003年第6期,27页) 公开一种南方地区栽培黑木耳的方法,包括:发菌期间,培养室温度宜控 制在22~25℃,达不到该温度就进行加温,但不超过28℃。菌丝生长阶段, 培养室的光线要接近黑暗,每天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如果将黑木耳接种期推迟到9月份,不仅冬耳(优质耳)产量低,而 且春耳期间正值南方雨季,难以采收制干,单产和效益均受影响,甚至出 现亏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南方地区黑木耳的栽培方法,以解决现有栽培方法 菌棒污染率高导致黑木耳减产的问题。

    一种南方地区黑木耳的栽培方法,包括:

    1、一种南方地区黑木耳的栽培方法,包括:

    (1)制棒:将栽培料装入料袋中,制得料棒;

    (2)接种: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将料棒灭菌后进行接种,接种 完成后,在料棒外增套控氧袋;

    (3)发菌:将完成套袋的料棒移入室外的大棚,菌棒并行紧挨堆放; 发菌期间,采取静养,不进行翻堆操作;利用喷淋降温结合强制通风,控 制大棚内温度25~33℃,相对湿度60~70%,至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发 菌完成;

    (4)刺孔催耳;

    (5)排场出耳。

    传统菌棒生产在8月中旬,菌棒堆放一般采用室内井字型堆放,由于 室内空气流通不畅,菌棒堆放间距较大,浪费大量的空间。尤其在菌丝体 定植后要进行脱袋、翻堆处理,会刺激菌丝呼吸作用加剧,菌棒内部温度 上升,恰逢南方地区夏季高温高湿季节,菌丝遭受高温危害,增加了感染 杂菌风险,降低了菌棒的成品率。

    所述南方地区主要是指江浙一带。

    本发明采用与传统方法完全不同的策略,接种期提早至温度适宜的6 月中旬至7月上旬,接种后套袋控氧,菌棒并行紧挨堆放(俗称堆瓶式堆 放),养菌期间不进行翻堆,代之以静养休眠,减少空气交换,避免菌丝 呼吸作用加剧引起内生热量增加。通过改变传统大棚的覆膜、增加喷淋设 施以及提升大棚的高度、加大通风等来控制培养场所内部的温度。由于菌 棒内黑木耳呼吸强度降低减少了内生热量产生,同时培养场所改变和设施 的改进使温度降低,减少了黑木耳高温烧菌现象,有效抑制杂菌生长繁殖。 而且接种期提早到6月中旬,排场期相应提早到9月份,可多收一潮冬耳, 增加了木耳产量。

    栽培料一般由木屑、辅料和水组成,木屑和辅料属于干料,添加水后 含水量一般为50~55%,对木耳栽培有较大的影响是干料的配比,尤其是 主料,一般会采用桑枝屑和杂木屑等。本发明所述栽培料含水量为 50~55%,以重量百分比计,干料组成为:桑枝屑56~60%、杂木屑30~40%、 麸皮6~10%、石膏1~2%、石灰1~2%。

    料棒重量和体积要适宜,单个料棒的重量为1.5~1.7kg。

    所述灭菌为常压蒸汽灭菌,温度100℃,时间12~14h。

    所述大棚的棚顶覆黑白膜,棚顶上方设置遮阳网和架设喷淋装置,利 用喷淋装置、黑白膜和遮阳网,可以让大棚内温度下降3~5℃。

    平顶结构时,所述大棚的高度为3~4m;圆顶结构时,所述大棚的棚 顶高度为4~4.5,肩部高度3m以上,该大棚比现有大棚的体积大,可以 让菌棒周围的热量更容易及时散去。

    所述控氧袋采用聚乙烯袋,规格为150~200mm×600~650mm,规格 过小以导致内部空气不足,导致菌丝无法足够氧气,太大则得不到控氧的 作用。

    所述刺孔催耳为:将菌棒保持10~15d后熟后,对菌棒进行打孔处理, 每个菌棒耳孔数量为150~180个;接着养菌催耳7~10d,待耳孔菌丝恢复, 再进行排场出耳。

    所述排场出耳采用现有方法。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方法在菌棒外增套了控氧袋,减少了菌棒内外空气交换, 降低了杂菌感染菌棒风险。

    (2)本发明方法在发菌期间采取静养和免翻堆技术,可以有效减弱 菌丝呼吸,减少内生热量产生和释放,从而使得菌棒堆的温度相对传统方 法下降3~5℃。同时,菌棒不翻堆较传统的翻堆散堆节约了大量用工。

    (3)本发明由于接种时间提前至温度适宜的6月中旬至7月上旬, 可提高接种成活率,而且菌棒发菌完成时间和排场时间相对于传统方法提 前了45d左右,可以多采收一潮冬耳,每个菌棒冬耳产量增加23.7g左右。

    具体实施方式

    对比例

    (1)将桑枝屑58%、杂木屑30%、麸皮10%、石膏1%、石灰1% 按比例混合,制得干料,然后添加水至含水量达55%,搅拌均匀,得到 栽培料;

    (2)8月下旬,将培养料装入聚乙烯塑料袋中,用塑料绳扎紧袋口, 制得料棒;料棒于100℃下进行常压灭菌12h,灭菌完后自然冷却;

    (3)在无菌条件下按常规方法进行接种,菌种为黑木耳916品种;

    (4)接种完成后,将料棒转移到室内培养场所发菌,菌棒按井字型 堆放,每层堆放4棒,堆高8-10层,接种后1-10d,堆温控制在25-27℃, 10d后,堆温控制在22-25℃,当发菌圈长至6-8cm时,解开套袋口通气, 降低堆放的密度。堆温超过28℃,应采取疏散菌棒,加大通风等措施降 温。空气相对湿度50-70%。解开套袋时进行翻堆,以后每隔10-15天进 行翻堆检查,及时剔除污染菌棒。

    (5)菌棒保持15d后熟后,对菌棒进行打孔处理,每个菌棒耳孔数 量为150~180个,深度达1-1.5cm;接着催菌养菌10d,待耳孔菌丝恢复, 10月中旬进行排场。

    (6)排场后,按常规方法进行出耳管理,如出采用干湿交替防止污 染、流耳和烂耳发生等。当耳片八九分成熟(耳柄变细、耳瓣舒展并略 下垂、腹面孢子发生),菌盖卷边未平展,菇柄大小适中,即可采收。

    实施例

    (1)将桑枝屑58%、杂木屑30%、麸皮10%、石膏1%、石灰1% 按比例混合,制得干料,然后添加水至含水量达55%,搅拌均匀,得到 栽培料;

    (2)6月中旬,将培养料装入聚乙烯塑料袋中,用塑料绳扎紧袋口, 制得料棒;料棒于100℃下进行常压灭菌12h,灭菌完后自然冷却;

    (3)在无菌条件下按常规方法进行接种,菌种为黑木耳916品种, 完成后再套200mm×600mm的控氧袋,封口;

    (4)接种完成后,将料棒转移到室外的大棚内,大棚为平顶结构, 高4m,棚顶铺设黑白膜,上方设有遮阳膜和喷淋设备,通过喷淋和强制 通风,控制大棚内温度为25~30℃,相对湿度50~70%,至8月下旬,菌 丝长满整个料棒,发菌完成,获得菌棒;

    (5)菌棒保持15d后熟后,对菌棒进行打孔处理,每个菌棒耳孔数 量为150~180个;接着催菌养菌10d,待耳孔菌丝恢复,9月份进行排场。

    (6)排场后,按常规方法进行出耳管理,如出采用干湿交替防止污 染、流耳和烂耳发生等。当耳片八九分成熟(耳柄变细、耳瓣舒展并略 下垂、腹面孢子发生),菌盖卷边未平展,菇柄大小适中,即可采收。

    本发明分别在6月19日和7月8日进行了接种,两次栽培的排场时 间9月5日和9月22日,比传统方法提早30-50天,以下对两次栽培与 对比例的各项指标作了比较,具体见表1和表2。

    表1实施例1与对比例各指标对比

    由表1可知,南方地区黑木耳接种排场时间提前47d,菌棒成品率提 高5.8%,冬耳产量提高92.4%。

    表2实施例2与对比例各指标比对

    由表2可知,南方地区黑木耳接种排场时间提前30d,菌棒成品率提 高7.1%,冬耳产量提高105.8%。

    关 键  词:
    一种 南方 地区 黑木耳 栽培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南方地区黑木耳的栽培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94975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