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接入网络及其操作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接入网络(radio access network,RAN)及其操作控制方法。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W-CDMA(宽带码分多址)蜂窝系统中的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
背景技术
图1是一个框图,示出了包括传统无线电接入网络的移动通信系统即W-CDMA通信系统的结构。
如图1所示,无线电接入网络(RAN)1包括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4、5和节点B 6到9。RAN 1通过Uu接口连接到移动设备(ME)2,并通过Iu接口连接到核心网络(CN)3,其中CN 3是提供电路交换服务或分组交换服务的交换机(exchanger)网络。节点B 6到9中的一个与RNC 4、5中的一个之间的接口称为Iub,而RNC 4和5之间的接口被指定为Iur接口。图1所示的系统的细节在3GPP(第三代伙伴计划)中(例如,在3GPP TS 25.401 V5.4.0(2002-09),“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UTRAN Overall Description(Release 5)”中)定义了。
节点B 6-9中的每一个意味着一个逻辑节点,其执行无线电发射/接收,并且更具体地说,它是无线电网络设备。每个节点B 6-9覆盖一个或多个小区10,并且它通过无线电接口Uu连接到移动设备(ME)2,从而在那里结束无线电链路。
RNC能够控制多个无线电网络,并且用来管理无线电资源以及控制切换(hand-over)。更具体地说,RNC 4和5在软切换的情形下执行对节点B 6-9的管理,并且执行无线电路径的选择/合成。通过物理组合下述两种功能而在一个单元中形成了RNC的结构化布置:控制C(控制)平面作为用于控制信号传输中的信号发送地协议的功能;控制U(用户)平面作为用于传输关于移动设备(ME)2的用户数据的协议的功能。
通过用于控制信号传输控制中的信号发送的协议的C(控制)平面以及用于用户数据传输控制的协议的U(用户)平面,在ME 2和CN 3之间交换信号。在此情形下,C平面控制功能和U平面控制功能都被物理实现在RNC上,除了物理层(PHY)之外。
在这种包括其中统一了C平面控制功能和U平面控制功能的传统RNC的无线电接入网络中,必须包括RNC自身,以提高信号发送的处理速率,尽管在此情形下,一般只对其增加C平面控制功能就足够了。而且,必须包括RNC自身,以提高用户数据的传输速率,尽管在此情形下,一般只对其增加U平面控制功能就足够了。因此,在传统RNC中提供同时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的系统是很困难的。
考虑到这些事实,已提出了一种方法,用于在RAN中将C平面控制功能从U平面控制功能分离开来,从而人们建议将用于控制C平面的C平面控制设备与用于控制U平面的U平面控制设备物理上彼此分离开来,并设置为独立的单元。在这种结构性布置中,当提高信号发送的处理能力时,只另外包括C平面控制设备就足够了,并且,当致力于提高传输用户数据的速率时,只另外包括U平面控制设备就足够了。从而,可以实现具有令人满意的可扩展性的系统。在实际系统中,可构造各种布置,例如可以将n个U平面控制设备指定给一个C平面控制设备,或者将m个U平面控制设备指定给n个C平面控制设备。而且,如果将m个U平面控制设备指定给n个C平面控制设备,则可以使2个以上的C平面控制设备从属于一个U平面控制设备。
例如,在日本专利申请No.2002-185417中,本发明人已提出了一种方法,用于通过使用由U平面控制设备所控制的无线电载体(radio bearer)向ME提供C平面信息,其中用于控制C平面的C平面控制设备与用于控制U平面的U平面控制设备物理上分离开来,并且,在C平面控制设备和U平面控制设备之间设置了逻辑连接。该申请目前尚未公布。
然而,在无线电接入网络中,当C平面控制设备与U平面控制设备物理分离时,在各种设备之间进行迄今为止限于RNC内部的协议实体之间的控制信息的交换,从而导致控制信息的交换耗费了大量时间,并且还需要一个复杂的控制系统来交换控制信息。例如,当ME处于软切换状态时,就不能迅速地执行新无线电链接的建立和已连接的无线电链接的释放,从而使得用户通信被中断的可能性增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电接入网络,其确保协议实体间的控制信息的快速交换,而不使用任何复杂的控制系统,在所述复杂的控制系统中,C平面控制功能和U平面控制功能彼此分离且放置在多个设备中。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这样一种无线电接入网络的操作控制方法,其中可以快速而高效地执行所述控制。
通过下述措施来获得上述目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无线电接入网络(RAN)包括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其由多个用户平面服务器(UPS)和一个控制平面服务器(CPS)构成,所述用户平面服务器用于执行关于移动设备(ME)的用户数据的传输控制,所述控制平面服务器用于执行用于传输用户数据的控制信号的传输控制,其中,所述UPS中的每一个都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执行关于ME的用户数据的传输控制的协议实体和U平面控制部分,其中所述CPS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执行用于传输用户数据的控制信号的传输控制的协议实体和C平面控制部分,并且其中,在所述U平面控制部分和所述C平面控制部分之间联接了用于传输控制信息的逻辑连接,在此情形下,所述U平面控制部分和所述C平面控制部分彼此通信。
在根据本发明的无线电接入网络中,所述控制信息优选地包括多于一个的控制命令和多于一个的所述控制命令的确认响应命令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控制命令包括用于唯一地标识要在UPS和CPS之间受到控制的协议实体的协议实体标识符,其中,所述C平面控制部分和所述U平面控制部分中的每一个都优选地包括第一表,在该表中,给出了在所接收的请求和一组对于要被控制的协议实体和所述控制命令的响应方法及响应时间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其中,所述C平面控制部分和所述U平面控制部分中的一个控制部分参考所述第一表来生成所述控制信息,并将其发送给所述C平面控制部分和所述U平面控制部分中的另一个控制部分,而所述C平面控制部分和所述U平面控制部分中的另一个控制部分从所接收的控制信息中抽取一组协议实体标识符和所述控制命令,并将所抽取的控制命令分发到包含在所接收的控制信息中的各个协议实体,还由接收自所述各个协议实体的确认响应生成控制信息,然后将其作为应答发送给所述C平面控制部分和所述U平面控制部分中的所述一个控制部分。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提供了无线电接入网络中的一种操作控制方法,所述无线电接入网络包括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多个无线电网络、移动设备(ME),所述移动设备中的每一个包括在由所述无线电网络中的每一个所管理下的小区中,其中,所述RNC由多个用户平面服务器(UPS)和一个控制平面服务器(CPS)构成,每个所述UPS都具有至少一个用于执行关于ME的用户数据的传输控制的协议实体,所述CPS具有至少一个用于执行用于传输用户数据的控制信号的传输控制的协议实体,其中,所述控制信息包括多于一个的控制命令和多于一个的所述控制命令的确认命令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控制命令包括用于唯一地标识要在UPS和CPS之间受到控制的协议实体的协议实体标识符,其中,所述UPS和所述CPS中的每一个都包括第一表,在该表中,给出了所接收的请求和一组要被控制的协议实体、对于所述控制命令的响应方法及响应时间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其中,所述操作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逻辑连接,用于在UPS和CPS之间发送控制信息,以执行其间的通信;由UPS和CPS中的一个参考所述第一表来生成所述控制信息,以将其发送给UPS和CPS中的另一个;从所接收的控制信息中抽取一组协议实体标识符和控制命令,以将这样抽取的所述控制命令分发到包含在所述所接收的控制信息中的各个协议实体;以及由接收自所述各个协议实体的确认响应生成控制信息,以将其作为应答发送给UPS和CPS中的另一个。
根据本发明,在此提出的无线电接入网络和操作控制方法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控制系统,从而能够在协议实体之间快速地交换控制信息。
【附图说明】
参考附图,从以下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很清楚,其中:
图1是一个框图,示出了W-CDMA通信系统的结构,该系统是包括传统无线电接入网络的移动通信系统;
图2是一个框图,示出了包括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无线电接入网络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
图3是示出了第一实施例中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了第一表的内容的示例的图;
图5是示出了控制信息的示例的图;
图6是示出了第二实施例中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了控制信息的示例的图;
图8是示出了第三实施例中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了控制信息的示例的图;
图10是示出了控制信息的示例的图;
图11是示出了第四实施例中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了控制信息的示例的图;
图13是示出了第二表的内容的示例的图;
图14是示出了第五实施例中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5是示出了第三表的内容的示例的图;
图16是示出了控制信息的示例的图;以及
图17是一个框图,示出了包括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的无线电接入网络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图2是一个框图,示出了一个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该系统包括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无线电接入网络。
与图1所示的传统系统类似,根据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包括:无线电网络16,连接到移动设备(ME)12;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14,用于管理无线电资源,以通过控制无线电网络16来控制切换;以及核心网络(CN)13,连接到RNC 14,用于提供电路交换服务和/或分组交换服务。无线电接入网络(RAN)包括RNC 14和无线电网络16。在图2中,只表示出RNC 14、无线电网络16和ME 12。一般地,移动通信系统中采用了RNC、无线电网络和ME。具体地说,RNC 14连接到CN 13,无线电网络16连接到每个RNC 14,并且,每个无线电网络16所管理的小区内通常存在多个ME 12。
在第一实施例中,将RNC 14划分成多个用户平面服务器(UPS)22和一个控制平面服务器(CPS)21,所述用户平面服务器22用于控制关于ME 12的用户数据的传输控制,而所述控制平面服务器21用于执行用于传输用户数据的控制信号的传输控制。CPS 21具有一个功能,用于在用作UPS 22的上层的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层中生成RRC消息,并且CPS21结束于此。其中设置了RRC部分41,以生成RRC消息并终止传输。另一方面,UPS 22具有一个功能,用于控制媒体访问控制(MAC)+帧协议(FP)层和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层。为了实现这种功能,UPS 22配备有:FP部分34,用于控制FP层MAC部分44,用于控制MAC层;RLC/C部分45,用于控制RLC层中关于C平面的部分;以及RLC/U部分46,用于控制RLC层中关于U平面的部分。每个无线电网络16具有一个控制物理(PHY)层的功能,因此它具有PHY部分61,用于执行所述控制。核心网络(CN)13配备有移动交换中心(MSC)31和服务GPRS(全球分组无线电服务)交换节点(SGSN)32,所述MSC具有电路交换功能,而所述SGSN具有分组交换功能。
这样,所述移动通信系统从下层到上层依次由PHY层、FP层、MAC层和LRC层构成,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中,用于控制每层的功能的实体称为协议实体。也就是说,协议实体是与RRC部分41、FP部分43、MAC部分44、RLC/C部分45、RLC/U部分46和PHY部分61有关的通用术语。CPS 21中的协议实体主要执行用于传输用户数据的控制信号的传输控制,而UPS 22中的协议实体主要执行用户数据的传输控制。
而且,在RNC 14由CPS 21和多个UPS 22构成的同时,CPS 21配备有控制(C)平面控制部分42,用于执行用于传输用户数据的控制信号的传输控制,类似地,每个UPS 22配备有用户(U)平面控制部分47,用于执行关于ME 12的用户数据的传输控制。在U平面控制部分47和C平面控制部分42之间设置了用于传输控制信息的逻辑连接。通过该逻辑连接,传输要在CPS 21和UPS 22之间交换的控制信息。如下所述,控制信息包括多于一个的控制命令,在该控制命令中包括用于唯一地标识要在UPS和CPS之间受到控制的协议实体的协议实体标识符。控制信息也包括多于一个的控制命令的确认响应命令。
下面将描述U平面控制部分47和C平面控制部分42的基本功能。U平面控制部分47和C平面控制部分42中的每一个都包括第一表,在该表中,给出了来自ME 12、无线电网络16或CN 13的请求与一组对于要被控制的协议实体和控制命令的应答方法及应答时间的一一对应关系。U平面控制部分47和C平面控制部分42中的一个以这样一种方式构成,使得它参考第一表来生成控制信息,并将该信息发送到对应的控制部分(U平面控制部分47和C平面控制部分42中的另一个控制部分),还使得它从所接收的控制信息中抽取一组协议实体标识符和控制命令,然后将控制命令分发到包含在所述控制信息中的每个协议实体。而且,U平面控制部分47和C平面控制部分42中的一个控制部分以这样一种方式构成,使得它由接收自各个协议实体的、对控制命令的确认应答而生成控制信息,然后将其作为应答发送给U平面控制部分47和C平面控制部分42中的另一个控制部分。
如上所述,在U平面控制部分47和C平面控制部分42之间设置用于传输控制信息的逻辑连接,以使得可通过该逻辑连接来发送/接收用于控制协议实体的信息。而且,通过U平面控制部分47,从无线电网络16中的PHY部分61发送用于控制在RNC 14和无线电网络16之间的节点B应用部分(NBAP)信号发送和接入链路控制应用协议(ALCAP)的信息。
在此情形下,在无线电网络16中的PHY部分61和UPS 22中的FP部分43之间设置物理信道,在MAC部分44和RLC/C部分45之间设置传输(Tr)信道,还在RLC/C部分45和CPS 21中的RRC部分41之间设置逻辑信道。关于ME 12和RNC 14之间的RRC信号发送,在UPS 22中使用了从MAC+FP和RLC层提供的功能,然后该信号被发送到ME 12和CPS 21中RRC部分41。
像CPS 21中的C平面信号发送那样处理RNC 14和MSC 31之间以及RNC 14和SGSN 32之间的信号发送,并在那里终止。而且,像U平面用户数据那样地在ME 12和MSC 31或SGSN 32之间发送/接收用户数据。
而且,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可以包括按照控制信息中的控制顺序而安排的多于一个的控制命令。在此情形下,U平面控制部分47和C平面控制部分42中的一个控制部分从所接收的控制信息中依次抽取一组协议实体标识符和控制命令,然后按照抽取顺序将控制命令分发到包括在所抽取的控制信息中的各个协议实体。而且,U平面控制部分47和C平面控制部分42中的所述一个控制部分按照抽取控制命令的顺序来重安排从各个协议实体接收的、对所述控制命令的确认响应,并生成控制信息,然后将该控制信息发送到U平面控制部分47和C平面控制部分42中的另一个控制部分。
参考图3、4和5,下面将描述所述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无线电接入网络的操作控制。图3是一个流程图,示出了U平面控制部分47和C平面控制部分42之间的处理的流程,而图4是示出了第一表的内容的图,在该表中,给出了来自ME 12、无线电网络16或CN 13的请求与一组对控制命令的应答方法、应答标识符和响应时间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而且,图5示出了控制信息的示例。
参考图4所示的第一表,C平面控制部分42根据来自ME 12、无线电网络16或CN 13的请求生成控制信息(步骤S101),然后将如此生成的控制信息发送到U平面控制部分(步骤S102)。在此情形下,U平面控制部分47和C平面控制部分42中的每一个都包括第一表,并且,当从U平面控制部分47发送控制命令时,参考U平面控制部分47中的第一表。C平面控制部分42和多个U平面控制部分47也可以共同使用第一表。
如图5所示,在控制信息中,按照控制序列,安排了协议实体标识符(始于“协议实体(Protocol Entity)”)、命令名(例如小区建立请求(CellSetup Request))、公共传输信道建立请求(Common Transport ChannelSetup Request)&命令标识符(始于“Command:”)以及由作为命令参数(argument)的零个或多于一个的信息元素(Parameters)所构成的多于一个的控制命令。在每个控制命令的顶部,设置了“Command-”以标识该控制命令。
U平面控制部分47从所接收的控制信息中按照预定顺序抽取一组协议实体标识符和控制命令(步骤S103),并按照抽取顺序将其存储到存储区域中(布置S104),然后将控制命令发送到初始抽取的协议实体(布置S105),并等待来自该协议实体的响应。
然后,U平面控制部分47从该协议实体接收对控制命令的应答(步骤S106),然后生成包含协议实体标识符、命令名(例如小区建立响应(CellSetup Response))、公共传输信道建立响应(Common Transport ChannelSetup Response)&命令标识符以及所接收的响应的内容的响应命令(步骤S107),并按照接收顺序在与U平面控制部分47有关的存储区域中存储所述响应命令(步骤S108)。然后,U平面控制部分47从存储区域中搜索随后要被控制的协议实体(步骤S109)。当在存储区域中存在这样一个协议实体标识符时,它就跳转到步骤S105。在步骤S109中,当在存储区域中不存在这样一个协议实体标识符时,U平面控制部分47就由存储在存储区域中的响应命令生成控制信息(步骤S110),然后将该控制信息发送到C平面控制部分42(步骤S111),并最终结束处理。
在此情形下,假设在UPS 22和CPS 21之间已经预先指定并因此可以唯一地标识出协议实体标识符、命令标识符、信息元素的存在/不存在、信息元素的内容以及响应的内容。为了简单起见,只针对控制命令是从C平面控制部分42发送的情形描述了所述过程。然而,如果控制命令是从U平面控制部分47发送的,也可执行类似的处理,从而使得可以获得类似于控制命令是从C平面控制部分42发送的过程的效果。
如上所述,在第一实施例中使用了下述技术思想:在C平面控制功能和U平面控制功能物理上彼此分离,分别为CPS 21和UPS 22的无线电接入网络(RAN)中,CPS 21配备有C平面控制部分42,而UPS 22配备有U平面控制部分47,并且还在控制部分42和47之间设置了逻辑连接(链路),以通过该链路交换控制信息;参考其中列举了对包含在控制信息中的命令的操作的第一表,可以执行所述响应,从而使得可以迅速地交换控制信息。如果RAN不同时包括C平面控制部分42和U平面控制部分47,则在CPS 21和UPS 22和/或无线电网络16中的每个协议实体(FP部分43、MAC部分44、RLC/C部分45、RLC/U部分46和PHY部分61)之间分别提供独立的控制路径(链路)。结果,控制系统就变得很复杂,从而妨碍了的迅速的响应。
在上面的描述中阐明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内容。可以提供多种特性。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
在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无线电接入网络中,包含有响应标识符,加入到控制命令中。结果,U平面控制部分47和C平面控制部分42中的一个控制部分从所接收的控制信息中抽取一组协议实体标识符、响应标识符和控制命令,并将这样抽取的一组协议标识符和响应标识符存储在控制部分47和42的存储区域中。然后,U平面控制部分47和C平面控制部分42中的所述一个控制部分按照抽取顺序将控制命令分发到包含在控制信息中的各个协议实体,并且还根据所抽取的响应标识符,由接收自各个协议实体的、对于所述控制命令的确认响应生成控制信息,并最终将所述控制命令发送到U平面控制部分47和C平面控制部分42中的另一个控制部分。
而且,可以采用一个系统,其中基于UPS 22和CPS 21之间的事务标识符来唯一地标识控制信息。在此情形下,控制信息包括事务标识符和多于一个的控制命令,从而使得当U平面控制部分47和C平面控制部分42中的一个控制部分在发送事务后的重发送时段内没有从对应的控制部分接收到对该事务的响应时,再次发送该事务。优选地,U平面控制部分47和C平面控制部分42中的所述一个控制部分根据回送时间与每个控制命令的响应时间的和来确定重发送事务的时间。
下面将描述第二实施例中的无线电接入网络的功能。图6是一个流程图,示出了在U平面控制部分47和C平面控制部分42之间的处理,图7示出了控制信息的示例。
首先,响应于来自ME 12、无线电网络16或CN 13的请求,C平面控制部分42接收事务标识符,并参考第一表(见图4)生成控制信息(步骤S201)。然后,C平面控制部分42根据向UPS 22发送任意大小的数据的回送时间和第一表中每个控制命令的响应时间的和来确定等待事务响应的时间(步骤S202),并设置用于等待事务响应的定时器,该定时器在等待事务响应的时间之后开始运行(步骤S203)。而且,C平面控制部分42通过将事务标识符和响应数量相互指定给对方而在C平面控制部分42的存储区域中存储事务信息(步骤S204),然后将所生成的控制信息发送到U平面控制部分47(步骤205)。
在所述控制信息中,按照控制顺序,安排了由事务标识符(始于“Transaction”)、协议实体标识符、响应标识符(始于“ReplyControl”)、命令名或命令标识符以及零个或多于一个作为命令参数的信息元素所构成的多于一个的控制命令,如图7所示。
响应标识符用来标识例如下述状态:(1)在处理了事务中的所有控制命令后返回包含响应命令的事务响应(Result-End);(2)在已处理的控制命令的时刻返回包含响应命令的事务(Result-Soon);(3)不生成响应命令,尽管确认了来自协议实体的响应(Reply,应答);以及(4)不需要从协议实体响应(Notify,通知)。当最后的响应标识符是“Result-Soon”时,返回到事务的事务响应数量等于状态“Result-Soon”的数量,不过,在上述情形之外,它等于状态“Result-Soon”的数量加1。
U平面控制部分47按照预定顺序从上述控制信息中抽取一组协议实体标识符和控制命令,将所述标识符和命令存储在U平面控制部分47的存储区域中(步骤S206),并将所述控制命令发送到初始抽取的协议实体(步骤S207),然后确认所述响应标识符(步骤S208)。如果响应标识符是“Notify(通知)”,U平面控制部分47就跳转到步骤S207,否则就等待来自协议实体的响应。
然后,U平面控制部分47从协议实体接收对所述控制命令的响应(步骤S209),确认响应标识符是否是“Result-Soon”(步骤S210),并且,当响应标识符是“Result-Soon”时跳转到步骤S211。当在步骤S210中确认不是“Result-Soon”时,U平面控制部分47跳转到步骤S212。在步骤S211中,U平面控制部分47由所接收响应的内容生成控制信息,并将所述控制信息发送到C平面控制部分42,然后跳转到步骤S214。在步骤S212,U平面控制部分47确认响应标识符是否是“Reply(应答)”。当响应标识符是“Reply”时,该控制部分跳转到步骤S214。但是,当响应标识符不是“Reply”时,U平面控制部分47在存储区域中存储所生成的响应命令(步骤S213),然后跳转到步骤S214。
在步骤S214中,U平面控制部分47在存储区域中搜索随后将要被控制的协议实体。当在存储区域中存在这样的协议实体时,控制部分就返回到步骤S207。然而,当在存储区域中不存在这样的协议实体时,U平面控制部分47就由迄今为止存储在存储区域中的响应命令生成控制信息,并将所述控制信息发送到C平面控制部分42(步骤S215)。
C平面控制部分42尝试去确认事务响应的数量(步骤S216)。当事务响应的数量大于2时,C平面控制部分42就通过从事务响应的数量减1来等待下一个事务响应(步骤S217)。另一方面,当事务响应的数量不大于2时,C平面控制部分42就通过从存储区域中清除事务标识符和事务响应数量来结束处理(步骤S218)。
对于等待事务响应来说,如果用于等待事务响应的定时器开始运行,即在超时的情形下,就通过重复从步骤S201开始的处理来重发该事务。否则,当认为CPS 21和UPS 22之间的传输路径肯定是可靠的时,就不发送所述事务,并执行异常处理。也可以设想到,可通过延长CPS 21和UPS 22之间设置的回送时间来延长等待下一个事务响应的时间。
在此情形下,假设在系统中预定了并因此可以唯一地标识出事务标识符和响应标识符。为了简单起见,专门描述了从C平面控制部分42发送控制命令的操作。从U平面控制部分47发送控制命令的类似的操作也可以执行,并且可以获得与从C平面控制部分42发送控制命令的情形下类似的效果。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在第三实施例中,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的那些信息之外,在控制信息中还包括了事务标识符、多于一个的控制对象标识符和一组多于一个的控制命令,所述控制对象标识符用于唯一地标识UPS 22和CPS 21之间的协议实体中的控制对象(ME 12、无线电网络16和无线电网络所管理的小区)。在此情形下,U平面控制部分47在UPS 22启动的时刻获取控制对象标识符,并通过将控制对象标识符和UPS 22所管理的资源相互指定给对方而将所述控制对象标识符和所述资源存储到存储区域中,然后将包含所有控制对象标识符的控制信息发送到C平面控制部分42。而且,通过将包含在所接收的控制信息中的控制对象标识符和CPS 21所管理的资源存储相互指定给对方,C平面控制部分42将所述控制对象标识符和所述资源存储在C平面控制部分42的存储区域中。而且,C平面控制部分42和U平面控制部分47被设计成使得它们在存储区域中搜索与包含在所接收的请求中的控制对象标识符相同的控制对象标识符,并且它们参考所述请求和第一表将控制命令组装在控制对象标识符单元中,以生成控制信息,最后将所述控制信息发送到对应的控制部分。
下面将描述第三实施例中的无线电接入网络的功能。图8是一个流程图,示出了在U平面控制部分47和C平面控制部分42之间执行的处理,图9示出了在U平面控制部分47发送所获取的控制对象标识符的情形下的控制信息的示例。图10示出了在C平面控制部分42在刚刚启动UPS后设置无线电网络和小区的情形下的控制信息的示例。
U平面控制部分47在UPS启动的时刻获取用于标识协议实体的控制对象的控制对象标识符(步骤S301),并在将由UPS 22所管理的资源和用于标识资源的资源标识符相互指定给对方后,将所述资源和所述资源标识符存储到存储区域中(步骤S302)。而且,U平面控制部分47将包含所有所获取的控制对象标识符的控制信息发送到C平面控制部分42(步骤S303)。图9示出了在此情形下的控制信息的示例。图9所示的控制信息包括事务标识符、协议实体(Protocol Entity)标识符(在此情形下,设置成“无(None)”,因为没有指定协议实体)、响应标识符、命令名和命令标识符(在此情形下是UPS启动指示(UPS Start Indication)),并且还指定了“本地小区#1(Local Cell#1)、本地小区#2(Local Cell#2)、节点B#1(NodeB#1)”作为资源标识符。
C平面控制部分42在将所接收的控制信息中所包括的控制对象标识符和由CPS 21所管理的资源相互指定给对方后,将所述控制对象标识符和所述资源存储在存储区域中(步骤S304)。然后,C平面控制部分42根据来自ME 12、无线电网络16或CN 13的请求,从存储区域搜索与包含在该请求中的控制对象标识符相同的控制对象标识符,并将控制命令组装在控制对象标识符单元中,以生成控制信息(步骤S305),然后将所生成的控制信息发送到U平面控制部分47(步骤S307)。图10示出了在此情形下的控制信息的示例。在控制信息中,“小区#1(Cell#1)”被指定为资源标识符。
如图1所示以及如上所述,UPS 22中的协议实体向下层中的实体提供了逻辑信道、传输信道和物理信道,并根据要发送的信号的性能和特性以及要传输的信息的内容来执行信道的选择和/或设置。在这些信道中,存在着在无线电网络所管理的小区单元中所指定的公共信道,以及在连接到无线电接入网络(RAN)的ME 12单元中所指定的单个信道。无线电网络16中的协议实体执行对无线电网络16和ME 12之间的无线电链接的控制,并具有设置无线电网络16的功能。相应地,ME 12、无线电网络16和无线电网络所管理的小区是由协议实体所控制的对象。为了标识出控制对象,在此实施例中,UPS 22获取ME 12、无线电网络16和无线电网络所管理的小区单元中的控制对象标识符,并在将由UPS 22所管理的资源和所要标识的资源标识符(例如本地小区#1(Local Cell#11、本地小区#2(Local Cell#2)、……、节点B#1(Node B#1)等等)相互指定给对方后,将所述资源和所述资源标识符存储起来。而且,CPS 21所管理的资源就是CPS 21所管理的所有UPS 22的资源。从而,C平面控制部分42和U平面控制部分47中的每一个都能够由包含在来自ME 12、无线电网络16或CN 13的请求中的控制对象标识符生成控制信息。
在对第三实施例的描述中,为了简单起见,专门描述了启动UPS 22之后的操作。然而,类似的过程也可应用到启动CPS 21之后的操作,并且即使在这样一种情形下也可获得上述效果。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在此实施例中,在用于上述每个实施例中的控制命令中或者包括了一组请求、命令名和命令标识符及信息元素,或者包括了一组用于唯一地标识CPS 21和UPS 22之间请求的请求标识符和信息元素关键字,或者二者的组合。而且,在U平面控制部分47和C平面控制部分42中的至少一个中提供了第二表。在此情形下,第二表在信息元素和一组请求标识符和信息元素关键字之间提供了1对N的对应关系。包含第二表的控制部分(U平面控制部分47和C平面控制部分42中的至少一个)被构成为可从控制命令中抽取请求标识符和信息元素关键字,以生成控制命令,然后将该控制命令发送给各个协议实体。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图11是一个流程图,示出了在U平面控制部分47和C平面控制部分42之间执行的处理。图12示出了控制信息的示例,而图13示出了第二表的内容的示例。
根据来自ME 12、无线电网络16或CN 13的请求,C平面控制部分42检查在C平面控制部分42自身中是否包含了第二表(步骤S401)。如果不包含第二表,C平面控制部分42就生成其中包含了请求的控制信息(步骤S402),并跳转到步骤S406。然而,如果包含第二表,C平面控制部分42就参考第二表来搜索包含在该请求中的信息元素关键字(步骤S403)。在此情形下,如果不包含信息元素关键字,C平面控制部分42就生成包含了一组请求标识符和信息元素关键字的控制信息(步骤S404),并跳转到步骤S406。然而,如果在步骤S403包含信息元素关键字,C平面控制部分42就参考第一表来生成包含一组命令标识符和信息元素关键字的控制信息(步骤S405),并将该控制信息发送到U平面控制部分47(步骤S406)。
在第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控制命令是下述之一或其组合:(1)来自ME 12、无线电网络16或CN 13的请求;(2)一组信息元素和命令名及命令标识符;(3)一组用于标识请求的请求标识符和信息元素关键字。图13示出了第二表的内容的示例,其中包含了SF、上行链路SIR目标值以及PC算法作为信息元素。
然后,U平面控制部分47首先确认所接收的控制命令是否包含命令标识符(步骤S407)。如果包含命令标识符,U平面控制部分47就跳转到步骤S411。然而,如果不包含命令标识符,U平面控制部分47就还要检查在U平面控制部分47自身中是否包括第二表(步骤S408)。如果不包含第二表,U平面控制部分47就跳转到步骤S410。如果包含第二表,U平面控制部分47就参考第二表来搜索包含在请求中的信息元素关键字(步骤S409)。如果不包含信息元素关键字,U平面控制部分47就生成包含错误信息的控制信息,并将它发送到C平面控制部分42(步骤S410)。然而,如果在步骤S409中包含了信息元素关键字,则U平面控制部分47参考第一表来生成包含一组命令标识符和信息元素的控制命令,并将该控制命令发送到协议实体(步骤S411)。
在上述描述中,为了简单起见,专门描述了控制命令是从C平面控制部分42发送的情形下的操作。如果控制命令是从U平面控制部分47发送的,就由一个类似过程执行所述操作,并可获得与命令是从C平面控制部分42发送的情形类似的效果。而且,当在移动通信系统中预定了具有第二表的所有者时,可省略搜索第二表的存在性的步骤。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在第五实施例中,在第三或第四实施例的操作之外,U平面控制部分47还在UPS 22启动的时刻之前获取具有连续值的控制对象标识符,并且,C平面控制部分42将包含在所接收的控制信息中的控制对象标识符和由CPS 21所管理的资源相互指定给对方,并在UPS单元中将其分类,然后将所述控制对象标识符和所述资源存储在C平面控制部分42的存储区域中。在此情形下,U平面控制部分47和C平面控制部分42包括第三表,其中给出了在一个请求和表示UPS单元中是否执行了分组内控制的标志之间的一对一的对应关系。然后,U平面控制部分47和C平面控制部分42中的一个就从存储区域中搜索包含了与包含在请求中的控制对象标识符相同的控制对象标识符的UPS单元组,并通过由UPS组单元组装来自所述请求的控制命令以生成控制信息,然后将如此生成的控制信息发送到U平面控制部分47和C平面控制部分42中的另一个控制部分。
下面将描述第五实施例的功能。图14是一个流程图,示出了U平面控制部分47和C平面控制部分42之间执行的处理。图15示出了第三表的内容的示例,而图16示出了控制信息的示例。
U平面控制部分47然后在UPS 22启动的时刻获取控制对象标识符,该标识符用于为每一个控制类别标识协议实体中的控制对象(例如,UPS22所管理的无线电网络、UPS 22所管理的小区等等),并将该控制对象标识符和用于标识由UPS所管理的资源的资源标识符相互指定给对方,然后对于每一个控制类别将所述控制对象标识符和所述资源标识符存储在U平面控制部分47的存储区域中(步骤S502)。然后,U平面控制部分47将包含一组控制类别和所有所接收的控制对象标识符的控制信息发送到C平面控制部分42(步骤S503)。
C平面控制部分42获得包含在所接收的控制信息中的控制对象标识符和由CPS 21所管理的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且对于每个控制类别将所述控制对象标识符和所述资源存储到C平面控制部分42的存储区域中,如上所述(步骤S504)。然后,根据来自ME 12、无线电网络16或CN13的请求,参考第三表,C平面控制部分42确认一个标志(步骤S505)。如图15所示,标志“是”或“否”被指定给第三表中的每一个请求。在此情形下,“是”意味着执行分组内的控制,而“否”意味着未执行分组内的控制。在标志“否”的情形下,C平面控制部分42在存储区域中搜索与请求中包含的控制对象标识符相同的控制对象标识符(步骤S506),然后通过将控制命令组装在控制对象标识符单元中而生成控制信息(步骤S507),并且还将该控制信息发送到U平面控制部分47(步骤S510)。然而,在第三表中的标志“是”的情形下,C平面控制部分42在存储区域中搜索包含了在请求中所包括的控制对象标识符的控制类别(步骤S508),然后通过将控制命令组装在控制类别单元中而生成控制信息(步骤S509),并且还跳转到步骤S510,以将所述控制信息发送到U平面控制部分47。
结合上述内容,U平面控制部分47确认所接收的控制命令是否包含所述控制类别(步骤S511)。如果不包含控制类别,U平面控制部分47就在存储区域中搜索被指定给控制对象标识符的资源标识符(步骤S512),并生成包含所搜索到的资源标识符的控制命令(步骤S513),然后将所述控制命令发送到协议实体(步骤S516)。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511中包含所述控制类别,U平面控制部分47就在存储区域中搜索与所述控制类别一同存储的所有资源标识符(步骤8514),并生成包含这样搜索出的所有资源标识符的控制命令(步骤S515),然后跳转到步骤S516,以将所述控制命令发送到协议实体。图16示出了在此情形下的控制信息的内容。
尽管上面已阐明了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但是这些实施例中的一个也适用于这样一个系统,其中无线电接入网络(RAN)包括CPS 21和通过将无线电网络的功能和执行用户数据的传输控制的U平面控制部分统一起来而形成的UPS。图17示出了这种RAN的结构性布置。尽管图17所示的RAN与图2类似,但是其区别在于无线电网络不再设置成独立于UPS22,相反地,UPS 22具有无线电网络的功能,并直接连接到ME(移动设备)12。相应地,图2中设置在系统的无线电网络内的PHY部分61被设置在图17所示的系统的UPS 22中。即使在图17所示的系统中,也按照与上述实施例类似的过程在C平面控制部分42和U平面控制部分47之间交换控制信息,以使得可执行对无线电接入网络中的操作的控制。
尽管已示出并描述了多个优选实施例,但是仍可做出各种修改与替代,而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相应地,应该理解到,本发明是通过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描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