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一种治疗面部神经疼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

  • 上传人:li****8
  • 文档编号:6898333
  • 上传时间:2019-09-12
  • 格式:PDF
  • 页数:5
  • 大小:327.62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237952.4

    申请日:

    20160418

    公开号:

    CN105796792A

    公开日:

    2016072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888,A61P25/02,A61P29/00,A61K35/55,A61K31/045

    主分类号:

    A61K36/888,A61P25/02,A61P29/00,A61K35/55,A61K31/045

    申请人:

    张瑞武

    发明人:

    张瑞武

    地址:

    461670 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福地街3号

    优先权:

    CN201610237952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面部神经疼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麝香5份,冰片10份,白芷20份,白术10份,白芍30份,白附子15份,熟地黄5份,夏枯草5份,生川乌40份;首先将上述重量份数的麝香、白芷、白术、白芍和白附子充分粉碎,得到混合粉末,然后将上述重量份数的冰片、熟地黄、夏枯草和生川乌混合后放入瓦锅中炙烤,炙烤时使瓦锅温度控制在100摄氏度,并不断搅拌瓦锅内的中药原料,当中药原料颜色微变并有浓烈的药味释放出时取出,凉置30分钟后粉碎,并与混合粉末混合,得到成品,用胶囊装盛备用;合理配伍,无毒无害,无副作用,对于治疗面部神经疼,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面部神经疼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的:麝香1至5份,冰片1至10份,白芷10至50份,白术5至20份,白芍20至40份,白附子10至20份,熟地黄1至10份,夏枯草5至15份,生川乌10至5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面部神经疼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的:麝香5份,冰片10份,白芷20份,白术10份,白芍30份,白附子15份,熟地黄5份,夏枯草5份,生川乌40份。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面部神经疼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如下:首先将上述重量份数的麝香、白芷、白术、白芍和白附子充分粉碎,得到混合粉末,然后将上述重量份数的冰片、熟地黄、夏枯草和生川乌混合后放入瓦锅中炙烤,炙烤时使瓦锅温度控制在100摄氏度,并不断搅拌瓦锅内的中药原料,当中药原料颜色微变并有浓烈的药味释放出时取出,凉置30分钟后粉碎,并与混合粉末混合,得到成品,用胶囊装盛备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面部神经疼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面部神经痛,一般也叫“三叉神经痛”,也称为“脸痛”,容易与牙痛混淆。是一种发 生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神经痛,三叉神经痛是神经外科、神经 内科常见病之一。多数三叉神经痛于40岁起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女性尤多,其发病右侧 多于左侧。该病的特点是: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病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 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说话、刷牙或微风拂面时都会导致阵痛,阵发性时 的剧烈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疼痛呈周期性发作,发作间歇期同正常人一样。三叉神经 痛患者常因此不敢擦脸、进食,甚至连口水也不敢下咽,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因此 被人称此痛为“天下第一痛”,又称痛性抽搐。传统治疗不能除根,受到性别和年龄的限制, 很多人服用西药治愈不能除根,并且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毒无副作用,治疗效果明显,药物成分纯粹,治愈率高,制 备方法简单的治疗面部神经疼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毒无副作用,治疗效果明显,药物成分纯 粹,治愈率高,制备方法简单的治疗面部神经疼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 缺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治疗面部神经疼的中药,它是由下列重量 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的:麝香1至5份,冰片1至10份,白芷10至50份,白术5至20份,白芍20至 40份,白附子10至20份,熟地黄1至10份,夏枯草5至15份,生川乌10至50份。

    它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的:麝香5份,冰片10份,白芷20份,白术10 份,白芍30份,白附子15份,熟地黄5份,夏枯草5份,生川乌40份。

    一种如上所述的治疗面部神经疼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如下:首先将上 述重量份数的麝香、白芷、白术、白芍和白附子充分粉碎,得到混合粉末,然后将上述重量份 数的冰片、熟地黄、夏枯草和生川乌混合后放入瓦锅中炙烤,炙烤时使瓦锅温度控制在100 摄氏度,并不断搅拌瓦锅内的中药原料,当中药原料颜色微变并有浓烈的药味释放出时取 出,凉置30分钟后粉碎,并与混合粉末混合,得到成品,用胶囊装盛备用。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积极效果:本发明成分为中成药,无毒副作用,治疗效果明显, 患者不使用西药,不影响工作,成本费用很低,各成分药理如下:

    麝香:辛,温。归心、脾经。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厥,气 郁暴厥,中恶昏迷,经闭,癥瘕,难产死胎,胸痹心痛,心腹暴痛,跌扑伤痛,痹痛麻木,痈肿瘰 疬,咽喉肿痛。

    冰片:辛、苦,微寒。归心、脾,肺经。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用于热病神昏、惊厥,中风 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胸痹心痛,目赤,口疮,咽喉肿痛,耳道流脓。

    白芷:辛,温。归胃、大肠、肺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 脓。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牙痛,带下,疮疡肿痛。

    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 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土白术健脾,和胃,安胎。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 胎动不安。

    白芍: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用于血 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白附子:辛,温;有毒。归胃、肝经。祛风痰,止惊搐,解毒散结,止痛。用于中风痰壅, 口眼斜,语言謇涩,惊风癫痫,破伤风,痰厥头痛,偏正头痛,瘰疬痰核,毒蛇咬伤。

    熟地黄:甘,微温。归肝、肾经。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用于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 不调,崩漏下血,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眩晕,耳鸣,须发早 白。

    夏枯草:辛、苦,寒。归肝、胆经。清肝泻火,明目,散结消肿。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 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乳癖,乳房胀痛。

    生川乌:辛、苦,热;有大毒。归心、肝、肾、脾经。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 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及麻醉止痛。生品内服宜慎。孕妇禁用。不宜与半夏、瓜 蒌、瓜蒌子、瓜蒌皮、天花粉、川贝母、浙贝母、平贝母、伊贝母、湖北贝母、白蔹、白及同用。

    上述原料经过本发明合理配伍,无毒无害,无副作用,对于治疗面部神经疼,具有 很好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治疗面部神经疼的中药,它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的:麝香1至5 份,冰片1至10份,白芷10至50份,白术5至20份,白芍20至40份,白附子10至20份,熟地黄1至 10份,夏枯草5至15份,生川乌10至50份。

    它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的:麝香5份,冰片10份,白芷20份,白术10 份,白芍30份,白附子15份,熟地黄5份,夏枯草5份,生川乌40份。

    一种如上所述的治疗面部神经疼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如下:首先将上 述重量份数的麝香、白芷、白术、白芍和白附子充分粉碎,得到混合粉末,然后将上述重量份 数的冰片、熟地黄、夏枯草和生川乌混合后放入瓦锅中炙烤,炙烤时使瓦锅温度控制在100 摄氏度,并不断搅拌瓦锅内的中药原料,当中药原料颜色微变并有浓烈的药味释放出时取 出,凉置30分钟后粉碎,并与混合粉末混合,得到成品,用胶囊装盛备用。

    服用方法:

    用温水将胶囊成品服用,早晚各一次,每次4粒,本发明通常需服用1个疗程,时间为十 天。

    疗效标准:

    1)显著:服用本发明药物后疼痛感消失,面色红润,无不适感,不复发。

    2)有效:服用本发明药物后疼痛感明显减小,敏感部位和区域疼痛减轻。

    3)无效:服用本发明药物后较服用前无改善。

    有效率:

    本发明效果明显,有效率达到95﹪,下面为五百人的显效率表:

    总人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本发明 500 300 175 25 95﹪ 对照组 500 280 20 200 60﹪

    治愈病例如下:

    何志刚,男,38岁,回族,用本发明一个疗程,闭眼功能恢复,口角基本恢复,疼痛感小 时,十天后完全康复。

    王于正,男,58岁,汉族,2011年9月患病,就诊时眼不能闭合、口角低垂、鼻唇沟变浅。 用我方十天彻底治愈。

    叶小倩,女,41岁,汉族,2011年9月患病,就诊时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用我方一 疗程彻底治愈。

    王乐冰,女,11岁,汉族,2010年3月就诊,自述打过针吃过药、贴过膏药。来我处时眼 裂增大不能闭合、嘴角低垂及贝耳现象。用我方一周症状基本恢复,又用一个疗程彻底治愈。

    本病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年人,女性略高于男性,多一侧面部反复发作性短暂的 疼痛。每次持续数秒至1至2分钟。疼痛呈刀割样、电击样、针刺样或撕裂样剧痛,常固定于三 叉神经某一分支区,以低二、三支多见。疼痛以面颊、口角、鼻翼、舌部为敏感区,轻触即可诱 发,好似“触发点”或“叩击点”以致病人精神抑郁,面色憔悴,面部及口腔不洁。严重者可出 现发射性面肌抽搐,口角拉向患侧,称痛性抽搐,并可伴有流泪、流涕、面部潮红、结膜充血 等。病程可呈周期性,病初发作次数少,以后发作频率进行性增加,很少自愈,神经系统检查 无阳性体征。

    服用本品后,上述病症可有效治愈或明显减轻,持续费用,最多三个疗程,不治愈 者应停止服药。

    关 键  词:
    一种 治疗 面部 神经 中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治疗面部神经疼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89833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