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捕鱼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效捕鱼装置.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1742824 U (45)授权公告日 2011.02.16 CN 201742824 U *CN201742824U* (21)申请号 201020222654.6 (22)申请日 2010.06.11 A01K 69/04(2006.01) (73)专利权人 贺为民 地址 401220 重庆市长寿区江南镇扇沱村 1 组 26 号 (72)发明人 贺为民 (54) 实用新型名称 高效捕鱼装置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高效捕鱼装置, 底网位于 栏墙所围区域内的部分为中食台, 底网伸出栏墙 前部的部分为前食台, 前食台下方连接有吊坠, 上 方通过吊绳悬挂在浮。
2、杆上, 栏墙两侧的出鱼口处 通过鱼筒分别与大、 小取鱼箱相连, 出鱼筒内壁有 防止鱼回游的倒须, 在中食台内靠近小取鱼箱一 侧通过过滤鱼墙得出一后食台, 在中食台的另一 侧通过八字栏墙得出一八字储鱼箱, 八字栏墙上 设有过滤八字门, 在大取鱼箱上还通过出鱼筒连 接一取鱼箱。该捕鱼装置能够对上、 中、 下层鱼进 行选择性捕捞, 同时八字储鱼箱能够增加捕鱼的 数量和捕鱼的灵活性, 取鱼箱使得取鱼更加灵活, 减少了操作的难度, 能非常方便的将鱼取出, 该捕 鱼装置不仅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而且起捕效率 高。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
3、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CN 201742828 U1/1 页 2 1.高效捕鱼装置, 包括拉绳(1)、 浮杆(2)、 浮子(3)、 吊坠(4)、 栏墙(5)、 底网(6)及大、 小取鱼箱 (7、 8), 底网 (6) 连接在栏墙 (5) 的下端, 栏墙 (5) 的上端连有浮子 (3), 下端连有 吊坠 (4), 栏墙 (5) 悬挂在拉绳 (1) 和浮杆 (2) 上, 栏墙 (5) 的前部有进鱼口 (9), 底网 (6) 位于栏墙 (5) 所围区域内的部分为中食台 (10), 底网 (6) 伸出栏墙 (5) 前部的部分为前食 台(12), 前食台(12)下方连接有吊坠(4)。
4、, 上方通过吊绳(11)悬挂在浮杆(2)上, 栏墙(5) 两侧的出鱼口处通过鱼筒 (13) 分别与大、 小取鱼箱 (7、 8) 相连, 出鱼筒 (13) 内壁有防止鱼 回游的倒须(13a), 在中食台(10)内靠近小取鱼箱(8)一侧通过过滤鱼墙(16)得出一后食 台(17), 其特征在于 : 在中食台(10)的另一侧通过八字栏墙(19)得出一八字储鱼箱(18), 八字栏墙 (19) 上设有过滤八字门 (21), 在大取鱼箱 (7) 上还通过出鱼筒 (13) 连接一取鱼 箱 (20)。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高效捕鱼装置, 其特征在于 : 与取鱼箱 (20) 相连的出鱼筒 (13) 为一。
5、个。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高效捕鱼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过滤八字门 (21) 八字开口端小 的一方朝向储鱼箱 (18)。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高效捕鱼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栏墙 (5) 前部的进口处设 有前门 (14), 前门 (14) 呈上下两段内开结构。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高效捕鱼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滤鱼墙 (16) 呈八字形, 中 间有换取式门 (15)。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1742824 U CN 201742828 U1/3 页 3 高效捕鱼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业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捕鱼装置。 背景技。
6、术 0002 目前, 传统的捕鱼工具一般为捕鱼网, 而捕鱼网会受捕鱼水域内乱石、 杂草、 淤泥、 木桩、 芦苇及夹沟等复杂水下地形和障碍物的影响, 使起捕率低, 而网目对鱼体的损伤大, 鱼网也容易受损, 导致捕捞成本高。 0003 随着捕鱼作业技术的发展, 捕鱼工具不再局限在传统的捕鱼网上, 采用诱捕原理, 将鱼网做成箱形固定在捕鱼水域是目前较为普遍的一种做法。在公告号为 CN2227405, 公 告日为 1996 年 5 月 22 日, 名称为 “淡水鱼喂捕网箱” 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以及公告号为 CN2259754, 公告日为 1997 年 8 月 20 日, 名称为 “底层鱼诱捕定置网箱”。
7、 的中国实用新型专 利中介绍的捕鱼网箱, 与传统捕鱼网相比, 可对欲捕捞的鱼进行诱捕, 不受捕鱼水域水下地 形和障碍物的影响, 使起捕率高, 但均只能捕大留小, 不能够同时捕, 也不能上、 中、 下层鱼 分开捕捞, 而且捕鱼时操作不够灵活, 取鱼的时候, 在大取鱼箱中取鱼也非常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 : 提供一种对上、 中、 下层鱼 均能进行选择性捕捞, 而且捕鱼时非常灵活、 取鱼时非常方便的高效捕鱼装置, 能有效的解 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公开高效捕鱼装置, 其包括拉。
8、 绳、 浮杆、 浮子、 吊坠、 栏墙、 底网及大、 小取鱼箱, 底网连接在栏墙的下端, 栏墙的上端连有 浮子, 下端连有吊坠, 栏墙悬挂在拉绳和浮杆上, 栏墙的前部有进鱼口, 底网位于栏墙所围 区域内的部分为中食台, 底网伸出栏墙前部的部分为前食台, 前食台下方连接有吊坠, 上方 通过吊绳悬挂在浮杆上, 栏墙两侧的出鱼口处通过鱼筒分别与大、 小取鱼箱相连, 出鱼筒内 壁有防止鱼回游的倒须, 在中食台内靠近小取鱼箱一侧通过过滤鱼墙得出一后食台, 在中 食台的另一侧通过八字栏墙得出一八字储鱼箱, 八字栏墙上设有过滤八字门, 在大取鱼箱 上还通过出鱼筒连接一取鱼箱。 0006 作为优选, 所述与取鱼。
9、箱相连的出鱼筒为一个, 大鱼进入八字储鱼箱中, 再进入大 取鱼箱中, 最后通过此处的出鱼筒进入取鱼箱中, 人们可通过该独立的取鱼箱轻松的取下 其中的鱼, 减少取鱼操作的难度。 0007 作为优选, 所述过滤八字门的八字开口端小的一方朝向储鱼箱, 这样可方便鱼类 进入而可防止其出来, 储鱼箱可将从过滤八字门中进入的鱼类进行暂时的储存, 使得该过 滤八字门中的鱼类仅能够通过此处的出鱼筒进入大取鱼箱中, 从而增加捕鱼的数量和捕鱼 的灵活性。 0008 作为优选, 所述栏墙前部的进口处设有前门, 前门呈上下两段内开结构, 可通过选 择性的关闭上段门或下段门来捕捞水域内的上下层鱼类。 说 明 书 CN 。
10、201742824 U CN 201742828 U2/3 页 4 0009 作为优选, 所述滤鱼墙呈八字形, 中间有换取式门, 换取式门上的网孔大小和稀密 不同来决定不同大小的鱼通行。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 该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为 : 该捕鱼装置能够对 L 中、 下层鱼 进行选择性的捕捞, 同时八字储鱼箱能够增加捕鱼的数量和捕鱼的灵活性, 取鱼箱使得取 鱼更加灵活, 减少了操作的难度, 能非常方便的将鱼取出, 因此, 该实用新型捕鱼装置不仅 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而且起捕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11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 0012 图 2 是图 1 的俯面结。
11、构示意图 ; 0013 图 3 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0014 1- 拉绳, 2- 浮杆, 3- 浮子, 4- 吊坠, 5- 栏墙, 6- 底网, 7- 大取鱼箱, 8- 小取鱼箱, 9- 进鱼口, 10- 中食台, 11- 吊绳, 12- 前食台, 13- 出鱼筒, 13a- 倒须, 14- 前门, 15- 换取式 门, 16- 滤鱼墙, 17- 后食台, 18- 八字储鱼箱, 19- 八字栏墙, 20- 取鱼箱, 21- 过滤八字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及其优点, 不难从下述所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 中, 获得深入了解。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
12、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7 如图 1-3 所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 该高效捕鱼装置包括拉绳 1、 浮杆 2、 浮子 3、 吊坠 4、 栏墙 5、 底网 6 及大、 小取鱼箱 7、 8, 底网 6 连接在栏墙 5 的下端, 栏墙 5 的 上端连有浮子 3, 下端连有吊坠 4, 栏墙 5 悬挂在拉绳 1 和浮杆 2 上, 拉绳 1 的两端栓上重块 沉入水中。 栏墙5的前部有进鱼口9, 所述栏墙5前部的进口处还设有前门14, 前门14呈上 下两段内开结构, 因此, 可通过选择性的关闭上段门或下段门来捕捞水域内的上下层鱼类。 底网 6 位于栏墙 5 所围区域内的部分为中。
13、食台 10, 底网 6 伸出栏墙 5 前部的部分为前食台 12, 前食台12下方连接有吊坠4, 上方通过吊绳11悬挂在浮杆2上, 栏墙5两侧的出鱼口处 通过鱼筒 13 分别与大、 小取鱼箱 7、 8 相连, 出鱼筒 13 内壁有防止鱼回游的倒须 13a。根据 鱼类生活习性的不同而设置了上下两个出鱼筒 13, 上层鱼通过上出鱼筒进入大、 小取鱼箱 7、 8, 下层鱼通过下出鱼筒进入大、 小取鱼箱 7、 8, 而中层鱼可通过上出鱼筒, 也可通过下出 鱼筒进入大、 小取鱼箱 7、 8, 因而, 可对上、 中、 下层鱼都进行捕捉。在中食台 10 内靠近小取 鱼箱8一侧通过过滤鱼墙16得出一后食台17,。
14、 在中食台10的另一侧通过八字栏墙19得出 一八字储鱼箱 18, 且该八字储鱼箱 18 上设有顶盖, 为封闭结构, 八字储鱼箱 18 可增加捕鱼 数量和捕鱼的灵活性。在八字栏墙 19 上还设有过滤八字门 21, 所述过滤八字门 21 的八字 开口端小的一方朝向储鱼箱 18, 这样可方便鱼类进入而可防止其出来, 而且将该八字栏墙 19 取消时, 投放饵料作为饲料场。在大取鱼箱 7 上还通过一个出鱼筒 13 连接取鱼箱 20, 独 立的取鱼箱20可减少取鱼操作的难度。 所述滤鱼墙16呈八字形, 中间有换取式门15, 换取 式门 15 上的网孔大小和稀密不同来决定不同大小的鱼通行。 0018 使用时。
15、, 本实用新型中的底网 6 可用网布制成, 栏墙 5、 滤鱼墙 16、 取鱼箱 20 及大、 小取鱼箱 7、 8 可用竹条、 木条、 芦苇杆、 藤条或塑料制成, 也可直接用网片制成。整个装置放 说 明 书 CN 201742824 U CN 201742828 U3/3 页 5 于捕鱼水域中, 通过两拉绳 1 及两浮杆 2 支撑成型, 并通过浮子 3 及吊坠 4 悬浮于水中。捕 鱼时, 将鱼从前食台 12 中引入, 根据鱼类的趋光性和嗅觉发达的特点, 采用光诱或食诱的 方法, 打开前门14, 将鱼类从前食台12引入中食台10中, 由于鱼类有沿边游动的习惯, 滤鱼 墙 16 采用小的网孔使得小鱼。
16、能被诱入后食台 17 中, 再通过出鱼筒 13 即可到达小取鱼箱 8 中。中食台 10 另一侧的八字栏墙 19 上的过滤八字门 21 打开, 大鱼进入八字储鱼箱 18 中, 再通过出鱼筒13进入大取鱼箱7中, 最后进入取鱼箱20中, 人们可通过该独立的取鱼箱20 轻松的取下其中储存的鱼, 减少操作难度。 0019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与图式, 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 型, 凡依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精神所作的类似变化的实施例或近似结构, 皆应包含于本实用 新型之中。 说 明 书 CN 201742824 U CN 201742828 U1/1 页 6 图 1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1742824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