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1

白三叶复合浸种剂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和应用.pdf

  • 上传人:g****
  • 文档编号:6940325
  • 上传时间:2019-09-15
  • 格式:PDF
  • 页数:21
  • 大小:1.44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808563.8

    申请日:

    20151119

    公开号:

    CN105410024A

    公开日:

    2016032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N61/00,A01N43/12,A01N35/06,A01N65/00,A01N65/08,A01P21/00

    主分类号:

    A01N61/00,A01N43/12,A01N35/06,A01N65/00,A01N65/08,A01P21/00

    申请人:

    北京阿格瑞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蔡家锟,赵东平,朱珂佳,李金艳

    地址: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创十四街99号33幢B901

    优先权:

    CN201510808563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康思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余光军;李霞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白三叶复合浸种剂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和应用,属于白三叶浸种剂领域。本发明所公开的白三叶复合浸种剂主要包括赤霉素、木质素磺酸钠和维生素K3。本发明还公开了该白三叶复合浸种剂的制备方法、使用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进一步发现,将赤霉素、木质素磺酸钠和维生素K3与菟丝子浸提液进行复配后具有极显著的协同增效之功效,能够更有效消除单一成分的不足,用复配后的浸种剂处理白三叶种子,种子出苗周期显著缩短,萌发后的幼苗粗壮、根系发达,包括抗旱性在内的抗逆性能也显著增强。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白三叶复合浸种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各成分组成:赤霉素、木质素磺酸钠、维生素K和乙醇。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三叶复合浸种剂,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各成分的用量为:赤霉素0.5%-1.5%、木质素磺酸钠1.2%-1.6%、维生素K0.4%-0.6%、余量为乙醇;优选的,各成分的用量为:赤霉素1%、木质素磺酸钠1.4%、维生素K0.5%;优选的,所述的乙醇为含量≥95%的乙醇。 3.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或2所述白三叶复合浸种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将赤霉素、木质素磺酸钠和维生素K加入到乙醇中,搅拌均匀,即得。 4.一种白三叶复合浸种剂,其特征在于:由成分Ⅰ和成分Ⅱ组成;其中,所述成分Ⅰ由赤霉素、木质素磺酸钠、维生素K和乙醇组成;所述成分Ⅱ为菟丝子浸提液。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白三叶复合浸种剂,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比计,成分Ⅰ:成分Ⅱ=1:500-1500;优选的,成分Ⅰ:成分Ⅱ=1:750-1250;最优选的,成分Ⅰ:成分Ⅱ=1:1000;按质量百分比计,成分Ⅰ中各成分的用量为:赤霉素0.5%-1.5%、木质素磺酸钠1.2%-1.6%、维生素K0.4%-0.6%、余量为乙醇;优选的,各成分的用量为:赤霉素1%、木质素磺酸钠1.4%、维生素K0.5%;优选的,所述的乙醇为含量≥95%的乙醇。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白三叶复合浸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菟丝子浸提液是将菟丝子原液用水稀释后得到;优选的,所述的菟丝子浸提液是将菟丝子原液用水稀释1-5倍后得到;更优选的,所述的菟丝子浸提液是将菟丝子原液用水稀释2-4倍后得到;最优选的,所述的菟丝子浸提液是将菟丝子原液用水稀释3倍后得到。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白三叶浸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菟丝子原液按照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菟丝子种子用水浸提,即得菟丝子原液;优选的,所述菟丝子原液按照以下方法制备得到:(1)将菟丝子成熟种子用水浸泡后再煎煮;将煎煮液过滤,取上清,得到滤液1;滤渣再用水煎煮,煎煮液过滤,取上清,得到滤液2;(2)将滤液1和滤液2合并、浓缩,即得菟丝子原液;优选的,步骤(1)中,按照g:ml计,菟丝子成熟种子和水的比例为0.5-2:1-8,更优选为1:2;步骤(1)中,按照g:ml计,滤渣和水的比例优选为0.5-2:1-8,更优选为1:2;优选的,步骤(2)中将滤液1和滤液2合并后进行80-90℃水浴后再进行浓缩。 8.一种制备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白三叶复合浸种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成分Ⅰ和成分Ⅱ混合均匀,即得。 9.权利要求1-3任何一项所述白三叶复合浸种剂在缩短白三叶育苗周期、提高白三叶出苗率、促根促壮或提高白三叶抗逆性方面中的应用;优选的,所述应用包括:将所述白三叶复合浸种剂用水稀释,得到稀释后的白三叶复合浸种剂;将白三叶种子用稀释后的白三叶复合浸种剂进行浸种;其中,按照质量比例计,白三叶种子与稀释后的白三叶复合浸种剂液的比例优选为1:3;所述的浸泡优选是在20℃-30℃温度下浸种1-8小时,更优选为6小时。 10.权利要求4-7任何一项所述白三叶复合浸种剂在缩短白三叶育苗周期、提高白三叶出苗率、促根促壮或提高白三叶抗逆性方面中的应用;优选的,所述应用包括:将白三叶种子用所述的白三叶复合浸种剂进行浸种;其中,按照质量比例计,白三叶种子与白三叶复合浸种剂的比例优选为1:3;所述的浸泡优选是在20℃-30℃温度下浸种1-8小时,更优选为6小时。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浸种剂,尤其涉及一种适合白三叶(Leguminosae)的以多 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和菟丝子浸提液为有效成分的复合浸种剂,本发明进一步 涉及该复合浸种剂在缩短白三叶育苗周期、提高出苗率、促根促壮或提高抗 逆性能等方面的应用,属于白三叶浸种剂领域。

    背景技术

    白三叶为豆科三叶草属多年生植物,广泛分布于温带及亚热带高海拔地 区。中国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湖北、新疆等地均有野生分布,长江以 南各省有大面积栽培。白三叶在中国一直作为牧草种植,近几年由于园林绿 化事业被日益重视,白三叶在园林绿化和水土保持方面起到越来越多的作用。 因其繁殖容易且管理粗放,与杂草有很强的竞争力,因而被广泛应用到机场、 高速公路、江堤湖岸、矿山修复等固土护坡绿化中去,起到良好的地面覆盖 和绿化美化效果。

    白三叶种子细小,播种后苗期和生长期的生长缓慢、苗期持续时间长, 而杂草出苗早、生长快、对空间的占据能力强,影响白三叶正常的生长发育, 特别是在白三叶种子田,常常因为一些杂草的出现,使得生产较为纯净的白 三叶种子变得困难。同时,白三叶根系不发达,对干旱及盐胁迫很敏感。白 三叶需要在苗期缩短育苗周期,提高抗逆性,增强与杂草的竞争优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除了田间管理措施外,常见的方法是种子包衣、拌 种和浸种。采用浸种剂处理白三叶种子,生产工艺简单、使用简便、处理量 大,不仅能让种子充分吸收各种有效成分,还有催芽早发的效果。

    CN104012534A公开了一种白三叶抗旱调节剂,所涉及的植物生长调节 剂为水杨酸和芸苔素内酯,但是该调节剂在促根促壮、增加白三叶的耐盐性 等方面的效果较差,有待改进。CN101473722B公开了白三叶种子丸粒化包 衣方法,尽管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但是在提高其抗旱性方面基本没有效果。

    为了克服现有的白三叶浸种剂所存在的诸多缺陷,亟待需要研制一种能 够显著缩短育苗周期、有效提高出苗率或提高其抗逆性能的白三叶浸种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有效 缩短育苗周期、提高出苗率、增加耐盐性或提高抗旱性能的白三叶复合浸种 剂。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白三叶复合浸种剂,由以下各成分组成:赤霉素、木质素磺酸钠、 维生素K3和乙醇。

    优选的,按质量百分比计,各成分的用量为:赤霉素0.5%-1.5%、木质 素磺酸钠1.2%-1.6%、维生素K30.4%-0.6%、余量为乙醇;

    更优选的,各成分的用量为:赤霉素1%、木质素磺酸钠1.4%、维生 素K30.5%。

    赤霉素是一类能促进植物生长、具赤霉素烷环结构的植物激素,能促进 茎、叶的生长,但单独施用赤霉素,植株容易出现徒长现象。

    木质素磺酸钠是一种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重金属,尤其是铜、铁、 亚锡离子有较好的螯合能力,是有效的螯合剂。

    高等植物是维生素自养型,但是种子时期和生长初期并不能合成足够的 维生素。外源维生素可以增强种子的活力、促进幼苗根的生长、增加根和茎 叶的质量,提高光合效率,显著提高根系的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

    本发明将赤霉素与萘乙酸、木质素磺酸钙、木质素磺酸钠、维生素C、 维生素K3等具有促进生根发芽的成分相配伍,期望筛选得到一种不仅能 有效缩短育苗周期、提高出苗率,还能够有效提高抗逆性能的白三叶复合浸 种剂。本发明通过筛选试验发现,将赤霉素与木质素磺酸钠、维生素K3进行 复配,能有效消除使用单一成分的不足,赤霉素对苗高的促进作用没有失效, 木质素磺酸钠和维生素K3又显著提高了根系的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 相应提高了根系活力,三者配伍在一起显著增强了白三叶的抗逆性,具有极 显著的协同增效功效。

    植物生长调节剂之间的影响非常复杂,可能存在增效、拮抗等多种影响, 以致有可能存在二元复配优于三元复配的情况。另外,从成本和制剂加工方 面考虑,减少药剂种类也具有较明显的优势;鉴于此,本发明进一步设计二 元复配试验对三元复配的效果作进一步的检验。试验结果可见,赤霉素、木 质素磺酸钠和维生素K3进行三元复配的效果显著优于其它的二元复配方案 (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综合试验结果可见,赤霉素、木质素磺酸钠和维生 素K3的复配效果均要明显优于其它的复配方案,确证将赤霉素与木质素磺酸 钠和维生素K3进行复配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功效。

    在确定了白三叶浸种剂由赤霉素、木质素磺酸钠和维生素K3组成具有 协同增效的基础上,本发明进一步发现,赤霉素、木质素磺酸钠和维生素K3的不同用量配比,对于浸种效果的影响也非常显著。本发明通过大量的筛选 试验发现,三种成分按照以下用量范围进行配伍具有较好的协同效果:

    按质量百分比计,赤霉素0.5%-1.5%、木质素磺酸钠1.2%-1.6%、维生 素K30.4%-0.6%、余量为乙醇;

    其中,三种成分按照以下用量进行配伍具有最好的协同效果:

    赤霉素1%、木质素磺酸钠1.4%、维生素K30.5%、余量为乙醇。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制备所述白三叶浸种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赤霉素、木质素磺酸钠和维生素K3加入到乙醇中,搅拌均匀,即得。

    为了达到更佳的技术效果,所述的乙醇优选为含量≥95%的乙醇。

    本发明还进一步提供了所述白三叶复合浸种剂在缩短白三叶育苗周期、 提高其出苗率、增加抗逆性能(包括耐盐性和抗旱性)等方面中的应用,包 括:将所述白三叶复合浸种剂用水稀释,得到稀释后的白三叶浸种剂;将白 三叶种子用稀释后的白三叶复合浸种剂进行浸种。

    其中,将所述白三叶复合浸种剂用水稀释500-1500倍,优选为800-1200 倍,更优选为1000倍;

    按照质量比计,白三叶种子与稀释后的白三叶复合浸种剂液的比例优选 为1:3;所述的浸泡优选是在20℃-30℃温度下浸种1-8小时,更优选为6小 时。

    本发明非常意外的发现:将赤霉素、木质素磺酸钠、维生素K3与菟丝 子(CuscutachinensisLam)浸提液相配伍后具有极显著的协同增效之功效, 能够更有效消除使用单一成分的不足,用其处理白三叶种子,种子出苗周期 显著缩短,萌发后的幼苗粗壮,根系发达,包括抗旱性在内的抗逆性也显著 增强。

    菟丝子是营寄生生活的恶性杂草,以纤细的茎蔓缠绕寄主植物的茎叶, 借助吸器从植物体内吸取营养物质,导致寄主植物生长衰弱,甚至整株死亡。 但是菟丝子的成熟种子含有黄酮类、多糖类、生物碱类、萜类、甾体类、挥 发油以及木质素等化合物。此外,还含有大量的糖苷、16种氨基酸以及钙、 镁、铁、锰、铜、锌等微量元素,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为了筛选赤霉素、木质素磺酸钠、维生素K3与菟丝子浸提液的最佳用 量配比,本发明对四种组成成分的用量配比进行筛选,比较不同的用量对于 白三叶缩短育苗周期、提高出苗率、提高抗旱性、增加耐盐性等方面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效果较好的复配方案是“赤霉素0.5%-1.5%+木质素磺酸钠 1.2%-1.6%+维生素K30.4%-0.6%,用菟丝子浸提液(菟丝子原液稀释3倍) 稀释1000倍”,采用该用量配比在缩短育苗周期和提高抗逆性等效果方 面要显著优于其它的用量配比(差异达显著水平),其中,“赤霉素1%+ 木质素磺酸钠1.4%+维生素K30.5%,用菟丝子浸提液(菟丝子原液稀释3 倍)稀释1000倍”的复配效果是所有复配方案中效果最好的,显著优于 该复配方案中的其它用量配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因此,本发明还提供了另外一种白三叶复合浸种剂,由成分Ⅰ和成分Ⅱ 组成;按照质量比计,成分Ⅰ:成分Ⅱ=1:500-1500;优选的,成分Ⅰ:成分Ⅱ =1:750-1250;最优选的,成分Ⅰ:成分Ⅱ=1:1000。

    所述成分Ⅰ由赤霉素、木质素磺酸钠、维生素K3和乙醇组成;按质量 百分比计,成分Ⅰ中各成分的用量为:赤霉素0.5%-1.5%、木质素磺酸钠 1.2%-1.6%、维生素K30.4%-0.6%、余量为乙醇;优选的,各成分的用量为: 赤霉素1%、木质素磺酸钠1.4%、维生素K30.5%;

    所述成分Ⅱ为菟丝子浸提液。

    所述的菟丝子浸提液是将菟丝子原液用水稀释后得到,优选的,所述的 菟丝子浸提液是将菟丝子原液用水稀释1-5倍后得到;更优选的,所述的菟 丝子浸提液是将菟丝子原液用水稀释2-4倍后得到;最优选的,所述的菟丝 子浸提液是将菟丝子原液用水稀释3倍后得到。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菟丝子原液按照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1)将菟丝子成熟种子用水浸泡后再煎煮;将煎煮液过滤,取上清,得 到滤液1;滤渣再用水煎煮,将煎煮液过滤,取上清,得到滤液2;(2)将 滤液1和滤液2合并、浓缩,即得;

    优选的,步骤(1)中将菟丝子成熟种子清洗后用水浸泡30min后,武 火煮沸后文火再煮30min,过滤;其中,按照g:ml计,菟丝子成熟种子和水 的比例为0.5-2:1-8,更优选为1:2。

    步骤(1)中,按照g:ml计,滤渣和水的比例优选为0.5-2:1-8,更优选 为1:2;

    步骤(2)中将滤液1和滤液2合并后进行80-90℃水浴后再进行浓缩。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所述白三叶复合浸种剂的方法,包括:将成分Ⅰ 和成分Ⅱ混合均匀,即得。

    相应的,本发明提供了该白三叶复合浸种剂在缩短白三叶育苗周期、提 高其出苗率、增加耐盐性或提高抗旱性方面中的应用;所述应用包括:将白 三叶种子用所述的白三叶复合浸种剂进行浸种;其中,按照质量比例计,白 三叶种子与白三叶复合浸种剂液的比例优选为1:3;所述的浸泡优选是在 20℃-30℃温度下浸种1-8小时,更优选为6小时。

    本发明白三叶复合浸种剂将赤霉素与木质素磺酸钠、维生素K3进行复 配,再配合菟丝子浸提液使用,可有效消除使用单一药剂的不足,四者配伍 在一起具有极显著的协同增效功效,用其处理白三叶种子后,与对照相比, 发芽势提高50%-70%、发芽率提高15%-25%,苗高增加40%-50%、根长增 加40%-50%;抗旱性增强1-2倍、耐盐性增强1-2倍,最终达到缩短育苗周 期、提高发芽率、增强抗逆性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点将会 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是应理解所述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不对本发明 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 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 些修改或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预备实施例1菟丝子(CuscutachinensisLam)浸提液的制备

    称取菟丝子成熟种子100g用适量蒸馏水清洗3次后,加入200ml蒸馏 水浸泡30min,武火煮沸后文火再煮30min,纱布过滤留上清,滤渣再加200ml 蒸馏水同样处理1次,过滤后弃残渣,合并2次滤液进行80℃水浴最终浓缩 至100ml(质量浓度为生药1g/ml)制成菟丝子浸提原液;将菟丝子浸提原液 用水稀释3倍制成菟丝子浸提液。

    预备实施例2菟丝子(CuscutachinensisLam)浸提液的制备

    称取菟丝子成熟种子100g用适量蒸馏水清洗3次后,加入200ml蒸馏 水浸泡30min,武火煮沸后文火再煮15min,纱布过滤留上清,滤渣再加200ml 蒸馏水同样处理1次,过滤后弃残渣,合并2次滤液进行80℃水浴最终浓缩 至100ml(质量浓度为生药1g/ml)制成菟丝子浸提原液;将菟丝子浸提原液 用隔水稀释4倍制成菟丝子浸提液。

    预备实施例3菟丝子(CuscutachinensisLam)浸提液的制备

    称取菟丝子成熟种子100g用适量蒸馏水清洗3次后,加入200ml蒸馏 水浸泡30min,武火煮沸后文火再煮30min,纱布过滤留上清,滤渣再加200ml 蒸馏水同样处理1次,过滤后弃残渣,合并2次滤液进行90℃水浴最终浓缩 至100ml(质量浓度为生药1g/ml)制成菟丝子浸提原液;将菟丝子浸提原液 用水稀释5倍制成菟丝子浸提液。

    预备实施例4南方菟丝子(CuscutaaustralisR.Br)浸提液的制备

    称取南方菟丝子成熟种子100g用适量蒸馏水清洗3次后,加入200ml 蒸馏水浸泡30min,武火煮沸后文火再煮30min,纱布过滤留上清,滤渣再 加200ml蒸馏水同样处理1次,过滤后弃残渣,合并2次滤液进行90℃水浴 最终浓缩至100ml(质量浓度为生药1g/ml)制成南方菟丝子浸提原液;将南 方菟丝子浸提原液用水稀释3倍制成南方菟丝子浸提液。

    预备实施例5南方菟丝子(CuscutaaustralisR.Br)浸提液的制备

    称取南方菟丝子成熟种子100g用适量蒸馏水清洗3次后,加入200ml 蒸馏水浸泡30min,武火煮沸后文火再煮15min,纱布过滤留上清,滤渣再 加200ml蒸馏水同样处理1次,过滤后弃残渣,合并2次滤液进行80℃水浴 最终浓缩至100ml(质量浓度为生药1g/ml)制成南方菟丝子浸提原液;将南 方菟丝子浸提原液用水稀释4倍制成南方菟丝子浸提液。

    预备实施例6南方菟丝子(CuscutaaustralisR.Br)浸提液的制备

    称取南方菟丝子成熟种子100g用适量蒸馏水清洗3次后,加入200ml 蒸馏水浸泡30min,武火煮沸后文火再煮30min,纱布过滤留上清,滤渣再 加200ml蒸馏水同样处理1次,过滤后弃残渣,合并2次滤液进行90℃水浴 最终浓缩至100ml(质量浓度为生药1g/ml)制成南方菟丝子浸提原液;将南 方菟丝子浸提原液稀释5倍制成南方菟丝子浸提液。

    预备实施例7艾蒿浸提液的制备

    称取干燥粉碎过100目的艾蒿茎叶100g加入200ml蒸馏水浸泡30min, 武火煮沸后文火再煮30min,纱布过滤留上清,滤渣再加200ml蒸馏水同样 处理1次,过滤后弃残渣,合并2次滤液进行90℃水浴最终浓缩至100ml(质 量浓度为生药1g/ml)制成艾蒿浸提原液;将所得艾蒿浸提原液用水稀释3 倍制成艾蒿浸提液。

    预备实施例8艾蒿浸提液的制备

    称取干燥粉碎过100目的艾蒿茎叶100g加入200ml蒸馏水浸泡30min, 武火煮沸后文火再煮15min,纱布过滤留上清,滤渣再加200ml蒸馏水同样 处理1次,过滤后弃残渣,合并2次滤液进行80℃水浴最终浓缩至100ml(质 量浓度为生药1g/ml)制成艾蒿浸提原液;将所得艾蒿浸提原液用水稀释4 倍制成艾蒿浸提液。

    预备实施例9艾蒿浸提液的制备

    称取干燥粉碎过100目的艾蒿茎叶100g加入200ml蒸馏水浸泡30min, 武火煮沸后文火再煮30min,纱布过滤留上清,滤渣再加200ml蒸馏水同样 处理1次,过滤后弃残渣,合并2次滤液进行90℃水浴最终浓缩至100ml(质 量浓度为生药1g/ml)制成艾蒿浸提原液;将所得艾蒿浸提原液用水稀释5 倍制成艾蒿浸提液。

    预备实施例10石榴皮浸提液的制备

    称取干燥粉碎过100目的石榴皮100g加入200ml蒸馏水浸泡30min,武 火煮沸后文火再煮30min,纱布过滤留上清,滤渣再加200ml蒸馏水同样处 理1次,过滤后弃残渣,合并2次滤液进行90℃水浴最终浓缩至100ml(质 量浓度为生药1g/ml)制成石榴皮浸提原液;将所得石榴皮浸提原液用水稀 释3倍制成石榴皮浸提液。

    预备实施例11石榴皮浸提液的制备

    称取干燥粉碎过100目的石榴皮100g加入200ml蒸馏水浸泡30min,武 火煮沸后文火再煮15min,纱布过滤留上清,滤渣再加200ml蒸馏水同样处 理1次,过滤后弃残渣,合并2次滤液进行80℃水浴最终浓缩至100ml(质 量浓度为生药1g/ml)制成石榴皮浸提原液;将所得石榴皮浸提原液用隔水 稀释4倍制成石榴皮浸提液。

    预备实施例12石榴皮浸提液的制备

    称取干燥粉碎过100目的石榴皮100g加入200ml蒸馏水浸泡30min,武 火煮沸后文火再煮30min,纱布过滤留上清,滤渣再加200ml蒸馏水同样处 理1次,过滤后弃残渣,合并2次滤液进行90℃水浴最终浓缩至100ml(质 量浓度为生药1g/ml)制成石榴皮浸提原液;将所得石榴皮浸提原液用水稀 释5倍制成石榴皮浸提液。

    实施例1白三叶复合浸种剂的制备

    按以下质量称取各成分(单位:g):赤霉素1、木质素磺酸钠1.4、维 生素K30.5;将上述各成分加入到乙醇(含量≥95%)中补足乙醇至100g, 充分搅拌均匀,即得。

    实施例2白三叶复合浸种剂的制备

    按以下质量称取各成分(单位:g):赤霉素0.5、木质素磺酸钠1.2、 维生素K30.5;将上述各成分加入到乙醇中补足乙醇(含量≥95%)至100g, 充分搅拌均匀,即得。

    实施例3白三叶复合浸种剂的制备

    按以下质量称取各成分(单位:g):赤霉素1.5、木质素磺酸钠1.4、 维生素K30.6;将上述各成分加入到乙醇中补足乙醇(含量≥95%)至100g, 充分搅拌均匀,即得。

    实施例4白三叶复合浸种剂的制备

    按以下质量称取各成分(单位:g):赤霉素0.8、木质素磺酸钠1.4、 维生素K30.6;将上述各成分加入到乙醇中补足乙醇(含量≥95%)至100g, 充分搅拌均匀,即得。

    实施例5白三叶复合浸种剂的制备

    按以下质量称取各成分(单位:g):赤霉素0.6、木质素磺酸钠1.2、 维生素K30.5;将上述各成分加入到乙醇中补足乙醇(含量≥95%)至100g, 充分搅拌均匀,即得。

    实施例6白三叶复合浸种剂的制备

    成分Ⅰ的制备:按以下质量称取各成分(单位:g):赤霉素1、木质素 磺酸钠1.4、维生素K30.5;将上述各成分加入到乙醇(含量≥95%)中补足 乙醇至100g,充分搅拌均匀,即得。

    成分Ⅱ的制备:将预备实施例1制备的菟丝子原液用水稀释3倍,得到 菟丝子浸提液,即成分Ⅱ。

    将成分Ⅰ和成分Ⅱ按照1:1000的质量比例混合均匀,即得。

    实施例7白三叶复合浸种剂的制备

    成分Ⅰ的制备:按以下质量称取各成分(单位:g):赤霉素0.8、木质 素磺酸钠1.2、维生素K30.5;将上述各成分加入到乙醇中补足乙醇(含量≥ 95%)至100g,充分搅拌均匀,即得。

    成分Ⅱ的制备:将预备实施例2制备的菟丝子原液用水稀释4倍,得到 菟丝子浸提液,即成分Ⅱ。

    将成分Ⅰ和成分Ⅱ按照1:750的质量比例混合均匀,即得。

    实施例8白三叶复合浸种剂的制备

    成分Ⅰ的制备:按以下质量称取各成分(单位:g):赤霉素1、木质素 磺酸钠1.4、维生素K30.6;将上述各成分加入到乙醇中补足乙醇(含量≥95%) 至100g,充分搅拌均匀,即得。

    成分Ⅱ的制备:将预备实施例3制备的菟丝子原液用水稀释4倍,得到 菟丝子浸提液,即成分Ⅱ。

    将成分Ⅰ和成分Ⅱ按照1:1250的质量比例混合均匀,即得。

    试验例1白三叶复合浸种剂的组成成分的筛选试验

    (一)各处理复合浸种剂的配方组成

    根据初步筛选试验,发现赤霉素、萘乙酸、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 钙、维生素C、维生素K3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和菟丝子浸提液具有促进生 根发芽的功效;本试验将赤霉素与萘乙酸、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 维生素C、维生素K3、菟丝子浸提液等成分按照表1的方式进行配伍得 到不同处理的白三叶浸种剂,各处理均为1000倍稀释。

    表1各处理复合浸种剂的配方组成以及配制和稀释倍数

    处理 浸种剂的配制方法 稀释液 1 赤霉素1g、木质素磺酸钠1.4g、维生素K30.5g,乙醇补足100g 菟丝子原液稀释3倍 2 赤霉素1g、木质素磺酸钙1.4g、维生素K30.5g,乙醇补足100g 菟丝子原液稀释3倍 3 赤霉素1g、木质素磺酸钠1.4g、维生素C0.5g,乙醇补足100g 菟丝子原液稀释3倍 4 赤霉素1g、木质素磺酸钠1.4g、维生素K30.5g,乙醇补足100g 南方菟丝子原液稀释3倍 5 赤霉素1g、木质素磺酸钙1.4g、维生素K30.5g,乙醇补足100g 南方菟丝子原液稀释3倍 6 赤霉素1g、木质素磺酸钠1.4g、维生素C0.5g,乙醇补足100g 南方菟丝子原液稀释3倍 7 赤霉素1g、木质素磺酸钠1.4g、维生素K30.5g,乙醇补足100g 艾蒿原液稀释3倍 8 赤霉素1g、木质素磺酸钙1.4g、维生素K30.5g,乙醇补足100g 艾蒿原液稀释3倍 9 赤霉素1g、木质素磺酸钠1.4g、维生素C0.5g,乙醇补足100g 艾蒿原液稀释3倍 10 赤霉素1g、木质素磺酸钠1.4g、维生素K30.5g,乙醇补足100g 石榴皮原液稀释3倍 11 赤霉素1g、木质素磺酸钙1.4g、维生素K30.5g,乙醇补足100g 石榴皮原液稀释3倍 12 赤霉素1g、木质素磺酸钠1.4g、维生素C0.5g,乙醇补足100g 石榴皮原液稀释3倍 13 赤霉素1g、木质素磺酸钠1.4g、维生素K30.5g,乙醇补足100g 自来水 14 赤霉素1g、木质素磺酸钙1.4g、维生素K30.5g,乙醇补足100g 自来水 15 赤霉素1g、木质素磺酸钠1.4g、维生素C0.5g,乙醇补足100g 自来水 16 空白(乙醇) 自来水

    (二)纸上试验

    种子的预处理:选取品种为瑞文德的大小一致、饱满无残缺的白三叶种 子,先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10min,再用蒸馏水冲洗5-6次,用滤纸 吸干后备用。将直径为9cm的培养皿用75%的酒精擦洗3遍,铺两层滤纸, 置于烘箱80℃烘12h。将蒸馏水5ml加入培养皿中,使滤纸达到饱和。随机 取种子均匀置床,每个培养皿100粒种子,每个处理4次重复。将培养皿置 于光照培养箱中,培养条件为:温度20±1℃,光照12h/d。

    从种子置床当日开始记录,以胚芽顶出种皮2mm作为发芽标准。每天 记录发芽数,培养第7d统计种子的发芽势,第10d统计种子的发芽率。萌发 第10d,每个处理随机取50粒萌发的种子,量取苗高和幼根长。

    (三)抗旱试验

    选用白三叶种子进行抗旱试验。试验共16个处理(见表1),乙醇为 空白对照,每种浸种剂均进行统一的浸种处理(同纸上试验)。将15%的 PEG-6000溶液5ml加入培养皿中,使滤纸溶液达到饱和。随机取种子均匀 置床,每个培养皿100粒种子,每个处理4次重复。将培养皿置于光照培养 箱中,培养条件为:温度20±1℃,光照12h/d。萌发第10d,每个处理随机 取50粒萌发的种子,量取苗高和幼根长。

    (四)耐盐试验

    选用白三叶种子进行耐盐试验。试验共16个处理(见表1),乙醇为 空白对照,每种浸种剂均进行统一的浸种处理(同纸上试验)。将0.2%的 NaCl溶液5ml加入培养皿中,使滤纸溶液达到饱和。随机取种子均匀置床, 每个培养皿100粒种子,每个处理4次重复。将培养皿置于光照培养箱中, 培养条件为:温度20±1℃,光照12h/d。

    从种子置床当日开始记录,以胚芽顶出种皮2mm作为发芽标准。每天 记录发芽数,培养第7d统计种子的发芽势,第10d统计种子的发芽率。萌发 第10d,每个处理随机取50粒萌发的种子,量取苗高和幼根长。

    二、试验结果

    纸上试验结果见表2-表6,抗逆性试验(抗旱、耐盐)结果见表7-表12。

    试验结果表明,将赤霉素与木质素磺酸钠、维生素K3和菟丝子浸提液配 伍后的浸种剂(处理1),相比于对照(处理16),白三叶幼苗发芽势提高 61.24%、发芽率提高19.64%、抗旱性增强(根长增加76.32%)、耐盐性增 强(根长增加55.12%)。赤霉素对苗高的促进没有失效,木质素磺酸钠对根 部的促进亦未受到影响。根据试验结果可见,将赤霉素与木质素磺酸钠、维 生素K3配伍后的复合浸种剂搭配菟丝子浸提液使用,在促进苗高,促根促壮, 增加耐盐性和抗逆性等方面的效果显著优于其它的复配组成(即处理2-16, 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这说明,将赤霉素与木质素磺酸钠、维生素K3和菟丝 子浸提液相配伍具有极显著的协同增效功效。

    表2纸上试验结果

    处理 发芽势(d) 发芽率(%) 苗高(cm) 幼根长(cm) 1 69.22±2.68Aa 97.93±2.63Aa 3.02±0.1Aa 2.76±0.08Aa 2 53.05±0.93DEbcd 88.4±3.25Bb 2.52±0.11Bb 2.15±0.04BCDbcd 3 57.23±1.18BCDbc 87.29±1.67Bbc 2.47±0.05BCbc 2.16±0.03BCDbcd 4 56.94±0.43BCDbc 82.75±2.29Bbc 2.33±0.03Ccd 2.18±0.05BCbc 5 53.28±2.02DEbcd 84.14±3.3Bbc 2.3±0.04CDd 2.14±0.06BCDEbcde 6 56.08±1.53BCDEbc 86.54±3.08Bbc 2.39±0.07BCbcd 2.19±0.08Bbc 7 58.14±1.86BCb 87.98±2.57Bbc 2.41±0.02BCbcd 2.21±0.08Bb 8 56.6±1.33BCDbc 85.98±1.09Bbc 2.11±0.04Ee 2.04±0.08BCDEcdef 9 57.65±1.62BCDb 86.97±2.15Bbc 2.08±0.05Ee 2.04±0.08BCDEcdef 10 58.76±1.17Bb 86.99±3.19Bbc 2.31±0.06CDd 2.1±0.05BCDEbcdef 11 55.8±2.15BCDEbc 83.72±1.6Bbc 2.12±0.04Ee 2.05±0.07BCDEcdef 12 53.52±1.24DEcd 84.76±2.64Bbc 2.14±0.06DEe 2.04±0.07BCDEcdef 13 53.77±2.01CDEcd 84.98±2.69Bbc 2.04±0.06Ee 1.98±0.06DEef 14 51.85±0.82Ed 81.52±2.37Bc 2.01±0.03Ee 1.99±0.06CDEdef 15 53.54±1.55DEcd 83.45±3.23Bbc 2.03±0.04Ee 1.98±0.07DEef 16 42.93±1.4Fe 82.69±2.29Bbc 2.03±0.06Ee 1.96±0.04Ef

    表3纸上试验发芽势方差分析表

    变异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显著水平 区组间 19.2168 3 6.4056 2.821 0.0495 处理间 1393.4917 15 92.8994 40.912 0.0000 误差 102.1832 45 2.2707 总变异 1514.8916 63

    表4纸上试验发芽率方差分析表

    变异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显著水平 区组间 8.1403 3 2.7134 0.392 0.7592 处理间 769.5561 15 51.3037 7.416 0.0000 误差 311.3095 45 6.918 总变异 1089.0059 63

    表5纸上试验苗高方差分析表

    变异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显著水平 区组间 0.0092 3 0.0031 0.836 0.4812 处理间 4.1917 15 0.2794 76.244 0.0000 误差 0.1649 45 0.0037 总变异 4.3658 63

    表6纸上试验幼根长方差分析表

    变异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显著水平 区组间 0.0155 3 0.0052 1.244 0.305 处理间 2.1415 15 0.1428 34.289 0.0000 误差 0.1874 45 0.0042 总变异 2.3444 63

    表7抗旱、耐盐试验结果

    处理 抗旱试验苗高(cm) 耐盐试验苗高(cm) 1 2.49±0.09Aa 2.62±0.08Aa 2 2.07±0.04Bb 2.1±0.05BCb 3 2.02±0.07BCbc 2.1±0.08Bb 4 1.78±0.06DEd 1.9±0.04Ed 5 1.81±0.03Dd 1.91±0.05DEd 6 1.89±0.04CDcd 1.95±0.06BCDEcd 7 1.85±0.04CDd 2.07±0.03BCDbc 8 1.6±0.07Fe 1.71±0.07Fe 9 1.58±0.06Fe 1.72±0.04Fe 10 1.8±0.04Dd 1.94±0.06CDEcd 11 1.62±0.06EFe 1.67±0.05Fef 12 1.62±0.07EFe 1.71±0.05Fe 13 1.51±0.04Fe 1.57±0.03Ff 14 1.51±0.06Fe 1.56±0.03Ff 15 1.54±0.04Fe 1.58±0.03Fef 16 1.5±0.06Fe 1.59±0.06Fef

    表8抗旱、耐盐试验结果

    处理 抗旱试验根长(cm) 耐盐试验根长(cm) 1 1.75±0.03Aa 2.31±0.05Aa 2 1.19±0.01BCbc 1.71±0.04Bb 3 1.19±0.03BCbc 1.7±0.04BCb 4 1.13±0.03CDcd 1.68±0.04BCDEbcd 5 1.19±0.03BCbc 1.68±0.05BCDEbc 6 1.21±0.04Bb 1.69±0.03BCDb 7 1.21±0.03Bb 1.67±0.06BCDEFbcde 8 1.05±0.01DEFef 1.56±0.06CDEFGcdef 9 1.06±0.02DEFdef 1.59±0.02BCDEFGbcdef 10 1.02±0.03EFef 1.53±0.04FGf 11 1.05±0.02DEFef 1.55±0.07EFGef 12 1.08±0.03DEde 1.56±0.03DEFGdef

    13 1.01±0.03EFef 1.49±0.05Gf 14 1.01±0.03EFef 1.51±0.03Gf 15 0.99±0.02Ff 1.5±0.04Gf 16 1±0.04EFf 1.49±0.06Gf

    表9抗旱试验苗高方差分析表

    变异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显著水平 区组间 0.0162 3 0.0054 1.769 0.1666 处理间 4.1891 15 0.2793 91.707 0.0000 误差 0.137 45 0.003 总变异 2.0573 63

    表10耐盐试验苗高方差分析表

    变异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显著水平 区组间 0.0042 3 0.0014 0.486 0.6936 处理间 4.7044 15 0.3136 108.573 0.0000 误差 0.13 45 0.0029 总变异 4.8386 63

    表11抗旱试验根长方差分析表

    变异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显著水平 区组间 0.0042 3 0.0014 1.994 0.1283 处理间 2.0213 15 0.1348 191.106 0.0000 误差 0.0317 45 0.0007 总变异 2.0573 63

    表12耐盐试验根长方差分析表

    变异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显著水平 区组间 0.002 3 0.0007 0.307 0.82 处理间 2.3113 15 0.1541 69.92 0.0000 误差 0.0992 45 0.0022 总变异 2.4125 63

    试验例2白三叶复合浸种剂的组成成分的复核试验

    一、试验方法

    (一)各处理复合浸种剂的配方组成

    试验例1的组成成分筛选试验的结果表明,木质素磺酸钠、维生素K3和菟丝子浸提液复配后可促进幼芽的生长且对根部没有抑制作用,与其它处 理相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鉴于植物生长调节剂之间的影响非常复杂,可 能存在增效、拮抗等多种影响,可能存在二元复配优于三元复配的情况。另 外,从成本和制剂加工方面考虑,减少药剂种类也具有较明显的优势,所以 根据试验例1的情况设计二元复配和三元复配试验,参照表13的用量设计。

    表13各处理复合浸种剂的配方组成以及配制和稀释倍数

    (二)纸上试验

    具体方法同试验例1,测量指标为根长。

    (三)抗旱试验

    具体方法同试验例1。

    (四)耐盐试验

    具体方法同试验例1。

    二、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见表14-表17。

    根据试验结果可见,赤霉素、木质素磺酸钠、维生素K3和菟丝子浸提液 复配的效果显著优于其它的复配方案(即处理2-7,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结合试验例1综合考虑,赤霉素、木质素磺酸钠和维生素K3的复配效果要明 显优于其他的复配方案,这表明该复配方案中的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与菟丝 子浸提液间有明显的协同增效功效。

    表14组成成分复核试验结果

    处理 纸上试验根长(cm) 抗旱试验根长(cm) 耐盐试验根长(cm) 1 2.6±0.01Aa 1.68±0Aa 2.21±0.01Aa 2 2.33±0.01Bb 1.37±0.01Bb 1.72±0.01Bb 3 2.23±0.01Cc 1.27±0.01Cc 1.71±0Bb 4 2.05±0.01Dd 1.15±0.01Dd 1.63±0.01Cc 5 1.99±0.01Ff 1.1±0Ee 1.53±0.01Dd 6 1.96±0Gg 1.1±0Ee 1.53±0Dd 7 2.01±0.01Ee 1.15±0.01Dd 1.34±0.01Ff 8 1.91±0.01Hh 0.99±0.01Ff 1.38±0.01Ee

    表15纸上试验根长方差分析表

    变异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显著水平 区组间 0.0002 3 0.0001 1.046 0.3929 处理间 1.5598 7 0.2228 4303.007 0.0000 误差 0.0011 21 0.0001 总变异 1.5611 31

    表16抗旱试验根长方差分析表

    变异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显著水平 区组间 0.0001 3 0 1.296 0.3018 处理间 1.3048 7 0.1864 11598.131 0.0000 误差 0.0003 21 0 总变异 1.3052 31

    表17耐盐试验根长方差分析表

    变异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显著水平 区组间 0.0001 3 0 1.15 0.3521 处理间 2.0642 7 0.2949 9303.329 0.0000 误差 0.0007 21 0 总变异 2.0649 31

    试验例3白三叶复合浸种剂的组成成分的用量筛选试验

    一、试验方法

    (一)白三叶浸种剂的组成成分的用量设计

    按照表18的用量设计个15处理组。

    表18各处理浸种剂的配制方法

    (二)纸上试验

    具体方法同试验例1,测量指标为根长。

    (三)抗旱试验

    具体方法同试验例1。

    (四)耐盐试验

    具体方法同试验例1。

    二、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见表19-表22。

    根据试验结果可见,效果较好的复配方案是:赤霉素0.5%-1.5%+木质 素磺酸钠1.2%-1.6%+维生素K30.4%-0.6%搭配菟丝子浸提液(菟丝子原液稀 释5倍),该复配方案在促进根系生长、抗逆性效果显著优于该复配方案范 围外的其它方案(差异达显著水平);其中,“赤霉素1%+木质素磺酸钠1.4%+ 维生素K30.5%搭配菟丝子浸提液(菟丝子原液稀释3倍)”的效果是复配方 案中最好的,显著优于该复配方案中的其它配方(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表19组成成分用量试验结果

    处理 纸上试验根长(cm) 抗旱试验根长(cm) 耐盐试验根长(cm) 1 2.73±0.05Aa 1.85±0.07Aa 2.29±0.07Aa 2 2.43±0.06BCDbc 1.56±0.04Bb 2.01±0.08BCDbcd 3 2.48±0.03Bb 1.59±0.02Bb 2.04±0.08BCbc 4 2.36±0.06BCDEbcd 1.5±0.06BCbcd 2±0.06BCDbcde 5 2.27±0.05CDEFcde 1.44±0.05Ccd 1.9±0.05BCDEFGcdef 6 2.38±0.07BCDEbcd 1.43±0.03CDcd 1.9±0.05BCDEFcdef 7 2.38±0.04BCDEbcd 1.5±0.05BCbcd 1.97±0.09BCDEbcde 8 2.22±0.05EFde 1.32±0.03DEef 1.85±0.02DEFGefg 9 2.16±0.06Fe 1.28±0.05Ef 1.81±0.04EFGfg 10 2.27±0.06CDEFcde 1.32±0.02DEef 1.87±0.03CDEFGdefg 11 2.12±0.05Fe 1.22±0.01Ef 1.73±0.03Gg 12 2.14±0.09Fe 1.25±0.03Ef 1.78±0.06FGfg 13 2.24±0.05DEFde 1.42±0.03CDde 1.88±0.05CDEFGdef 14 2.16±0.09Fe 1.25±0.04Ef 1.77±0.06FGfg 15 2.45±0.1BCb 1.53±0.04BCbc 2.07±0.05Bb

    表20纸上试验根长方差分析表

    变异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显著水平 区组间 0.0072 3 0.0024 0.584 0.6286 处理间 1.4966 14 0.1069 25.956 0.0000 误差 0.173 42 0.0041

    总变异 1.6768 59

    表21抗旱试验根长方差分析表

    变异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显著水平 区组间 0.0051 3 0.0017 1.053 0.3794 处理间 1.5711 14 0.1122 69.876 0.0000 误差 0.0675 42 0.0016 总变异 1.6437 59

    表22耐盐试验根长方差分析表

    变异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显著水平 区组间 0.0066 3 0.0022 0.65 0.5874 处理间 1.1554 14 0.0825 24.218 0.0000 误差 0.1431 42 0.0034 总变异 1.3052 59

    关 键  词:
    白三叶 复合 浸种 及其 制备 方法 使用方法 应用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白三叶复合浸种剂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和应用.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94032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