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5

接触固紧件的构形及制造.pdf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6946782
  • 上传时间:2019-09-16
  • 格式:PDF
  • 页数:15
  • 大小:1.65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80032061.0

    申请日:

    20110426

    公开号:

    CN102958396B

    公开日:

    2016010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4B18/00

    主分类号:

    A44B18/00

    申请人:

    维尔克工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A.伊德里佐维克,J.T.格雷迪,B.Y.钱格,M.A.克拉纳

    地址:

    荷属安的列斯群岛库拉索

    优先权:

    61/328,454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姚冠扬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接触固紧件产品,其具有树脂基底带,带上有机械接触固紧件凸起和粘合剂二者,在一些情况下,粘合剂布置在基底带的凸起部分上。接触固紧件凸起布置在分立的域里,通道位于这些域之间,而粘合剂布置在这些通道里。从基底带垂直测量时,每条通道里的粘合剂比在通道旁的凸起短一距离,该距离不到通道宽度的百分之十。在一些情况下,模制的杆穿过粘合剂延伸到通道里。对模制的基底带的固紧面进行处理,以使得给予固紧面比背面更高的表面能量,从而防止展开时粘合剂分层脱胶。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接触固紧件产品,其包括树脂基底带;接触固紧件凸起,其从基底带的固紧面延伸并布置为凸起的区域,所述区域沿着区域之间的通道的相反侧延伸,基底带和接触固紧件凸起共同地形成单独一个的连续树脂体;以及粘合剂层,其布置在所述通道中的基底带的固紧面上;其中,所述通道具有宽度,该宽度在接触固紧件凸起的区域的边缘之间进行测量;以及其中,按照从基底带垂直地测量,粘合剂层比最接近所述通道的接触固紧件凸起短一距离,该距离不到所述通道的宽度的百分之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固紧件产品,其中,所述固紧面具有相对于所述通道中的固紧面的相邻区域的凸起部分,并且其中,粘合剂层布置在所述固紧面的凸起部分的外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固紧件产品,其进一步包括一系列从基底带延伸穿过所述通道中的粘合剂层的分立的非固紧杆,该非固紧杆形成单独一个的连续树脂体的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固紧件产品,其中,接触固紧件凸起的区域限定多个间隔开的通道,每条通道限定在各自对区域之间,并且其中,该层粘合剂层包括多部分粘合剂,每个部分布置在所述通道相应的一个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固紧件产品,其中,在所述通道隔开的接触固紧件凸起的区域的边缘之间测量,每条通道比最靠近该通道的接触固紧件凸起的区域的每个更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固紧件产品,其中,每个接触固紧件凸起配置成接合并保持住纤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触固紧件产品,其中,每个接触固紧件凸起包括从基底带延伸至悬于基底带上方的头部的模制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触固紧件产品,其中,每个接触固紧件凸起的头部沿相反方向侧向地延伸至两个远端末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触固紧件产品,其中,每个接触固紧件凸起的头部延伸至布置在所述粘合剂层的上部范围的高度的远端末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固紧件产品,其中,所述粘合剂层是穹顶状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固紧件产品,其中,所述粘合剂层的横截面基本上为矩形。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固紧件产品,其中,所述接触固紧件凸起的每个区域包括多排平行的接触固紧件凸起。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固紧件产品,其中,所述接触固紧件凸起的每个区域包括三排接触固紧件凸起。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固紧件产品,其中,从所述基底带垂直测量,所述接触固紧件凸起的总体高度小于0.020英寸。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固紧件产品,其中,所述通道的宽度小于4毫米。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固紧件产品,其中,每个接触固紧件凸起区域的宽度小于2毫米。 17.一种接触固紧件产品,其包括树脂基底带,其具有固紧面和背面,所述固紧面具有相对于所述固紧面的相邻区域的凸起部分;接触固紧件凸起,其从所述基底带的固紧面延伸并布置为设置在所述固紧面的凸起部分的相对侧上的凸起的区域,所述接触固紧件凸起从所述基底带延伸至所述凸起部分上方的高度,所述基底带和接触固紧件凸起共同地形成单独一个的连续树脂体;以及裸露的粘合剂层,其布置在所述固紧面的凸起部分的外表面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接触固紧件产品,其中,凸起部分的外表面是平的。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接触固紧件产品,其中,垂直于所述固紧面的相邻部分进行测量,所述固紧面的凸起部分的高度不到所述接触固紧件凸起的高度的一半。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接触固紧件产品,其中,所述粘合剂层具有布置在接触固紧件凸起的顶部下方的裸露的外表面。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接触固紧件产品,其中,每个接触固紧件凸起配置成接合并保持住纤维。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接触固紧件产品,其中,每个接触固紧件凸起包括从所述基底带延伸至悬于所述基底带之上的头部的模制杆。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接触固紧件产品,其中,每个接触固紧件凸起的头部沿相反方向横向地延伸至两个远端末梢。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接触固紧件产品,其中,每个接触固紧件凸起的头部延伸至布置在所述粘合剂层的上部范围的高度的远端末梢。 25.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接触固紧件产品,其中,所述粘合剂层是穹顶状的。 26.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接触固紧件产品,其中,所述粘合剂层的横截面基本上为矩形。 27.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接触固紧件产品,其中,所述接触固紧件凸起的每个区域包括多排平行的接触固紧件凸起。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接触固紧件产品,其中,接触固紧件凸起的每个区域包括三排接触固紧件凸起。 2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接触固紧件产品,其中,从所述基底带垂直地测量,所述接触固紧件凸起的总体高度小于0.020英寸。 3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接触固紧件产品,其中,接触固紧件凸起的区域之间的通道的宽度小于4毫米。 3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接触固紧件产品,其中,每个接触固紧件凸起区域的宽度小于2毫米。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有分立的机械接触固紧件凸起和粘合剂这二者的接触固 紧件,并且还涉及它们的构形、制造方法以及它们在产品中的使用。

    背景技术

    接触固紧件可具有阵列的分立的机械接触固紧件凸起,比如用于可释 放地接合纤维的钩,或带有粘性露出表面的粘合剂,或这二者。接触固紧 件用在不同类型的产品中,包括一次性尿布的固紧片。对于大多数应用来 说,接触固紧件应是在解开之后可再次固紧的,并且应能经历许多个固紧 循环,而不会损失它们的固紧能力。通常在抵抗剥离和剪切负荷的能力方 面测量固紧能力或性能,且其具有双固紧表面的特征功能。当用低成本、 低蓬松度的材料比如通常制造尿布外层而采用的无纺材料与机械接触固紧 件凸起配对时,获得高固紧能力是特别困难的。

    一般需要做的是改进固紧性能,特别是当采用低蓬松度、轻重量的纤 维材料的固紧时。通常也期望这么做,就是成本相对较低,却保持固紧件 产品对皮肤的感觉很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许多方面特征表现为一种带有机械的接触固紧件凸起以及裸 露的粘合剂的接触固紧件产品。各个方面的特征表现为接触固紧件凸起粘 合剂的相对布置的特别构形。

    例如,本发明的一方面特征表现为一种接触固紧件产品,其带有树脂 基底带、接触固紧件凸起和粘合剂层,接触固紧件凸起从基底带的固紧侧 延伸并布置为凸起的区域,所述区域沿着区域之间的通道的相反侧延伸, 粘合剂层设置在通道中的基底带的固紧侧上。基底带和接触固紧件凸起共 同地形成单独一个的连续树脂体。

    所述通道具有宽度,该宽度在接触固紧件凸起的区域的边缘附近之间 进行测量,并且从基底带垂直测量时,粘合剂层比最接近所述通道的接触 固紧件凸起短一距离,该距离不到所述通道的宽度的百分之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紧面具有相对于所述通道中的固紧面的相邻 区域凸起的部分,粘合剂层布置在所述固紧面的凸起部分的外表面上。

    所述产品的一些示例也包括一系列从基底带延伸穿过所述通道中的粘 合剂层的分立的非固紧杆,该树脂杆形成单独一个的连续树脂体的部分。

    在一些情况下,接触固紧件凸起的区域限定多个间隔开的通道,每条 通道限定在各自对区域之间,该层粘合剂层包括多部分粘合剂,每个部分 布置在所述通道相应的一个中。

    对于一些应用来说,其中,在所述通道隔开的接触固紧件凸起的区域 的附近边缘之间测量,每条通道比最靠近该通道的接触固紧件凸起的区域 的每个更宽。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接触固紧件凸起配置成接合并保持住纤维。例 如,每个接触固紧件凸起可包括从基底带延伸至悬于基底带上方的头部的 模制杆。在一些情况下,每个接触固紧件凸起的头部沿相反方向侧向地延 伸至两个远端末梢。每个接触固紧件凸起的头部延伸至布置在所述粘合剂 层的上部范围的高度的远端末梢。

    在一些构形中,粘合剂层是穹顶状的。在一些其它构形中,粘合剂层 的横截面基本上为矩形。

    在一些布置中,所述接触固紧件凸起的每个区域包括多排(例如,三 排)平行的接触固紧件凸起。

    优选的是,从基底带垂直测量,接触固紧件凸起的总体高度小于约 0.020英寸(0.5mm)。

    对于一些使用来说,通道宽度小于约4毫米,甚至小于约3毫米,并 且每个接触固紧件凸起区域的宽度小于约2毫米。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特征表现为一种接触固紧件产品,其从所述基底带 的固紧面延伸并布置为设置在所述固紧面的凸起部分的相对侧上的凸起的 区域,所述凸起从所述基底带延伸至所述凸起部分上方的高度,所述基底 带和接触固紧件凸起共同地形成单独一个的连续树脂体。粘合剂层布置在 固紧面的凸起部分的外表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凸起部分的外表面是平的。

    优选的是,垂直于固紧面的邻近部分测量,固紧面凸起部分的高度不 到凸起的高度的一半。

    在一些情况下,所述粘合剂层具有布置在凸起的顶部下方的裸露的外 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接触固紧件凸起配置成接合并保持住纤维。例 如,每个接触固紧件凸起包括从所述基底带延伸至悬于所述基底带之上的 头部的模制杆。在一些情况下,每个接触固紧件凸起的头部沿相反方向横 向地延伸至两个远端末梢。每个接触固紧件凸起的头部延伸至布置在所述 粘合剂层的上部范围的高度的远端末梢。

    在一些构形中,粘合剂层是穹顶状的。在一些其它构形中,粘合剂层 的横截面基本上为矩形。

    在一些布置中,接触固紧件凸起的每个区域具有多排(例如,三排) 平行的接触固紧件凸起。

    优选的是,从基底带垂直测量,接触固紧件凸起的总体高度小于约 0.020英寸(0.5mm)。

    对于一些使用来说,通道宽度小于约4毫米,甚至小于约3毫米,并 且每个接触固紧件凸起域的宽度小于约2毫米。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特征表现为一种接触固紧件产品,其带有树脂基底 带、接触固紧件凸起和粘合剂层,接触固紧件凸起从基底带的固紧侧延伸 并作为沿着域之间的通道的相反侧延伸的凸起的域而被安置,而粘合剂层 布置在通道里的基底带的固紧侧。基底带和接触固紧件凸起一起形成一块 完整连续的树脂。一系列分立的非固紧杆从基底带延伸穿过通道里的粘合 剂层,该树脂杆形成完整连续树脂块的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非固紧杆具有布置在它们的顶部上的粘合剂。

    在一些情况下,非固紧杆具有裸露在粘合剂层上方的顶部。

    对于一些应用来说,非固紧杆从基底带垂直延伸。

    在一些示例中,非固紧杆比接触固紧件凸起更高。

    在一些构形中,非固紧杆以至少一排间隔开的杆而被布置。例如,非 固紧杆可在通道里以多排间隔开的杆而被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使每个接触固紧件凸起成形,以使得接合并保持住 纤维。例如,每个接触固紧件凸起可具有从基底带延伸至悬于基底带之上 的头部的模制的杆。在一些情况下,每个接触固紧件凸起头部在与两远侧 顶端相反的方向上横向延伸。每个接触固紧件凸起头部可延伸至布置在粘 合剂层上部范围的高度的远侧顶端。

    在一些构形中,粘合剂层是穹顶状的。在一些其它构形中,粘合剂层 的横截面基本上为矩形。

    在一些布置中,接触固紧件凸起的每个域具有多排(例如,三排)平 行的接触固紧件凸起。

    优选的是,从基底带垂直测量,接触固紧件凸起的总体高度小于约 0.020英寸(0.5mm)。

    对于一些使用来说,通道宽度小于约4毫米,甚至小于约3毫米,并 且每个接触固紧件凸起域的宽度小于约2毫米。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特征表现为一种接触固紧件产品,其带有树脂基底 带、接触固紧件凸起和粘合剂,接触固紧件凸起从基底带的固紧侧延伸并 作为由相邻域之间的通道间隔开的凸起的区域而被布置,而粘合剂布置在 通道里的基底带的固紧侧。基底带和接触固紧件凸起共同地形成一块完整 连续的树脂。每个离散的区域具有多排间隔开的沿着基底带延伸的接触固 紧件凸起,每个接触固紧件凸起的高度延伸至高于粘合剂。在靠近通道隔 开的接触固紧件凸起的域的边缘之间测量,每条通道比在通道间隔开的接 触固紧件凸起的域里的固紧件部件的相邻排之间的空间更宽。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每条通道里的粘合剂布置在比通道更窄的条带 里,从而在每条通道里,粘合剂条带具有与通道分开的接触固紧件凸起的 域而间隔开的纵向边缘。每条粘合剂带的宽度可小于2毫米,并且接触固 紧件凸起的每个域的宽度可小于2毫米。

    在一些实施例中,配置每个接触固紧件凸起以接合并保持住纤维。例 如,每个接触固紧件凸起可具有从基底带延伸至悬于基底带之上的头部的 模制杆。在一些情况下,每个接触固紧件凸起的头部在与两远侧顶端相反 的方向上横向延伸。每个接触固紧件凸起头部可延伸至布置在粘合剂层上 部范围的高度的远侧顶端。

    在一些构形中,粘合剂层是穹顶状的。在一些其它构形中,粘合剂层 的横截面基本上为矩形。

    在一些布置中,接触固紧件凸起的每个域具有多排(例如,三排)平 行的接触固紧件凸起。

    优选的是,从基底带垂直测量,接触固紧件凸起的总体高度小于约 0.020英寸(0.5mm)。

    对于一些使用来说,通道宽度小于约4毫米,甚至小于约3毫米,并 且每个接触固紧件凸起域的宽度小于约2毫米。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特征表现为一种形成接触固紧件产品的方法。该方 法包括形成连续块树脂的基底带和从该条带的固紧面延伸的一排排凸起; 利用等离子体至少处理条带的固紧面的一部分,由此提供比与固紧面相反 的条带的背面更高的表面能量给处理的部分;将粘合剂与固紧面的处理的 部分粘接起来,由此形成具有裸露的粘合剂的接触固紧件;然后将接触固 紧件卷起来,从而条带的背面抵靠着条带的相邻卷绕的固紧面。

    在一些示例中,树脂是或包括聚丙烯。

    在一些情况下,利用等离子体至少处理条带的固紧面的一部分包括处 理条带的整个固紧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利用大气化学等离子体处理系统进行处理。

    优选的是,该处理包括提高树脂的表面能量,达多于约每厘米50达 因。

    在一些示例中,基底带在两个反向旋转的轧辊之间形成。

    例如,形成一排排凸起可包括在各自的模制型腔里模制出凸起,并且 从型腔里抽锭出模制的凸起。

    在一些情况下,在粘接了粘合剂之后,该方法包括在将接触固紧件卷 起来之前固化粘合剂。

    例如,粘合剂可应用在穿过固紧面的宽度而间隔开的平行的条带里, 并且可应用在凸起的域之间的通道里。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处理包括处理基底带及凸起这二者的表面。

    在一些情况下,每个凸起是头部悬于基底带之上的接触固紧件凸起。 在一些情况下,接触固紧件凸起头部是在用等离子体进行处理之前而形成 的。利用等离子体的处理可包括处理接触固紧件凸起。

    本发明的一些方面提供特征表现为机械固紧和粘合剂固紧的合作是特 别有用的固紧面,而与此同时能够使该产品无底纸卷起和展开。通过机械 和粘合剂固紧方法的接近以及粘合剂与机械元件之间相对的底高度差增强 机械固紧性能。通过高度差与粘合剂通道宽度的相对较小的比例帮助粘合 剂对固紧性能的贡献,特别是当与低蓬松度的纤维表面比如尿布底托配对 时。采用特别窄的粘合剂通道也可使得能够采用更高粘性的粘合剂,而不 会损坏低成本的纤维材料。

    在下面的附图和描述中表述了本发明的一个以上实施例的细节。从描 述和附图以及从权利要求中,本发明的其它的特征、目的和优势将变得清 晰明朗。

    附图说明

    图1是接触固紧件产品的透视图。

    图2是一部分图1产品的放大端视图。

    图3是表示图1产品的粘合剂通道之一的放大视图。

    图4示出了第一可选粘合剂通道构形。

    图5示出了基底带上具有凸起部分的第二可选粘合剂通道构形。

    图6示出了模制杆布置在粘合剂中的情况的第三可选粘合剂通道构 形。

    图7是一部分图1产品的放大侧视图。

    图8示出了无底纸卷轴的接触固紧件产品。

    图9示意性地示出了用于形成所示出的接触固紧件产品的方法和装 置。

    不同图中的相同标注符号指代相同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条带式或片状式接触固紧件产品10具有柔性的树脂基 底带12,基底带12具有宽固紧侧14,固紧侧14的特征表现为具有表面 15,分立的接触固紧件凸起16阵列从该表面延伸。基底带12和接触固紧 件凸起16优选的是由单流树脂的连续模制过程而形成,从而所述基底带和 接触固紧件凸起一起形成整体无缝的树脂块,所述接触固紧件凸起连续延 伸并且与基底带的上表面15形成一体。可模制这样的整体结构,例如采用 旋转模制辊,围绕其外周确定大量分立的接触固紧件凸起形状的型腔,如 同Fischer在美国专利第4872243号里讲解的那样,其全文通过引用的方式 并入本申请,并且如同下面论述的那样。例如,这样的过程的机器方向通 常会是以箭头“MD”示出的那样。

    在该构形中,接触固紧件凸起16以间隔开的排18布置,各排在机器 方向MD上延伸,每排的分立凸起16沿着该排是间隔开的。进一步将凸起 16布置成凸起的区域20,其沿着接触固紧件凸起的区域和固紧件凸起的空 白处之间的通道22的相反侧延伸。一层粘合剂24布置在每条通道22里的 基底带的固紧侧14上,该粘合剂与接触固紧件凸起的相邻区域配合,从而 接合并保持住配对的固紧件表面(未示出)的纤维。

    参照图2,在靠近接触固紧件凸起的区域的边缘测量,每条通道22的 宽度约为WL2.0毫米,而在朝向外面的接触固紧件凸起表面之间测量,每 个区域20的宽度WF为0.91毫米,并且每个区域的相邻排18以0.012英寸 (0.3mm)的距离WS间隔开。每条通道22于是比由通道分开的接触固紧 件凸起的区域中的固紧件元件的相邻排之间的空间更宽。在该示例中,每 个区域20中的接触固紧件凸起16有三排18,但是其它的区域构形是可以 想象的。此外,这些区域不必每个具有相同数量或类型的接触固紧件凸 起,也不需具有相同数量的排。

    参照图3,当从基底带12垂直测量时,该层粘合剂24的高度HA约为 0.01英寸(0.25mm)。要明白的是,由于制造的差异性,该高度沿着带子 的长度及不同通道之间会稍微发生变化。除非另有说明,这里给出的粘合 剂尺寸是平均值。通过对比,接触固紧件凸起16每个具有的高度HP约为 0.012英寸(0.3mm),而模制宽度WP约为0.004英寸(0.1mm)。因此, 粘合剂高度和凸起高度之间的差值Δ约为0.002英寸(0.05mm)。每条通 道里的粘合剂24的总宽度例如可约为1.0mm。在大多数示例中,通过基 底带12的上表面的裸露区区域,将粘合剂与接触固紧件凸起的相邻区域间 隔开。

    可应用每条通道里的粘合剂24,从而形成如图3所示的冠状凸圆,或 者从而形成其它的横截面构形。例如,在图4的实施例中示出的粘合剂24 具有宽度比高度大许多的几乎为矩形的横截面,并且侧边稍微倾斜。应用 时,在基底带表面上的粘合剂的润湿特征可促使粘合剂的边缘向外铺垫, 如图4所示,或者形成更加明显且陡峭的边缘。粘合剂24配置成使得当相 邻的接触固紧件凸起可释放地接合纤维表面时,配对的纤维材料的表面纤 维会粘附着粘合剂的裸露的外表面,特别是带有比如通常用作一次性尿布 的外层的非常低蓬松度纤维的无纺材料。认为对某些应用特别有利的粘合 剂及接触固紧件凸起的构形的一方面在于粘合剂和凸起之间的高度差Δ, 以及粘合剂通道宽度WL是这样的,即不需要接触固紧件凸起进入纤维表 面里面很深的距离,或者也不需要纤维表面向下进入通道里面的弯曲过 多,以使得粘合剂接合表面纤维。在图3和4示出的示例中,高度差Δ和 粘合剂通道宽度WL之间的比例不到百分之十。在一些构形中,该比例不 到百分之五。

    此外,认为接合器件粘合剂与纤维表面的这样的早期接合会有助于随 着凸起接合并保持住单个纤维儿保持住凸起抵靠着表面,极大地提高了接 合的剪切性能,不仅整个产品而且还有靠近粘合剂的接触固紧件凸起区 域。以相当狭窄交替的通道配置粘合剂和凸起,这对于大部分接触固紧件 凸起来说,提供了增强的接合效果,而对于配对表面的纤维来说,降低了 平均连续粘附长度。

    优选的是,当与比如用作一次性衣服的外层的低蓬松度的无纺或轻纺 材料配对时,比如2010年由Proctor&Gamble提供的PAMERSCRUISERS 尿布的外层,带有粘合剂和接触固紧件凸起的固紧件产品带表皮时达每英 寸宽度至少200克(每厘米宽度79克),并且分别按照ASTMD5170-90和 ASTMD5169-98进行测试时每平方英寸至少3,000克(每平方厘米460 克)。而且优选的是,当与FNL300或FNL300M无纺材料或3310材料配 对时,固紧件产品表现出至少这样的性能值,这些材料全部可从新罕布什 尔州曼彻斯特市的VelcroUSA公司获得。

    在上面的示例中,基底带12的上表面基本上是平的,而基底带的厚度 为相对常数,比如约为0.005英寸(0.13mm)。在图5的示例中,基底带 12的固紧面14具有相对于固紧面的相邻区区域而被提升的凸起部分26。 在示出的示例中,凸起的部分26的横截面为矩形且外表面28平整,并且 该部分在基底带的厚度上相应地局部且不连续增加。该外表面28带有该层 粘合剂24,并且从与固紧面的相邻部分垂直测量,该外表面的高度HR不 到凸起16的高度的一半。

    将粘合剂24置于基底带的凸起部分26的顶部的预期的好处之一就是 当将裸露的粘合剂表面保持在期望的位置用于纤维表面的接合时,所需的 粘合剂更少。由于优选的粘合剂比对应量的基底带树脂更贵,所以这降低 了材料成本。此外,减少粘合剂层的厚度会降低从配对的纤维表面脱开时 该层粘合剂里的粘性分层脱胶的趋势,并且能够采用如下面论述的低粘性 粘合剂和某些应用方法。在该示例中的粘合剂层厚度TA仅约为0.004至 0.005英寸(0.10至0.13mm),并且同图3和4的实施例一样,粘合剂的 裸露表面的最终高度略低于接触固紧件凸起的高度。

    在图6示出的产品中,基底带12模制有布置在通道里的非固紧杆 30,而粘合剂24用在该通道里。当它们与基底带进行模制时,杆30形成 同样连续块的树脂的部分,其形成基底带和接触固紧件凸起16。杆在这样 的意义上是“非固紧的”,也就是它们没有明显增加固紧件的剥离性能,没 有配置足够的悬挂部分用于保持住纤维。然而,通过勾住拉过固紧面的纤 维,它们可提高剪切性能,并且当将更窄的产品缠绕至相对较大的卷轴直 径上时,也可提高卷轴的稳定性。以与各排接触固紧件凸起平行延伸的排 的形式布置杆,并且沿着它们的排通过差不多与接触固紧件凸起间距一样 的间距而间隔开。在该示出的示例中,仅示出了两排凸起,但是其它的示 例可包括仅一排或三排以上的凸起。在该示例中,每个分立的杆30的横截 面是方形的,其尺寸‘A’约为0.008英寸(0.2mm)并从基底带12上垂 直延伸,并且各排杆间隔开的距离‘B’约为0.55毫米。每个杆的高度 ‘C’抬升至约为0.014英寸(0.35mm),从而非固紧件杆30高于接触固 紧件凸起16,且杆的顶部32裸露在该层粘合剂24之上。在一些情况下, 应用粘合剂导致一些粘合剂34堆积在杆的上表面。这样的具有胶粘性末梢 的杆可进一步提高卷轴的稳定性,并且可以这样的方式应用粘合剂,而不 是其刻意地在松开卷轴时从杆末端剥离,以使得杆末端裸露。

    图7示出了上面讨论的示出的产品的接触固紧件凸起16的侧面图。这 里示出的该类型的接触固紧件凸起是‘棕榈树’,因为其具有两个明显的弯 钩36,每个沿着该排指向各自的方向。每个弯钩被限制在悬伸的头部38 和各自的凸起的膝部40之间,并且通常布置在接触固紧件凸起的上半部之 内。头部的凹腔末梢42布置在几乎与粘合剂层24的高度同样的高度处。 关于接触固紧件凸起16的结构和它们的形成方法的更多信息包含在 Provost等人的美国专利第7516524号里,因此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 申请。其它类型的凸起,比如J-钩型和蘑菇型,也适合于一些应用。在示 出的示例中,虽然凸起模制为带有悬伸的头部,但是也可通过模制杆并随 后使杆的远端部变形从而悬伸于基底带以使得保持住纤维而形成合适的凸 起。也可通过挤压出带有导轨形状的基底带以获得期望的接触固紧件凸起 外形,然后分割导轨并纵向拉伸基底带以使得将各横杆段分成分立的接触 固紧件凸起,从而形成基底带和接触固紧件凸起。在这种情况下,接触固 紧件凸起的头部将会在最终的产品中的各排接触固紧件凸起的垂直方向上 延伸。

    可在连续过程中制作上述的这种类型的接触固紧件产品,并且卷起来 便于传运给另一设备,在该设备中将它们分割成离散的长度,比如在尿布 固紧片的形成中。当卷起并传送具有粘合剂层而不带有可释放的衬底的产 品时,比如图8中所示的那样,重要的是粘合剂不粘附至重叠卷绕的背 面,也就是当松开产品时,其与基底带分开。提供了一些防止这样的背面 粘附的保护,即,通过使接触固紧件凸起高于粘合剂层,并且通过配置粘 合剂通道的宽度相对于产品的刚度,以及卷带的张紧力,从而在缠绕和传 送时避免高压抵着裸露的粘合剂表面。还提供了一些额外的保护,即通过 设置穿过粘合剂层而延伸的分立的杆,如上面关于图6论述的那样,杆用 作螺母柱,用于支撑卷轴上的重叠卷绕,而不会大幅削减该产品的剪切性 能。

    取决于该固紧件产品的应用,可能存在其它的可促使粘合剂层不必要 地分隔开基底带的情况。例如,在一些一次性尿布的应用中,当打包和装 运时,固紧件片要么是自身折叠,要么是折叠到无纺片表面上,或靠着尿 布的另一部分而接合。在这样的情况下,重要的是当从尿布上展开或撕下 固紧件片时,粘合剂层不折叠或从尿布上剥离。此外,许多应用要求固紧 件是可重新配置的,在一些情况下是多次的,而不会大幅降低固紧性能。 对于这样的应用,重要的是在脱离期间不会分层脱胶。

    增强粘合剂层和基底带的固紧面部表面之间的粘结的一种方法是在应 用粘合剂之前处理基底带表面,比如通过等离子体处理,从而提升应用了 粘合剂的基底带的表面能量。在如图1至3示出的实例产品中,基底带和 接触固紧件凸起由聚丙烯模制而成,然后对模制带的固紧面进行等离子体 处理,而不对条带的背面进行该项处理,从而经处理的条带的固紧面部表 面具有的表面能量高于背面。在一实例中,经处理的固紧面的表面能量是 58dynes/cm,而背面的表面能量不到30dynes/cm。在该示例中,通过大气 化学等离子体过程处理固紧面,在该过程中,将基底带的固紧面暴露在包 括86%氦、9%氧和5%乙炔的环境中,采用通电6kW、频率为150KHz和 间隙为0.045英寸(1.15mm)的陶瓷电极。利用更低氧浓度进行处理的产 品不能保持住其表面电荷足够长的时间段。该产品以60FPM(每秒30 cm)的速率经过电极,并且在该过程中应用给基底带的能量适用于的瓦特 密度为每分钟每平方英尺20瓦特(3.6W/m2/sec)。该过程移植或沉积具体 的官能团至聚丙烯表面,而通过分解低分子量有机物清洗该表面。该过程 导致树脂表面进行一些惊喜腐蚀,而不会在基底带里烧成孔,也不会熔化 模制的接触固紧件凸起。可按照ASTMD2578-04a测量表面能量。

    电晕和火焰等离子体对于一些示例可以是有用的,但是聚丙烯同样对 电晕处理没有反应,并且必须小心火焰等离子体,从而避免损坏接触固紧 件凸起和/或杆。可在比如通过模制完全形成接触固紧件凸起之后,执行等 离子体处理,或者在模制预制固紧件元件杆之后执行该处理,然后处理的 杆变形至形成接触固紧件凸起。

    在图中示出的粘合剂24可以是UV交联丙烯酸树脂,比如肯塔基州 CovingtonAshland公司的AROCURE试验UV粘合剂634311。这样的丙烯 酸树脂可以固化成线,从而尺寸上使粘合剂稳定并有助于避免展开时分层 脱胶。另一合适的粘合剂是俄亥俄州哥伦布市的FranklinAdhesivesand Polymers公司的ACRYNAX11891丙烯酸聚合物,其是用作热熔压敏胶的 具有永久粘性、100%固体的丙烯酸聚合物。对于一些应用来说,增加 ACRYNAX粘合剂的粘性可能是必需的。通过热熔胶涂装设备易于应用这 些物质。

    为了形成图1示出的产品,在温度为110摄氏度且粘度约为20,000厘 泊时,应用ACRYNAX11891粘合剂,采用多孔喷嘴,每个喷嘴在模制接 触固紧件的各自通道的上方。带子以每分钟90英尺(每秒450cm)的线速 行进,且粘合剂沉积在宽度为0.040至0.050英寸(1.0至1.3mm)、高度 为0.009至0.011英寸(0.23至0.28mm)的带子上。已发现,当降低该铸 模至正好位于带子上方时,可获得更好的结果。

    在图5的示例中示出的粘合剂可通过辊涂覆而被应用,其中通过成形 轧辊将粘合剂直接传送至基底带的凸起部分的上面。由于在每个凸起部分 的任一侧上的开放空间,考虑到加工变化,每个轧辊段可以稍微比凸起部 分的宽度更宽。轧辊的应用甚至可以使要用的粘合剂层能够变得更薄。

    图9中示意性地示出了连续制造方法的示例。将熔化的树脂210从压 出机205挤入形成于两个反向旋转的轧辊230和232之间的辊隙220里面 从而模制出基底带、接触固紧件凸起和任意杆。在该辊隙中,在极限轧辊 压力之下,树脂被迫进入限定在成型轧辊230的外围里的离散型腔里面, 从而模制出接触固紧件凸起(和任意杆),而基底带形成在轧辊表面之间。 可在成型轧辊表面上开沟槽,从而制作基底带的任意凸起部分。如在 Kennedy等人的美国专利第5260015号里论述的那样,可将卷筒的材料 242,比如永久层或强化层,随着树脂拖入辊隙里面,从而形成基底带的永 久部分。树脂在成型轧辊230上时凝固,然后通过剥离轧辊252从成型轧 辊的表面剥离,将模制的接触固紧件凸起从它们各自的型腔里拉出。然后 模制带80穿过大气化学等离子体处理站254,接触固紧件的固紧表面在该 站如上面论述的那样得到处理,并且进而穿过粘合剂应用站256,在该站 将粘合剂应用至处理的表面。如果有必要的话,在卷起最终的产品10之 前,在UV固化站258对粘合剂进行固化。

    尽管为了图示的目的,已描述了许多示例,但是不希望前面的描述限 制本发明的范围,该范围由附属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定。在下列权利要求的 范围之内,有并且将来还会有其它的示例和修改。

    关 键  词:
    接触 固紧件 构形 制造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接触固紧件的构形及制造.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94678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