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舍采食通道系统及养牛舍.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奶牛舍采食通道系统及养牛舍.pdf(1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1119336.5 (22)申请日 2017.09.01 (73)专利权人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地址 300100 天津市南开区复康路31号 (72)发明人 赵润 张克强 王风 渠清博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代理人 赵志远 (51)Int.Cl. A01K 1/00(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奶牛舍采食通道系统及养牛舍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
2、种奶牛舍采食通道系统 及养牛舍, 涉及畜舍设施设备的技术领域, 奶牛 舍采食通道系统包括混凝土站立区、 采食围栏、 采食区、 第一升降台和液压升降装置; 混凝土站 立区设置在采食围栏的一侧, 采食区设置在采食 围栏的另一侧, 第一升降台通过液压升降装置与 混凝土站立区的一端连接, 第一升降台连接有重 力感应装置, 在奶牛舍内的休息区设有与重力感 应装置连接的控制器, 重力感应装置、 液压升降 装置和控制器电连接。 解决了现有技术中, 奶牛 采食或者挤奶时, 在奶牛的脖颈处安装颈枷防止 翻转牛体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在奶牛的前蹄 位置设置第一升降台, 第一升降台上升后奶牛采 食或者挤奶, 使奶。
3、牛不受外界干扰翻转牛体。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8页 附图5页 CN 207461081 U 2018.06.08 CN 207461081 U 1.一种奶牛舍采食通道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奶牛站立的混凝土站立区(11)、 采食围 栏(12)、 采食区(13)、 奶牛前蹄站立的第一升降台(14)和液压升降装置(15); 所述混凝土站立区(11)设置在所述采食围栏(12)的一侧, 所述采食区(13)设置在所述 采食围栏(12)的另一侧, 所述第一升降台(14)设置在所述混凝土站立区(11)与所述采食围 栏(12)连接的一端, 奶牛后蹄处于所述混凝土站立区(11)的另一端; 所述第一升降台(1。
4、4) 通过液压升降装置(15)与所述混凝土站立区(11)的一端连接, 以使所述第一升降台(14)能 够沿着竖直方向运动, 所述第一升降台(14)连接有重力感应装置(141), 在奶牛舍内的休息 区设有与所述重力感应装置(141)连接的控制器(142), 所述重力感应装置(141)、 液压升降 装置(15)和控制器(142)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奶牛舍采食通道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凝土站立区(11)设 有向下凹陷的连接槽(111), 所述液压升降装置(15)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连接槽(111)内, 所 述液压升降装置(1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升降台(14)的一端面连接; 奶牛舍内休。
5、息区的控制器(142)控制所述液压升降装置(15)带动所述第一升降台(14) 下降时, 所述第一升降台(14)设置在所述连接槽(111)内, 所述第一升降台(14)的上端面与 所述混凝土站立区(11)的上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奶牛舍采食通道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压升降装置(15)包 括液压泵(151)、 液压缸(152)和控制开关(153); 所述液压泵(151)连接在所述连接槽(111)内, 所述液压泵(151)与所述液压缸(152)的 一端连接, 所述液压缸(152)的另一端与所 述第一升降台(14)的一端面连接, 所述控制开 关(153)连接在所述奶牛舍内的。
6、休息区内, 所述控制开关(153)与所述液压泵(151)和所述 控制器(142)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奶牛舍采食通道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压升降装置(15)包 括液压泵(151)、 叉形支架(154)、 固定座(155)、 液压缸(152)和控制开关(153); 所述固定座(155)连接在所述连接槽(111)内, 所述液压泵(151)和所述叉形支架(154) 的一端均与所述固定座(155)连接, 所述叉形支架(15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升降台(14)连 接, 所述液压泵(151)与所述液压缸(152)的一端连接, 所述液压缸(152)的另一端与所述叉 形支架(154)连接, 。
7、所述控制开关(153)连接在所述奶牛舍内的休息区内, 所述控制开关 (153)与所述液压泵(151)和所述控制器(142)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奶牛舍采食通道系统,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二升降台(16), 所述第二升降台(16)与所述第一升降台(14)沿同一竖直中心线设置; 所述液压升降装置(15)为两套, 第一套液压升降装置(15)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槽(111) 连接, 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升降台(16)的一端面连接, 使第一套液压升降装置(15)设置在所 述连接槽(111)和所述第二升降台(16)之间; 第二套液压升降装置(15)的一端与所述第二 升降台(16)的另一端面连接, 另。
8、一端与所述第一升降台(14)连接, 使第二套液压升降装置 (15)设置在所述第二升降台(16)和所述第一升降台(14)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奶牛舍采食通道系统,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防止奶牛前蹄窜出 的限位围栏(17), 所述限位围栏(17)连接在所述第一升降台(14)的另一端面; 所述限位围栏(17)包括第一限位围栏(171)和第二限位围栏(172), 所述第一限位围栏 (171)和所述第二限位围栏(172)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升降台(14)另一端面的两侧。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207461081 U 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奶牛舍采食通道系统, 其特征在于。
9、, 所述限位围栏(17)还包括 第三限位围栏(173), 所述第三限位围栏(173)连接在所述第一升降台(14)上, 所述第一限 位围栏(171)、 第二限位围栏(172)和第三限位围栏(173)之间围成U型结构的围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奶牛舍采食通道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限位围栏(171)、 第二限位围栏(172)和第三限位围栏(173)均采用可升降式。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奶牛舍采食通道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升降台(14)的另 一端面连接有防滑板(143), 所述防滑板(143)能够增大奶牛前蹄与所述第一升降台(14)另 一端面之间的摩擦力。 10.一种养牛舍,。
10、 其特征在于, 包括养殖区、 分隔区和多个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 述的奶牛舍采食通道系统; 所述分隔区的数量为与所述奶牛舍采食通道系统的数量相对应的多个, 每个所述奶牛 舍采食通道系统均连接在每个所述养殖区内; 所述分隔区的数量为多个, 每个所述分隔区 连接在相邻所述养殖区之间, 所述分隔区上连接有分隔围栏。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207461081 U 3 奶牛舍采食通道系统及养牛舍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畜舍设施设备的技术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奶牛舍采食通道系统 及养牛舍。 背景技术 0002 在奶牛场的畜舍中, 通常将多头奶牛安置在养殖区内, 排列成多排。
11、的结构, 使每排 的奶牛头部方向和尾部方向均保持一致, 便于对成群奶牛统一饲喂和管理。 此外, 在养殖区 内铺设有混凝土地板, 奶牛站立在混凝土地板上, 在奶牛的头部、 颈部位置设有围栏, 奶牛 站立在围栏的内侧, 在围栏的外侧设置采食通道, 奶牛站立在混凝土地板上, 头部需要伸出 围栏, 才能食用围栏外侧的采食通道上的草料。 0003 如果奶牛在食用草料的过程中, 一旦受到外界行为的干扰, 根据奶牛的自然习性, 就会自行翻转牛体, 一旦牛体翻转180度, 牛尾部就会处于采食通道的一侧, 奶牛后蹄就会 踩踏在采食通道上而污染草料, 尤其是对奶牛进行人工定位挤奶时, 一旦奶牛受到外界行 为的干扰。
12、, 牛体翻转180度, 就会影响正常挤奶, 有时甚至还会将挤出的牛奶打翻, 造成污 染。 0004 为克服上述缺点, 奶牛在喂食前, 奶牛头部伸出围栏后, 通常在奶牛的颈杠上安装 颈枷, 以将奶牛的脖颈束缚住, 有效地避免了奶牛采食过程中, 或者进行人工挤奶时, 奶牛 受到外界干扰后翻转牛体所造成的麻烦; 但是, 对于奶牛来说, 安装颈枷不但对奶牛的脖颈 增加了负担, 并且奶牛采食或者被挤奶时, 就会条件反射的形成反抗, 使奶牛不愿佩戴颈 枷, 给奶牛采食或者挤奶造成了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奶牛舍采食通道系统, 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 的, 奶牛的脖颈处安装。
13、颈枷, 增加了奶牛的脖颈负担, 使奶牛对佩戴颈枷形成反抗, 影响奶 牛正常采食和挤奶的技术问题。 0006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养牛舍, 以解决现有技术中, 奶牛的采食方式不便, 整个牛 舍管理不便的技术问题。 0007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奶牛舍采食通道系统, 包括奶牛站立的混凝土站立区、 采 食围栏、 采食区、 奶牛前蹄站立的第一升降台和液压升降装置; 0008 所述混凝土站立区设置在所述采食围栏的一侧, 所述采食区设置在所述采食围栏 的另一侧, 所述第一升降台设置在所述混凝土站立区与所述采食围栏连接的一端, 奶牛后 蹄处于所述混凝土站立区的另一端; 所述第一升降台通过液压升降装置与所述混。
14、凝土站立 区的一端连接, 以使所述第一升降台能够沿着竖直方向运动, 所述第一升降台连接有重力 感应装置, 在奶牛舍内的休息区设有与所述重力感应装置连接的控制器, 所述重力感应装 置、 液压升降装置和控制器电连接; 0009 使用时, 奶牛站立在所述混凝土站立区, 奶牛前蹄站立在所述第一升降台上, 所述 说 明 书 1/8 页 4 CN 207461081 U 4 重力感应装置将所感应到的奶牛前蹄的重力数值传递至所述控制器, 当重力数值大于所述 控制器的阈值时, 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液压升降装置驱动所述第一升降台上升至一定的高 度, 奶牛头部伸出所述采食围栏进入采食区采食, 所述第一升降台停留至一。
15、定的时间, 奶牛 采食完毕, 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液压升降装置使所述第一升降台下降至原位置。 0010 进一步的, 所述混凝土站立区设有向下凹陷的连接槽, 所述液压升降装置的一端 连接在所述连接槽内, 所述液压升降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升降台的一端面连接; 0011 奶牛舍内休息区的控制器控制所述液压升降装置带动所述第一升降台下降时, 所 述第一升降台设置在所述连接槽内, 所述第一升降台的上端面与所述混凝土站立区的上端 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0012 进一步的, 所述液压升降装置包括液压泵、 液压缸和控制开关; 0013 所述液压泵连接在所述连接槽内, 所述液压泵与所述液压缸的一端连接, 所述液 。
16、压缸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升降台的一端面连接, 所述控制开关连接在所述奶牛舍内的休息 区内, 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液压泵和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0014 进一步的, 所述液压升降装置包括液压泵、 叉形支架、 固定座、 液压缸和控制开关; 0015 所述固定座连接在所述连接槽内, 所述液压泵和所述叉形支架的一端均与所述固 定座连接, 所述叉形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升降台连接, 所述液压泵与所述液压缸的一 端连接, 所述液压缸的另一端与所述叉形支架连接, 所述控制开关连接在所述奶牛舍内的 休息区内, 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液压泵和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0016 进一步的, 还包括第二升降台, 所述第二升降台与所。
17、述第一升降台沿同一竖直中 心线设置; 0017 所述液压升降装置为两套, 第一套液压升降装置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槽连接, 另一 端与所述第二升降台的一端面连接, 使第一套液压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连接槽和所述第二 升降台之间; 第二套液压升降装置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升降台的另一端面连接, 另一端与所 述第一升降台连接, 使第二套液压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升降台和所述第一升降台之 间。 0018 进一步的, 还包括防止奶牛前蹄窜出的限位围栏, 所述限位围栏连接在所述第一 升降台的另一端面; 0019 所述限位围栏包括第一限位围栏和第二限位围栏, 所述第一限位围栏和所述第二 限位围栏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升降台另。
18、一端面的两侧。 0020 进一步的, 所述限位围栏还包括第三限位围栏, 所述第三限位围栏连接在所述第 一升降台上, 所述第一限位围栏、 第二限位围栏和第三限位围栏之间围成U型结构的围栏。 0021 进一步的, 所述第一限位围栏、 第二限位围栏和第三限位围栏均采用可升降式。 0022 进一步的, 所述第一升降台的另一端面连接有防滑板, 所述防滑板能够增大奶牛 前蹄与所述第一升降台另一端面之间的摩擦力。 0023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养牛舍, 包括养殖区、 分隔区和多个所述的奶牛舍采食通 道系统; 0024 所述分隔区的数量为与所述奶牛舍采食通道系统的数量相对应的多个, 每个所述 奶牛舍采食通道系。
19、统均连接在每个所述养殖区内; 所述分隔区的数量为多个, 每个所述分 隔区连接在相邻所述养殖区之间, 所述分隔区上连接有分隔围栏。 说 明 书 2/8 页 5 CN 207461081 U 5 0025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奶牛舍采食通道系统, 所述混凝土站立区为奶牛站立的位 置, 所述采食围栏设置在奶牛的头部位置, 使混凝土站立区设置在采食围栏的内侧, 采食区 设置在采食围栏的外侧, 便于奶牛将头部伸出采食围栏, 进入采食区采食; 所述第一升降台 设置在所述混凝土站立区的前端位置, 即奶牛头部的一端, 奶牛的后蹄踩踏在混凝土站立 区的后端位置, 便于奶牛奶牛前蹄踩踏在所述第一升降台上进行采食;。
20、 所述第一升降台通 过所述液压升降装置与所述混凝土站立区连接, 以使所述液压升降装置能够带动所述第一 升降台沿着竖直方向运动, 使奶牛的前蹄踩踏在第一升降台上, 所述第一升降台上升, 便于 奶牛进行采食, 采食完毕后, 所述第一升降台下降; 所述第一升降台上设有重力感应装置, 在奶牛舍内的休息区设有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重力感应装置电连接, 并且控制器还 与所述液压升降装置电连接, 便于重力感应装置将第一升降台的重力感应信号传递至控制 器, 控制器控制液压升降装置进行上升或者下降作业; 使用时, 奶牛站立在混凝土站立区 内, 奶牛前蹄踩踏在第一升降台后, 重力感应装置将感应到的重力数值传递。
21、至控制器, 控制 器控制液压升降装置驱动第一升降台上升至一定的高度, 奶牛的头部伸出采食围栏进入采 食区进行采食, 由于奶牛前蹄的位置相对较高, 奶牛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干扰时, 不会产生较 大的翻转动作, 第一升降台对奶牛的前蹄起到稳定的作用, 无论奶牛在采食, 还是人工挤 奶, 都起到了很好的控制奶牛不转向的作用, 第一升降台停留至一定的时间后, 奶牛采食完 毕, 控制器控制液压升降装置使第一升降台下降到初始的位置, 取消了传统的在奶牛的脖 颈上采用颈枷的方式, 提高了奶牛生活的舒适度。 0026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养牛舍, 在养牛舍内设置多个养殖区, 每个养殖区内均连 接有上述的奶牛采食通。
22、道系统, 并且在相邻的养殖区之间还设有分隔围栏, 便于对每个养 殖区进行分类管理, 并且相邻的养殖区之间互不干扰, 使整个养殖区的管理方式更加的灵 活。 附图说明 002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 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 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 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8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奶牛舍分布示意图; 0029 图2为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奶牛舍分布示意图; 0。
23、030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升降台下降后的示意图; 0031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升降台升起时的示意图; 0032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第一升降台结构示意图; 0033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第一升降台结构示意图; 0034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升降台和第二升降台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限位围栏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限位围栏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限位围栏的结构示意图; 0038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装防滑。
24、板的结构示意图。 说 明 书 3/8 页 6 CN 207461081 U 6 0039 图标: 11混凝土站立区; 12采食围栏; 13采食区; 14第一升降台; 15液压 升降装置; 16第二升降台; 17限位围栏; 111连接槽; 141重力感应装置; 142控制 器; 143防滑板; 151液压泵; 152液压缸; 153控制开关; 154叉形支架; 155固定 座; 171第一限位围栏; 172第二限位围栏; 173第三限位围栏。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 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
25、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 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 新型保护的范围。 0041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需要说明的是, 术语 “中心” 、“上” 、“下” 、“左” 、“右” 、“竖 直” 、“水平” 、“内” 、“外”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 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 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 术语 “第 一” 、“第二” 、“第三” 仅用于描述目的, 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
26、重要性。 0042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需要说明的是,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术语 “安 装” 、“相连” 、“连接” 应做广义理解, 例如, 可以是固定连接, 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一体地 连接; 可以是机械连接, 也可以是电连接; 可以是直接相连, 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 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43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奶牛舍分布示意图; 图2为本本实用新型实 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奶牛舍分布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升降台下降后 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
27、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升降台升起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第一升降台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第一 升降台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升降台和第二升降台连接的结构 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限位围栏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限位围栏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限位 围栏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装防滑板的结构示意图。 0044 如图111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奶牛舍采食通道系统, 包括奶牛站立的混 凝土站立区11、 采食围栏12、 采食。
28、区13、 奶牛前蹄站立的第一升降台14和液压升降装置15; 0045 所述混凝土站立区11设置在所述采食围栏12的一侧, 所述采食区13设置在所述采 食围栏12的另一侧, 所述第一升降台14设置在所述混凝土站立区11与所述采食围栏12连接 的一端, 奶牛后蹄处于所述混凝土站立区11的另一端; 所述第一升降台14通过液压升降装 置15与所述混凝土站立区11的一端连接, 以使所述第一升降台14能够沿着竖直方向运动, 所述第一升降台14连接有重力感应装置141, 在奶牛舍内的休息区设有与所述重力感应装 置141连接的控制器142, 所述重力感应装置141、 液压升降装置15和控制器142电连接。 0。
29、046 如图3所示, 混凝土站立区11设置在采食围栏12的左侧, 采食区13设置在采食围栏 12的右侧, 第一升降台14设置在混凝土站立区11的右端位置, 使奶牛的前蹄踩踏在第一升 降台14上, 奶牛的后蹄踩踏在混凝土站立区11的左端位置; 所述第一升降台14通过液压升 说 明 书 4/8 页 7 CN 207461081 U 7 降装置15与混凝土站立区11的右端连接, 所述液压升降装置15带动所述第一升降台14沿着 竖直方向做上升或者下降运动; 在第一升降台14的中间位置连接有重力感应装置141, 所述 重力感应装置141为重力感应器, 如图1、 图2所示, 在牛舍左端的休息区内连接有控制。
30、器 142, 所述控制器142采用CPU或者单片机, 所述控制器142与所述重力感应器电连接, 所述控 制器142还与液压升降装置15电连接, 可以采用电线连接, 也可以采用无线电信号连接, 可 以采用手动控制的方式, 也可以在控制器142内设定好数值和时间, 采用自动控制的方式; 如图1、 图2所示, 牛舍的左端为休息区, 便于管理员临时放置饲料, 或者观察奶牛生活等, 牛 舍内设有八个站立区, 八个站立区分成上下两排, 在两排站立区的中间为采食区13, 两排站 立区的上下两端分别为粪道, 如图1所示, 每个站立区均单独设置, 每个站立区内均设有独 立的第一升降台14, 每个第一升降台14均。
31、连接一个重力感应器, 每个第一升降台14连接的 液压升降装置15、 重力感应器分别与控制器142电信号连接, 使每个第一升降台14对每个奶 牛的采食时间单独进行控制, 如图2所示, 每个站立区均单独设置, 在每排设有一个第一升 降台14, 第一升降台14上对应站立区的位置均设有重力感应器, 一排的其中一头牛踩踏第 一升降台14后, 第一升降台14就会上升, 利用任何一个第一升降台14就能够进行控制, 控制 方式更加灵活, 还节约了成本; 所述第一升降台14的长度为100cm, 宽度为2030cm, 最佳取 值为25cm, 高度为10cm, 第一升降台14上升时, 第一升降台14与混凝土站立区1。
32、1之间的距离 为1015cm, 最佳取值为10cm。 0047 使用前, 在控制器142内设定重力感应器的阈值为: 牛体重量200kg时, 液压升降 装置15缓慢上升, 在上升的最高点处停留20min后, 液压升降装置15缓慢下降至原位置, 使 用时, 奶牛站立在所述混凝土站立区11, 奶牛前蹄踩踏在所述第一升降台14上, 所述重力感 应器将所感应到的奶牛前蹄的重力数值传递至所述控制器142, 当重力数值大于200kg 时, 所述控制器142控制所述液压升降装置15驱动所述第一升降台14上升至10cm, 这时, 奶 牛将头部伸出所述采食围栏12进入采食区13进行采食, 所述第一升降台14停留2。
33、0min, 奶牛 采食完毕, 所述控制器142控制所述液压升降装置15, 使所述第一升降台14下降至原位置。 0048 进一步的, 所述混凝土站立区11设有向下凹陷的连接槽111, 所述液压升降装置15 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连接槽111内, 所述液压升降装置1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升降台14的一 端面连接; 0049 奶牛舍内休息区的控制器142控制所述液压升降装置15带动所述第一升降台14下 降时, 所述第一升降台14设置在所述连接槽111内, 所述第一升降台14的上端面与所述混凝 土站立区11的上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所述连接槽111的长度、 宽度和深度大于所述第一升 降台14的长度、 宽度和高。
34、度, 以使所述第一升降台14下降时, 能够容纳在所述连接槽111内。 0050 如图3所示, 所述第一升降台14下降后, 所述第一升降台14的上端面与所述混凝土 站立区11的上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不影响奶牛的正常生活区域; 如图4所示, 液压升降装 置15的下端与连接槽111的内端面固定连接, 液压升降装置15的上端与第一升降台14的下 端面连接, 控制器142启动时, 液压升降装置15将第一升降台14向上升起, 所述第一升降台 14缓慢上升。 0051 进一步的, 所述液压升降装置15包括液压泵151、 液压缸152和控制开关153; 0052 所述液压泵151连接在所述连接槽111内, 。
35、所述液压泵151与所述液压缸152的一端 连接, 所述液压缸15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升降台14的一端面连接, 所述控制开关153连接 说 明 书 5/8 页 8 CN 207461081 U 8 在所述奶牛舍内的休息区内, 所述控制开关153与所述液压泵151和所述控制器142电连接。 0053 如图5所示, 液压升降装置15的上端与第一升降台14的下端面固定连接, 液压升降 装置15的下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槽111内, 为了使第一升降台14的下端面更加稳定, 可以在第 一升降台14的下端面均布连接多个液压升降装置15; 液压泵151采用铆钉固定连接在连接 槽111内, 液压泵151与液压缸152。
36、的下端连接, 为液压缸152提供动力, 液压缸152的上端与 第一升降台14的下端面固定连接, 控制开关153连接在休息区内, 并且控制开关153、 液压泵 151和控制器142采用电连接, 管理员可以在休息区内操作控制开关153, 对液压泵151和控 制器142进行手动控制, 从而使液压缸152做伸缩运动, 对第一升降台14的上升和下降进行 控制。 0054 进一步的, 所述液压升降装置15包括液压泵151、 叉形支架154、 固定座155、 液压缸 152和控制开关153; 0055 所述固定座155连接在所述连接槽111内, 所述液压泵151和所述叉形支架154的一 端均与所述固定座15。
37、5连接, 所述叉形支架15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升降台14连接, 所述液 压泵151与所述液压缸152的一端连接, 所述液压缸152的另一端与所述叉形支架154连接, 所述控制开关153连接在所述奶牛舍内的休息区内, 所述控制开关153与所述液压泵151和 所述控制器142电连接。 0056 如图6所示, 所述固定座155为方形的铁板, 铁板采用铆钉固定连接在连接槽111 内, 叉形支架154的下端与固定座155连接, 液压泵151也连接在固定座155上, 叉形支架154 的上端与第一升降台14的下端面连接, 液压泵151与液压缸152的下端连接, 为液压缸152提 供动力, 液压缸152的上端。
38、连接在叉形支架154上, 液压缸152做伸缩运动时, 能够带动叉形 支架154做伸缩运动, 从而实现了第一升降台14的上升和下降作业, 休息区内的控制开关 153与液压泵151和控制器142电连接, 管理员可以在休息区内操作控制开关153, 对液压泵 151和控制器142进行手动控制, 从而使叉形支架154对第一升降台14的上升和下降进行控 制。 0057 进一步的, 还包括第二升降台16, 所述第二升降台16与所述第一升降台14沿同一 竖直中心线设置; 0058 所述液压升降装置15为两套, 第一套液压升降装置15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槽111连 接, 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升降台16的一端面连接, 使。
39、第一套液压升降装置15设置在所述连接 槽111和所述第二升降台16之间; 第二套液压升降装置15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升降台16的另 一端面连接, 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升降台14连接, 使第二套液压升降装置15设置在所述第二 升降台16和所述第一升降台14之间。 0059 如图7所示, 第二升降台16与第一升降台14的结构相同, 并且第二升降台16与第一 升降台14沿同一竖直中心线设置, 在两个升降台内可以都连接重力感应器, 便于对奶牛前 蹄的重量进行感应, 也可以只在上端的第一升降台14内连接重力感应器, 所述升降台的数 量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更多个; 所述液压升降装置15设置为两套, 下面的液压升降装。
40、置15 的下端与连接槽111连接, 上端与第二升降台16的下端面连接, 使下面的液压升降装置15对 第二升降台16的升降进行控制, 上面的液压升降装置15的下端与第二升降台16的上端面连 接, 上端与第一升降台14的下端面连接, 使上面的液压升降装置15对第一升降台14的升降 进行控制, 并且两套液压升降装置15分别与控制器142电信号连接, 使控制器142分别对两 说 明 书 6/8 页 9 CN 207461081 U 9 套液压升降装置15进行控制。 0060 进一步的, 还包括防止奶牛前蹄窜出的限位围栏17, 所述限位围栏17连接在所述 第一升降台14的另一端面; 0061 所述限位围。
41、栏17包括第一限位围栏171和第二限位围栏172, 所述第一限位围栏 171和所述第二限位围栏172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升降台14另一端面的两侧。 0062 如图8所示, 奶牛踩踏在第一升降台14的上端面, 有时候会出现前蹄向左方向或者 向右方向滑动的现象, 在第一升降台14的上端面连接限位围栏17, 能够有效的防止奶牛前 蹄滑动时, 影响相邻奶牛采食; 所述限位围栏17包括第一限位围栏171和第二限位围栏172, 第一限位围栏171和第二限位围栏172分别连接在第一升降台14上端面的左右两侧的位置, 奶牛前蹄向左或者向右滑动时, 两侧的限位围栏在左右两侧有效的进行阻挡, 不会影响相 邻奶牛采食。
42、情绪。 0063 进一步的, 所述限位围栏17还包括第三限位围栏173, 所述第三限位围栏173连接 在第一升降台14上, 所述第一限位围栏171、 第二限位围栏172和第三限位围栏173之间围成 U型结构的围栏。 0064 如图8所示, 奶牛踩踏在第一升降台14的上端面, 有时候会出现前蹄向前滑动的现 象, 一旦前蹄滑出采食围栏12, 就会对采食区13的草料造成污染, 在第一升降台14的前端面 采用铆钉连接第三限位围栏173, 奶牛前蹄向前滑动时, 前侧的围栏可以有效的进行阻挡, 确保了草料的卫生; 在图8中, 三个围栏采用中间具有连接管的结构, 不影响采食区域的光 线, 为了有效的对奶牛前。
43、蹄进行保护, 在图10中, 三个围栏还可以采用实心的铁板结构, 一 旦奶牛前蹄出现滑动, 实心的铁板可以对奶牛前蹄进行保护, 防止奶牛脚趾卡在围栏的连 接管之间。 0065 进一步的, 所述第一限位围栏171、 第二限位围栏172和第三限位围栏173均采用可 升降式。 0066 如图9所示, 可以在第一升降台14的上端面四个角处分别连接有小型的液压缸, 然 后将三个围栏的下端连接在液压缸的上端, 利用液压缸的升降带动三个围栏实现升降运 动, 此处三个围栏升降的控制方式类似于上述液压升降装置15的控制方式, 此处不再详细 论述; 另外, 三个限位围栏的升降方式也可以采用手动的伸缩杆的结构, 在三。
44、个围栏的下端 面连接有多个伸缩杆, 采用伸缩杆随时手动对三个围栏的高度进行调节, 调节的方式更加 灵活、 方便。 0067 进一步的, 所述第一升降台14的另一端面连接有防滑板143, 所述防滑板143能够 增大奶牛前蹄与所述第一升降台14另一端面之间的摩擦力。 0068 如图11所示, 在第一升降台14的上端面设有向下凹陷的凹槽, 将防滑板143焊接连 接, 或者采用铆钉连接在凹槽内, 防滑板143可以采用网格状铁板, 奶牛前蹄踩踏在网格状 铁板上, 能够增大奶牛前蹄与第一升降台14上端面之间的摩擦力, 使奶牛的脚趾卡在网格 状铁板的网眼处, 防止奶牛前蹄滑动出现摔倒的现象。 0069 本实。
45、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养牛舍, 包括养殖区、 分隔区和多个所述的奶牛舍采食通 道系统; 0070 所述分隔区的数量为与所述奶牛舍采食通道系统的数量相对应的多个, 每个所述 奶牛舍采食通道系统均连接在每个所述养殖区内; 所述分隔区的数量为多个, 每个所述分 说 明 书 7/8 页 10 CN 207461081 U 10 隔区连接在相邻所述养殖区之间, 所述分隔区上连接有分隔围栏。 0071 如图1所示, 牛舍内设置八个站立区, 每个站立区内养殖一头奶牛, 每个站立区均 连接有奶牛舍采食通道系统, 相邻的养殖区之间连接有分隔围栏, 防止相邻奶牛由于情绪 变化, 而影响其他奶牛的情绪变化, 使整个牛舍内。
46、的奶牛各自在自己的生活区域活动, 互不 影响, 也提高了整个养牛舍的管理效率; 实际使用的过程中, 牛舍内的站立区还可以设置成 其他方式的分布方式, 对牛舍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 0072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其限 制; 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 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 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 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 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说 明 书 8/8 页 11 CN 207461081 U 11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5 页 12 CN 207461081 U 12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5 页 13 CN 207461081 U 13 图5 图6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3/5 页 14 CN 207461081 U 14 图8 图9 说 明 书 附 图 4/5 页 15 CN 207461081 U 15 图10 图11 说 明 书 附 图 5/5 页 16 CN 207461081 U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