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一种利于培养珊瑚礁的培养装置.pdf

  • 上传人:a1
  • 文档编号:6922428
  • 上传时间:2019-09-13
  • 格式:PDF
  • 页数:8
  • 大小:609.54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1137142.8

    申请日:

    20170906

    公开号:

    CN207561159U

    公开日:

    2018070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K61/70

    主分类号:

    A01K61/70

    申请人:

    海南梵思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操先梅

    地址:

    570203 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蓝天路35号名门广场北区C座17层1706房

    优先权:

    CN201721137142U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陈欢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于培养珊瑚礁的培养装置,包括固定装置、第一网格架、第二网格架和导轨,第一网格架的顶部与第二网格架的顶部转动连接,第一网格架和第二网格架的底部均与导轨滑动连接,导轨上设有平板,平板上方设有可以缓慢溶解于水的“蜂窝状”营养基,营养基位于第一网格架和第二网格架的下方,固定装置设于导轨下方,通过固定装置和平板将本装置牢牢固定在海床上,而且营养基可以在浸入海底的过程中逐渐溶解并散发出珊瑚所需的营养,而且营养基的“蜂窝状”结构不仅能提供第一网格架和第二网格架支撑,而且,溶解效果也较好,便于珊瑚的生长,而且本装置也便于移植。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利于培养珊瑚礁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装置、第一网格架、第二网格架和导轨,所述第一网格架的顶部与所述第二网格架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网格架和第二网格架的底部均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所述导轨上设有平板,所述平板上方设有可以缓慢溶解于水的“蜂窝状”营养基,所述营养基位于所述第一网格架和第二网格架的下方,所述固定装置设于所述导轨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培养珊瑚礁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钻头、正反转电机和连接杆,所述正反转电机设于导轨底部,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正反转电机的输出端螺纹连接,所述钻头设于所述连接杆的底部,所述连接杆设有若干树枝状结构的组合杆,所述正反转电机内设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外部的控制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于培养珊瑚礁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杆在所述连接杆的排列方式为倒“人”字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培养珊瑚礁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的下方设有气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培养珊瑚礁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格架、第二网格架的底部设有可垂直于所述第一网格架、第二网格架的直杆,所述直杆的顶部设有倒“山”字形的提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培养珊瑚礁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格架和第二网格架之间的夹角为30度至180度。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培养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利于培养珊瑚礁的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过去的几十年,珊瑚礁死亡率升高,使全球的珊瑚礁生态系统正在遭受严重破坏。因此,保护珊瑚礁资源已成为世界关注的问题。我国的珊瑚礁资源主要分布在海南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而如今大量珊瑚白化死亡,使我国的珊瑚覆盖率从50-60%下降到不足10%,而有些海域因各种原因而不利于珊瑚的快速生长,使得珊瑚在被破坏后自我修复的能力较差,此外,现有的珊瑚礁培育装置在移植珊瑚的过程中较为麻烦,使移植过程困难重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可以加快珊瑚礁培养速度和便于移植的一种利于培养珊瑚礁的培养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于培养珊瑚礁的培养装置,包括固定装置、第一网格架、第二网格架和导轨,所述第一网格架的顶部与所述第二网格架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网格架和第二网格架的底部均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所述导轨上设有平板,所述平板上方设有可以缓慢溶解于水的“蜂窝状”营养基,所述营养基位于所述第一网格架和第二网格架的下方,所述固定装置设于所述导轨下方。

    优选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钻头、正反转电机和连接杆,所述正反转电机设于导轨底部,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正反转电机的输出端螺纹连接,所述钻头设于所述连接杆的底部,所述连接杆设有若干树枝状结构的组合杆,所述正反转电机内设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外部的控制信号。

    优选地,所述组合杆在所述连接杆的排列方式为倒“人”字形。

    优选地,所述平板的下方设有气囊。

    优选地,所述第一网格架、第二网格架的底部设有可垂直于所述第一网格架、第二网格架的直杆,,所述直杆的顶部设有倒“山”字形的提手。

    优选地,所述第一网格架和第二网格架之间的夹角为30度至180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利于培养珊瑚礁的培养装置,通过所述固定装置和平板将本装置牢牢固定在海床上,便于珊瑚虫的生长,而且所述营养基可以在浸入海底的过程中逐渐溶解并散发出珊瑚所需的营养,而且所述营养基的“蜂窝状”结构不仅能提供所述第一网格架和第二网格架支撑,而且,溶解效果也较好,便于珊瑚的生长,当所述营养基随着时间推移而溶解至一定程度时,所述第一网格架和第二网格架会在所述导轨上向外侧滑动,直至平铺成一个面,便于后续对生长着珊瑚的第一网格架和第二网格架上的移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利于培养珊瑚礁的培养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利于培养珊瑚礁的培养装置实施例一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利于培养珊瑚礁的培养装置图1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利于培养珊瑚礁的培养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第一网格架,2为第二网格架,3为导轨,4为平板,5为营养基,6为钻头,7为正反转电机,8为连接杆,9为组合杆,10为气囊,11为直杆,12为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内容,下面提供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于培养珊瑚礁的培养装置,包括固定装置、第一网格架1、第二网格架2和导轨3,所述第一网格架1的顶部与所述第二网格架2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网格架1和第二网格架2的底部均与所述导轨3滑动连接,所述导轨3上设有平板4,所述平板4上方设有可以缓慢溶解于水的“蜂窝状”营养基5,所述营养基5位于所述第一网格架1和第二网格架2的下方,所述固定装置设于所述导轨3下方,通过所述固定装置和平板4将本装置牢牢固定在海床上,便于珊瑚虫的生长,而且所述营养基5可以在浸入海底的过程中逐渐溶解并散发出珊瑚所需的营养,而且所述营养基5的“蜂窝状”结构不仅能提供所述第一网格架1和第二网格架2支撑,而且,溶解效果也较好,便于珊瑚的生长,当所述营养基5随着时间推移而溶解至一定程度时,所述第一网格架1和第二网格架2会在所述导轨3上向外侧滑动,直至平铺成一个面,便于后续对生长着珊瑚的第一网格架1和第二网格架2上的移植。

    具体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钻头6、正反转电机7和连接杆8,所述正反转电机7设于导轨3底部,所述连接杆8与所述正反转电机7的输出端螺纹连接,所述钻头6设于所述连接杆8的底部,所述连接杆8设有若干树枝状结构的组合杆9,所述正反转电机7内设有控制模块(未示出),所述控制模块(未示出)用于接收外部的控制信号,通过所述钻头6正反转电机7和连接杆8的配合,可将本装置牢牢固定在海床上,而且也能使本装置在较硬的海床上进行钻孔并固定,当需要将本装置转移至所需的海域中时,只需使电机进行反转便可使所述连接杆8与所述正反转电机7脱离,便于后续的移植。

    具体的,所述组合杆9在所述连接杆8的排列方式为倒“人”字形,通过所述组合杆9的排列方式,不仅利于所述固定装置旋入海床上,而且固定效果也更好,使本装置不会因水流影响而晃动,更利于珊瑚的生长和成型。

    具体的,所述平板4的下方设有气囊10,所述气囊10在移植的过程中可以提供本装置所需的上浮力,便于将本装置提拉至水面。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相对于实施例一来说本实施例中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网格架1、第二网格架2的底部设有可垂直于所述第一网格架1、第二网格架2的直杆11,所述直杆11的顶部设有倒“山”字形的提手12,述直杆11可以保持本装置的平衡,防止本装置在投放过程中因波浪的原因造成沉底后的倒置,通过所述直杆11和提手12的配合,所而且不仅可以人力提拉,而且也可以通过机器吊起,提高了本装置的适用性。

    具体的,所述第一网格架1和第二网格架2之间的夹角为30度至180度,当第一网格架1和第二网格架2的夹角从30度变为180度时,在平展的过程中,所述直杆11的角度逐渐改变,直至所述直杆11穿透水面,便于用户的提拉本装置,而且所述珊瑚可以覆盖在海床上,更有利于珊瑚在后期移植后的生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一种 利于 培养 珊瑚礁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利于培养珊瑚礁的培养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92242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