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一种花生秸秆还田机.pdf

  • 上传人:三**
  • 文档编号:6941935
  • 上传时间:2019-09-15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385.87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362169.0

    申请日:

    20160530

    公开号:

    CN105940790A

    公开日:

    2016092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B49/02,A01D34/835

    主分类号:

    A01B49/02,A01D34/835

    申请人:

    河南豪丰农业装备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少林,李善娟,何进均,胡江涛,陈建伟

    地址:

    461000 河南省许昌市许昌县张潘镇

    优先权:

    CN201610362169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汤东凤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花生秸秆还田机,包括工作主体、机箱和机壳,所述机壳安装在工作主体左侧,所述机壳下方安装有活动底板,所述活动底板通过旋转装置与工作主体相连接,所述工作主体内部下方安装有传送带,所述工作主体内部上方安装有固定横杆,所述固定横杆通过固定竖杆与工作主体相连接,所述传送带右侧安装有混合室,所述混合室上方安装有配料箱,所述机箱安装在工作主体下表面,所述机箱内部左下方安装有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右上方安装有PLC电控单元,所述工作主体分别与动力装置和PLC电控单元进行电性连接;本发明花生秸秆还田机,采用智能化控制技术,可以自行移动并进行工作,降低了人力和物力的投入,节约了工作成本。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花生秸秆还田机,包括工作主体(1)、机箱(7)和机壳(27),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27)安装在工作主体(1)左侧,所述机壳(27)内部安装有导轮(28),所述导轮(28)通过连接杆(29)与机壳(27)相连接,所述机壳(27)下方安装有活动底板(2),所述活动底板(2)通过旋转装置(30)与工作主体(1)相连接,所述活动底板(2)下方安装有耕地犁(32),所述耕地犁(32)通过固定键(31)与工作主体(1)相连接,所述工作主体(1)内部下方安装有传送带(22),所述传送带(22)两端安装有从动轮(24),所述工作主体(1)内部左上方安装有直流电机(11),所述直流电机(11)右侧安装有主动轮(12),所述主动轮(12)通过皮带(23)与从动轮(24)相连接,所述工作主体(1)内部上方安装有固定横杆(14),所述固定横杆(14)通过固定竖杆(13)与工作主体(1)相连接,所述固定横杆(14)下方安装有切割刀(15),所述切割刀(15)通过升降杆(16)与固定横杆(14)相连接,所述传送带(22)右侧安装有混合室(20),所述混合室(20)上方安装有配料箱(17),所述配料箱(17)下方设有出料口(18),所述混合室(20)右侧设有撒料口(19),所述工作主体(1)下方左右两侧安装有伸缩杆(10),所述伸缩杆(10)下方安装有旋转支架(9),所述旋转支架(9)下方安装有车轮(3),所述旋转支架(9)通过车轴(4)与车轮(3)相连接,所述机箱(7)安装在工作主体(1)下表面,所述机箱(7)内部左下方安装有动力装置(5),所述动力装置(5)右上方安装有PLC电控单元(6),所述工作主体(1)分别与动力装置(5)和PLC电控单元(6)进行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生秸秆还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主体(1)左下方和混合室(20)左侧安装有伸缩门(2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生秸秆还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22)左右两侧安装有输料板(25),所述传送带(22)通过输料板(25)分别与工作主体(1)和混合室(20)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生秸秆还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7)表面右侧安装有散热装置(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生秸秆还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室(20)表面安装有操控面板(21)。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花生秸秆还田机。

    背景技术

    秸秆还田是当今世界上普遍重视的一项培肥地力的增产措施,在杜绝了秸秆焚烧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的同时还有增肥增产作用,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使土壤疏松,孔隙度增加,容量减轻,促进微生物活力和作物根系的发育,秸秆还田增肥增产作用显著但若方法不当,也会导致土壤病菌增加,作物病害加重及缺苗等不良现象,因此采取合理的秸秆还田措施,才能起到良好的还田效果,农业生产的过程也是一个能量转换的过程,作物在生长过程中要不断消耗能量,也需要不断补充能量,不断调节土壤中水、肥、气、热的含量,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新鲜有机物料,在归还于农田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腐解作用,现有的机械化秸秆还田一般就是将秸秆粉碎然后均匀的撒在耕地上,机械化还田效率高,但是还田的效果并不好,并且现有的秸秆还田机械功能比较单一,一般只能进行秸秆还田的工作,使用范围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花生秸秆还田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花生秸秆还田机,包括工作主体、机箱和机壳,所述机壳安装在工作主体左侧,所述机壳内部安装有导轮,所述导轮通过连接杆与机壳相连接,所述机壳下方安装有活动底板,所述活动底板通过旋转装置与工作主体相连接,所述活动底板下方安装有耕地犁,所述耕地犁通过固定键与工作主体相连接,所述工作主体内部下方安装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两端安装有从动轮,所述工作主体内部左上方安装有直流电机,所述直流电机右侧安装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皮带与从动轮相连接,所述工作主体内部上方安装有固定横杆,所述固定横杆通过固定竖杆与工作主体相连接,所述固定横杆下方安装有切割刀,所述切割刀通过升降杆与固定横杆相连接,所述传送带右侧安装有混合室,所述混合室上方安装有配料箱,所述配料箱下方设有出料口,所述混合室右侧设有撒料口,所述工作主体下方左右两侧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下方安装有旋转支架,所述旋转支架下方安装有车轮,所述旋转支架通过车轴与车轮相连接,所述机箱安装在工作主体下表面,所述机箱内部左下方安装有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右上方安装有PLC电控单元,所述工作主体分别与动力装置和PLC电控单元进行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工作主体左下方和混合室左侧安装有伸缩门。

    优选的,所述传送带左右两侧安装有输料板,所述传送带通过输料板分别与工作主体和混合室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机箱表面右侧安装有散热装置。

    优选的,所述混合室表面安装有操控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花生秸秆还田机,采用智能化控制技术,可以自行移动并进行工作,降低了人力和物力的投入,节约了工作成本,安装有耕地犁,在进行秸秆回收的同时,也进行了灭茬和耕地的工作,实现了一台机器多种功能,一次工作多种效果的目的,安装有旋转装置和伸缩杆,可以调节活动底板和车轮的位置,提高了机器的地形适应性,提高了机器的使用范围、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秸秆采用粉碎混合还田方式,安装有混合室,将粉碎的秸秆与肥料等物质均匀混合还田,促进秸秆的腐解利用,安装有操控面板,使用简单、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花生秸秆还田机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工作主体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机壳结构图。

    图中:1工作主体、2活动底板、3车轮、4车轴、5动力装置、6 PLC电控单元、7机箱、8散热装置、9旋转支架、10伸缩杆、11直流电机、12主动轮、13固定竖杆、14固定横杆、15切割刀、16升降杆、17配料箱、18出料口、19撒料口、20混合室、21操控面板、22传送带、23皮带、24从动轮、25输料板、26伸缩门、27机壳、28导轮、29连接杆、30旋转装置、31固定键、32耕地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图3,本发明提供一种花生秸秆还田机,包括工作主体1、机箱7和机壳27,机壳27安装在工作主体1左侧,机壳27内部安装有导轮28,导轮28通过连接杆29与机壳27相连接,机壳27下方安装有活动底板2,活动底板2通过旋转装置30与工作主体1相连接,活动底板2下方安装有耕地犁32,耕地犁32通过固定键31与工作主体1相连接,工作主体1内部下方安装有传送带22,传送带22两端安装有从动轮24,工作主体1内部左上方安装有直流电机11,直流电机11右侧安装有主动轮12,主动轮12通过皮带23与从动轮24相连接,工作主体1内部上方安装有固定横杆14,固定横杆14通过固定竖杆13与工作主体1相连接,固定横杆14下方安装有切割刀15,切割刀15通过升降杆16与固定横杆14相连接,传送带22右侧安装有混合室20,混合室20上方安装有配料箱17,配料箱17下方设有出料口18,混合室20右侧设有撒料口19,工作主体1下方左右两侧安装有伸缩杆10,伸缩杆10下方安装有旋转支架9,旋转支架9下方安装有车轮3,旋转支架9通过车轴4与车轮3相连接,机箱7安装在工作主体1下表面,机箱7内部左下方安装有动力装置5,动力装置5右上方安装有PLC电控单元6,工作主体1分别与动力装置5和PLC电控单元6进行电性连接,工作主体1左下方和混合室20左侧安装有伸缩门26,传送带22左右两侧安装有输料板25,传送带22通过输料板25分别与工作主体1和混合室20相连接,机箱7表面右侧安装有散热装置8,混合室20表面安装有操控面板21。

    工作原理:本发明工作中,PLC电控单元6控制伸缩杆10和旋转支架9活动,调节车轮3的高度和角度,同时车轴4转动带动车轮3转动,将机器移动至工作位置,然后PLC电控单元6控制旋转装置30转动,调节活动底板2的位置,将耕地犁32伸入地下,然后机器开始工作,车轮3带动机器前进,耕地犁32进行灭茬和耕地工作,秸秆和茬根进入机壳27内,PLC电控单元6控制伸缩门26打开,同时导轮28转动,将秸秆和茬根运输到传送带22上,传送带22将秸秆和茬根向右运输,同时PLC电控单元6控制切割刀15对秸秆和茬根进行粉碎,粉碎好之后进入混合室20中,配料箱17中的配料通过出料口18进入混合室20与粉碎后的秸秆和茬根混合,最后通过撒料口19撒出,工作完成。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关 键  词:
    一种 花生 秸秆 还田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花生秸秆还田机.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94193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