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提高了可溶性饮食纤维含量的改性纤维物质,优选 豆科植物或谷物纤维物质,以及制备该纤维物质的方法。
饮食纤维作为人类饮食中重要的组成已经为人们所认识,因此 多种食品已经含有作为添加成分的饮食纤维源。添加的纤维源作为 一种成分添加到食品中以增加食品的总饮食纤维含量。术语“总饮食 纤维”通常指不溶性饮食纤维和可溶性饮食纤维两类,它们是用按 照“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of Official Anatyli- cal Chemists 75(3),第395页(1992)中陈述的方法分析所得的 分析值来表示的。一般地说,术语不溶性饮食纤维指由纤维素、木 质素和半纤维素组成的纤维部分,它们通常在水中不溶解或不溶胀 的。术语可溶性饮食纤信一般指非纤维素多糖、果胶、植物胶和粘液 液,它们通常是水可溶的或水可溶胀的。虽然每一种纤维的具体营 养价值并不完全为人们所了解,许多营养专家认为可溶性和不溶性 饮食纤维的平衡是有益的。虽然从谷类作物,特别从豆科植物获得 的纤维主要是不溶性纤维,但是当将其加到要求细腻或奶油状组织 的食物中时高百分比不溶性纤维意味着会产生物理或组织问题。不 溶性纤维具有更为明显的砂粒状组织性质,对于饮料来说也意味着 有溶解度或分散性问题。因此提高纤维源中可溶性纤维的含量对改 善纤维物质的总体感官或物理特性并对提供一种能方便地加到饮 料、汤、酸性稀奶油、肉糜或其它类似产品中的纤维源是有利的。
豆科植物或谷物纤维物质,特别是大豆纤维物质通常有两种类 型,其一是仅仅取自外皮,其二是通常包裹着在大豆物质(如来自脱 脂或去皮大豆制的大豆碎片)中的蛋白质颗粒的纤维素或半纤维 素物质。后一纤维或纤维素部分通常是由将大豆碎片分散在水介质 中并加碱调节pH的传统方法制备大豆分离蛋白后留下的。蛋白质 基本上溶于水溶液中而不溶的残渣是由不溶于碱的纤维素或半纤维 素物质所组成的。这些不溶的固体常称为“废弃片渣(Spent flaske residne)”。将该不溶性部分洗净并干燥,得到较高不溶性饮 食纤维含量和较低可溶性饮食纤维含量的大豆饮食纤维物质。例 如,该物质中总饮食纤维的典型含量超过70%(重量),其中含约 90%或高于90%的不溶性饮食纤维和10%或少于10%可溶性饮食 纤维。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提高了可溶性饮食纤维含量的纤维 物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提高了可溶性饮食纤维含量的豆科植物或 谷物纤维物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制备提高可溶性饮食纤维含量的纤 维物质的方法。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制备提高了可溶性饮食纤维含量并 具有改善的物理或组织特性的豆科植物或谷物纤维物质的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通过以下所作的详细说明将更为显而 易见。
本发明涉及提高了水溶性饮食纤维含量的纤维物质及制备形成 该纤维物质的含水料浆的纤维物质的方法,优选豆科植物或谷物纤 维物质,最优选的大豆纤维物质如“废弃片渣”,它是大豆碎片经基本 上提取蛋白质后留下的纤维性残留物。然后通过添加可食用酸来调 整料浆的pH至低于约4.5,优选低于约3.5。然后将料浆在足以提 高纤维物质中可溶性饮食纤维的含量的温度加热足够长时间。pH、 温度和时间是相互关联的,较低的pH可能需要较低的温度,而较高 的pH可能需要较高的温度,在每种情况下加热时间可从在较高温 度下几秒钟至在室温下约16-18小时不等。在这些条件下能显著 地增加可溶性饮食纤维的含量,对于大豆纤维可从低于总饮食纤维 含量的10%增至总饮食纤维含量的至少30%或更高。处于液体中的 改性纤维具有高得多的粘度及改善的物理特性,该特性能使纤维易 于悬浮在水介质(如具有十分细腻和奶油状口感的饮料)中。在物理 特性方面这一意想不到的改善,克服了使用豆科植物纤维物质时由 于在豆科植物纤维中通常有较高含量的不溶性饮食纤维所引起的许 多组织问题。酸化和加热后可将改性的纤维物质脱水,优选喷雾干 燥法获得干燥的食品配料成分,当在水介质中再润湿后,它能保持脱 水前达到的高粘度和所希望的物理特性。即使酸化的物质在脱水 前已被中和,仍能保留这些改善的物理性质。
作为实例,改性前的大豆纤维物质中的总饮食纤维含量为约 80%(重量),其中约95%是不溶性饮食纤维,仅约5%是可溶性饮 食纤维。由于同样的原因,未改性大豆纤维物质的密度为约10Ib/ ft3(0.16g/cm3)粘度(4%固体、室温下)为约20厘泊。按照本发明改 性后,改性后的大豆纤维物质仍将含有约80%(以大豆纤维物质重 量计)的总饮食纤维,但是,大豆纤维物质中总饮食纤维量的约50% 为不溶性饮食纤维、而接近50%的总饮食纤维量为可溶性饮食纤 维。此外,改性后4%料浆在室温下的粘度是约12000厘泊,这表明 粘度惊人地大大增加了。改性大豆纤维物质料浆的粘度将随改性的 条件而变化,因为按照本发明进行的大豆纤维改性导致在反应初 期粘度显著增加,该反应随后会减弱。
用作本发明原料的纤维物质可选自各种豆科植物纤维(如取于 豆科植物的外皮或子叶的大豆及豌豆纤维)以及各种谷物纤维(如谷 物糠等)。最优选的原材料包括“大豆废弃片渣”或经大量提取蛋白 质如按传统方法制造大豆分离蛋白的方法后残留的纤维部分。通常 供大豆分离法用的原材料是已脱豆皮的大豆碎片。该大豆碎片在被 用于分离工序之前也要用溶剂如己烷或醇脱脂。
已大量除去蛋白质的废弃片渣在加工前一般要作除去可能偶然 混入原材料中的碎屑或其它杂质的处理以改进期白度。在英国专利 NO.2,020,666中叙述了常用的和优选的除去废弃片渣中任何外 来杂质的优选方法。如前面指出的,用于本发明方法优选的大豆纤 维物质其蛋白质含量以干重量计为约14%、灰分为约4%(以干重 量计)、密度为约15Ib/ft3(0.29g/cm3)和室温下为4%固体料浆的 粘度为约20厘泊。
为了便于加工,将优选的纤维物质如大豆废弃片渣无论是脱水 的或含水的制成达最大固含量的含水料浆,固含量优选至少约4%( 重量),优选约7-14%(重量)。
其后将豆科植物纤维物质或废弃豆片渣的含水料浆的pH用食 用酸调整至低于约4.5,优选低于约3.5。最优选的pH范围是约2. 0与3.0之间。用作酸化的食用酸在本发明中不是重要的,可从包括 磷酸和盐酸在内的各种用于本目的的酸中选择。
纤维物质料浆的pH调整后,然后加热料浆,其加热时间和温度 足以改变纤维物质的物理特性和提高可溶性饮食纤维的含量,对于 大豆纤维物质来说,总饮食纤维中可溶性饮食纤维含量从低于约 10%(重量)提高到至少约30%(重量)或更高。实际上,对于大豆纤 维来说,在原材料的总饮食纤维中的可溶性饮食纤维含量达到约 50%或更高也不是不常见的。对于豌豆皮或谷物纤维,可溶性饮食 纤维在外皮总饮食纤维中的含量仅能从约5%提高到约20%或再高 些。对于来源于豌豆子叶的豌豆纤维,其可溶性饮食纤维的提高至 少达到与大豆废弃片渣同样的程度。
加热时间、温度的范围是相当宽的,可从较高温度下的几秒钟 到室温下的一夜(12-16小时),其变化取决于pH。优选的时间和温 度在优选的pH范围内为约180°-310°F(82℃-141℃)下约几秒钟 至约30分钟。
纤维物质经加热处理和改性后,改性纤维被中和并脱水。虽然 中和不是必需的,然而为了易于加工和味道,中和是需要的。通常改 性纤维物质的pH是用添加食用碱如氢氧化钠调整到约7.0。虽然 用于改性大豆纤维脱水的确切方法不是关键,但喷雾干燥法脱水是 优选的,包括喷雾干燥时间、温度的恰当条件是常规的并为本领域 技术熟练人员所熟知。
改性纤维及优选的改性大豆纤维物质,在脱水后可作为添加成 分和饮食纤维源用于各种食品。由于该纤维物质的可溶性饮食纤维 含量已经有惊人的提高以及其物理特性的改善,因此本发明的改性 纤维物质是非常适用于添加到常由于砂粒状组织损害外观和组织的 食品中。可将本发明的改性纤维物质加到包括饮料如果汁、牛奶、酸 性稀奶油、冷冻甜食、汤和乳化肉糜如热狗的一般产品中。本发明的 纤维物质也适用于其它类型食品如烘烤食物等。由于本发明的改性 纤维物质改进了物理特性和提高了可溶性饮食纤维含量因此在许多 其它类型的食物中的应用也是可能的。
下述实施例是对本发明实施方案的具体说明,。但不是把本发明 限制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
实施例1
按照英国专利2,020,666将1710Ib总固体含量7.5%(重 量)、pH为8.98的剩余豆渣含水料浆洗净。在200Ib洗净的料浆中 加入175ml浓盐酸将其pH调整至7.0。然后将此调整过pH的料 浆用蒸汽热压蒸煮法在约305°F(151.7℃)灭菌约9秒钟。接着将料 浆在排出温度为200°F(93.3℃)下喷雾干燥。该部分称为未经处理 的对照样品。
向第二份1510Ib废弃豆片渣料浆中加入1160ml浓盐酸调整其 pH至4.0。调整pH后的料浆总固体含量为6.9%(重量),然后通入 蒸汽加热料浆至约180°F(82℃)加热30分钟。然后如上所述方法将 200Ib加热过的料浆经灭菌和喷雾干燥,称这部分为样品2。另取 200Ib料浆首先加入50%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pH约7.0,然后按 上述方法用蒸汽加压蒸煮法灭菌和喷雾干燥,这部分称为样品3。
在1100Ib pH值为4.0废弃豆片渣的含水料浆中加入浓盐酸 调整其pH至2.5。取200Ib料浆按上述条件在蒸汽加压蒸煮锅中灭 菌后喷雾干燥,这部分称为样品4。取另外200Ib在180°F(82℃)下 加热30分钟,然后按上述条件经蒸汽加压蒸煮灭菌及喷雾干燥,这 部分称为样品5。
再取200Ib为2.5的料浆通入蒸汽于180°F(82℃)加热30分 钟,然后加入50%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pH约7.0,接着按上述条件 经蒸汽蒸煮灭菌及喷雾干燥,这部分称为样品6。
再取200Ib pH为2.5的料浆通入蒸汽于180°F(82℃)加热 30分钟,加入50%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pH约7.0,然后按上述条 件喷雾干燥,这部分称为样品7。
包括对照样品在内的所有样品都按照JAOAC75(3),P395 (1992)所述的方法就总饮食纤维、不溶性饮食纤维、可溶性饮食纤维 进行评估及分析。
也对所有样品就蛋白质、水分、灰分、密度和粘度(4%固体、室 温下)进行分析。所有结果列于表1,分析值以产物的干重量计。
表1 样品 处理 P 水分 (%) 蛋白质 (%干重) 饮食纤维(%干重计) 灰分 800℃ 密度 (Ib./ft3) (CPS) 粘度 不溶 可溶 总量 对照样品 2 3 4 5 6 7 7.0 4.0 4.0 2.5 2.5 2.5 2.5 5.65 8.68 5.54 5.65 5.57 6.15 5.98 12.5 12.8 13.4 13.6 13.4 12.8 12.8 78.3 75.9 76.9 27.5 26.3 37.8 37.6 4.7 7.4 2.1 41.6 42.5 39.1 39.8 83.0 83.3 79.0 69.1 68.8 76.9 77.4 1.10 1.86 2.23 <0.2 1.47 4.50 4.67 10.9 15.4 11.1 25.4 25.8 28.0 27.1 12.5 32.6 13.1 13.100 12.900 17.000 12.300
从分析结果可见经pH为2.5处理过的样品显著地增加了可 溶性饮食纤维含量,随之其粘度和密度也大大地提高了。
实施例2
按实施例1中所述方法洗净的含总固体为6.3-7.2%(重 量)的1030Ib废弃豆片渣分成七份,每份分别以A-G表示,蒸汽 加压蒸煮灭菌的pH、温度和保持的时间列于表2。向经蒸汽加压蒸 煮灭菌后的每一样品加入50%氢氧加钠溶液中和至pH约7,然后 在喷雾温度200°F(93.3℃)下进行喷雾干燥。每份处理过的样品按 实施例1所述方法分析其总饮食纤维、不溶性饮食纤维和可溶性饮 食纤维含量。对每份样品按实施例1所述方法还进行水分、灰分、蛋 白质和粘度(2%固体)的测定。包括样品处理条件在内的分析结果列 于表2。
表2 样品 处理条件 水分 (%) 蛋白质 (%) 灰分 (%) 饮食纤维,%干重计 (cps) 粘度 料浆 pH 蒸汽加压蒸煮锅 不溶 可溶 总重 温度(°F) 时间(sec) A B C D E F G 3.0 3.0 3.0 3.8 3.8 4.5 4.5 250 250 305 250 305 250 305 9 23 23 23 23 23 23 5.67 5.60 5.89 5.30 5.71 5.20 5.40 11.7 11.8 12.6 11.9 12.6 12.3 13.0 4.58 4.83 5.30 3.98 4.50 3.28 3.65 59.4 55.7 34.5 64.8 39.3 64.1 50.5 18.6 21.7 45.5 10.8 42.1 17.7 29.6 77.9 77.4 80.0 75.6 81.4 81.9 80.1 6 8 121 5 122 4 21
结果表明使可溶性饮食纤维含量提高至高于30%(重量)的反 应取决于pH、时间及温度,pH越低所需加热温度越低时间越少,而 pH越高所需的加热温度越高时间越长。
实施例3
将pH约6.9总固体含量4%(重量)的废弃豆片渣含水料浆 按每份300ml分成若干份,分别加入浓盐酸调整至表3中所示的 pH值。然后将每份料浆加热至指定的温度并在该温度下保持一段 指定的时间。加热后向每份300ml样品加入50%氢氧化钠溶液中和 至pH约7,然后按照实施例1所述方法分析每份样品总的、不溶性 和可溶性饮食纤维的含量。在室温下测定每份样品的粘度(4%固含 量)。同时分析对照样。试验结果列于表3。
表3 样品 处理pH 处理温度 处理时间 %饮食纤维,干重计 (cps) 粘度 不溶 可溶 总量 对照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7.0 1.0 2.0 3.0 4.0 2.0 3.0 2.0 3.0 4.0 4.0 3.5 4.0 4.5 3.5 4.0 4.5 RT RT RT RT 140°F 140°F 140°F 140°F 140°F 140°F 180°F 180°F 180°F 180°F 180°F 180°F 过夜 ″ ″ ″ 30min. 30min. 过夜 ″ 30min. 过夜 30min 30min 30min 过夜 ″ ″ 90.0 32.0 51.6 59.0 53.5 35.8 54.8 25.8 47.0 58.8 63.8 76.0 82.8 75.2 28.0 62.8 65.8 13.8 48.5 19.2 12.5 27.3 45.5 13.0 47.0 24.8 18.5 <12.5 <12.5 <12.5 <12.6 41.8 <12.5 19.8 104 81.2 71.0 71.5 80.8 81.3 67.5 72.8 71.8 77.3 - - - - 69.8 - 85.8 18 371 20 22 19 735 37 407 22 25 17 16 15 15 50 25 21
上述结果表明即使在室温下只要pH足够低可溶性饮食纤维 含量能显著地提高。
实施例4
将由Woodstone Food Ltd.(1445Church Auenue,Win- nipeg,Manitaba,R2X2X9,Canada)生产的以品名为“Hi Fi Lite”的豌豆纤维制成总固体含量为5%的含水料浆。将该料浆分为 两份,向第一份加入浓盐酸调整pH至2.0,向第二份加入浓盐酸 调整pH至1.0。调整pH后的每份样品在180°F(82℃)下放置过夜。 加热后,按照实施例1所述方法分析加热后两份样品及未经处理对 照样的总饮食纤维、不溶性纤维及可溶性纤维含量。分析结果列于表 4。
表4 不溶性纤维 可溶性纤维 总量 对照样 pH2.0 pH1.0 74.7 46.9 40.4 3.6 15.7 13.1 78.2 62.6 53.5
可以看到,按本发明所述的酸处理方法可使可溶性饮食纤维含 量显著地提高。
实施例5
将由Grinsted Products,Inc.(201 Industrial Parkway, Topeka,Kansan66031)生产的以“Grinsted P-FIBRE150”为品 名的从脱皮豌豆制的豌豆纤维将其制成总固含量为5%的水料浆。 将料浆分成两份,向第一份加入浓盐酸调整基pH至2.0,向第二份 加入浓盐酸调整其pH至1.0。调整pH后的每份样品在180°F (82℃)下放置过夜。
加热后,按照实施例1中所述方法分析两份处理过的样品及未 处理的对照样中的总饮食纤维、可溶性和不溶性饮食纤维含量。分析 结果列于表5。
表5 不溶性纤维 可溶性纤维 总量 对照样 pH2.0 pH1.0 38.9 13.9 13.0 5.6 14.3 10.4 44.5 28.2 23.4
用本发明的方法可显著地提高可溶性饮食纤维的含量。
实施例6
由A.E.Staley,Decatur,Illinois生产的以“Bestbran”90 G- ultrafine为品名的精制谷物糠制成总固含量为10%的含水料浆, 按实施例5所述将其分成两份。按实施例5对两份样品进行处理。按 实施例1所述方法分析两份处理过的样品与未处理对照样中总饮食 纤维、可溶性和不溶性饮食纤维的含量。结果列于表6。
表6 不溶性纤维 可溶性纤维 总量 对照样 pH2.0 pH1.0 91.0 48.5 29.9 1.4 19.0 <6.2 92.4 67.5 --
结果显示用本发明的方法提高了可溶性饮食纤维的含量。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发明实施方案的具体说明,但不是把本发明 限制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此外,还要在此指出所有合理的变化及等 同方案都属于本发明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